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科新版选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教科新版选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教科新版选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教科新版选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教科新版选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教科新版选修1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制作葡萄糖酒时,应先用清水冲洗污物再去除枝梗C.发酵全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D.发酵装置设置出料口便于取料及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2、如表是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编号①②③④⑤成分(NH4)2SO4KH2PO4FeSO4CaCl2H2O含量/g0.44.00.50.5100mL

A.此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B.此表中的营养成分共有三类,即水、无机盐、氮源C.若除去①,此培养基可培养圆褐固氮菌D.培养基中若加入氨基酸,则它可充当碳源、氮源3、下列关于酵母菌的相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实验实验名称相关描述①果酒的制作发酵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出现灰绿色,则有酒精产生②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之前要静置片刻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培养液浓度、有无O2等④酵母菌的纯培养配制培养基、倒平板、接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4、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他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相同。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

对这个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A.未设置对照实验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C.无关变量无法控制D.因变量不能描述5、下图甲为果酒和果醋制作装置;图乙表示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应关闭阀a,适时打开阀bB.制作果醋时需打开阀b通气,打开阀a排气C.过程①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的条件下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分析图内某种洗衣液盒上的资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这种洗衣液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B.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C.这种洗衣液对衣服上油渍也能较易清除D.该洗衣液不适合洗涤丝绸面料衣物7、高温淀粉酶在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出了能高效生产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是对菌液进行稀释,过程②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1号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C.1号、II号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时,应先进行灭菌再调节pHD.应从1号培养基挑出透明圈大的菌落,接种到II号培养基上8、桑葚与草莓营养价值极高,口味调和。草莓中含量较高的维生素C有助于延缓桑葚天然色素的氧化;桑葚独有的花青素、白藜芦醇等物质能显著增强复合果酒的功效。下图为桑葚草莓复合果酒的工厂化制备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桑葚和草莓原料的挑选和清洗→混合搅拌→添加偏重亚硫酸钾→榨汁→调糖和调酸→灭菌→接种发酵A.在生产复合果酒的过程中,要防止桑葚天然色素被氧化B.果酒发酵初期通入氧气能促进酵母菌繁殖,有利于加快果酒发酵C.复合果酒的制备过程中对发酵设备要进行灭菌处理D.变酸的果酒表面会形成一层菌膜,这层菌膜是由乳酸菌形成的9、为探究不同糖源(蜂蜜、黄冰糖)对蓝莓酒发酵产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研发出如下的蓝莓酒发酵工艺,其中“主发酵”时酵母菌会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会生成,“后发酵”是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蓝莓酒会成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菌种甲在产生CO2的同时会产生酒精B.切片后需对发酵液进行消毒然后再分组C.倒罐均需保留空间以促进菌种有氧呼吸D.主发酵要控制无氧,后发酵要控制有氧10、下列关于造成相关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A.制作腐乳的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造成豆腐腐败变质B.制作泡菜时,放盐的比例过大,造成泡菜腐烂发霉C.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造成发酵失败D.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会造成洗涤效果差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1、原理: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______、______等都具有________的基团,在一定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______或______。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所带电荷__________移动。电泳利用了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__________以及分子本身的______、______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________,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12、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的活性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13、PCR一般需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三步。变性时,需要将温度上升到_________________℃以上时,双链DNA解旋为单链。复性时,温度要下降到_________________℃左右,延伸时,温度再上升到_________________℃左右。14、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____________装置,在浓缩之前,还要进行_____________,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15、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16、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________、粗分离、______和________。17、纯化——凝胶色谱操作。

处理后的样品还含有其他种类的蛋白质分子(如呼吸酶等);因此要将杂蛋白与血红蛋白进行分离。

第一步要制作__________。第二步要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的凝胶和用________平衡好的凝胶的体积差别很大,所以装柱前需要根据色谱柱的内体积计算所需要的凝胶量。在装填凝胶柱时,不能有______存在。第三步是样品的______和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3题,共18分)18、(一)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茉莉油的提取实验。图甲是实验流程;图乙是茉莉油提取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该同学提取茉莉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图甲中B过程表____________,要完成图甲C过程需要向提取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因为通过B过程获得的提取物可能含有一定的水分。

(2)橘皮精油主要储藏在橘皮部分,提取一般不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①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②柑橘;柠檬芳香油易溶于水③会使芳香油的有效成分水解④所需实验装置复杂。

橘皮精油提取一般采用________法,操作流程是________→漂洗→__________→过滤→静置→______→橘皮油。

(二)工业生产上常用微生物——三孢布拉氏霉菌(属于毛霉目)进行发酵;从固体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发酵培养基的参考配方如下表。请回答:

。成分。

淀粉。

玉米蛋白水解物。

豆粕。

KH2PO4

MgSO4

维生素B1

用量(g/L)

40

25

20

0.1

0.1

0.01

(注: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剩余物;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3)在三孢布拉氏霉菌的发酵培养基中,为其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在制备该培养基的过程中,灭菌之前应将培养基的pH调到__________(填“中性或微碱性”“酸性”或“微碱性”)。

(4)从固体中提取β-胡萝卜素常用萃取法。萃取之前,要对培养得到的三孢布拉氏霉菌细胞团进行_____处理,以提高萃取的效率。提取胡萝卜素时,不适合用乙醇做萃取剂,原因是__________,影响对β-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19、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碎→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丙酮(沸点56℃)、乙醇(沸点约78℃)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为提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0、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时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灭菌的方法。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5)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证明__________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3题,共21分)21、从植物提取纯天然的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胡萝卜素与薄荷油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食品工业和其他诸多行业中;而胡萝卜素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植物体中的胡萝卜素的过程中;想要胡萝卜素的萃取效果好,应选择具有________有机溶剂,如石油醚,对提取所得到的胡萝卜素粗品可通过________进行鉴定;

(2)新鲜的胡萝卜含有大量的水分;在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中,要对新鲜的胡萝卜素进行干燥,但要控制注意控制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薄荷油是挥发性物质,提取薄荷油时常选用新鲜薄荷叶作原料,不用烘干的薄荷叶作为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时,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22、豆浆是深受中国百姓喜爱的饮品;但易变质,保质期较短。科研人员对变质豆浆中的腐败细菌进行分离,并研究了乳酸链球菌素(多肽,天然食品防腐剂)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为生产豆浆时优化保质方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过程如下:

①豆浆变质处理:将2种市售豆浆A;B和自制豆浆在无菌操作台上分别装入已灭菌的250mL三角瓶中;密封、37℃条件下放置7d后,豆浆发生变质。

②腐败细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取变质的豆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细菌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基上菌落种类和数量。结果如表:

③比较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以自制的新鲜豆浆为材料;经相应处理后,在37℃下放置35d后,统计豆浆中腐败细菌数量,结果如图:

(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是__________,步骤②中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固体培养基制备的步骤为________。培养中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3)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它是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步骤③结果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_______,为有效防止豆浆腐败,在生产中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量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

(4)与用抗生素防腐相比,使用乳酸链球菌素防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23、在调查和分离湖水中耐盐细菌的实验中;先将10升湖水水样浓缩至10毫升,然后各取浓缩水样1毫升,涂布到多个培养皿中培养。请回答:

(1)可以通过提高培养基中____的浓度,筛选被调查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培养基。

(2)要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排除培养基未彻底灭菌的可能性,应该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为检验(1)中筛选方法的效果,可以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

(3)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为防止冷凝水影响细菌的生长,需将培养皿____培养。在培养基上产生的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可以被称为____。

(4)根据培养皿上菌落的平均数可以计算湖水中该种细菌的密度,但计算的数据要比实际活菌的数目少,原因是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8分)24、薰衣草精油气味芳香;能够清热解毒,清洁皮肤,祛斑美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薰衣草精油可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可以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_______________。水蒸气蒸馏时,水蒸气能将薰衣草油从花瓣中携带出来,是因为薰衣草油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若蒸馏后发现薰衣草油的品质较差,原因可能是蒸馏时_____________。

(2)将薰衣草和清水混合进行蒸馏后收集到的产物是油水混合物,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用分液漏斗将油层分离后,还可以加入无水硫酸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3)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薰衣草精油出油率较低。科研人员在适宜条件下用不同的辅助方法探究最优提取方法;结果如下表。

。不同处理无辅助方法超声波﹑微波酶高压脉冲电场出油率(%)0.08030.09370.09100.1068蒸馏时间(h)42.532根据实验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最优辅助方法为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分析】

果酒制作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果醋制作需要的菌种是醋酸杆菌,为原核生物。发酵过程中应避免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果酒制作过程中需要的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有细胞核,A错误;制作果酒时,应该先用清水冲洗掉污物,再去除烂子粒和枝梗,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所有发酵全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C正确;发酵装置设置出料口便于取料及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以便及时了解发酵进程,D正确。

故选A。2、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旨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常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及培养基的作用。

【详解】

由题知;该培养基成分中含有水;无机盐、氮源,但不含含碳有机物,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A、B正确;圆褐固氮菌同化类型为异养型,培养基中可以没有N源,但必须含含碳有机物,该培养基不能用来培养圆褐固氮菌,C错误;培养基中若加入氨基酸,因氨基酸含有C和N元素,则它可充当碳源、氮源,D正确。

【点睛】

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据此可以在培养基中控制某种化学物质的有无,来分离筛选微生物。如加入过量的氯化钠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但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青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3、B【分析】【分析】

1;制备培养基的步骤:计算、称量、溶化、(调节pH)、灭菌、倒平板。

2;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

(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

(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

(3)观察并计数(对于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点的个体)。

【详解】

①葡萄糖也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因此发酵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后溶液变成灰绿色,不能说明有酒精产生,①错误;

②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之前要静置片刻;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在显微镜观察;计数,②正确;

③酵母菌的呼吸类型为兼性厌氧型,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无O2是自变量;③错误;

④酒精灯火焰附近是无菌区域;倒平板和接种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由于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因此配制培养基时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④错误。

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

故选B。4、A【分析】【详解】

设置两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没有空白对照,A正确;无关变量不是设置的,B错误;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是可以人为控制的,C错误;因变量为污渍根据消失程度能描述,D错误。5、A【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是发酵装置;乙是果酒;果醋制作的实验原理,①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②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④是醋酸菌发酵形成醋酸的过程。

【详解】

A、甲装置中,阀b控制排气,阀a控制进气,制作果酒时应关闭阀a以创造缺氧环境,适时打开阀b几秒钟以排出产生CO2;A正确;

B、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需要持续通氧,但b是排气口,a是进气口,故应打开阀a通气,打开阀b排气;B错误;

C;过程①为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会发生,C错误;

D;过程①~③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为18-25℃,而过程④所需的最适温度为30-35℃,D错误。

故选A。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A:B:D【分析】【分析】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详解】

A;蛋清污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因此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A正确;

B;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使用该洗衣粉时不能用60℃以上的水,说明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B正确;

C;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可知;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污渍,但是不能水解油渍,C错误;

D;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因此不能洗涤毛料、丝绸等富含蛋白质的衣料,D正确。

故选ABD。7、A:C【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①过程是梯度稀释;②过程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目的是筛选单菌落。从功能上看,Ⅰ号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来说属于固体培养基;Ⅱ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采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和干热灭菌。

【详解】

A;据图可知;过程②为释涂布平板法接种,A错误;

B;1号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目的是选出能高效生产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故培养基应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B正确;

C;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先调节pH,后灭菌,C错误;

D;嗜热菌生长时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形成大小不同的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说明细菌释放淀粉酶越多,要挑出接种到II号培养基进行培养,D正确。

故选AC。8、A:B:C【分析】【分析】

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30℃,pH最好是弱酸性。

【详解】

A;桑葚独有的花青素等能显著增强复合果酒的功效;所以在生产复合果酒的过程中,要防止桑葚天然色素被氧化,增强功效,A正确;

B;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快速的增殖;所以果酒发酵初期通入氧气能促进酵母菌繁殖,有利于加快果酒发酵,B正确;

C;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复合果酒的制备过程中对发酵设备要进行灭菌处理,C正确;

D;变酸的果酒表面会形成一层菌膜;这层菌膜是由醋酸菌形成的,D错误。

故选ABC。9、A:C:D【分析】【分析】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能以多种糖类作为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因此在一些含糖量较高的水果;蔬菜表面经常可以发现酵母菌的存在。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可用于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等。温度是影响酵母菌生长的重要因素,酿酒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约为28℃。

【详解】

A、发酵产生果酒的菌种是酵母菌,酵母菌在有氧呼吸产生CO2;但不产生酒精,A错误;

B;切片后对发酵液进行消毒;防止杂菌污染,再进行分组,B正确;

C;压榨倒罐用于主发酵需保留空间以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二次倒罐时菌种是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

D;主发酵先有氧促进酵母菌大量繁殖;后无氧进行酒精发酵,后发酵要控制无氧,D错误。

故选ACD。10、C:D【分析】【分析】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

2;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详解】

A;制作腐乳的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少,易造成豆腐腐败变质,加料酒的量多,成熟期延长,A错误;

B;制作泡菜时;放盐的比例过小,造成泡菜腐烂发霉,B错误;

C;醋酸菌为好氧菌;最适温度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造成发酵失败,C正确;

D;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会造成酶与污垢不能充分接触,进而造成洗涤效果差,D正确。

故选CD。

【点睛】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1、略

【分析】【详解】

电泳技术原理: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正电或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电泳利用了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解析】多肽核酸可解离正电负电与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带电性质大小形状迁移速度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反应速度反应物的减少量产物的增加量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变性、复性、和延伸905072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蒸馏过滤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压榨萃取16、略

【分析】【详解】

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大步,包括: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首先通过洗涤红细胞、血红蛋白的释放、离心等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即样品的处理;再经过透析去除分子量较小的杂质,即样品的粗分离;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最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解析】样品处理纯化纯度鉴定17、略

【分析】【详解】

第一步要制作凝胶色谱柱。

第二步要装填凝胶色谱柱;因为干凝胶和用缓冲液平衡好的凝胶的体积差别很大,所以装柱前需要根据色谱柱的内体积计算所需要的凝胶量。在装填凝胶柱时,不能有气泡存在。

第三步是样品的加入和洗脱。【解析】凝胶色谱柱装填凝胶色谱柱干缓冲液气泡加入洗脱四、实验题(共3题,共18分)18、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植物芳香油提取以及从从固体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知识;对植物芳香油的性质;压榨法和蒸馏法的实验流程的识记是解题的关键。茉莉油与玫瑰油的性质相似,在提取原理和程序上具有相似性,结合以上对玫瑰油的提取过程的分析,图甲中提取茉莉油的实验流程中的A表示水蒸气蒸馏过程,B过程为分离油层的过程,此过程常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题干提取茉莉油的实验流程中的C物质是无水硫酸钠,加无水硫酸钠的目的是除去芳香油中的水分,提高芳香油的纯度;茉莉油的提取能否采用这一流程进行生产,应该考虑茉莉油是否像玫瑰油一样具有较强的挥发性,还应考虑茉莉花在水中蒸馏是否会出现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部分水解等问题。

(1)根据试题分析可知,茉莉油与玫瑰油的性质相似,由图甲可知该同学提取茉莉油的方法是水蒸气蒸馏法,图甲中B过程表示分离油层,通常应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增加盐的浓度来促进油水分离过程的进行。要完成图甲C过程需要向提取液中加入无水NaSO4;因为通过B过程获得的提取物可能含有一定的水分。

(2)橘皮精油主要储藏在橘皮部分;提取一般不采用蒸馏法,原因是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及原料焦糊。橘皮精油提取一般采用压榨法,操作流程是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3)根据表格结合所学内容;只有玉米蛋白水解物及豆粕中含有氮元素,能为三孢布拉氏霉菌提供氮源,霉菌生长繁殖的最适pH为酸性环境,因此pH应调到酸性。

(4)要对培养得到的三孢布拉氏霉菌细胞团进行干燥、粉碎处理,以提高萃取的效率。提取胡萝卜素时,不适合用乙醇做萃取剂,原因是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会与水混溶,影响对β—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解析】水蒸气蒸馏法分离油层无水Na2SO4①③压榨石灰水浸泡压榨再次过滤玉米蛋白水解物和豆粕酸性干燥、粉碎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会与水混溶19、略

【分析】【详解】

(1)依据题干信息(受热;受潮易分解);应选择晾干的植物甲,因为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2)振荡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3)根据题意,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杂质色素易被吸附。(4)根据题干信息,受热易分解,所以选择沸点低的丙酮。(5)根据题干信息,受热易分解,所以注意控制温度;又因为用了丙酮,所以要注意防火。

【考点定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名师点睛】要熟悉常见有效成分提取的基本流程与原理并学会在新情境下迁移应用。【解析】①.晾干②.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③.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④.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⑤.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⑥.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20、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和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的相关知识;属选修部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利用微生物培养的知识分离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先分析题图了解分离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的过程,然后根据问题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解答。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而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因此筛选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分析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由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而成,因此化合物A为目的菌提供了碳源和氮源;目的菌是需氧微生物,其呼吸作用的类型为有氧呼吸,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该震荡培养,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满足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

(3)平板划线操作的工具是接种环;对于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该是灼烧灭菌。

(4)实验结束时应该将使用过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防止污染环境。

(5)实验设计过程应遵循对照原则,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以证明培养基制备过程是否被杂菌污染。【解析】筛选目的菌选择化合物A有氧呼吸接种环灼烧防止造成环境污染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或接种无菌水的培养基)培养基制备五、非选择题(共3题,共21分)21、略

【分析】【分析】

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的基本方法有三种:蒸馏;压榨法和萃取。蒸馏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适用于提取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适用于易焦糊原料的提取;萃取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液中,不同的原料应用不同的方法来提取。

【详解】

(1)胡萝卜素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因此可采用萃取方法进行提取,提取时加热可增加胡萝卜素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因此应选择沸点较高;不与水混溶、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对提取所得到的胡萝卜素粗品可进行纸层析,与标准胡萝卜素样液层析结果进行对比,鉴定提取效果。

(2)对新鲜的胡萝卜素进行干燥时;温度不能太高,干燥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3)薄荷油是挥发性物质;烘干薄荷叶的过程中会使薄荷油挥发掉,因此不用烘干的薄荷叶作为材料。薄荷油不溶于水,在盐溶液中溶解度更低,因此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时,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钠可使分层更明显,促进油水分层。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考查对胡萝卜素、橘皮精油、挥发性芳香油提取方法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根据提取原料、提取物性质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解析】沸点较高的与水不溶性、充分溶解胡萝卜素纸层析法温度和时间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薄荷油易挥发,烘干薄荷叶的过程中会使薄荷油挥发掉增加盐的浓度,促进油水分层22、略

【分析】【分析】

由题文描述可知:该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详解】

(1)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煮沸消毒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2)步骤②需要对“腐败细菌进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因此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固体培养基制备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为了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统计菌落的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为止。

(3)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的增大,S1细菌数量的相对值最高,由此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S1。当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为250mg.kg-1后,细菌数量的相对数值不再随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可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