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诗中涉及的灌溉工具为“龙骨水车”,也被称为A.耧车B.水排C.翻车D.筒车2、1807年,法国马赛港拥有三百三十艘远洋轮船,而到1811年只剩九艘。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的吞吐量,从1807年的288000吨下降到1812年的60000吨。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德意志和荷兰的港口。.上述情况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工业革命加速推进B.拿破仑帝国实施“大陆封锁”C.《航海条例》的颁布D.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3、《新全球史》中写道:“一战期间,发生了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到一战结束时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一战并不是引发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这表明A.世界大战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伤害B.战时高效的交通使得人口流动频繁C.战争成为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因素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4、2020年中国人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传统的走亲访友变成了“手机拜年”,但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下列关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在中国一国发生B.人们应强化公共卫生意识C.依靠一国之力可以有效控制D.不会影响人民的生活5、下图是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的金币。这件考古实物能佐证的历史现象是()

A.拜占庭帝国黄金储备丰富B.中国的印刷术已传到西方C.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D.北朝中国与东罗马有贸易6、交通的改进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带动了城市格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下列新中国的交通发展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港珠澳大桥建设②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③上海沪嘉高速④京津城际铁路A.②③①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7、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下列生产工具中,最有可能出现在当时农业生产中的是()

A.①B.②C.③D.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8、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___________者。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30分)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世纪前后至6世纪,中国主要出口黄金和丝织品。由于航海技术难以胜任大规模海运,中国人很少远航,这一时期中国海上贸马主要由印度洋地区的波斯、阿曼商人操持。6-10世纪,阿拉伯商人成为印度洋贸易的主力,中国的陶瓷外销从有限的奢侈品贸易转变为大量的订制生产和出口,海上贸易扩及日本、琥球和朝鲜。10-14世纪许多中国大型船舶停泊于印度西海岸,改变了往日“外商来贩”的局面,中国也成为东海、南海和印度洋贸易的主导者之一。15-18世纪中期,中国的丝、瓷器和茶叶出口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且不再经过无数的中间人和以货易货的方式,而是借欧洲人之手,把中国商品运到欧洲和美洲,换回中国亟需的硬通货白银,中国的海外贸易空间扩展到了全世界。——摘犏自李伯重<中国海外贸易的空间与时间一全球经济史视野中的“丝绸之路”研究》材料二在19世纪后期,出口税高于进口税的协定关税制度,既不能“奖出",也不能“限入"。在1870——1931年这62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頦由1,118,988,134海关两猛增至2,342,964,719海关两,增长了19.69倍。其中出口值由55,294,866海关两增至909,475,525海关两,增长了16.45倍,出口商品由原来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为主的格局逐渐向原料品转移;同期进口净值由63,693,268海关两增至1,433,489,194海关两,增长了22.51倍。在此期间,众多对外贸易港口中,上海无论在中国总出口还是总进口中始终占据第一位。对外贸易的商品在上海集散,带动了上海对内贸易以及市内商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全国商业最繁荣的城市。——摘编自刘明强《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动趋势研究(1870-1931)》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影响。11、(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

材料一北宋熙宁年间,被任命为虔州知州的刘舞利用所学的水利知识,在对城区街道进行规划的基础上,对贛州城进行了多次的考察和实地踏勘,根据贛州城的地形特点(西南高、东北低),对城区排水系统进行划分,以州前大道(今文清路)为分界线,城西北部为寿沟,福沟位于城东南部。此外,赣州福沟寿沟排水千道结合贛州的古城墙、水塘及刘舞独创的水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赣州城特有的防洪网。北宋神宗九年(公元1077年),耗时近十年的州福寿沟排水系统完エ。至今,其仍在服务赣州人民。这应归功于九百多年间,各个行政长官对其的重视、维护和管理。——摘自沈雪婧《贛州福寿沟设计研究》材料二赣州福寿沟与19世纪中期巴黎排水系统对比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排水系统与赣州福寿沟排水系统的不同点,并分析巴黎排水系统形成的原因。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城市分布的变化。

(一)满天星斗——远古至夏商时期。

根据已经发掘的早期古城的分布看;中国城市的分布不仅只集中在黄河流域,而是遍布中国东西南北各个区域

(二)北多南少——周朝至战国时期。

西周时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其次是长江流域。

(三)重心南移——秦汉至魏晋时期。

城市的空间分布逐渐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扩展;向西北以游牧为主的地区扩张;内蒙古;新疆地区的城市数量增长。

(四)南多北少——唐宋时期。

南多北少的城市分布格局已经形成。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农牧地区的城市数量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

(五)趋向平衡——元明清时期。

蒙古;新疆、西藏及云贵地区城市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清代城市向东南沿海地区集中

——据何一民王立华《论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分布的变化与特点》材料中将中国古代城市分布的变化分为五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对城市分布的变化作出合理解释。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1题,共9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中医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居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受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素抗疟记载的启发,从青蒿中分出能够有放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止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2015年,屠叻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背落素与中医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述。(要求:主題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20分)14、算一算,1911、1924年的铁路总长(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1。2万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分别占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百分之几分析导致这种数据变化的原因。15、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滯胀”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龙骨水车也被称为翻车,魏晋时期马钧对其改进,属于人力,C正确;A是播种工具而非灌溉工具,排除A;水排是利用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排除B;筒车无需人力,属于水力,排除D。2、B【分析】【分析】

【详解】

1806年11月;拿破仑在柏林颁布了“大陆封锁令”,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人通商,而英国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对象,由此导致法国马赛港;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北德意志和荷兰等地港口贸易萎缩,故选B项;当时确实工业革命在加速推进,但工业革命会随着产品大增,会扩张世界贸易量,但材料显示的是贸易萎缩,故两者不存在直接因果联系,排除A项;《航海条例》产生于17世纪,上述事件发生在19世纪,故排除C项;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在新航路开辟后就发生了,不能直接解释上述1807—1811年的变化,故排除D项。

【点睛】3、B【分析】战争中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和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这对瘟疫的快速传播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一战并不是引发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足以证明世界大战对人类健康未产生直接伤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战争不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因素,选项C自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4、B【分析】【分析】

【详解】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人们应强化公共卫生意识,这样有利于预防疾病,B项正确;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并非中国一国,排除A项;世界性的疫病来临之时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排除C项;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排除D项。5、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就是东罗马帝国,北魏是北朝的第一个朝代;另据材料“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金币”可知,北魏时期中国与东罗马有贸易活动,“金币”就是物证,D项正确;仅凭一枚金币不能说明“拜占庭帝国黄金储备丰富”,排除A项;“金币”上的文字与“中国的印刷术已传到西方”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金币的出土是商贸活动留下的印记,与“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启动建设,2018年10月正式开通;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于1950年;1988年建成的上海沪嘉高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故正确顺序是②③④①,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ACD项。故选B项。7、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东汉发明的灌溉工具翻车可能会由北民南迁而带去南方,使用在南朝南方土地上。A项正确;筒车是唐朝的,排除B项;铧式犁是现代的,排除C项;水排是冶炼工具,排除D项。故选A项。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生产者。故填空生产。【解析】生产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9、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因此,本题说法错误,一战改为二战。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30分)10、略

【分析】【详解】

(1)特点一问;根据材料的整体时间“1世纪前后至6世纪”“6至10世纪”“10至14世纪”“15至18世纪中期”,可以得出具有阶段性特征;根据材料“海上贸易扩及日本;琥球和朝鲜”“中国的海外贸易空间扩展到了全世界”,可以得出海外贸易空间、范围扩大;根据材料“中国的陶瓷外销”“丝、瓷器和茶叶”,可以得出出口商品种类增加;根据材料“把中国商品运到欧洲和美洲”“中国的海外贸易空间扩展到了全世界”,可以得出贸易规模扩大;根据材料“波斯、阿曼商人操持”“阿拉伯商人成为印度洋贸易的主力”“而是借欧洲人之手,把中国商品运到欧洲和美洲”,可以得出转手商人经历了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到欧洲商人的变化;根据材料“,中国也成为东海、南海和印度洋贸易的主导者之一”,可以得出中国逐渐由海外贸易的参与者成为主导者。原因一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中国:可以从商品经济发展、政府政策、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经济重心南移、工业技术水平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角度回答;世界:可以从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世界经济发展角度回答。

(2)变化一问,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对外贸易是主导者,但是到材料二中“协定关税”,对外贸易主权丧失,呈现半殖民地化;再根据材料二贸易总额的数值,可以看出对外贸易发展,但失去传统贸易优势,长期贸易逆差地位;根据材料二“出口商品由原来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为主的格局逐渐向原料品转移”,可以看出出口商品由制成品或半制成品逐渐向原朴转移;根据材料二“众多对外贸易港口中,上海无论在中国总出口还是总进口中始终占据第一位”,可以看出对外贸易中心广州转移到上海。影响一问,从积极上:根据材料二“带动了上海对内贸易以及市内商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全国商业最繁荣的城市”可以从客观推动上海发展回答;消极上:可以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剧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化程度、阻碍中国经济近代化发展等角度回答。【解析】(1)特点:具有阶段性特征;海外贸易空间;范围扩大;出口商品种类增加;贸易规模扩大;转手商人经历了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到欧洲商人的变化;中国逐渐由海外贸易的参与者成为主导者。

原因: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政府政策的鼓励支持;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经济重心南移;手工业技术水平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世界: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世界经济发展。

(2)变化:对外贸易主权丧失;半殖民地化;对外贸易发展,但失去传统贸易优势,长期贸易逆差;出口商品由制成品或半制成品逐渐向原朴转移;对外贸易中心广州转移到上海。

影响:消极: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商品倾销市场与原科产地,推动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加剧了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化程度;不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发展。

积极:客观推动上海发展。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北宋熙宁年间;被任命为虔州知州的刘彝利用所学的水利知识”和“这应归功于九百多年间,各个行政长官对其的重视;维护和管理”得出“历代政府的重视、维护和管理”;根据材料“赣州福沟寿沟排水干道结合赣州的古城墙、水塘及刘彝独创的水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赣州城特有的防洪网”得出“建立了以古城墙、水塘和水窗为一体的赣州防洪网”;根据材料“在对城区街道进行规划的基础上,对赣州城进行了多次的考察和实地踏勘,根据赣州城的地形特点(西南高、东北低),对城区排水系统进行划分,以州前大道(今文清路)为分界线,城西北部为寿沟,福沟位于城东南部”得出“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因地制宜”。

(2)不同点:根据材料“‘铜钱状’排水孔、排水系统整体走向所呈现出的中国吉祥文化”得出“福寿沟排水系统体现中国吉祥文化”;根据材料“管道中另有供水管、煤气管和通信电缆等管线”“地理信息系统”等得出“巴黎排水系统运用现代科技”;根据材料“地理信息系统”“有些井盖上会临摹世界名画”得出“体现近代文化特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回答,如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普通民众公共卫生观念的提高等。【解析】(1)特点:建立了以古城墙;水塘和水窗为一体的赣州防洪网;历代政府的重视、维护和管理;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因地制宜。

(2)不同:福寿沟排水系统:体现中国吉祥文化。

巴黎排水系统:体现近代文化特征;运用现代科技。

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普通民众公共卫生观念的提高。12、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城市分布的变化应该结合自然环境、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展开论述。我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因此第一阶段的城市分布呈现多区域;我国文明的起源地主要是黄河流域,所以周朝至战国时期的封国多沿黄河流域分布,而江南处于待开放状态,城市分布相比较黄河流域来说较少;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影响了城市分布,所以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的城市数量都有所增长;唐宋时期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导致城市的分布南多北少;明清时期由于西南地区改土归流的实行,西南地区的城市有了明显增加,而且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城市也逐渐兴起和集中。【解析】原因:城市分布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国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使第一阶段的分布星罗棋布;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国分布以黄河流域为主,并向长江流域发展;魏晋以来,由于北方的战乱和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城市逐渐超过北方;汉唐以来,中央政府加强对北方和西北地区的管理,促进了民族交融和边疆;后期各朝代注重开拓边疆,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边疆地区进一步发展;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尤其到清代,东南沿海地区地位不断提升,成为经济中心。五、论述题(共1题,共9分)13、略

【分析】【详解】

从本题主要考查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相关指识。依据材料,可以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入手展开论证。同时,青嵩素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作用,屠呦呦团队也是从古代中医药学中得到启发,成功发现青蒿素,对世界对抗疟疾作出巨大贡献。所以可以看出,继承发展中医药对现代医学也有重要意义。【解析】主题:对待中医药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纽带,而传统中医药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取糟粕”地继承与发展。青嵩素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作用,屠呦呦团队也是从古代中医药学中得到启发,成功发现青蒿素,对世界对抗疟疾作出巨大贡献。所以,对待中医药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符合现代医学,当今社会需要以及道德伦理的内容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