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件-发热_第1页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件-发热_第2页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件-发热_第3页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件-发热_第4页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件-发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的自我药疗及用药指导情景导学患者,男,15岁,周末与同学一起在海边玩耍时淋雨吹风,当晚先出现咽干、烧灼感,四肢乏力,半夜出现发热,体温39℃,喉咙痛,精神不济,并伴有寒战。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复方氨酚烷胺片口服,2日后症状渐好转。01发热的概念02发热的临床表现03发热的药物治疗04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01发热的概念发热,也称发烧一、发热的概念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02发热的临床表现一般认为二、发热的临床表现当直肠温度超过37.6

℃,口腔温度高于37.3

℃,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即为发烧。临床分度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

41℃以上二、发热的临床表现二、发热的临床表现病因及常见疾病发热的病因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血液病与恶性肿瘤变态反应疾病结缔组织病其他细菌、病毒最常见二、发热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感染性发热多具有以下特点01起病急,伴有或无寒战的发热。02有全身及定位症状和体征。03血象:白细胞计数高于10x109/L,或低于0.5

x

109/L。04四唑氮蓝试验(NBT)阳性。05C反应蛋白测定(CRP):阳性提示有细菌性感染及风湿热,阴性多为病毒感染。06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正常值为0~37,增高愈高愈有利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二、发热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非感染性发热具有下列特点:01热程长超过2个月,热程越长,可能性越大。02长期发热一般情况好,无明显中毒症状。二、发热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发热、鼻塞、流涕、咽痛——感冒发热、咳嗽、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麻疹儿童或青少年,伴有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发热——流行性腮腺炎二、发热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间歇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化脓性感染或疟疾持续高热伴随寒战、咳嗽、胸痛、吐铁锈痰——肺炎持续稽留热,无寒颤、脉缓、玫瑰疹、肝脾肿大——伤寒长期找不出原因的低热,一般为功能性发热03发热的药物治疗三、发热的药物治疗治疗原则病因处理:针对发热的病因进行积极的处理是解决发热的根本办法控制感染降温处理防止并发症预防复发注意饮食、休息三、发热的药物治疗常用治疗药物非处方药酚咖片适应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及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头痛、偏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及关节痛等。用法用量:口服。成年人一次1片,若持续高热、疼痛,可间隔6小时重复用药。24小时内不得超过4片。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适应症: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口服,成人一次1片,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三、发热的药物治疗常用治疗药物非处方药对乙酰氨基酚(片、滴剂、混悬液)适应症: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3~0.6g(一次l~2片),根据需要一日3~4次,一日用量不宜超过2g(7片)。退热治疗一般不超过3天,镇痛给药不直超过10天。儿童按体重一次10~15mg/kg,每4~6小时1次;12岁以下儿童每24小时不超过5次剂量,疗程不超过5天。本品不宜长期服用。布洛芬混悬液(片、滴剂、混悬液)适应症:用于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也用于缓解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牙痛。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一次0.2-0.4g.一日3~4次;1~12岁儿童,每次5-10mg/kg,每日3次。三、发热的药物治疗常用治疗药物处方药去痛片适应症:用于发热及轻、中度的疼痛。用法用量:口服,需要时服用一次1-2片,一日1-3次。04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01解热镇痛药用于退热只是对症治疗,可能掩盖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应引起重视。02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般不超过3天。03不宜同时应用两种以上的解热镇痛药,以免引起肝肾胃肠道的损伤。04解热镇痛药(肠溶制剂除外)宜在餐后服药,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不能空腹服药。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血小板减少症者、有出血倾向者、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病史者,应慎用或禁用。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05阿司匹林在动物试验中可出现妊娠初始3个月内的致畸现象,在人类也有发生胎儿缺陷者的报道。对乙酰氨基酚可通过胎盘,应考虑到孕妇用本品后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布洛芬用于晚期妊娠可使孕期延长,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06阿司匹林及其制剂可诱发变态反应,出现荨麻疹和哮喘,故对其过敏而引起哮喘病史者应禁用。07儿童体温达到39℃经物理降温无效时,可选用含布洛芬的混悬液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滴剂,不宜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儿童用量应先基于体重,其次为年龄。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08使用本类药物时,不宜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09发热时宜注意控制饮食:①多喝水、果汁,补充能量、蛋白质和电解质;②宜多休息,在夏季注意调节室温,保证充分的睡眠;③高热者可用冰袋和凉毛巾冷敷,或用50%的乙醇擦拭头颈部、四肢、胸背以辅助退热。10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胃溃疡和青光眼等患者,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此类药物。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11如患者对解热镇痛药或其中成分之一有过敏史时,不宜再使用其他同类解热镇痛药,因为此类药物中大多数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12健康提示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体温升高时,体内的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抗体的产生增多,有利于炎症的修复。但另方面会使体力消耗,感觉不适,还有可能引起虚脱。故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用药期间多饮水和及时补充电解质。01发热的概念: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02发热的临床表现:当直肠温度超过37.6℃,口腔温度高于37.3℃,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即为发烧。03发热的药物治疗:常用非处方药——酚咖片、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常用处方药——去痛片。04用药注意事项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