![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E/2D/wKhkGWeZuVOAWilxAAEU0kLAV0o817.jpg)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E/2D/wKhkGWeZuVOAWilxAAEU0kLAV0o8172.jpg)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E/2D/wKhkGWeZuVOAWilxAAEU0kLAV0o8173.jpg)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E/2D/wKhkGWeZuVOAWilxAAEU0kLAV0o8174.jpg)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E/2D/wKhkGWeZuVOAWilxAAEU0kLAV0o8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31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人如果从阳光处走到暗室里;瞳孔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以上都不对。
2、【题文】2010年,玉树地震中,许多建筑遭受很大的破坏,有一男婴被困在废墟中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中,他体内消耗最明显的是()A.蛋白质B.糖类C.皮下脂肪D.维生素3、一个含有12对染色体的细胞连续进行分裂4次,得到的细胞数和染色体数分别是()A.4,12对B.8,6对C.12,24对D.16,12对4、如图是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图中的①为玉米种子萌发提供营养B.图中的③将发育成玉米苗的茎和叶C.图中的⑤将发育成玉米苗的根D.图中的⑥是由胚乳、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5、写有字母“bd”的玻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A.dbB.pqC.qpD.Pb6、下列哪一项说明环境影响生物()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C.蚁穴溃堤D.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7、饮食、饮水中,缺少哪种物质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A.钙B.铁C.碘D.维生素C8、如下图所示,下列哪组装置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9、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A.④→②→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⑤→①→③→④→②D.②→①→④→③→⑤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下列陈述中哪些属于事实()A.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B.黑猩猩的生理结构和现代人生理结构较相似C.达尔文认为:人是森林古猿进化而来D.在非洲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的化石11、【题文】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不包括A.适时适量饮水B.膀胱过度膨胀时再排尿C.防止尿道感染D.及时治疗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12、与人的皮肤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A.一只草履虫B.一只桃子C.蛙的眼睛D.蛙的血液13、近年来,东南亚成为中国居民出国旅游的热点地区,下列关于东南亚说法正确的是()A.东南亚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B.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南河C.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D.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14、【题文】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下列哪两项()A.生物因素B.动物C.非生物因素D.植物15、【题文】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喜鹊在飞行时特有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即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B.在鸟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将发育成雏鸟的是胚盘C.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几乎所有的生物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D.植物具有绿化隔热,降温增湿等作用,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在显微镜结构图中;请据图回答:
⑴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____
⑵接近眼睛的镜头是____;接近观察玻片标本的镜头是____
⑶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____和____
⑷转动时,能使镜筒大幅度上升和下降的结构是____;能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的结构是____。
⑸把玻片标本放在____后,要用标本夹压住,标本要正对____的中央。17、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成分样本一样本二样本三蛋白质80.00.00.3葡萄糖1.00.01.0尿素0.318.00.3(1)肾单位由①____、②____和③____组成.
(2)尿液的形成包括两个生理过程:____和____.
(3)在正常情况下,原尿与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有____;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不含有____.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样本____为尿液,它可以暂时贮存在____中.
(5)医生在化验某人的样本二时,发现含有许多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由此判定此人肾脏的____(结构)发生了病变.
(6)人体内的排出途径有____条.
18、养花时,我们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把他们及时转移到室内,且一个花盆只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题文】咽部发炎容易引起中耳炎,病菌由咽部到达中耳的结构是咽鼓管()20、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些古老的谚语,反映了生物的遗传现象,小明是个帅气的小男孩,他对自己的生命历程充满了好奇!请结合图帮小明分析一下:
(1)图中过程①发生的部位是睾丸,过程③发生的部位是____(填“子宫”或“输卵管”).
(2)甲、乙两类受精卵发育为小明的是____
(3)小明刚出生时,医院就给他接种了卡介苗,使他体内产生了抵抗结核杆菌的特殊蛋白质,即____,这样做是为了发挥机体的____性免疫的作用.从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看这属于____
(4)小明今年5岁了,大家都说他长得像妈妈,从遗传和变异角度看,这是____现象.
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15分)21、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多于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______.(判断对错)22、动物和植物都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______(判断对错)23、病原体是指能够传播疾病的人和动物.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6分)24、【题文】某中学“爱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
。试管。
加入的物质(各2mL)
水温(℃)
时间min
试剂。
实验现象。
1号。
淀粉+唾液。
0
10
碘液。
2号。
淀粉+唾液。
80
10
碘液。
3号。
淀粉+唾液。
37
10
碘液。
4号。
淀粉+清水。
37
10
碘液。
请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在表格中填写现象。
(2)①与②实验说明____
____。
(3)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
(4)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25、【题文】下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所示结构分别为:
A____B____
C____D____
(2)甲图表示____(回答“吸气”还是“呼气”)。
(3)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使胸腔容积____,肺随着____,气体便被吸入。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6分)26、【题文】(8分)下面左边数据是取自某正常人原尿和尿液的样品;右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根据表格和示意图回答问题。(“[]”中填写序号,“______”内填写文字。)
(1)根据左边表内数据分析;原尿是_________(填“样品A”或“样品B”),存在于右图。
中的[]肾小囊腔中。
(2)尿液是原尿经右图中[]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形成的;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全部的_________,大部分的_______和部分无机物。
(3)若[5]肾小球有炎症,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__________;若_______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尿液中会出现_________。27、【题文】结合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回答问题(8分):
⑴“平衡膳食宝塔”第一级食物,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该物质在消化系统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被彻底消化的产物是_______;第五级食物开始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彻底消化的产物是____和__________。
⑵在消化系统中,各种食物最终被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_,在此处含有肠液、胰液和_________等多种消化液。28、【题文】下图为神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是神经元;图中E部分是由神经元结构中的_______聚集而成(称为灰质)。
(2)请用图中字母写出“缩手反射”活动的反射途径(用箭头→和序号表示)___________
(3)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完成反射的反射弧必须完整,在(2)反射弧中当__________(填序号)部分受损时,将会出现能运动而无感觉的现象。
(4)图中的H;I代表大脑的两个半球;G、F代表脊髓的上行和下行传导束。当某人的手不小心碰到烧红的铁块时,是先缩回手,后才感觉到疼痛,这说明脊髓同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个功能。
(5)人在a:吃梅、b:看梅、c: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其中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是___________(填a或b或c),该反射属于__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
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由暗室到阳光下,瞳孔缩小,这是因为虹膜内有控制瞳孔扩大和缩小的平滑肌.
故选:A
【解析】【答案】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无机物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有机物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主要从每天的食物中获得,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如人体几天不吃东西,没有糖类等能量的来源,人体就启用存储的脂肪,皮下脂肪消耗过多,人体会表现出消瘦等症状,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解析】【答案】C3、D【分析】【解答】解:解: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如果一个细胞分裂n次,每次都是以2的倍数增长,那么n次分裂后的个数就是2n个.如一个细胞4次连续分裂后,可以形成细胞的个数是24═16(个).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新细胞里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一个细胞里有12对染色体,经过4次连续分裂后,新细胞里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成的细胞数目是16个;12对.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复制,在分裂时,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相同,故它们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4、D【分析】解:A;此图是玉米种子;玉米种子由种皮、⑥胚和①胚乳三部分组成,①胚乳为玉米种子萌发提供营养,A正确;
B;图中的③胚芽;将发育成玉米苗的茎和叶,B正确;
C;⑤胚根将发育成玉米的根;C正确;
D;图中的⑥是胚;由②是子叶、③是胚芽、④是胚轴、⑤是胚根组成,D错误。
故选:D。
观图可知:①是胚乳;②是子叶、③是胚芽、④是胚轴、⑤是胚根、⑥是胚;据此解答.
明确种子的结构和成分、种子萌发的条件即能正确答题.【解析】D5、B【分析】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字母“bd”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pq”.所以“写有字母‘bd’的玻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pd”.
故选:B.
(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解析】B6、D【分析】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生物螳螂对生物黄雀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是生物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蚁穴溃堤;是生物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是环境因素水对生物仙人掌的影响.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解析】D7、C【分析】解: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如果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缺乏症。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缺钙易引起佝偻病。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就是碘,缺碘会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这种情况被神经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发出“指令”--促甲状腺激素分泌激素,这种激素传到甲状腺后造成甲状腺生长过度,也就是甲状腺肿大(即地方性甲状腺肿)了。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神经炎等。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据此作答。
了解人体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掌握不同的无机盐对人体的作用以及缺乏症。就能正确答题。【解析】C8、B【分析】试题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②部分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③脱色: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④清水漂洗,⑤染色:滴加碘液染色.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使叶片逐渐由绿色变为黄白色,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需要“隔水”的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挥发,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并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解析】【答案】B9、A【分析】试题分析: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是指由一些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系统是指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构,人体由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八个系统组成了人体,相互配合,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①是胃,属于器官;②是组织;③是系统;④是肌细胞;⑤是人体,故正确的排序是④→②→①→③→⑤,选项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的结构层次。【解析】【答案】A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BD【分析】试题分析:科学家的观点是根据事实提出的,对同一个问题,科学家因为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可能会发现不同的事实,提出不同的观点;对于同一个事实,科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注意区分事实与观点是十分重要的.A.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这是观点,不符合题意。B.黑猩猩的生理结构和现代人生理结构较相似,这是陈述事实,符合题意。C.达尔文认为:人是森林古猿进化而来,阐述的是观点,不符合题意。D.在非洲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的化石,这是陈述事实,符合题意。故选BD.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解析】【答案】BD11、B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健康人每昼夜大约排尿1.5升.人体摄取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在相对的平衡.我们每天应该喝适量的开水;这样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当然也要注意防止尿道感染。故选:BD
考点:排尿的意义.【解析】【答案】BD12、BC【分析】解: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皮肤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属于上皮组织,其内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选项中一只桃子、蛙的眼睛属于器官.
故选:BC
此题是一个关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的选择题;理解概念,认真答题.
先了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再分析皮肤的结构特点,即可总结其属于哪个结构层次.【解析】【答案】BC13、CD【分析】本题考查东南亚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读图可知,东南亚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故A错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故B错误;东南亚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故C正确;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故D正确。故选CD。【解析】CD14、AC【分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故选AC【解析】【答案】AC15、B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A.喜鹊在飞行时特有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即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气囊具有储存空气的作用,A错误.
B.鸟的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B正确.
C.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C错误.
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植物具有绿化隔热,降温增湿等作用,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D正确.
故选:BD
考点:此题考察的是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鸟卵的结构.【解析】【答案】B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11镜臂1目镜4物镜13遮光器7反光镜9粗准焦螺旋10细准焦螺旋6载物台5通光孔【分析】【解答】(1)11镜臂是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
(2)4物镜是安装在镜筒下端物镜转换器的孔中;一般的显微镜有2~4个接物镜镜头,最接近玻片标本,接近人眼的是1目镜;
(3)13遮光器是用来控制通过镜筒的光量;可通过选择不同的光圈实现,使用时,光线强用小光圈,光线弱用大光圈,7反光镜是显微镜观察时获得光源的装置,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转动反光镜,可使外面光线通过集光器照射到标本上,使用时,光线强用平面镜,光线弱用凹面镜;
(4)镜臂上有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大的叫9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能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焦距,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10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升降镜筒较慢,可以细调焦距;
(5)6载物台是从镜臂向前方伸出的金属平台;呈方形或圆形,是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其中央具有通光孔,玻片标本要正对5通光孔的中央,在通光孔的左右有一个弹性的金属压片夹,用来压住载玻片。
故答案为:(1)11镜臂(2)1目镜;4物镜(3)13遮光器、9粗准焦螺旋(4)9粗准焦螺旋、10细准焦螺旋(5)6载物台、5通光孔。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17、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二膀胱肾小球三【分析】【解答】(1)图中的①是肾小囊;②是肾小球,两者构成肾小体,③是肾小管.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单位.
(2)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当血液流经②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内壁滤过到①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当原尿流经③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
(4)样品二的尿素含量高;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是尿液.
(5)尿液中含有许多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说明肾小球的通透性过大,可能患有肾小球肾炎.
(6)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故答案为:(1)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4)二;膀胱;
(5)肾小球;
(6)三.
【分析】(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又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连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由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如图所示: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18、略
【分析】
给花浇水表明花的生长需要水;施肥表明花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无机盐);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内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表明花的生长需要空气;把花放在阳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表明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表明花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表明花的生长需要一定生存空间.因此,养花时,我们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还要把他们及时转移到室内,且一个花盆只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依次是:水、营养物质、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故答案为:水;营养物质;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解析】【答案】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9、略
【分析】【解析】因为咽鼓管一直由中耳连通到鼻咽部,所以咽部发炎时病菌会到达中耳引起中耳炎。【解析】【答案】√20、输卵管乙抗体;特异保护易感人群遗传【分析】【解答】(1)图中过程①发生的部位是睾丸,过程③为受精,发生的部位是输卵管.(2)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能发育成男孩的受精卵内染色体的组成情况正确的是22对+XY,所以甲、乙两类受精卵发育为小明的是乙.(3)小明刚出生时,医院就给他接种了卡介苗,使他体内产生了抵抗结核杆菌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这样做是为了发挥机体的特异性免疫的作用.从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看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4)小明今年5岁了,大家都说他长得像妈妈,从遗传和变异角度看,这是遗传现象.故答案为:(1)输卵管(2)乙(3)抗体;特异保护易感人群(4)遗传
【分析】(1)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通过胎盘交换的营养物质来自母体,同时将代谢废物经母体排出.怀孕两周后,胚胎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66天(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2)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能发育成男孩的受精卵内染色体的组成情况正确的是22对+XY.遗传图解如图:(3)图中①②为产生生殖细胞,③形成受精卵.
四、判断题(共3题,共15分)21、×【分析】解:从表格中看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是16%,二氧化碳的含量是4%.因此,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少于氧气的含量,而不是“多于氧气的含量”,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气体成分环境中的气体(%)呼出的气体(%)氮气7878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气体0.90.9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外界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含量以及变化的原因.【解析】×22、√【分析】解:动物和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在氧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植物和动物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关键植掌握动物和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解析】√23、×【分析】【解答】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如肝炎病毒、痢疾杆菌、蛔虫等均属于病原体;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传染病的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五、其他(共2题,共6分)24、略
【分析】【解析】
(1)淀粉与唾液进行了充分的搅拌;并置于适宜温度中,因此该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后不变蓝。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淀粉不能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所以不变蓝。
(2)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淀粉不能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
(3)淀粉与唾液进行了充分的搅拌;并置于适宜温度中,因此该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4)说明清水,对淀粉无作用。【解析】【答案】
25、略
【分析】【解析】
考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一;学会识图;二、理解呼吸的原理.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够增大;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整个胸廓的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压下降,外界空气进入肺.呼气正好相反.
解答:解:(1)(2)图甲;乙表示“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示意图;图中的A代表气管;B代表支气管;C代表肺;D代表膈肌.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中的D膈顶部上升,C肺处于收缩状态,而图乙中的D膈顶部下降,C肺处于舒张状态,这说明甲图表示的呼气,乙图表示的是吸气,则从甲状态向乙状态转换时,是正在吸气.
(3)从图(一)和图(二)比较可以看出:图(二)表示胸廓的容积比图(一)小;膈顶部与图(一)相比也处于上升状态,可见图二表示的是吸气,图二表示的是呼气.
因为图二中;膈肌舒张时,膈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变小,肺内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被压出肺,完成呼气.
故答案为:
点评:呼吸的原理是难点,注意图文的结合记忆.【解析】【答案】六、综合题(共3题,共6分)26、略
【分析】【解析】原尿是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但还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所以原尿中没有蛋白质和血细胞,有葡萄糖,原尿在肾小囊中,肾小管能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重吸收,如肾小球有炎症,通透性会变大,这是尿液中会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解析】【答案】(1)样品B[1]
(2)[3]葡萄糖水。
(3)蛋白质胰岛葡萄糖(“糖尿”也给分27、略
【分析】【解析】因为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以一日三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青藏地区 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二年级加减数学口算练习题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走进国家 第四节法国导》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口算题50道
- 学生营养餐供货协议书范本
- 医院和医院合作协议书范本
- 机器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运营管理协议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药店员工服务协议书
- 交流伺服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分解课件
- 水土保持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 圣三国蜀汉传攻略
- 2021届高考英语887核心词(打印、词频、出处、例句、背诵)
- 天津市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医疗机构名单
- 公司机关管理类责任矩阵
- 山东省青岛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钻井液用磺甲基酚醛树脂技术要求》
- 数学-九宫数独100题(附答案)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XX支行 关于综合评价自评情况的报告
- 2010年宣武区第六届中小学生地理知识竞赛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