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5/13/wKhkGWeZtCCAMYzDAAGDBiwPoZo182.jpg)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5/13/wKhkGWeZtCCAMYzDAAGDBiwPoZo1822.jpg)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5/13/wKhkGWeZtCCAMYzDAAGDBiwPoZo1823.jpg)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5/13/wKhkGWeZtCCAMYzDAAGDBiwPoZo1824.jpg)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5/13/wKhkGWeZtCCAMYzDAAGDBiwPoZo18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成分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下列不属于原始大气成分的是()A.硫化氢B.甲烷C.氧气D.氢气2、有一个12岁的小男孩,身高只有60厘米智力正常,其病因是()A.缺乏胰岛素B.缺乏维生素C.缺乏生长激素D.缺乏甲状腺激素3、四川汶川地震中,某战士在抗震救灾时下肢受伤,伤及动脉,血液喷射而出.此时应及时采取的暂时止血措施是()A.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B.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C.只用“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D.只用“创口贴”处理伤口即可4、下列单细胞生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单细胞生物都会使人引发疾病B.一些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C.草履虫对污水有净化作用D.有些单细胞生物能分解动植物尸体残骸5、一位战士血型是B型,当他失血时,应该输入的血型应该是()A.O型B.A型C.B型D.AB型6、在做“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实验中;把鲫鱼的尾鳍和部分尾部用塑料板绑住,然后放入玻璃缸的水中,看到的现象最有可能是()
A.鲫鱼迅速下沉到水底。
B.鲫鱼不能保持平衡;很快就侧翻在水中。
C.鲫鱼游动速度减慢;转向不灵活。
D.与其它鲫鱼比较;没有太大的变化。
7、在膝跳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依次是()
①传人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效应器④膝跳反射中枢⑤大腿骨四头肌内的感受器.A.⑤①④②③B.⑤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⑤D.⑧①④②⑤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实验室里有一张标签已经脱落的生物组织永久玻片,请小玉借助显微镜判断该玻片中的材料取自植物体还是动物体,她判断该生物是动物,判断依据是该组织细胞没有()A.叶绿体B.细胞壁C.线粒体D.细胞核9、下列器官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的是()A.心脏B.甲状腺C.胃腺D.骨骼肌10、因皮肤内具有大量的(),所以其表现出柔韧和富有弹性.A.弹性纤维B.胶原纤维C.毛细血管D.感觉神经末梢11、下列描述相对性状的两项是()A.金鱼的体色有透明的和不透明的B.人的耳朵有有耳垂的和无耳垂的C.李子的表面光滑,葡萄的表面也光滑D.一株番茄秧上的两个果实都是黄色12、以下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A.生存斗争B.过度繁殖C.基因突变D.优胜劣汰13、下列繁殖过程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用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萝卜幼苗B.无心插柳柳成荫C.试管婴儿的诞生D.将甲兔的乳腺细胞核融入到乙兔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如图是杨晴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几个物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安装装片时,标本要正对____中心,在调整焦距时,要从____(选填“侧面”或“正面”)注视镜筒下降;以免压坏标本或损坏镜头.
(2)要使观察到的物像从【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____方移动;要使物像从【②】变为【③】,应转动转换器换成____;要使物像从【③】变为【④】应调节____.
(3)在物像【②】中可以看到洋葱叶表皮有重叠的部分,这是因为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____.
(4)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盖上盖玻片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染液,另一侧用____吸引进行染色,在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____.15、(2013秋•滦县校级月考)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等量的经烘干冷却后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各放入5条大小及活动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所示),据实验回答问题:
(1)哪一瓶中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____
(2)这一实验说明了环境中哪一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____
(3)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____.
(4)请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的实验:____.16、细胞通过____产生新细胞,细胞通过____形成不同的组织.17、我们常见的铁线蕨生活在岩石的____或____里,蕨生长在____和____的阴湿环境中.18、已知人类正常肤色受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肤色受隐性基因a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父母均正常,而他却是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叫____.
(2)该同学的基因组成是____,他父亲、母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他父母后来又给他生了一个小弟弟,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____.
(3)血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似,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也就越____.19、如图:将天竺葵的叶片用黑纸夹住一部分;放在完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后,然后移到阳光下晒几个小时.取下黑纸片,用酒精脱去叶绿素,并滴加碘液,便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试分析:
(1)图中呈现黑色的部位是叶片____部位.
(2)在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时,一定要____加热;否则会有危险.
(3)这个实验结果可说明:A____;B____.
(4)将天竺葵移到阳光晒的时间不能过长,这是因为晒的时间过长,则叶片____部位所制造的____可以通过____中的____输送到叶片不见光的部位,使实验结果不准确.20、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____到____,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21、如图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耳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2)外界声波经过[②]____传到[③]____引起振动,振动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而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中枢,产生听觉.22、请据图回答有关血液循环的问题:
(1)图中男女数量值差别最大且能携带____的结构是[2]____;如果它的数量值偏少会得贫血病.
(2)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____]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所以白细胞对人体具有____作用.
(3)图中的[4]血小板形状____,比红、白细胞小得多,有____作用.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12分)23、肝脏分泌的胆汁含有消化酶,可初步消化脂肪.____.24、在小肠内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淀粉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______(判断对错)25、蕨的嫩叶可食,是国际流行的绿色食品,我们可以用种子大量繁殖它.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6分)26、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做了如下实验:
剪取两个带有5-6片叶的大小及生理状态相同的甘薯枝条;分别插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放在黑暗处2-3d。然后按照下图装置进行设置,甲;乙两组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的25%氢氧化钠溶液和清水(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两个装置瓶口处涂上一点凡士林,防止气体的进出。将两套装置移到光下照射2h后,从两个枝条上相同位置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验并观察两叶片的颜色变化。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对照实验的控制变量是______。
(2)本实验用碘液的目的是检验光合作用是否产生______。
(3)实验前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的______作用;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4)若甲组叶片不变蓝;乙组叶片变成蓝色,可得出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5)若想利用此装置检验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需将甲组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改为清水并置于光下,还应将乙组装置置于______环境下。27、学过植物光合作用后,小蓝作出了“光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的假设,并设计了甲图所示A、B两个装置进行探究。请分析回答:(9分)(1)探究活动前,小蓝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2)探究活动中,小蓝设计A、B两个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进行________,其变量是________(3)A、B两个装置中,小白鼠存活时间较长的是[],因为该装置中的绿色植物为小白鼠的生命活动提供了________(气体)。(4)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从A、B两装置中各摘取一个叶片,经乙装置脱色处理后,小烧杯中的酒精将变成________色;将叶片取出漂洗并滴加碘液,[]装置的叶片不变蓝色,说明该装置的植物没有产生________。(5)上述两个实验结果是否支持小蓝的假设?________28、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瓶子编号种子的数量(个)种子所处的环境(其它外界条件均适宜)A3少量水,20℃B3无水,20℃C3少量水,—10℃D3将种子淹没的水,20℃(1)用A号瓶与B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2)A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D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4)如果在严格按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应从方面寻找原因。(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让种子处在与上表哪个瓶子相同的环境中?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21分)29、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岛上山茶;棕榈、马齿笕随处可见,仙人掌遍地丛生,海鸟飞掠、蛇虫匍行,海藻丰盛、鱼虾群集,好一派海岛风光.
(1)从生态学角度看,小岛及附近海域的各种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以及阳光、空气、水、上壤等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
(2)这里属于消费者的有____.
(3)植物、动物、细菌和和真菌进行生命活动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请写出太阳能输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理过程的表达式:____.
(4)虾吃藻、鱼吃虾、鸟吃鱼、蛇吃鸟,这些生物因为食物的关系而构成了一条____个营养级的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蛇的体重每增加10g,至少消耗____克藻.
(5)由于农田内杀死玉米螟的农药DDT的长时间大量施用.导致远离人陆的海岛上的蛇体内也发现了,这主要是由于____作用的结果:科学家研究发现,某种植物能够产生一种杀死玉米螟的物质,并且分离出了控制该物质合成的基因(G),清你设计利用转基冈技术培育抗虫玉米的方案:____.30、菜农在种植温室大棚蔬菜时常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1)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其中的道理是白天增强光照,可使____增强;夜晚降低温度,可使____减弱.从而增加了有机物的积累。(2)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肥料和水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为保证温室内蔬菜的正常生长,常采取的简易措施是____,其中的生物学道理是。(3)菠菜采收后.常用塑料袋密封保存,且袋内充入CO2,这样可以延长菠菜的保鲜时间,原因是。31、(16分每空2分)右图表示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l一7表示人体的某些结构,字母A—G代表人体内的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1)A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____。(2)进入[7]的F透过进入血液;组织细胞利用血液循环获得的A和F进行____作用,释放出能量,用于维持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3)健康人体内的C液与D液相比,D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C液与3中的液体相比,C液中不含(4)某人排出的D液经医院化验发现了许多大分子的蛋白质,说明图中[]部位发生了病变。(5)代谢废物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和________两个重要过程形成尿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解析】【解答】解:ABD;硫化氢、甲烷、氢气;都是原始大气的成分,ABD正确;
C;原始大气中肯定没有的是氧气;C不正确.
故选:C.2、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激素在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通过分析知道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侏儒症的特点是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所以这个12岁的小男孩只有60厘米,智力正常,说明他得的是侏儒症,患侏儒症的原因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以身高只有60厘米,智力正常,其原因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A;缺乏胰岛素会患糖尿病;不符合题意.
B;缺乏维生素;会引起夜盲症、坏血病等.不符合题意.
C;患侏儒症的原因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符合题意.
D;大脖子病又叫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饮食中缺碘使得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导致的;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的,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不符合题意.
故选:C3、B【分析】【分析】回答此题要明确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的特点及护理方法.【解析】【解答】解:一般说的外伤出血指的是体动脉;体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体静脉是从全身各处流回心脏的血管;压力小,血流速度慢,内流静脉血,故而颜色为暗红色,在远心端止血;而体动脉是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内流动脉血,血色是鲜红的,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的管壁薄,血流速度最慢,一般是渗出血,用药棉消毒即可.题中外伤出血,血色鲜红,并喷射而出,可以判断此人是动脉出血.故应在近心端即伤口的上方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
故选:B4、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解答】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简单地说,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分为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有利:鱼类饵料、净化污水等,有害:危害健康,造成赤潮等。由此分析可知,A错误符合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答案】A5、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关键是熟记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解答】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一位战士血型是B型,当他失血时,应该输入的血型应该是B型。故选C。【解析】【答案】C6、C【分析】
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如果把鲫鱼的尾鳍和部分尾部用塑料板绑住,然后放入玻璃缸的水中,鱼将失去前进动力以及改变身体运动方向的能力.
故选:C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法.观察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较好的方法可以依照鱼体制作模型;逐一研究每种鳍的作用.或用纱布依次捆扎鱼的鳍,逐一研究每种鳍的作用.
7、A【分析】【分析】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解析】【解答】解: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因在膝跳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依次是:⑤大腿骨四头肌内的感受器→①传入神经→④膝跳反射中枢→②传出神经→③效应器,故选项A正确.
故选:A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AB【分析】【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人)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通过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判断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只要有其中之一就是植物细胞,如果任何一个都没有就是动物细胞.如果是动物细胞那么该生物就是动物.所以小玉用显微镜观察某生物组织的玻片切片,她判断该生物是动物,她的判断依据是该组织细胞没有叶绿体和细胞壁.
故选:A、B.9、BC【分析】【分析】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质很少.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上皮组织内无血管.一般将之从功能上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解答时可以从上皮组织的分布和器官的主要结构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由众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由细胞间质组合成的细胞群体叫做组织.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质很少.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上皮组织内无血管.一般将之从功能上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前者覆盖于身体表面或衬于体腔或管腔的腔面,后者是构成腺器官(如肝脏、胰腺)的主体组织.
心脏;骨骼肌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甲状腺、胃腺主要由上皮组织组成;
故选:B、C10、AB【分析】【分析】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皮肤下面是皮下组织.皮肤上有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附属物.【解析】【解答】解: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没有血管.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故选:AB11、AB【分析】【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解析】【解答】解:选项A;金鱼的体色有透明的和选项B、不透明的和人的耳朵有有耳垂的和无耳垂的;都是黄色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选项C;李子的表面光滑;葡萄的表面也光滑,是两种生物的性状,不是同种生物,不是相对性状;选项D、一株番茄秧上的两个果果实都是黄色,虽然是同种生物的性状,但性状相同,因此它们不是相对性状.
故选:A、B12、ABD【分析】【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解析】【解答】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
A;B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AB正确.
C;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C错误.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优胜劣汰,D正确。
故选:ABD13、ABD【分析】【分析】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营养繁殖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解析】【解答】解:AB;用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萝卜幼苗、无心插柳柳成荫为扦插;是无性生殖,因为没有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能直接长成新个体,AB正确.
C;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一般婴儿是体内受精,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C错误.
D;将甲兔的乳腺细胞核;融合到乙兔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等的过程中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D正确.
故选:AB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通光孔侧面右下高倍镜细准焦螺旋实验材料未展平吸水纸染色体【分析】【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实像;
(2)换成高倍镜后可以观察到体积大;数目少的细胞;
(3)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
(4)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实验材料未展平【解析】【解答】解:(1)观察标本时;将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当转动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不到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而观察寻找物像时,是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进行的.
(2)物体在显微镜下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提要使图象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换成高倍镜后可以观察到体积大,数目少的细胞,所以要使图象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要使图象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3)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实验材料未展平.
(4)对细胞进行染色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稀碘液就会从盖玻片下被吸过来,使稀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
故答案为:(1)通光孔;侧面;
(2)右下;高倍镜;细准焦螺旋;
(3)实验材料未展平;
(4)吸水纸;染色体15、略
【分析】【分析】本题以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实验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能力、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解析】【解答】解: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所以据此提出问题:土壤中的水分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吗?
做出假设:水分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
(1)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呼吸作用,所以乙瓶中由于缺少水而使蚯蚓无法完成呼吸,最后窒息而死,这一实验说明了环境中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
(2)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水.
(3)本实验的实验组为乙组;甲组起到对照作用;肥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4)探究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没有影响的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土壤中有无农药,其它量皆相同,因此可以取甲乙两瓶,甲瓶中放入含有农药的湿润的肥沃的土壤,乙瓶中放入没有农药的湿润的肥沃的土壤;放入等量且生活状况一致的蚯蚓.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故答案为:
(1)乙瓶;(2)水分;(3)对照;(4)取甲乙两瓶,甲瓶中放入含有农药的湿润的肥沃的土壤,乙瓶中放入没有农药的湿润的肥沃的土壤;放入等量且生活状况一致的蚯蚓.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16、略
【分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解析】【解答】解: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细胞的分裂;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故答案为:细胞分裂;细胞分化.17、略
【分析】【分析】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我们常见的铁线蕨生活在岩石的表面或缝隙里,蕨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蕨类植物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我们常见的铁线蕨生活在岩石的表面或缝隙里,蕨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
故答案为:表面;缝隙;森林;山野18、略
【分析】【分析】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是由于先天性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因此表现为眼睛视网膜无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看东西时总是眯着眼睛.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解析】【解答】解:(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某同学父母均正常,而他却是白化病患者,这体现了亲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某同学父母均正常,而他却是白化病患者,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由遗传图解可知:父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则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由遗传图解可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1/4,即25%.因此他父母后来又给他生了一个小弟弟,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25%.
(3)如果夫妇双方传给子女的基因中都有隐性致病基因;子女就会得遗传病,因此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似,婚后所生的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生子.
故答案为:
(1)变异;
(2)Aa;Aa;aa;25%;
(3)大.19、略
【分析】【分析】这一道题是考察的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条件是光能和叶绿体,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解析】【解答】解:(1)叶片呈现黑色是因为滴加了碘液变成的蓝色;说明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它只有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2)叶绿素只能溶解到热的酒精中;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热,只能隔水加热.
(3)通过对照:遮光部分未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可以知道未遮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说明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未遮光部分变蓝,可以知道有淀粉产生,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
(4)天竺葵不能在阳光下晒得时间过长;因为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这些淀粉会通过筛管向外运输,如果时间充足,淀粉会通过筛管运输到遮光部分,使遮光叶片内也含有淀粉,使得实验结果不准确.
故答案为:
(1)见光部分或者没夹黑纸片
(2)隔水或水浴
(3)A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B光合作用的产物中含有淀粉
(4)见光淀粉叶脉筛管20、略
【分析】
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简单;复杂。
【解析】【答案】此题可以从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方面来分析解答.
21、外耳中耳内耳外耳道鼓膜听觉【分析】【分析】(如图)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图中①耳廓,②外耳道,③鼓膜,④听小骨,⑤耳蜗,⑥半规管【解析】【解答】解:(1)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图中;外耳包括①耳廓和②外耳道,它们分别有收集声波和传送声波的作用;中耳由③鼓膜、鼓室和④听小骨组成,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送来时产生振动,鼓室内主要有三块听小骨,听小骨主要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内耳;内耳分为⑤耳蜗、前庭和⑥半规管三部分管腔,三部分管腔分布有相应的感受器,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里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答案为:(1)外耳;中耳;内耳。
(2)外耳道;鼓膜;听觉22、氧红细胞①防御和保护不规则止血和凝血【分析】【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图示中①白细胞、②红细胞、③血浆、④血小板.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1)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男子为500万个左右,女子平均为420万个左右,在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贫血的人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2)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①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
(3)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故答案为:(1)氧;红细胞。
(2)①;防御和保护。
(3)不规则止血和凝血四、判断题(共3题,共12分)23、×【分析】【分析】此题考查胆汁的作用.【解析】【解答】解: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
故答案为:×24、×【分析】解: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多肽,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故答案为:×
通过各种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关键是掌握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终产物.【解析】×25、×【分析】【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解析】【解答】解:蕨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用孢子繁殖,不产生种子,属于孢子植物.
故答案为:×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6分)26、二氧化碳淀粉呼吸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黑暗【分析】解:(1)在甲装置内盛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是为了设置一组变量因素,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
(2)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实验中,在叶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光合作用是否产生了淀粉。
(3)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上述步骤中,将植物暗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叶片中的淀粉等有机物,避免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4)将甲;乙装置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经水浴加热脱色后,用碘液检验,装置甲中的叶片不变色,装置乙中的叶片变成蓝色,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5)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若想利用此装置检验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需将甲组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改为清水并置于光下,还应将乙组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下。这样就形成以光照变量的对照实验。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
(2)淀粉;
(3)呼吸;
(4)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5)黑暗。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必须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解析】二氧化碳淀粉呼吸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黑暗27、略
【分析】试题分析:(1)(2)A、B两个装置进行对照,不同的是光照,所以探究的是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由此可提出问题: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吗?(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所以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由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小白鼠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氧气,所以小白鼠和植物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会因缺氧而死亡。(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变成绿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A装置叶片滴加碘液会变蓝,因为生成了淀粉,B装置叶片不会变蓝,因为没有生成淀粉。(5)由3、4的实验结果可得知,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定要有光照,与小蓝的假设是一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6.1.2中位数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公转》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听评课记录1
-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课时《点滴做起成就不凡》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听课评课记录2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0.2《分式的基本性质》听评课记录3
-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听课评课记录《 辛亥革命》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2课时)听评课记录
- 焊接加工成本算表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二诊物理试题
- 2024年3月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真题及答案
-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性能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研究生)期末试题库及答案
- GB/T 43803-2024科研机构评估指南
- 场地自行车讲解材料
- 《红楼梦》礼仪研究
- 2024年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热带雨林植被课件
- 预防食物过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