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授课课件共35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4/10/wKhkGWeYq06AC5ZuAALAsa0NNOI825.jpg)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授课课件共35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4/10/wKhkGWeYq06AC5ZuAALAsa0NNOI8252.jpg)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授课课件共35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4/10/wKhkGWeYq06AC5ZuAALAsa0NNOI8253.jpg)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授课课件共35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4/10/wKhkGWeYq06AC5ZuAALAsa0NNOI8254.jpg)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授课课件共35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4/10/wKhkGWeYq06AC5ZuAALAsa0NNOI82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一前所未闻之事之所以能成为现实,这不仅仅是因为武后是一位不服输的铁腕女人,倘若当时的整个时代充斥着坚决排斥她的气氛的话,即使她本人再能干再厉害也是无济于事的。唐朝是这样的一个时代,即具有最终容忍武后这种人物存在下去的客观环境。
——《隋唐时代:绚烂的世界帝国》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时空坐标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1.隋朝的建立隋朝疆域图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统一原因意义①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且南北经济联系加强;②魏晋南北朝后期,民族交融不断增强,南北统一条件成熟;③隋文帝励精图治,加强军队建设;④陈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弛,不堪一击;⑤长期战乱后,人们向往统一。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发展。思考:隋统一的原因及意义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含嘉仓考古遗址(缸式地下粮窖)2.隋朝的兴盛洛口仓共储粮2400万担,合今约12亿公斤。仅洛口仓一仓存粮,即可供应80万人十年之食
。
——《隋唐“大一统”的秘密》(1)广设仓库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隋朝洛阳城复原图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隋洛阳城2.隋朝的兴盛(2)兴建洛阳城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今者汉王谅悖逆,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此由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加以并州移居复在河南。周迁殷人,意在于此。况复南服遐远,东夏殷人,因机顺动,今也其时。——营东都诏兴建洛阳城的原因洛阳地势险要,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有重要意义。从政治上看,洛阳便于对关东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从经济上看,当时关中物资不足以供应统一后隋中央政府机构的需求,而洛阳位置适中,便于转运物资。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2.隋朝的兴盛(3)开通大运河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二长:两千多千米三点:三个城市(从北至南)
涿郡(北京)—洛阳—余杭(杭州)四段:分为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六省:跨越六个省份(从北至南)
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涿郡洛阳余杭大运河要点速记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1)政治上: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朝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东都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2)经济上:江南地区经过六朝时人民的辛勤劳动,已经成为富庶地区,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转运南方的物资。通过陆路转运,运输量不大,费用高,而利用旧河道开通运河是最好的办法。(3)军事上:由于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需要运输大量军队和物资,利用运河转运比较便捷。(4)个人原因:开运河与隋炀帝本人巡游作乐,眷恋江南景色和物质繁华也有直接的关系。开凿大运河的原因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大运河开通得出历史意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天下转漕(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世族大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力量相当强大。隋统一后,他们仍依恃其强大的势力,企图与中央政权抗衡。这一尖锐矛盾在江南地区一直存在,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通南北运河势在必行。运河将我国纬度、气候、物产大不相同的区域联系起来,成为国家的生命线。运河沿岸成长起一批经济都会。处于水运干线与江海交汇处的区域,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最为发达的地区。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促进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巩固统一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1)原因①政治:穷奢极欲,大兴土木②经济:兵役和徭役繁重,生产遭到严重破坏③军事:穷兵黩武,三次大举征伐高丽④阶级: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2)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隋朝灭亡3.炀帝亡隋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辨析比较——秦、隋两朝的相似之处(1)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2)统治时间短,都因为暴政引发了农民起义,二世而亡。(3)都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工程。秦修建了万里长城,隋开通了大运河。(4)都制定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秦朝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一、隋朝:盛极一时,短命而亡
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历史纵横
材料一:好内远礼日炀,去礼远众日炀,好内怠政曰炀,逆天虐民曰炀。—《明溢纪汇编·尊溢一》(唐高祖李渊,定杨广谥号为“炀”)材料二:照临四方曰明,谮诉不行曰明。—《逸周书·溢法》(隋恭帝杨侑,定杨广谥号为“明”)你认为应该给杨广哪一个谥号呢?二、唐朝:盛世荣耀,万世景仰统一盛世文化认同南北经济一体化国家统一制度革新材料:我之所代,实在有隋,隋氏乱亡之源,圣明之所临照。……然隋氏以富强而丧败,动之也;我以贫寡而安宁,静之也。静之则安,动之则乱,人皆知之,非隐而难见也,微而难察也。——《贞观政要》魏征上太宗疏公元626年太宗即位以隋为鉴二、唐朝:盛世荣耀,万世景仰1.治国之道材料1: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材料2:朕(唐太宗)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已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卷198为君之道安人之道民族理念【以民为本】【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华夷一家】二、唐朝:盛世荣耀,万世景仰1.治国之道公元626年太宗即位贞观之治公元690年武曌称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公元712年玄宗即位开元盛世奠基二、唐朝:盛世荣耀,万世景仰1.治国之道敦煌莫高窟壁画曲辕犁筒车复原模型忆昔(节选)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唐朝长安城布局图长安城街景复原图长安古意(节选)卢照邻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陕西咸阳杨谏臣墓胡帽男装女俑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法曲(节选)元稹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二、唐朝:盛世荣耀,万世景仰2.盛唐气象融洽的民族关系吸取前朝统治教训生产工具的进步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者个人的政治素质问题二:结合所学和材料,归纳唐朝出现盛唐气象的原因,并对比西汉文景之治、隋朝开皇之治,说明唐朝盛世的独特之处在哪?材料: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起,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垂启,扩大恢张,盖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融洽的民族关系问题二:结合所学和材料,归纳唐朝出现盛唐气象的原因,并对比西汉文景之治、隋朝开皇之治,说明唐朝盛世的独特之处在哪?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民族治理东突厥西突厥回纥吐蕃靺鞨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7世纪前期,文成公主入藏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册封和亲、会盟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册封政策开明、措施灵活、方式多样二、唐朝:盛世荣耀,万世景仰3.华夷一家合作探究:结合所学和地图,说明民族交融与唐朝盛世的关系?隋隋大业八年(612年)唐总章二年(669年)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周边民族边疆开发唐物产交往文化交流唐双向互动,共铸盛世二、唐朝:盛世荣耀,万世景仰3.华夷一家三、唐末五代:盛世危局,衰败始末①边疆危机,节度使兵力扩大,出现外重内轻局面②唐玄宗沉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腐败背景:版图的拓展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增置军镇节度使权力扩大国家出现外重内轻局面李林甫过程
755年--763年
安禄山、史思明三、唐末五代:胜败危局,衰败始末1.安史之乱材料3: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郭子仪传》材料4: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陷入了长达百年的藩镇割据的混乱状态,相对和平的南方再次成为中原居民逃避战火的首选之地。从湖北荆州至湖南常德一带,因移民而增加户口十倍。——《安史之乱对我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影响》经济:经济衰退;经济重心南移据材料和课文分析安史之乱造成了什么影响?材料1:安史之乱后,吐蕃从唐朝手中夺走河西走廊和西域,代宗即位初甚至一度攻占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后,南诏继续扰边,大渡河以南尽为其所有。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2: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新唐书·兵志》
政治:藩镇割据,唐朝由盛转衰边防空虚,吐蕃、南诏侵扰边境平叛将领拥兵自重,削弱中央集权严重破坏北方经济,迫使北方民众南迁三、唐末五代:胜败危局,衰败始末1.安史之乱(1)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2)唐末爆发黄巢起义。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3)907年,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中国历史进入50多年间,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朱温三、唐末五代:胜败危局,衰败始末2.唐朝覆亡宦官专权牛李党争土地兼并严重黄巢起义政治黑暗军镇权重玄宗怠政安史之乱中央无力藩镇割据唐朝灭亡加剧主要原因:藩镇割据唐朝灭亡的原因三、唐末五代:胜败危局,衰败始末2.唐朝覆亡什么是“五代十国”?这个局面的形成与唐末的藩镇割据有什么关系?周世宗改革具有怎样的历史作用?朝代开国皇帝身份五代后梁朱温宣武节度使后唐李存勖河东节度使后晋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汉刘知远河东节度使后周郭威天雄军节度使十国吴越钱缪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南汉
岭南节度使闽王审知威武军节度使吴杨行密淮南节度使楚马殷武安节度使前蜀王建剑南节度使南平高季兴荆南节度使后蜀孟知祥剑南、西川节度使南唐徐知诰升州刺史北汉刘旻河东节度使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实质上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后周世宗柴荣政治严明法纪,惩治贪官,抑制藩镇,强化中央政权经济招抚流民,垦种荒田,核定田亩,均定租赋,减免苛敛军事整顿军队,严肃军纪。后周世宗柴荣改革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三、唐末五代:胜败危局,衰败始末3.五代十国本课小结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文帝建隋--“开皇之治”隋朝的“基础设施”建设:仓库、洛阳城、大运河炀帝亡隋大唐初建(唐高祖李渊)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武后称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盛世大唐的民族关系:战争→设置机构、册封、和亲、会盟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唐朝灭亡的直接因素唐朝覆亡(黄巢起义--朱温废唐称帝)隋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听课评课记录3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听课评课记录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解法》听评课记录
- 环境监测承包协议书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听课评课记录1
- 沪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听评课记录1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5 二次函数的应用》听评课记录1
- 六年级科学斜面听评课记录
-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听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听评课记录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大全)李林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管理规定
- 河南省三门峡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英语试卷:完形填空汇编(9篇-含解析)
-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简便计算专项整理 苏教版 共21张
- 疼痛科的建立和建设
- 运动技能学习PPT课件
- 第六编元代文学
- 高考语文古诗词必背重点提纲
-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兰州大学版)》章节测试含答案
- 2020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单词默写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