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世纪版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新世纪版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新世纪版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新世纪版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新世纪版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55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A.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B.地面短波无线电通讯受到影响C.全球气候变暖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2、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晨昏线(圈)将地球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B.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永远是0°C.晨昏线(圈)在地球表面上由西向东推进D.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3、2010年6月6日据台湾“东森新闻网”报道,地球不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日前在土星的最大卫星泰坦上也发现了生命的迹象.科学家甚至预言在40亿年后,宇宙生命的天堂就不再是地球,而是泰坦卫星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土星和地球一样拥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B.泰坦是土星的唯一一颗卫星C.地球上有生命现象出现和演变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有气态水D.泰坦和月球都是行星的卫星,其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一样的4、【题文】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加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是说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于干流水量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5、【题文】日本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其从我国井口的商品主要有。

①棉花②服装③钢材④煤炭⑤电子产品⑥水产品⑦汽车。

A①②③④C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⑥D④⑤⑥⑦6、佛山市三水区有“中国饮料之都”之称,除青岛啤酒、伊利等国内著名饮料企业抢先布局外,百威、红牛、可口可乐、杨协成等国际饮料巨头也先后落户,分析众多饮料企业选址三水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原料B.技术C.劳动力D.市场7、【题文】该图中直线示意图的国界,正确的是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8题,共16分)8、上图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题。1.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2.下图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上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A.①一甲B.①一丙C.②一乙D.②一丁9、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A.热量更丰富B.地形更平坦C.土壤更肥沃D.水源更充足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A.扩大播种面积B.提高机械化水平C.选用优良品种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10、位于盐城东台沿海的全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是全球单体最大的滩涂地面光伏电站,最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最下层进行水面养殖,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可谓“一种资源,三种产业”。该电站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A.土地资源B.矿产资源C.淡水资源D.气候资源11、下图为珠海市某小区雨水花园规划示意图,该小区的规划设计有助于()A.提高城市供水能力B.提高城市防洪能力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加强城市热岛效应12、分布于南北纬30°到40°之间大陆东、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是A.亚寒带针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荒漠带13、下图表示一年中某段时间,全球①②③④四个地点昼长的变化规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M点代表的节气可能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14、下图为“云南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洱海的形成原因有()(2)点苍山林地大面积破坏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有()A.筑坝拦水B.断裂下陷C.低地积水D.火山口储水15、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关于该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有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核心结构特征明显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集中分布,设施完备C.城市新开发区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D.外来人口生活区位于城市边缘,接近工业区2.关于该城市地价的叙述,正确的有A.地租价格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递减B.高地价区位于人口、设施密集的老城区C.轻工业、商业就业人口区地价低于外来人口生活区D.科研文化区的地价高于城市新开发区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今年第19号超强台风天兔于9月22日17时40分在广东省汕尾市沿海登陆;已造成广东25人死亡,356.3万人受灾,损失惨重.读“9月23日8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天兔中心气压值应高于____,此时,上海吹____风.

(2)图中四城市(上海、广州、北京、台北)中,风力最大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

(3)简述台风天兔产生的危害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7、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____(判断正误)18、甲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乙图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____B____C____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____(填字母);全球变暖与____(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

(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据甲图所示原理分析其原因?

(4)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据甲图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19、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3)图中晨线是____,昏线是____.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东或西)侧.

(5)E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时,A点的昼长为____小时.2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图甲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2)图甲中,C处经度为____.A点的地方时是____,昼长为____小时,B地的日落时间是____时.

(3)该日,我国吉林省吉林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同海南省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角哪个大?____.吉林市当日正午日影朝向____.

(4)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在图乙中(虚线表示回归线、极圈)适当位置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夜半球.21、如图1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和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智利火山地震多发,原因是____.

(2)图中字母A代表的自然带是____,其气候特征表现为____.

(3)图中字母B代表的自然带是____,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是____,形成这一特征的影响因素有____和____.

(4)C地区自然带的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

(5)如图2中甲、乙两图代表安第斯山脉西坡植被分布的是____图,乙图中自然带①-⑤-⑥-⑦的变化体现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22、(2013秋•富阳市校级期中)读某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

(2)A、B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

(3)用箭头画出图中热力环流.

(4)若A、B两地位于北半球,则两地之间吹____风.

(5)当亚欧大陆内部被A气压控制时,当地的季节为____,此季节北半球的____气压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所切断.23、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所表示的B的节气是____,C节气是____.

(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左图中____点(填字母)附近时;公转速度相对较快.

(3)图1中,太阳直射点从____点到____点(填字母);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遭受台风灾害最大的季节.

(4)在图2中,当太阳直射点由C→D的移动过程中,淮安区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24、(2013秋•龙泉驿区校级期中)读图回答问题.

(1)____波(P波),传播速度较____,可以通过____、____、____传播.

(2)横波(____波),传播速度较____,只能通过____体传播.

(3)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____.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1题,共4分)25、读“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太阳大气的A、B、C三层中,A是____,B是____,C是____。2.太阳黑子发生在____层,它是最明显的______标志。____层中与太阳黑子出现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常会出现______。3.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有时地球磁场会受到扰动,产生______现象。4.1999年3月曾发生无线电短波通讯15次突然中断的事件,这与____有关。5.2001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爆发后十几分钟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于扰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D.对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析】【解答】解:A;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属于人们生产、生活排放氟氯烃所产生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B;地面短波无线电通讯受到影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故正确;

C;全球气候变暖属于人类生产、生活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原因是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2、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晨昏圈的特点,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白昼变为黑夜的界线是昏线,从黑夜变为白昼的界线是晨线.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解析】【解答】解:A;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故不符合题意.

B;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故不符合题意.

C;晨昏线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应该是自东向西,因选错误的,故符合题意.

D;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3、A【分析】【分析】结合从材料中日前在土星的最大卫星泰坦上也发现了生命的迹象进行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A;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日前在土星的最大卫星泰坦上也发现了生命的迹象.科学家甚至预言在40亿年后;宇宙生命的天堂就不再是地球,而是泰坦卫星了,由该信息可以判断,土星和地球一样拥有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故正确;

B;土星的卫星数至少有18颗;故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上有生命现象出现和演变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有液态水;故不符合题意;

D;泰坦和月球都是行星的卫星;其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不一样的,级别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4、C【分析】【解析】本题考查洪涝。洪涝灾害的形成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A、B项错误。“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是说人为因素影响大;错误。【解析】【答案】C5、C【分析】【解析】日本从我国进口的商品有棉花,煤炭,服装,是有,水产品和蔬菜等。【解析】【答案】C6、D【分析】试题分析:饮料不适合长时间贮存和长距离运输,影响其布局在主导因素是市场,其布局适宜接近市场,而佛山市及周围地区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但是,原料、技术和劳动力对其影响较小。故选D。考点:工业布局【解析】【答案】D7、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我国周边的邻国分布判断;阿尔泰山的西部为哈萨克斯坦;北部为俄罗斯;东北为蒙古国。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我国的疆域和邻国分布。【解析】【答案】A二、双选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1.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气旋结合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图中甲位于冷锋锋后,会出现阴雨天气;乙地位于暖锋锋后,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丙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丁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弱。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2.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判断。根据图中①②两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①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夏季高温干旱,冬季温和湿润,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甲地位于欧洲西部的英国,主要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位于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丁地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为地中海气候。所以本题选择AD选项。【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判断。【解析】【答案】1.AC2.AD9、略

【分析】1.根据图示:甲地位于东北平原,丙地位于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纬度低,水热资源充足,但地势崎岖;而东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拥有肥沃的黑土,土壤肥沃,但纬度高,热量不足。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2.乙地区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该地区农业发展主要的生态问题是风沙、旱涝、盐碱严重,所以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是选用优良的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扩大播种面积,不能提高单产量;提高机械化水平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是单产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解析】【答案】1.BC2.CD10、A,D【分析】【分析】材料中提到,滩涂地面光伏电站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下层进行水面养殖。滩涂和水面养殖利用的是土地资源,风力和太阳能都是气候资源。11、B,C【分析】【分析】该小区的规划设计有助于提高城市防洪能力;B对;与城市供水能力无关,A错;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C对;会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答案选BC。

【点评】雨水花园作用。12、B|C【分析】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南北纬30°到40°之间的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为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南北纬30°到40°之间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C正确,AD错误。故选BC。【解析】【答案】BC13、【小题1】BD【小题2】B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读图可知,M点所示节气,全球除赤道外昼夜不等长,且①地出现极昼现象。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AC项错误。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所以M点的节气极有可能为夏至和冬至,BD项正确。故选BD。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读图可知,地点①出现极昼,且时间较短,应当在极圈附近,80°S纬度高,极昼期长,A错误。②地的昼长为14小时,根据昼长=(正午-日出)×2,即14=(12-日出)×2,所以日出为当地时间的5点,B正确。图示期间地点④的昼长先减少后增大,说明太阳直射点先离开④地,后靠近④地,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越大,图中①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纬度最高,③变化最小,纬度最低,④比②昼夜长短的变化大,所以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为①④②③,D错误。故选BC。【解析】。【小题1】BD【小题2】BC14、【小题1】BC【小题2】AC【分析】本题考查洱海的形成原因。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洱海为断裂下陷而成低地,水往低处流,断裂低地积水而成,BC正确;洱海附近大坝少,且火山少,AD错误。故选BC。

本题考查森林的生态功能。点苍山林地大面积破坏将使得林地的调节气候的功能、调蓄河川径流功能下降,使区域自然灾害增加、气温日较差加大、生物多样性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变大等。所以AC正确,BD错误。故选AC。【解析】。【小题1】BC【小题2】AC15、C|D【分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西南和北部都有;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南部和东南部,靠近科研文化区;外来主要分布在轻工业区、商业区周围,近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业;整个城市空间结构形态集中团块状,而不是放射状。选CD正确。2.地租价格呈扇状由内向外递减,A错;高地价区位于人口、设施密集的老城区,B正确;外来主要分布在轻工业区、商业区周围,位于城市边缘,轻工业、商业就业人口区更近城市中心,地价高于外来人口生活区,C错;科研文化区环境好,无污染,地价高于城市新开发区,D正确。选B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解析】【答案】1.CD2.B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995百帕偏东广州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分析】【分析】(1)根据等压线的分布规律判断天兔中心气压值;等压线图上具体一点风向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北半球向右偏转.

(2)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

(3)从台风产生的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三方面分析台风天兔产生的危害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解答】解:

(1)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规律;气压梯度是5百帕,天兔中心气压值应高于995百帕;等压线图上具体一点风向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北半球向右偏转,上海吹偏东风.

(2)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图中四城市(上海、广州、北京、台北)中,风力最大的是广州.

(3)台风过境往往带来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强风--损坏地面建筑和通信设施;暴雨--淹没农田、毁坏水利工程;风暴潮--破坏海堤、淹没海岛、影响各种海上作业等.

故答案为:

(1)995百帕偏东风。

(2)广州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

(3)台风过境往往带来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强风--损坏地面建筑和通信设施;暴雨--淹没农田、毁坏水利工程;风暴潮--破坏海堤、淹没海岛、影响各种海上作业等.17、A【分析】【分析】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如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都是天体,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解析】【解答】解: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故正确.故选:A.18、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BC②【分析】【分析】(1)根据甲图中箭头指向进行判断即可.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全球变暖与大气逆辐射增强有关.

(3)从地势差异分析太阳辐射总量差异形成的原因.

(4)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进行分析即可.【解析】【解答】解:

(1)根据箭头指向可以判断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对应的是B;全球变暖与大气逆辐射增强有关,对应的是C.

(3)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

(4)由图中曲线变化可以判断;阴天昼夜温差小,对应的是曲线②;昼夜温差小的原因是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

故答案为:

(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B;C.

(3)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4)②.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高.19、南极12月22日(23°26′S,90°W)ABBCA>D>E东121832112【分析】【分析】主要考查了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中黑夜的中央为90°E,白天的中央为90°W;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经过AB后进入白昼,经过BC后进入黑夜,所以AB是晨线,BC是昏线;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地方时的计算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A点位于赤道,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解析】【解答】解:

(1)此图显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中心点以南极点为中心,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为极昼,日期为12月22日.

(2)此图显示地球自转呈顺时针;中心点以南极点为中心,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为极昼,日期应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依据图中显示的45°E可以推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90°W,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90°W).

(3)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经过AB后进入白昼,经过BC后进入黑夜,所以AB是晨线,BC是昏线.

(4)地球表面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A;D、E三点纬度大小为A<D<E,所以三地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D>E;有一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在南半球做水平运动,运动方向向左偏转,所以炮弹将落在乙所在经线的东侧.

(5)E点位于昼半球中间的经线上;是太阳垂直照射的经线,其地方时为12点,C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18时,读图可以看出乙点所在纬线上夜长为6小时,所以日出时间为6÷2=3时,日落时间是24-6÷2=21时,A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所以A点的昼长为12小时.

故答案为:

(1)南极12月22日。

(2)(23°26′S;90°W)

(3)ABBC

(4)A>D>E东。

(5)12183211220、夏至日(23°26′N,90°E)60°W8点1616海口正北【分析】【分析】(1)图甲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0°E位于白天的中央,为太阳直射经线.

(2)根据图中90°E和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C点经度;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求算A点地方时;A点昼长根据A点昼弧长度进行判断;B点昼长根据B点所在纬度昼弧进行判断,B点日落时间=12+昼长/2.

(3)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正午时,吉林市当日日影朝向正北.

(4)逆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经线为90°E.【解析】【解答】解:

(1)图甲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0°E位于白天的中央,为太阳直射经线,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90°E).

(2)根据图中90°E和地球自转的方向;C点经度为60°W;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A点地方时为8点;A点昼弧长度为8格,每格2小时,昼长为16小时;B点所在纬度昼弧为4格,每格2小时,昼长为8小时,B点日落时间=12+昼长/2=16点.

(3)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吉林;正午时,吉林市当日日影朝向正北.

(4)逆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经线为90°E.

故答案为:

(1)夏至日(23°26′N;90°E)

(2)60°W8点1616

(3)海口正北。

(4)

21、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活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热带荒漠带分布于西海岸,南北狭长延伸地形洋流受巴西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乙从赤道到两极【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南美洲自然带和气候.

(1)此题考查智利火山地震多发的原因.根据图中的智利的位置;结合板块知识,分析智利多火山,地震,原因是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活跃.

(2)此题考查A代表的自然带以及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主要分布地区:地中海沿岸;南非、美国加州、智利西部、澳大利亚南部、开普敦;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根据A的位置,是在30-40度的大陆西岸,因此是地中海气候,所以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此题考查B代表的自然带以及分布规律和成因.热带荒漠带;此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侧,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南非及南美部分地区表现明显.气候属于全年干燥少雨的热带干旱与半干旱类型,植被贫乏,有大片无植被的地区.根据图中的B的位置,分析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由于受到安第斯山脉和秘鲁寒流的影响,沙漠分布于西海岸,南北狭长延伸.

(4)此题考查C地区自然带的主要形成原因.热带雨林带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岛屿.本带气候属于赤道多雨类型,终年高温,各月平均气温在25℃以上;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整个环境过度湿润,适于热带雨林生长.根据图中的C在巴西的东南部,受到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多;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形成了热带雨林带.

(5)此题考查安第斯山脉的自然带以及山脉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代表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图中的乙图的自然带较多,并且有⑥的自然带存在,因此乙图是西坡,甲图是东坡.图中的①是热带雨林带,⑤是热带荒漠带,⑥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一般分布在30-40度的大陆西岸),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乙图中自然带①-⑤-⑥-⑦的变化,热量在减少,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解答】解:(1)根据图中的智利的位置;结合板块知识,分析智利多火山,地震,原因是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活跃.

(2)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主要分布地区:地中海沿岸;南非、美国加州、智利西部、澳大利亚南部、开普敦;气候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根据A的位置,是在30-40度的大陆西岸,因此是地中海气候,所以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热带荒漠带;此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侧,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南非及南美部分地区表现明显.气候属于全年干燥少雨的热带干旱与半干旱类型,植被贫乏,有大片无植被的地区.根据图中的B的位置,分析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由于受到安第斯山脉和秘鲁寒流的影响,沙漠分布于西海岸,南北狭长延伸.

(4)热带雨林带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岛屿.本带气候属于赤道多雨类型,终年高温,各月平均气温在25℃以上;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整个环境过度湿润,适于热带雨林生长.根据图中的C在巴西的东南部,受到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多;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形成了热带雨林带.

(5)图中;甲;乙两图分别代表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图中的乙图的自然带较多,并且有⑥的自然带存在,因此乙图是西坡,甲图是东坡.图中的①是热带雨林带,⑤是热带荒漠带,⑥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一般分布在30-40度的大陆西岸),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乙图中自然带①-⑤-⑥-⑦的变化,热量在减少,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故答案为:

(1)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活跃。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3)热带荒漠带分布于西海岸;南北狭长延伸地形洋流。

(4)受巴西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5)乙从赤道到两极22、④B西南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分析】【分析】(1)同一地点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等压面位置越偏上气压值越低,反之越高.同一等压面上压强相等.

(2)近地面压强特征与高空相反.A高空为下凹低压;则近地面为高压,故为低温下沉形成高压.B相反为高温抬升.

(3)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4)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5)此时A为低温下沉形成高压,故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即为冬季.北半球冬季亚洲高压切割副极地低压带.【解析】【解答】解:(1)同一地点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等压面位置越偏上气压值越低,反之越高.同一等压面上压强相等.④的等压面位置最偏下,故压强最高.

(2)近地面压强特征与高空相反.A高空为下凹低压;则近地面为高压,故为低温下沉形成高压.B相反为高温抬升.故气温最高的是B.

(3)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