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教科新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16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某同学想了解发生地震的青海玉树的具体位置,应查阅()A.中国政区图B.城市导游图C.中国气候图D.世界政治地图2、非洲大陆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A.北寒带。

B.热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有()

A.乌拉尔河。

B.基尔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4、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则会()A.下降B.上升C.不变D.无法确定5、【题文】当太阳直射广州时;图示大部分地区会出现()

A.昼夜平分现象B.昼长夜短现象C.昼短夜长现象D.极昼现象6、【题文】波斯湾的石油运往西欧最便捷的通道将会通过()A.好望角B.土耳其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巴拿马运河7、澳大利亚特有物种多的原因是()A.面积大,物种多B.气候条件适合特有动物生长C.人类活动干预少D.孤立大陆有利于特有物种进化8、暑假到了,阳阳的朋友Tim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下面几张旅游照片,Tim可能去了()。A.东南亚B.中东C.欧洲西部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9、读南极洲图,回答下题.

南极洲四周大洋Ⅰ,Ⅱ,Ⅲ分别是()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暖温带地区的果树有()

A.柑橘树。

B.芒果树。

C.梨树。

D.苹果树。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印度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B.印度的领土面积和耕地面积都居亚洲第二位C.泰姬陵是印度闻名的历史古迹和旅游胜地D.印度河平原是印度人口最密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12、读下图,关于亚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是欧洲、非洲B.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欧洲为界C.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亚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包围13、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图1)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完成14~15题.

图1反映了所示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冬季南北温差大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14、我国西北地区的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景观是()

A.林海雪源。

B.风蚀城堡。

C.沙漠驼队。

D.日边帆影。

1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海拔在500米以下的陆地地形代表的颜色是()A.褐色B.棕色C.蓝色D.绿色16、关于非洲地形,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B.断裂地形广布C.高原面积较小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17、关于赤道说法正确的是()A.是东西经的分界线B.是南北纬的分界线C.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读“南亚地区图”;回答问题.

(1)河流:D____;

(2)山脉:E____;

(3)高原:H____;

(4)印度人把____称为“圣河”,本国有类似中国十三陵的世界文化遗产是____.

(5)海湾:I____海,J____湾.

19、【题文】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1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

A__________洋B__________洋C__________洋D__________海。

E__________湾F__________海峡H__________岛。

①__________河②_________河③_________山脉④_________高原20、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和______,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21、读“俄罗斯”图;回答:

(1)图中数码①与②代表的油田中,____代表的是秋明油田;图中字母代表的工业区中,A工业区临近的海是____海;B、C、D、E工业区中,代表乌拉尔工业区的是____,代表西西伯利亚业区的是____.2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欧洲无______带)气候,主要是由______因素决定的.23、亚洲从东西半球看,主要位于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主要位于______半球.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3题,共27分)24、将图例或名称填在下表中.。图例名称图例名称③________⑥________长城①________国界⑨________④________⑦________水库②________公路⑩________⑤________⑧________沙漠25、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本省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曾被列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它由玉山和阿里山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中有一小岛,以此岛为界北半部湖面如日轮,南半部湖面如上弦之月.

材料二:台湾省略图.

(1)材料一中提到的湖泊是______.

(2)读图;填出字母代表的海域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3)写出番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__列岛;②______省,③______(该省最大的城市),④______(该省最长的河流),⑤______山脉,它的走向为______,⑥______(港口城市),⑦______(港口城市),⑧______.(该省的“硅谷”)

(4)该省的人口;城市、工业等主要分布在______.

(5)写出图中北回归线的度数:______;因而台湾省分属于五带中______带和______带.

(6)请你试着分析台湾的地理特征:A.气候特征:______B.地形特征:______C.河流特征:______D.植被特征:______.

26、拓展思维。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6年12月26日20时26分和34分,在南海海域(北纬21.9度,东经120.6度)发生7.2和6.7级地震.震中距大陆最近海岸线约350公里,距台湾陆地约15公里.据台湾媒体报道,地震已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昨晚八时三十分左右;两次间隔很短的房屋剧烈摇晃震荡,令位于厦门中心市区湖滨南路的民众颇受惊吓,人们纷纷从温暖的家中和办公室内,跑下楼来,向一楼空旷地方疏散.记者看到,有的人抱着小孩,有的搀着老人,还有人穿着睡衣,趿着拖鞋.不少人纷纷打电话向地震部门查询情况.

约二十分钟左右;未再有震感后,民众情绪渐感平静,陆续回到家中.厦门个别市区震感强烈.主要集中在湖滨南路;松柏等一带市区.因这些地方属海基、软土地基,受震波影响较大.

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地震是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2)想出躲避地震带来灾难有效;科学的方法(至少3种;多一种方法加2分)______.

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6分)27、今年暑假期间;贝贝跟随旅游团去某地区旅游,攀登了某地区的向阳峰,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向阳峰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该区域多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

。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461017222528282318116降水mm42639613716618920916076735530(1)字母C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

(2)图示区域内主要地形类型有______等;图示区域内地势特征是:______。

(3)根据材料二分析;贝贝到达该地时,当地气候特征是______。

(4)旅途中;贝贝得知B地气温为25℃.请计算此时C地气温为:______(仅考虑地形影响)。

(5)登上了向阳峰后;贝贝看到阵阵炊烟从甲城镇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请判断当时的风向是______。

(6)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坝址选在D处。请你帮助分析选择在这里修建水库原因:______28、读“亚洲部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半岛;B______山脉;①______洋、②______洋.

(2)从亚洲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亚洲地势特点是:______.

(3)从图中可看出;亚洲大部分位于五带的______带,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

(4)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有13种;仅亚洲就有10种,这说明亚洲的气候特点是:______.

(5)根据已学过的地理知识;说出3个亚洲的世界之最.例: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9、读右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A点经度______纬度______;B点经度______纬度______;

D点经度______纬度______。

(2)A在B的______方向;在D的______方向。

(3)A点所在的半球为______(东或西)半球、______(南或北)半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试题分析:要想了解发生地震的青海玉树的具体位置,应查阅中国政区图,在该图上先找到青海省的位置,然后再找玉树的位置,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阅读.【解析】【答案】A2、B【分析】

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有“热带大陆”之称,气候类型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解析】【答案】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有“热带大陆”之称,气候类型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3、D【分析】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连接了地中海和红海;进而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故选:D.

【解析】【答案】苏伊士运河1869年修筑通航;连接了地中海与红海,是欧洲西部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

4、A【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答案】A5、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解析】【答案】B6、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波斯湾的石油运往西欧最便捷的通道将会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洲界线.【解析】【答案】C7、D【分析】【分析】澳大利亚大陆很早就与其他大陆分离,且自然环境比较单一,动物演化缓慢,所以澳大利亚特有物种多。

【点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动物古老原始、特有的原因。8、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南亚的旅游景点。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柬埔寨的吴哥窟均位于东南亚地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解析】A9、B【分析】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读图理解解答即可。依据南极洲的位置,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大洋Ⅰ为太平洋,Ⅱ为大西洋,Ⅲ为印度洋。故选B。

【解析】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CD【分析】

温带果树(包括暖温带);主要有苹果;梨、沙果、桃、李、杏、梅、樱桃、山楂、板栗(北方系)、核桃、枣、葡萄、柿等.

故选:CD.

【解析】【答案】熟记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是答题的关键.

11、B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印度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在这种气候类型的影响下,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小麦,主要的经济作物为棉花、黄麻、茶叶,所以A项正确;印度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7位,依次是俄罗斯(欧洲)、加拿大(北美洲)、中国(亚洲)、美国(北美洲)、巴西(南美洲)、澳大利亚(大洋洲)、印度(亚洲),因此印度的领土面积居亚洲第二位,印度的耕地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所以B项错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泰姬陵,位于印度,是印度最为闻名的历史古迹和旅游胜地,所以C项正确;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国,而恒河是印度主要的河流,因此恒河平原是印度人口最密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所以D项正确;因此答案选择B、D两项。考点:印度的农业、领土、名胜古迹及人口分布【解析】【答案】BD12、AC【分析】本题考查亚洲的特点。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是欧洲、非洲,A正确;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B错误;从图可看,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C正确;亚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包围,D错误。故选AC。【解析】AC13、AB【分析】解: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图1反映了所示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故选:AB.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本题考查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解析】AB14、BC【分析】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形成沙漠驼队景观,距冬季风的发源地较近,有风蚀城堡景观.故选项BC符合题意.

故选:BC.

【解析】【答案】依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我国划分了四大地理区域,由于四区域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呈现了不同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地表特征.

15、AD【分析】解: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200米,坡度和缓,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丘陵代表的颜色是褐色;平原的地面起伏小,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因此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代表的颜色是绿色.

故选:AD.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点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

本题考查各种陆地地形的特征及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颜色表示.【解析】【答案】AD16、AB【分析】解:A;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故符合题意;

B;非洲东部有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断裂地形广布,故符合题意;

C;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60%以上,故不符合题意;

D;非洲海岸线平直;岛屿、半岛、海湾较少,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整个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本题考查非洲的地形特点,要理解记忆.【解析】AB17、BD【分析】解:在地球以上;赤道是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东西经的分界线是0°经线和180°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故选:BD.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纬线,理解解答即可.【解析】B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略

【分析】

读图可知;(1)河流:D是恒河;(2)山脉:E喜马拉雅山;(3)高原:H德干高原;(4)印度人把恒河称为“圣河”,本国有类似中国十三陵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泰姬陵.(5)海湾:I阿拉伯海,J孟加拉湾.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恒河;(2)喜马拉雅山;(3)德干高原;(4)恒河;泰姬陵;(5)阿拉伯;孟加拉.

【解析】【答案】根据南亚的自然环境;国家和首都等知识解答.

1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要加强我们对地图的认识;要求我们能从地图中提取有用信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图的阅读。【解析】【答案】

(1)A北冰洋B太平洋C大西洋D加勒比海E墨西哥湾F白令海峡H格陵兰岛①密西西比河②亚马孙河③安第斯山脉④巴西高原20、略

【分析】解:南亚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其次为小麦,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以恒河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广,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地区.所以印度主要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和水稻.主要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黄麻.

故答案为:水稻;小麦.

南亚都是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发展较快,大多以纺织;食品等传统的轻工业为主.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印度独立后,在原来利用煤、铁资源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电子、汽车制造、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逐渐崛起.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考查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解析】水稻;小麦21、略

【分析】

读图可知;(1)图中数码①与②代表的油田中,②代表的是秋明油田;图中字母代表的工业区中,A工业区临近的海是波罗的海;B;C、D、E工业区中,代表乌拉尔工业区的是C,代表西西伯利亚业区的是E.

故答案为:(1)②;波罗的;C;E.

【解析】【答案】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藏量大,自给程度高.矿产资源中,石油;天然气、煤、铁、金、铜、铅、锌、镍、钴、钾盐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22、略

【分析】解: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和人类活动等.

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北寒带,热带缺失,因此欧洲无热带气候,是由纬度因素决定的.

故答案为:纬度因素;海陆因素;热;纬度.

(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2)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方面;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少,气温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这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

(4)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理解解答即可.【解析】纬度因素;海陆因素;热;纬度23、东北【分析】解: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故答案为:东;北.

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本题考查亚洲的半球位置,理解解答即可.【解析】东北四、简答题(共3题,共27分)24、【分析】【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读图可知,表中①表示的是国界,②表示公路的图例是③表示的是未定国界;④表示的是铁路;⑤表示的是运河;⑥表示长城的图例是⑦表示水库的图例是⑧表示沙漠的图例是⑨表示的是等高线;⑩表示的是沼泽.

故答案为:25、略

【分析】

(1)材料一中提到的湖泊是日月潭;

(2)读图;字母代表的海域名称:A是台湾海峡,B是太平洋,C是南海,D是东海;

(3)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是澎湖列岛;②是福建省,③是台北,④是浊水溪,是该省最长的河流,⑤是台湾山脉,它的走向为东北-西南,⑥是高雄,⑦是基隆,⑧是新竹,该城市是该省的“硅谷”;

(4)该省的人口;城市、工业等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5)图中北回归线的度数是23.5°N;因而台湾省分属于五带中热带和北温带;

(6)台湾的地理特征: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地形特征是以山地为主,河流特征是河流短小湍急.植被特征是种类丰富.

故答案为:

(1)日月潭;

(2)台湾海峡;太平洋;南海;东海;

(3)澎湖;福建;台北;浊水溪;台湾;东北-西南;高雄;基隆;新竹;

(4)西部平原;

(5)23.5°N;热;北温;

(6)雨热同期;以山地为主;河流短小湍急;种类丰富.

【解析】【答案】台湾岛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台湾的森林覆盖率达55%,有“森林宝库”之称,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diao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6、略

【分析】

(1)福建厦门发生地震是因为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2)躲避地震的方法有:当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惊慌,应就近躲在狭小空间内(如厨房;卫生间等)或结实的家具下面,用手或其他柔软物体保护头部,待主震过后再迅速逃出.同时要注意远离门窗,及时扑灭炉火、关闭煤气、切断电源等.

故答案为:

(1)太平洋;亚欧;

(2)当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惊慌,应就近躲在狭小空间内(如厨房;卫生间等)或结实的家具下面,用手或其他柔软物体保护头部,待主震过后再迅速逃出.同时要注意远离门窗,及时扑灭炉火、关闭煤气、切断电源等.

【解析】【答案】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有六大板块构成;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我国东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西南地处亚欧板块及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故多地震.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冷静,就近暂时躲避,到比较开阔的平地处躲避等.

五、综合题(共3题,共6分)27、略

【分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字母C代表的山体部位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应为山脊。

(2)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图示区域内主要地形类型有山地;盆地等;图示区域内地势特征是四周高,中间低。

(3)由材料二信息可知;该地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B地海拔高度为300米;气温为25℃,C地海拔高度为600米,此时C地气温为25℃-(600-300)÷100×0.6°C=23.2℃。

(5)向阳峰位于甲城镇的西北方向;当时刮得是东南风,炊烟从甲城镇飘向向阳峰。

(6)如果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坝址选在D处,这样可以减少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还利于农业灌溉。

故答案为:(1)山脊;(2)山地;盆地;四周高;中间低;(3)夏季高温多雨;

(4)23.2℃;(5)东南风;(6)可以减少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还利于农业灌溉。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析】山脊;山地、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夏季高温多雨;23.2℃;东南风;可以减少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还利于农业灌溉28、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