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遗址聚落之一,其原始居民()A.距今约7000多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在干栏式的房子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2、“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务山积,不可胜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
A.政治清明B.民族团结C.经济繁荣D.文化繁荣3、成语中往往包含着典故史事,警世箴言,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下列成语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卧薪尝胆③风声鹤唳,草木皆兵④退避三舍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5、下列我国古代语句中,反映南方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的是()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C.苏湖熟,天下足D.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6、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栽培稻谷遗存②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司母戊鼎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7、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掀起变法、改革运动,其根本原因在于()A.铁制农具与牛耕技术的运用和推广B.诸侯各国争霸、兼并战争不断C.新兴地主阶级建立起了封建统治D.周天子暴政导致农民起义频发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的炎帝和______________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9、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游______。(判断对错)10、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_(今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______》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书。11、将朝代的代号字母按先后顺序排列填入空内。
A.西周B.战国C.夏D.南北朝E.三国F.秦。
______→商→______→春秋→______→______→汉→______→西晋→______。12、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__”,如著名的______。13、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慈溪的战斗中,击毙______,严惩了洋枪队。14、相传距今______年前,黄河流域分布着许多部落,______和______最为强大,世代友好相处,结成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隋文帝在位时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16、阅读下表内容后判断:。唐朝中央机构明朝中央机构清朝军机处内景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涂“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涂“C”。(1)唐朝中央机构这种设置被称为三省六部制。。A.AB.BC.C(2)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是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设立内阁。。A.AB.BC.C(3)清朝为加强皇帝的专制统治设立了军机处。。A.AB.BC.C(4)唐明清三朝中央机构的六部都由皇帝直接管辖。。A.AB.BC.C(5)以上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加强。。A.AB.BC.C17、毛泽东有诗词写道: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等。()
18、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19、商朝以后,青铜器种类丰富,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______(判断对错)20、龙门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地点在山西大同。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4题,共36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兽骨和树叶材料二。
(1)北京人生活的主要地域在哪里?距今约多少年?(2)上述材料证明了什么?(3)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22、读图学史请探讨:(1)图片1属于什么式房屋?它是我国农耕时代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2)图片2属于什么式建筑?结合地理知识分析这种结构的建筑有什么好处?(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农耕时代的两项世界性贡献23、观察图片并阅读文字,回答问题河姆渡出土的带有稻穗纹的陶器河姆渡出土的距今约7000年的稻谷遗存(1)图中的文物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实物资料B文献资料(2)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3)根据你所获取的信息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24、(1)在图中的方框内填上下列地点的字母。
A.西汉管理今新疆地区的机构B.西汉政府的都城(2)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的意义?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12分)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为称赞谁而写的祭文?
(2)材料二的“神州轩辕”指的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
(3)材料二中的“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与哪个事件有关?
(4)“轩辕”后来和哪个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哪一个民族?26、我们把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叫什么文?这种文字记载的内容涉及哪些?这种文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这一文字有何地位?27、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______;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是______,创建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______制度。
(2)图二和图三反映了秦朝哪两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3)______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史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这位帝王在位期间修建的什么成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象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半坡居民距今五六千年,所以A错误。B项,半坡居民生活在陕西半坡村,所以B错误。C项,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所以C错误。答案选择D。考点:半坡居民生活特征【解析】【答案】D2、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本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要仔细阅读,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唐朝开元年间经济的繁荣,如从“财物山积”“百姓殷富”等词皆可以反映出这一特征。排除ABD,故选C。
【解析】C3、B【分析】破釜沉舟是秦朝末年的巨鹿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东晋和前秦的淝水之战。卧薪尝胆是春秋时越往勾践;退避三舍来源于春秋时城濮之战【解析】【答案】B4、C【分析】【分析】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C【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时基本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所以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四句古诗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点,应把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解析】C6、D【分析】略【解析】D7、A【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新兴的地主阶级产生,为发展封建经济,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们纷纷进行改革,商鞅变法是最成功的一次变革,故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掀起变法;改革运动,其根本原因在于铁制农具与牛耕技术的运用和推广。
故选:A。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A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初祖。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解析】【答案】黄帝9、略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元年(627年),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杂于返西域的客商中,出玉门关独自西行天竺.因此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对外交流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唐朝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点.【解析】√10、夷洲齐民要术【分析】公元230年;吴主孙权派卫温航海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大规模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故答案为:
夷洲;齐民要术。
本题以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出行和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三国时期经济发展;《齐民要术》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国时期经济发展、《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解析】夷洲齐民要术11、略
【分析】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先后顺序的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故答案为:
C→商→A→春秋→B→F→汉→E→西晋→D.
本题考查我国朝代的更替;考查学生分析和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朝代的更替的相关知识.【解析】C;A;B;F;E;D12、略
【分析】商朝的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司母戊鼎采用泥范铸造法.
故答案为:
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
本题考查司母戊鼎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司母戊鼎,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司母戊鼎是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解析】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13、略
【分析】1860年;太平军进军江浙,攻打上海,清廷震怒,西方列强也深为忧惧.地方官绅雇佣美国人华尔等组织“洋枪队”,中外勾结,武装对抗太平军.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慈溪的战斗中,击毙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故答案为:
华尔.
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经过和意义.【解析】华尔14、略
【分析】相传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分布着许多部落,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为强大,世代友好相处,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故答案为:
四五千;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联盟.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知道相传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分布着许多部落,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为强大,世代友好相处,结成联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和黄帝.【解析】四五千;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联盟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分析】【分析】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不是隋文帝。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相关史实。16、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图一反映的就是三省六部制,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明朝建立后,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的权利空前提高,秦汉以来丞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最终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相互牵制,大权统归中央。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故本题说法正确,但上表信息未体现出来。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的设置。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军机处的设置,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本题说法正确。图三是军机处,所以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唐明清三朝六部的知识。唐朝的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管具体政务,所以唐朝的六部由尚书直接管辖;明太祖废宰相不置,以尚书任天下事,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地位更加提高。清末,新设外务等各部,六部之名遂废。所以本题说法错误,同时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故选B。
本题考查唐明清三朝封建专制皇权加强的知识。上图反映的唐朝三省六部制,是中央集权制的完善;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归皇帝指挥,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所以上述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所以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故选A。【解析】【小题1】A【小题2】C【小题3】A【小题4】B【小题5】A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成吉思汗的相关知识点。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忽必烈结尾后,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人暴动”。周厉王即位后,宣布山川林泽收归国有,百姓严禁利用,对内采取高压政策。公元前841年,镐京内的平民阶级“国人”对此十分不满,引发暴动,后周厉王逃离镐京。故:正确。【解析】T19、√【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以后,青铜器种类丰富,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青铜器的相关史实。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工艺高超。当时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青铜器的相关史实。【解析】√20、×【分析】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龙门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地点在山西大同,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石窟艺术。石窟艺术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解析】×四、识图题(共4题,共36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北京人遗址。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2)本题考查北京人遗址。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本题材料证明了北京人不仅大量使用火,而且还会保存火种。(3)本题考查北京人遗址。本题材料证明了火可以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可以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解析】(1)地域:北京西南周口店;年代: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2)证明了北京人不仅大量使用火,而且还会保存火种。(3)火可以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可以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特征。回顾已学可知,图1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的的房屋,这种房屋的外形主要是适应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而建造,具有防严寒之功能。(1)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特征。回顾已学可知,图2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的的房屋,这种房屋的外形主要是适应长江流域的气候特征而建造,把房屋建在栅栏之上,具有通风防潮功能。
(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农耕时代的两项世界性贡献。依据所学可知,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聚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了水稻;距今6000年的半坡原始聚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了粟,这是我国农耕时代的两项世界性贡献。
【解析】(1)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
(2)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等。
(3)水稻和粟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史料类别的辨识。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其中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图中的文物明显属于此类,故选A。(2)本题考查的是实物史料体现出的历史信息。可从出土地点、农作物、陶器(器物)图案、造型、距今时间等方面回答。结合材料分析图片,可看出,材料信息反映出该组文物出土于河姆渡,联系已学可知,题目反映了河姆渡原始聚落的社会状况,“河姆渡出土的距今约7000年的稻谷遗存”说明河姆渡原始聚落距今7000年;文物本身反映出河姆渡人已经学会制作陶器,而且造型优美;“带有稻穗纹”说明那时河姆渡人已经学会种植稻谷等等。(3)本题考查的是依据史料信息判断历史结论。依据材料,“河姆渡出土的带有稻穗纹的陶器”说明河姆渡居民已从事农业劳动或河姆渡居民能种植水稻农作物。图片陶器上“猪”的形象反映出河姆渡人已经开始从事养殖业等等。【解析】(1)A(2)可从出土地点、农作物、陶器(器物)图案、造型、距今时间等方面回答。(3)河姆渡居民已从事农业劳动或河姆渡居民能种植水稻农作物。24、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域都护和西汉都城的相关内容。张骞通西域后,内地和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汉政府的都城在长安。根据地图信息,可以得出,左A中B。(2)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域都护设立的意义。汉朝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设立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用史实说明了从汉代开始中国就开始对新疆进行统治和管理,证明了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解析】(1)左A中B(2)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五、简答题(共3题,共12分)25、(1)黄帝。
(2)黄帝;“人文初祖”。
(3)炎黄战蚩尤。
(4)炎帝;华夏族。【分析】【分析】
(1)这是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三七年四月五日(清明节);亦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为表达抗敌御寇的坚强决心,与朱德总司令联名致祭陕西黄帝陵时所写的《祭黄帝陵》一文的开篇语。这是歌颂黄帝的丰功伟绩。
(2)材料二世孙中山先生对黄帝的评价。神州轩辕就是神州大地;华夏始祖——黄帝。相传。黄帝打败蚩尤后;他还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3)相传;在涿鹿之战中,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助阵,风雨大作,使黄帝、炎帝部众迷失方向。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辨别方向,才把蚩尤打败。
(4)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本题两个材料都是古文,学生理解材料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设问都是比较简单,学生只需根据课文所学的基础知识就可以作答。26、略
【分析】
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知识.
本题掌握甲骨文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解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省职教高考《职测》核心考点必刷必练试题库(含答案)
- 《乡村振兴促进法》参考试题库80题(含答案)
- 《公务员法》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5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预防与解决劳动纠纷
-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合同
- 幼儿园纸张活动策划方案模板五篇
- 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培训.x
- 租赁房屋租赁合同
- 企业业务咨询服务简单合同
- 202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5章-特性分析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压轴题:电磁感应综合问题(原卷版)
- 铸铝焊接工艺
- 《社区康复》课件-第六章 骨关节疾病、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 攀岩运动之绳结技巧课程
- 防打架殴斗安全教育课件
- 采购行业的swot分析
- 石家庄长安区幼儿园信息统计表
- 最终稿(教学评一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