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上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上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上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上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______A.因为这种人特别自私,为自己的利益而活着,所以别人就不能活。B.因为这种人侵害别人的利益,所以别人就不能活。C.因为这种人为满足个人的穷奢极侈,欺压剥削别人,侵害别人利益,别人就不能好好活着。D.因为他是人民的敌人,所以别人就不能活。2、下列每个词语中有一个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A.奇丽(qí)B.低吟(yín)C.勾勒(lè)E.渲的读音为:xuàn,故错误。故选:D。E.渲的读音为:xuàn,故错误。故选:D。3、“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这句话运用了()的方法。A.外貌描写B.神态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4、“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____般地冒了出来。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____。C.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战斗在最前战,他们中的感人事迹____。D.看到电视画面上数百头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横尸荒野的惨状,我们无不感到____,恨不得立即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6、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A.这句话表现了姑娘对贝多芬音乐演奏会并不十分热爱。B.这句话表现了姑娘对贝多芬音乐的痴迷和热爱。C.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也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同时也可以看出姑娘对音乐的热爱。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我是拼音小能手。

书籍____寻觅____遥远____8、添枝加叶(扩充词语)

____的山风____的云雾____的小曲。

____的色彩____的绿色____的音响9、多音字组词。gèngjiāgēnggǎizhòngzhízhǒngzi________________10、查字典。

“谜”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再查____画,读____。11、看拼音,写汉字。làzhēnzhēngsuànlìáofěiguàng____月____子风________瓣____子____粥____翠____庙会12、辨字组词。邀____竟____询____激____竞____殉____13、读拼音;写词语。

hūnyōngjùpàzhàoguóliánpōzhēnfēngxiāngduì

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名著导读(共6题,共12分)14、《童年》作者______作品讲述的主要内容是______主人公第一次挨打的原因是______。15、名著阅读;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汤姆奚落了他一番;给他兜头泼了瓢冷水。尚未加盟的哈克现在站在了汤姆一边。于是。

那个动摇分子马上为自己“辩护”;极力开脱自己,不想被胆小;想家的毛病损害了自家形象。叛乱总算暂时平定了下来。

夜色渐深;哈克打起盹来,不久便鼾声大作。乔也跟着进入了梦乡。汤姆用胳膊肘支着头,定睛看着他俩,很长时间,一动不动。最后,他双膝撑地小翼翼地站起来,在草地里和篝火的闪亮处搜寻。他捡起几块半圆形的梧桐树的白色薄皮,仔细看了看,最后选中两块中意的。然后他就在火堆旁跪下,用他那块红砚石在树皮上吃力地写了几个字;他把一块卷起来,放到上衣口袋里,另一块放在乔的帽子里,他把帽子挪远了一点后又在里面放了些被小学生视为无价之宝的东西--一截粉笔;一个橡皮球;三个钓鱼钩和一块叫做“纯水晶球”的石头。然后他就踮着脚尖,非常谨慎地从树林中溜出去,直到后来他认为别人已经听不见他的脚步,就立刻飞脚向沙滩那边直跑过去。

(1)以上文段选自美国作家______的小说______。

(2)在《“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三个小“海盗”清晨生活,充分的表现了三个少年的______;______酣畅心境。

(3)联系洞中历险相关情节,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汤姆。16、名著阅读。

大家都围住他;对他说:“再见!再见!再见!”有的摸摸他,有的拥抱他,大家不约而同地要向这个勇敢而出色的少年告别,真是热闹极了!

这段文字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选文中“他”的名字是______。这部作品中,老师讲的九则故事,爱国故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篇。17、名著知识(1)《_______》、《______》这两本诗集是冰心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的主题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2)《三国演义》中司马徽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其中卧龙;凤雏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皇帝的新装》作者是________,丹麦作家。18、名著阅读。(2分)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怎么了,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本文段节选自《____》,其中的“我”是____(名字)。“我”的外祖母是一个____(性格)的下层劳动妇女,她给予“我”无限的力量和支持,使“我”虽饱经生活磨难,但最终成长为一个____的人。19、6.名著阅读。

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的把它压紧。①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②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③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④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1)文段出自____国作家______的《______》;该书被誉为“_______”。

(2)下面的语句排列顺序正确;前后连贯的一项是_______

A.③④①②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④③①②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9分)20、从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找出和它相照应的语句(1)、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烧掉呢?怪可惜的。”(2)、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3)、我低声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21、阅读理解。

船长(片段)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屹立____凝视____(2)、“这尊黑色的雕像”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为“雕像”?(3)、哈尔威船长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他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了一块不朽的丰碑。如果请你为这座丰碑题写碑文,你会写些什么呢?22、读《匆匆》,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写出所运用的修辞方法。(1)、燕子去了,有____的时候;杨柳枯了,有____的时候;桃花谢了,有____的时候。____(2)、过去的日子如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被初阳蒸融了。____(3)、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___罢了,只有____罢了。____(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____了。____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4题,共8分)23、不知不觉中;新学期的一半就快要过去了。我想,在这一段时间里,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可能让你感到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你的困难更是我们努力改进的方向。

题目:上了中学以后。

要求:

(1)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24、“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这首歌想必会唱的人不少,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初中的你已长大,那些美好的回忆渐渐离我们远去,多希望能重新回到那个最纯真的年代

请你以“留在记忆里的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③不少于600字。25、写作练习。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修桥的何公最后因为索桥被官府当做替罪羊处死了,你觉得何公值得吗?你想对文中的何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不少于200字。26、写作练习。

作者站在铁索桥上,想到红军飞夺泸定桥。我们参观一处遗迹的时候,也要把它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你参观了哪些古迹、遗迹,你有什么感想?把它写下来,和同学交流。3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因为这种人为满足个人的穷奢极侈;欺压剥削别人,侵害别人利益,别人就不能好好活着。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2、D【解析】A.奇的读音为qí,正确。B.吟的读音为yín,正确。C.勒的读音为lè,正确。3、B【解析】从“皱起”“脸变得严肃、忧虑”可知此句是神态描写。故选:B。4、A【分析】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解析】句子出自课文《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打败日本侵略者、新四军。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这段话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一切为了群众。故选:A。5、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析】A.有误,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对象错误。BCD.追求。故选:A。6、C【解析】《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结合课文内容可知,这句话我让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也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同时也可以看出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故选: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shūjíxúnmìyáoyuǎn【分析】【分析】书籍;是指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在狭义上的理解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的纸张的集合。寻觅,寻求,探索。遥远,距离长远,时间久远。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8、湿润轻盈动听绚烂醒目环绕【分析】【分析】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9、更加更改种植种子【分析】【分析】更,gèng,更加;gēng,改变,改换:更正,更生,更衣。zhǒng,种子:个大的谷物、饱满者用于做种。zhòng,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种地。栽种。

【点评】字形分析法指谜面上有关的笔画、部首或整个字组合在一起来猜谜语的方法。将谜面上有关的笔画、部首或整个字组合在一起。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10、讠九mí【分析】【分析】阅读时如果碰到某个字;只知道它的读音而不了解它的意义,或只知道它的字形而不知道它的读音和意义,作文时如果要用到某个字,只知道它的读音而忘记了写法,这时就要靠工具书的帮助。

【点评】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从字典中找到这个字呢?这里向你介绍三种最常用的查字法。一种是音序查字法。另一种是部首查字法。还有一种是笔画查字法。11、腊榛筝蒜栗熬翡逛【分析】【分析】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榛: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筝:弦乐器,木制长形。古代十三或十六根弦,现为二十五根弦。栗: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栗色。火中取栗。翡:鸟的一属,有蓝;绿色羽毛,生活在水边,羽毛可做装饰。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拼写能力。12、邀请竟然询问激烈竞赛殉葬【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词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区分形似字的基础上熟记本课生字。①邀:约请。部首:辶,组词:邀请。④激:急剧的,强烈的。部首:氵,组词:激烈。②竟:居然,表示出乎意料。部首:立,组词:竟然。⑤竞:比赛,互相争胜。部首:立,组词:竞赛。③询:问,征求意见。部首:讠,组词:询问。⑥殉:古代用人或物随葬。部首:歹,组词:殉葬。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记忆生字,然后再用形近字组成词。13、昏庸惧怕赵国廉颇针锋相对【分析】【分析】昏庸;指昏头昏脑,毫无才干。如:这么一个昏庸的家伙。惧怕,就是害怕的意思。赵国: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战国七雄之一。廉颇: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汉族,山西太原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曾在对齐国、魏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针锋相对: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点评】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掌握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应注意“庸”“廉颇”“惧”的写法。三、名著导读(共6题,共12分)14、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

《童年》一书的作者是前苏联(国家)的高尔基(作者名).主要讲述主人公阿廖沙(人名)的成长经历.

答案:

高尔基阿廖沙把白桌布染成了蓝色。

学生在平时阅读名著时;不仅要了解名著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还要记住作者,练习概括名著内容.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名著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析】高尔基;阿廖沙;把白桌布染成了蓝色15、略

【分析】(1)选文写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哈克和乔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2)本题是对人物的把握和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本段文字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马克﹒吐温,三个小“海盗”是汤姆;乔和哈克。“追逐、嬉戏打闹”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充分表现了他们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3)本题考查《汤姆•索亚历险记》人物和故事情节。在《洞中历险》这个片段中;汤姆最后是借助一条风筝线找到的洞口从而得以脱险,这个过程体现了他沉着勇敢的精神,以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毫无杂质的人性特征与高尚纯洁的友情。

答案:

(1)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2)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3)勇敢;沉着、聪明。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要注重积累。记住故事中的人物对答题很重要。

本题考查《汤姆•索亚历险记》文学常识、人物和故事情节。【解析】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16、略

【分析】《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恩利科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恩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答案:《爱的教育》德.亚米契斯卡隆《少年爱国者》《少年侦探》《少年鼓手》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有关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注意结合积累作答.

名著试题形式较为稳定:要考查的形式一般为填空题;考查的篇目未超出考纲范围;主要考点有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片段赏析等;考查的内容具体、细致、多元.考生不读原著,很难保证考场不失分.因而,课外应尽量多读原著.【解析】《爱的教育》;德.亚米契斯;卡隆;《少年爱国者》;《少年侦探》;《少年鼓手》17、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此题比较简单,根据识记回答即可。(1)冰心的诗集为《繁星》《春水》,她的诗歌主题包括三个方面。(2)《三国演义》中的“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其中卧龙、凤雏分别指的是诸葛亮和庞统。(3)《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解析】(1)《繁星》《春水》(2)诸葛亮、庞统(3)安徒生18、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与积累能力。阅读名著,需要识记文学常识、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对于精彩片段要仔细阅读,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只要平时认真阅读“课标”推荐的名著,解答此题并不难。文段选自外国文学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其中“我”是阿廖沙。从文段中外祖母的语言描写,可知“我”的外祖母是一个慈祥善良(或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下层劳动妇女,她给予“我”无限的力量和支持,使“我”虽饱经生活磨难,但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的人。【解析】童年阿廖沙慈祥善良(或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坚强勇敢、正直(或善良勇敢、充满爱心)

(评分:每空0.5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9、略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解读能力。阅读名著,首先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其次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的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再深一步,对名著中的人或物要略加分析,掌握其形象特征,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该题考查了《昆虫记》,要对书中的内容情节准确识记。这段文字选自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作品被誉为“昆虫的史诗”。(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对于“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只要平时认真阅读,牢记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名著的主要内容,解答此题并不难。这段文字选自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语段中“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使用心理战术恐吓猎物,它先以“惊奇的姿势”、可怕的声音威胁对方,再用“死死盯人的战术”震慑对方,最后用它的武器制服对方。​根据情节可知,正确的排序是④③②①,故选D。【解析】(1)法法布尔《昆虫记》“昆虫的史诗”(2)D四、综合题(共3题,共9分)20、略

【分析】【分析】(1)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与该句对应的语句为“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故答案为“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2)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与该句对应的语句为“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闫振三。”。故答案为“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闫振三。”。

(3)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与该句对应的语句为“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故答案为“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点评】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解析】1、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2、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闫振三。3、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21、略

【分析】【分析】(1)屹立:高耸挺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凝视:不眨眼地看;神情专注地看;从高往低看;专注地看;注视着某样东西。也可以用目不转睛来形容。​含义:聚精会神地观看,不眨眼睛,神情专注。(2)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让人们都永远记住他。(3)例如:“永垂不朽的哈尔威船长。”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阅读能力,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解析】1、①耸立

②凝望

2、哈尔威船长,因为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3、永垂不朽的哈尔威船长。22、略

【分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并写出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3)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和修辞手法排比、比喻、设问、拟人的掌握情况。学生对课文背得熟,应该没问题。但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解析】1、①再来

②再青

③再开

④排比

2、①轻烟

②薄雾

③比喻

3、①徘徊

②匆匆

③设问

4、①挪移

②拟人

五、写作题(共4题,共8分)23、略

【分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初次见到该作文,一定会大跌眼镜,这是一个太普通的作文题目了,从小学就写过很多次,但我们转化一下思路,越是一个看似平常的作文题目,能写出新意难度非常大,也非常难能可贵.

【审题立意】上了中学以后;这个题目告诉我们几个写作信息:一个是必须写初中生活,也就是校园生活,还要写出自己的感觉,还暗含应该写积极向上的事件,不能写负能量的事情,写作时,要注意到以上几点.

【表达方式】本文适合使用记叙表达方式;加以少量抒情议论文字,记叙部分应详细描写,否则就有文不对题之感.

【创新指导】写作文时;可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串联起初中生活二三事,使文章层次清晰,也很好.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

【例文点评】这篇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描写中注重了比喻修辞的运用,词语运用准确生动,末段的总结“初中校园里处处洋溢青春的乐曲.处处上演着引人注目的轶事”,文采斐然不露雕琢痕迹.【解析】【例文】

上了中学以后。

初中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他是一手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进行曲.它洋溢着快乐激情,也不乏有烦恼一悲伤.

初中生活的头一曲自然是我们唱的最久的教室进行曲.朗朗的读书声是这首曲子的主旋律.上课;老师迎着我们欢快的歌声走进教室,又踏着如释重负的音符离去.课间,一些在课堂上默默无闻,碌碌无为的同学就抓住这个机会好好的发泄一下.有的同学仰天一吼,后去了课堂上的劳困;有的同学打打闹闹,“活动身体”;有的同学想出去走走,但又怕被任课老师说成不认真预习.初中老师不同于小学老师的地方不仅是知识,还有小学老师不曾习得的《拖堂曲》,虽说这是为了多教给我们一点知识,单却无情的剥夺了我们自由的时间.

初中生活对于我们住校生来说;宿舍生活也是一首令人难忘的曲子.曲中有风趣幽默的舍友,夜夜相伴的爱床,引人发笑的趣事,铁面无私的老师在我们宿舍的南边,有一个日夜污水流淌的水处理厂,臭气熏天.而在北边,是充满新鲜空气的草坪和那可望不可即的女生宿舍.在真可谓是两重天.每晚,我们宿舍的五个人都会举行一次是大是小的卧谈会.会议的大小自然是取决与我的忍耐程度.说是会议,其实就是聊天.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卧谈会很有可能会在老师的呵斥中结束,后果自然不可设想.

草场上也时常飘动着我们青春活力的曲子.看;那个以不亚与刘翔冲刺速度冲向终点的“长麻杆”正是我们的体育课代表.他以腿长速度快的优势力压群雄,夺得桂冠.紧随其后的同学一脸的疲惫与无奈--谁让他硬件好!

初中校园里处处洋溢青春的乐曲.处处上演着引人注目的轶事.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初中生活已逝去一年,让我们珍惜仅剩的这段美好时光吧!24、略

【分析】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的中心语是童年;也就是叙述自己童年生活的往事,从中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怀念.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或记叙散文.

【选材构思】例如;记叙自己在小学过“六一”儿童节的事情,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回忆一次和亲人一起过国庆节的情景;回忆奶奶给我做饺子的事情,表达对奶奶的感激之情.总之,只要能反映出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事情都可以写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技法指导】本文在记叙事件过程中;可以使用小见大写法;注意精心选材和剪裁,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可以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文章构思巧妙,小作者从我们熟知的事--数星星写起,却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从平常事中写不平常的情,融情于事,充满了真情实感.选材精妙、典型、深刻.童年是一曲动人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音韵和谐的诗童年是留在我们记忆中的永不褪色的老照片.“我”的这段童年生活是跟外婆一起度过的,留给我的还有小村夜色中那满天的星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满天的星空,早已成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一幕,那里有“我”的童年生活,更有与“我”曾形影不离的挚爱亲人.【解析】【范文】

留在记忆里的童年。

小的时候;父母常常出外打工,由于种种原因,我被送到了外婆家.我的童年生活有一段是在外婆家度过的.

外婆家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开始的时候,我又与外婆很生疏,所以经常和外婆斗气,但她从未骂过我,任由我胡闹,慢慢地,我也就就和外婆形影不离了.

乡村的生活很单调;但也很精彩.在这样的小小的山村里,晚上是最美的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