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D/31/wKhkGWeYTpeAVpOXAAGsGcmv6oY427.jpg)
![2025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D/31/wKhkGWeYTpeAVpOXAAGsGcmv6oY4272.jpg)
![2025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D/31/wKhkGWeYTpeAVpOXAAGsGcmv6oY4273.jpg)
![2025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D/31/wKhkGWeYTpeAVpOXAAGsGcmv6oY4274.jpg)
![2025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D/31/wKhkGWeYTpeAVpOXAAGsGcmv6oY42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当培养基中同时含有葡萄糖和乳糖时;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利用糖的顺序及生长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乳糖都可以作为大肠杆菌生长过程中的碳源B.生长过程中大肠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之后再利用乳糖C.5小时左右大肠杆菌生长停滞可能与细胞中缺乏利用乳糖的酶有关D.大肠杆菌由利用葡萄糖转变为利用乳糖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2、将基因型为Bb和bb的豌豆种子混种在一起(两者数量之比是2:1),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数量之比为A.1:2:3B.1:2:1C.1:4:4D.6:2:13、某小岛上有两种蜥蜴,一种脚趾是分趾性状(游泳能力弱),由显性基因W表示;另一种脚趾是联趾性状(游泳能力强),由隐性基因w控制。下图显示了自然选择导致蜥蜴基因库变化的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B.当蜥蜴数量增加,超过小岛环境容纳量时,将会发生图示基因库的改变C.当基因库中W下降到10%时,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形成两个新物种D.蜥蜴中所有基因W与基因w共同构成了蜥蜴的基因库4、某昆虫体色有灰体和黄体,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腿型有粗腿和细腿,分别由等位基因D、d控制(D、d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研究小组从该昆虫群体中选取一只灰体昆虫甲(♀)与一只黄体昆虫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表现及比例灰体细腿黄体粗腿黄体细腿黄体细腿F1♀1111♂11111
A.题干亲本交配方式为测交B.若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甲的基因型为BbDd,亲本乙的基因型为bbddC.若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杂交结果可知b基因与d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若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是BbXDXd×bbXdY5、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组合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基因组合BB和Bb控制红色,bb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6种表现型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3/16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4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D.大花瓣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100%6、基因型为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亲本自交,其子代的性状表型、基因型种类分别是A.4种、9种B.4种、16种C.4种、8种D.3种、9种7、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
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
结论: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方法1+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B.“方法1+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C.“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D.“方法2+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环境中培养,经过连续的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含15N的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B.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C.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减数分裂Ⅰ中期一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D.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15N9、玉米的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A-或a-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A和a基因,且不影响A和a基因的表达)。为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下列各组的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有()A.aa-(♂)×Aa(♀)、aa-(♀)×Aa(♂)B.aa(♂)×Aa-(♀)、aa(♀)×Aa-(♂)C.aa(♂)×A-a(♀)、aa(♀)×A-a(♂)D.A-a(♂)×Aa(♀)、A-a(♀)×Aa(♂)10、高胆固醇血症是脂质代谢疾病中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类,是一种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基因型为Hh的个体如果不严格注意饮食,随年龄增大则极可能患病,表现为不完全显性。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正常人的细胞中可能会出现的基因型:HH、Hh、HHh、Hhh、HHhhB.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细胞中可能出现的基因型:Hh、HHhh、HH、H、h、hh、hhhhC.杂合体Hh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是正常人的两倍,一定会患与之关联的心脏病D.最严重的患者基因型是hh,且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11、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a与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M、N、P分别代表16、9、4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比例为2:1:112、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巴氏小体,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体细胞中这条X染色体也处于失活状态,但产生配子时又恢复正常。Lesch-Nyhan综合征是由于患者缺乏HGPRT(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一种转移酶),使嘌呤聚集于神经组织和关节中的代谢性疾病。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巴氏小体的形成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B.控制HGPRT合成的基因为隐性基因C.Ⅱ-4的基因型是XAXa,由含a基因的X染色体失活形成巴氏小体D.Ⅲ-8的致病基因来自I-213、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此种变化不影响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但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对细胞分化具有调控作用。基因启动子区域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多种类型的癌细胞中发生了抑癌基因的过量甲基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甲基化阻碍RNA聚合酶与起始密码结合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B.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后可能会导致细胞不正常增殖C.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某些DNA甲基化抑制剂可作为抗癌药物研发的候选对象14、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该菌株的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B.单倍体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但植株细胞中可存在同源染色体C.三倍体西瓜基本无子,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已改变,故属于染色体变异E.可以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E.可以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16、适应具有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在降雪晚而少的冬季,雷鸟因羽毛换成白色反而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由我国科学家独立实施的“二倍体水稻基因组测序工程”已于2002年全部完成,标志着我国对水稻的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那么,该工程的具体内容是指测定水稻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序列。18、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于1990年,目的是测定_____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19、生物的登陆改变着陆地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又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____________。20、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_____、_____和_____。由于突变和重组都是____、______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____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____。21、基因重组也是_____的来源之一,对____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2、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______)A.正确B.错误23、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18分)24、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研究表明,该植株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花青素的形成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
(1)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基因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的性状。
(2)形成基因A与a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_;如果该植物的的4号染色体,多一条称为三体,这种变异属于_____。
(3)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该矮茎植株种群中出现了高茎性状的雌雄个体;若高茎性状为基因突变所致,并且为显性性状,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证明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Y非同源区段)还是常染色体上。(注:高茎;矮茎基因分别用D、d表示)杂交组合:将多对_______________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结果预测:
①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5、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这两对相对性状各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个纯合品系:①aaBB和②AAbb。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能有如下三种可能。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与②杂交,F1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F1自交,若F2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3)F1自交,若F2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4)F1自交,若F2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
(5)实际实验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F1与aabb杂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非选择题(共1题,共2分)26、家蚕有斑纹(A)对无斑纹(a)为显性,A和a所在的常染色体偶见缺失现象,即为A0,a0(如图),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不可育,而精子和受精卵可育。家蚕正常体壁(B)对体壁透明(b)为显性;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请回答:
(1)以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A0,a0的染色体在变异类型上属于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雌蚕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W染色体的数量是__________条。如果发现雄蚕生殖腺中一个处在该时期的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ZZZZ,假设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出错一次,则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
(3)如果仅在Z染色体上出现隐性致死基因,这种变异对雌、雄性别比例的影响是____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原因是______。
(4)基因型为A0a的雌雄蚕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基因型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家蚕杂交,得到F1,F1将中有斑纹个体相互交配得F2,F2中有斑纹正常体壁雌性个体占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培养基中同时含有葡萄糖和乳糖时,大肠杆菌先利用葡萄糖再利用乳糖,大肠杆菌最开始只利用葡萄糖,葡萄糖消耗完后,由于环境中存在乳糖,大肠杆菌会产生半乳糖苷酶继续分解乳糖。
【详解】
A;据图可知;大肠杆菌既能利用葡萄糖也能利用乳糖作为生长过程中的碳源,A正确;
B;由图可知;前5小时左右大肠杆菌利用葡萄糖,后5小时利用乳糖进行生长繁殖,B正确;
C;大肠杆菌在正常条件下无利用乳糖的酶;5小时左右时生长停滞与此相关,C正确;
D;大肠杆菌在代谢中利用乳糖做碳源时;由于环境诱导,会产生分解乳糖的半乳糖苷酶,而非基因突变的作用,D错误;
故选D。2、A【分析】【分析】
豌豆是雌雄同花植物;在自然态下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所以不同基因型的植株只能通过自交产生子一代,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由于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所以种植基因型为Bb和bb的豌豆只能通过自交方式产生下一代种子。根据题意,Bb和bb两者数量之比是2:1,且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自交产生的下一代中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数量之比为(2/3×1/4):(2/3×2/4):(1/3+2/3×1/4)=1:2:3。A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中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所以在计算产生下一代的不同基因型比例时应只考虑自交方式。3、B【分析】【分析】
由题意分析:当蜥蜴数量增加;超过小岛环境容纳量,,生存斗争更加激烈,具有联趾性状的个体可以开拓新的生活领域一海里,因此生存能力强,有更多的机会生存并繁殖后代,因此连趾基因的基因频率会升高,具有分趾性状的个体生存能力差,逐渐被淘汰,因此分趾基因的基因频率会逐渐下降。
【详解】
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生物发生了进化,生殖隔离的出现才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A错误;当蜥蜴数量超过小岛环境容纳量时,剧烈的种内斗争使适宜环境的基因频率上升,不适宜环境的基因频率下降,从而发生图示基因库的改变,B正确;基因库中W的基因频率下降到10%,表示生物进化了,但并不能成为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的依据,C错误;蜥蜴的基因库不但包括基因W与基因w,还包括蜥蜴的其他基因,D错误。4、D【分析】【分析】
灰体昆虫甲(♀)与—黄体昆虫乙(♂)杂交,子代雌虫和雄虫中均为:灰体:黄体=1:1,粗腿:细腿=1:1,已知控制灰体和黄体的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杂交结果不能判断D;d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详解】
AB、由杂交结果可知,若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雌虫和雄虫中均为灰体:黄体=1:1,粗腿:细腿=1:1,每对基因均为测交,可知亲本的基因型是(甲)BbDd×bbdd(乙)或(甲)Bbdd×bbDd(乙),当亲本为(甲)Bbdd×bbDd(乙);则不是测交,AB错误;
C、当亲本为(甲)Bbdd×bbDd(乙)时,无论B、b基因与D;d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均会出现表格中的结果,C错误;
D、若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雌雄均表现为灰体:黄体=1:1,粗腿:细腿=1: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甲)BbXDXd×bbXdY(乙);D正确。
故选D。5、B【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且A对a不完全显性,B对b完全显性,所以红色大花瓣基因型是AAB_,白色大花瓣基因型是AAbb,红色小花瓣基因型是AaB_,白色小花瓣基因型是Aabb;无花瓣基因型是aa__。
【详解】
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Aa×Aa→子代表现型是3种,Bb×Bb→后代的表现型2种,但是基因型为aaB_和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均无花瓣;表型相同,因此后代有5种表现型,A错误;
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Aa×Aa→后代大花瓣为1/4AA,Bb×Bb→后代红色为3/4B_;因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1/4×3/4=3/16,B正确;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共4种,其中aaBB、aabb无花瓣;因此共3种表现型,C错误;
D;大花瓣AA与无花瓣aa杂交;后代均为小花瓣,但不一定是白色的,D错误。
故选B。6、A【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每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故可利用逐对分析法分析,据此答题。
【详解】
根据题意,基因型为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亲本自交,单独考虑一对基因,Yy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种、表现型有2种;Rr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种;表现型有2种,故子代的性状表现、基因型种类分别是2×2=4种、3×3=9种,A正确,BCD错误。
故选A。7、C【分析】【分析】
分析题意:方法1为正交;则方法2为反交,亲本均为纯合子,如果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若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则基因不在X、Y同源区段,在X染色体上。
【详解】
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与隐性纯合雄性:
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
②雄性个体表现不可能为隐性性状;②结论错误;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结论错误;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结论错误。
因此;方法1和题中的4个结论均无法完成此探究实验;
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与纯合显性雄性:
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相关基因;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结论错误;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④结论错误。
因此;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故选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B:C:D【分析】【分析】
1、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将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进行有丝分裂,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14N的单链和一条15N的单链,再分裂一次,DNA分子复制形成的2个DNA分子中一个是N14-N14,一个是N15-N14,两个DNA分子进入两个细胞中是随机的,因此,形成的子细胞中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1。
2、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将将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形成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14N的单链和一条15N的单链,因此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15N。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如果细胞进行2次有丝分裂,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1;A错误;
B、如果进行有丝分裂,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的DNA分子都是15N-14N,再复制一次形成2个DNA分子分别是15N-14N、14N-14N,中期存在于2条染色单体上,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B正确;
C、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则减I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都含有14N,因此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C正确;
D、如果进行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且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形成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15N;D正确。
故选BCD。
【点睛】9、B:C:D【分析】【分析】
实验目的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既要证明花粉不育,又要证明雌配子可育。所以要选择染色体部分缺失的个体做一下母本,再做一下父本,同时两组的结果还要有差异。
【详解】
A、aa-(♂)×Aa(♀)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非糯性∶糯性=1∶1,aa-(♀)×Aa(♂)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非糯性∶糯性=1∶1,A错误;
B、aa(♂)×Aa-(♀)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非糯性∶糯性=1∶1,而aa(♀)×Aa-(♂),子代中只有非糯性,B正确;
C、aa(♂)×Aa(♀),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非糯性∶糯性=1∶1,而aa(♀)×A-a(♂),子代中只有糯性,C正确;
D、A-a(♂)×Aa(♀),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非糯性∶糯性=1∶1,而A-a(♀)×Aa(♂),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非糯性∶糯性=3∶1,D正确。
故选BCD。10、B:D【分析】【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正常人的基因可能是HH或者Hh;如果基因型为HH的人的体细胞中基因型是HH,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基因型是HHHH,如果是减数分裂Ⅰ是HHHH,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基因型是HH,同理正常人基因型是Hh,则体细胞基因型Hh,有丝分裂后期是HHhh,减数分裂Ⅰ是HHhh,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基因型是HH或者hh,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HHh和Hhh,A错误;
B;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基因型可能是Hh或者hh;则有丝分裂过程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HHhh或者hhhh,减数第二次分裂可能出现的基因型HH或者hh,产生的配子里的基因型可能是H或者h,B正确;
C;题干信息可知;杂合体随年龄增大则极可能患病,故杂合体Hh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是正常人的两倍,可能不患病,C错误;
D;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故最严重的患者基因型是hh,且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BD。11、A:B:D【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②表示受精作用,③表示生物性状表现,其中M;N、P分别代表16、9、3。
【详解】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①过程,A正确;
B;②是受精作用;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B正确;
C;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的方式M是4×4=16种,基因型N=3×3=9种,表现型比例是12:3:1,所以表现型P是3种,C错误;
D、由表现型为12:3:1可知,只要含有A基因或者只要含有B基因即可表现为一种性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所以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D正确。
故选ABD。12、C:D【分析】【分析】
分析题干和系谱图:Lesch-Nyhan综合征是由于患者缺乏HGPRT(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一种转移酶);说明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结合遗传系谱图,Ⅱ4和Ⅱ5正常个体生出了Ⅲ6和Ⅲ8患病子女,故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
A;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巴氏小体;即X染色体并未消失,染色体数目并未发生改变,未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A错误;
B;分析题干和系谱图:Lesch-Nyhan综合征是由于患者缺乏HGPRT(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一种转移酶);说明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结合遗传系谱图,Ⅱ4和Ⅱ5正常个体生出了Ⅲ6和Ⅲ8患病子女,故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题干中“Lesch-Nyhan综合征是由于患者缺乏HGPRT(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一种转移酶”即控制HGPRT合成的基因为显性基因,B错误;
C、结合B选项,可以判断Ⅱ-4的基因型是XAXa且表型正常,结合题意“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随机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巴氏小体,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体细胞中这条X染色体也处于失活状态”,可以推测由含a基因的X染色体失活形成巴氏小体,XA正常表达;表现为正常个体,C正确;
D、结合B选项,推出Ⅱ4和Ⅱ5基因型分别为XAXa、XAY,故Ⅲ-8基因型为XaY;a来自Ⅱ4,而Ⅰ1为正常个体,故a只能来自于Ⅰ2个体,D正确。
故选CD。13、A:C【分析】【分析】
由题干可知;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是会抑制基因的表达。
【详解】
A;DNA甲基化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A错误;
B;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过量甲基化会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进而会导致细胞不正常增殖,B正确;
C;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没有发生改变;遗传信息的表达发生了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C错误;
D;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后可能会导致细胞不正常增殖;所以抑制抑癌基因的甲基化可作为抗癌药物研发的方向,D正确。
故选AC。14、A:D:E【分析】【分析】
1;遗传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可遗传变异不一定能遗传;如癌症)分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不可遗传变异:一般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环境若导致遗物质改变也可能遗传)。
2;调查人类遗传病应该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如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调查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调查发病率时要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详解】
A;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即由于碱基对增添、缺少或替换而使基因结构发生改变,A错误;
B;单倍体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遗传物质是正常植株的一半,但植株细胞中可存在同源染色体,如八倍体的小黑麦,其配子发育而来的植株为单倍体,该单倍体细胞中就含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
C;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基本上没有正常配子,所以西瓜中基本无籽,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来的1.5倍,故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
D;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显性遗传病可能在家族每代人中均出现,只在一代人中出现,也可能是遗传病,可能是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由于生殖细胞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引起,D错误;
E;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往往调查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E错误。
故选ADE。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化石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普遍性相对性适应的相对性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17、略
【分析】【详解】
二倍体水稻细胞中共有24条染色体,即12对,且水稻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因此水稻基因组测序是指测定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全部碱基序列。【解析】12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广阔的舞台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随机的不定向的原材料方向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生物变异生物进化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2、B【分析】【详解】
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的碱基序列;
故错误。23、A【分析】【详解】
人类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正确。五、实验题(共2题,共18分)24、略
【分析】【分析】
依图可知,白色物质经基因A表达酶作用后,白色物质变成紫色物质,说明白色基因型为aa__,当A存在,Bb表达时;表现为红色,当A存在,BB表达时,表现为粉红色;
该植株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说明A_bb表现为紫色,综上所述,白色基因型为aa__,紫色为A_bb,红色为A_Bb;粉红色为A_BB。
【详解】
(1)依图可知:基因A表达酶后可使白色物质变成紫色物质;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A与a是等位基因;形成基因A与a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如果该植物的的4号染色体数目多个一条,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3)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亲本基因型为aa__×A_bb,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即A_Bb,说明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植株为AAbb,F1红花为AaBb,AaBb自交得到的F2中,白色(aaB_+aabb):紫色(A_bb):红色(A_Bb):粉红色(A_BB)=(3+1):3:6:3=4:3:6:3.其中aaB_、aabb、AAbb;AABB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占总数的3/16+1/16+1/16+1/16=3/8。
(4)依据题干:高茎性状为基因突变所致;并且为显性性状,高茎为D,矮茎为d,欲证明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需将该高茎雄性植株与多对矮茎雌性植株进行杂交。
①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d×dd),则杂交后代中雌;雄株均有矮茎和高茎;
②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DY×XdXd),则雄性植株全为矮茎;雌性植株全为高茎。
【点睛】熟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多个知识点,并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中各基因型的表现型,掌握并会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析】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变异3/8矮茎雌性植株与高茎雄性植株雌雄植株均有高茎和矮茎雄性植株全为矮茎,雌性植株全为高茎25、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考查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答此题,可根据图甲、乙、丙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断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根据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分析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1)①aaBB的配子一定含有aB,②AAbb的配子一定含有Ab,二者杂交,不论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何,F1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则表现型是有眼正常刚毛。
(2)F1自交,若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2表现型及比例是有眼正常刚毛:有眼小刚毛:无眼正常刚毛:无眼小刚毛=9:3:3:1。
(3)F1自交,若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F1可产生含AB和ab的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表现型及比例是有眼正常刚毛:无眼小刚毛=3:1。
(4)F1自交,若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F1可产生含Ab和aB的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表现型及比例是有眼小刚毛:有眼正常刚毛:无眼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研楼翻新合同终止通知
- 书店装修员工合同样本
- 自然人借款合同样本
- 三农村资源综合利用路径规划
-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及管理手册
- 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 担保借款合同书
- 聘请博士协议书
- 项目管理与协调能力作业指导书
- 农产品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标准作业指导书
- 2025年广东省春季高考英语情景交际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 (二模)遵义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卷 地理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隐名股东合作协议书及公司股权代持及回购协议
- 浙江省湖州是吴兴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参考答案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英语试题和答案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知识培训
- 初一到初三英语单词表2182个带音标打印版
- 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讲教材解读(集体备课)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3年11月英语二级笔译真题及答案(笔译实务)
- EN779-2012一般通风过滤器——过滤性能测定(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