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46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面是一些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分别代表不同种类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A.B.C.D.2、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不正确了,继续做其它实验3、“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A.铁B.金C.银D.铜4、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树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起制约作用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5、人体有﹣﹣块骨()A.206B.234C.123D.2126、如图为核电站示意图;核电站的能量转化过程是()

A.核能→化学能→电能B.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C.化学能→核能→电能D.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7、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到H2SO4、Zn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锌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8、火柴头上的深色物质主要成分是KClO3、MnO2和Sb2S3(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P)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助摩擦产生的热,KClO3在MnO2催化下放出O2,使红磷燃烧.同时Sb2S3也可与O2反应生成Sb2O3和一种气体.Sb2S3燃烧生成Sb2O3和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A.Sb2S3+8O2Sb2S3+3SO2B.Sb2O3+9O2Sb2O3+3SO2C.2Sb2S3+8O22Sb2O3+6SO2D.2Sb2S3+9O22Sb2O3+6SO29、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铁栅栏生锈B.霓虹灯闪烁C.樟脑球升华D.活性炭除臭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生态系统:____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____共同组成的系统。其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11、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于2014年10月3日至12日在广西体育馆举办;小林同学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发现体操运动员常用一种白色粉末搓手.他查阅资料后得知这种白色粉末是碳酸镁,微溶于水.请同学们结合短文的信息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碳酸镁的一种物理性质: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酸镁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

(3)小林想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熟石灰代替这种白色粉末搓手,理由是____.

(4)小林还发现体育馆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因而防止金属生锈很重要.请写出防止钢铁生锈的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12、建立微观和宏观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也让我们感受到化学微观世界的浪漫与奇妙.

(1)若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请按示例补充完成图中B、C图对应横线上的内容,并画出D中的微观示意图____.

(2)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则图中可以用来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可以是____(按“反应物→生成物”的顺序,填序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3)钠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中钠原子或氯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是____.

(4)由上总结: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13、家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可以通过____计量出来.指南针静止时都指向同一方向,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着____.14、春节前,某市区进行了供电线路改造,改造的内容是把部分导线换成更粗的.在同样条件下,与改造前比较,导线的电阻变____;电流在导线上产生的热量变____。(选填“多”或“少”)15、如图,厚合金板DE中有一个半径R为3cm的润滑圆孔,圆孔中刚好插入一个T形构件的AB柱,两者之间较润滑。T形构件可在孔中上下运动,T形构件的下端装有一个可活动的轮子C,斜面合金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可向左匀速运动,已知整个装置机械效率为80%。T形构件重40N,斜面高为6cm,斜面长10cm。若T形构件下的轮子从斜面底端升到顶过程中,斜面合金块水平向左推过的距离为8cm。这个过程中,克服T形构件重力做功____焦耳,斜面合金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推力F为____牛。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6、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4题,共32分)17、(2015•绍兴)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____;

(3)图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请你利用测量工具对乙图的实验记录作出处理并得到相应规律____。18、(2015•舟山)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

(1)将刚刚蒸馏出来的蒸馏水放在敞口的干净容器里;放置几天后,蒸馏水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分析引起蒸馏水pH改变的原因。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6%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19、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125N,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0、些人为了满足家庭有男孩或女孩的愿望,请求医生为孕妇作胚胎性别诊断,以决定取舍。这种做法对吗?这样会为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根据物质的粒子的示意图;分析粒子的构成,判断符合氧化物分子构成特点--含两种原子且含氧原子的粒子示意图。

【解答】A;四个分子都是由两个不同原子构成;与氧化物的分子构成相同,故A正确;

B;四个分子都是由两个相同原子构成;该物质属于单质,故B错误;

C;三个分子都是由三个不同原子构成;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

D;四个分子中;其中两个分子是由两个同种原子构成,另外两个分子是由另外的两个同种原子构成,该物质是由两种单质构成,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A2、D【分析】【解答】本题主要要了解对于探究性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处理原则;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A;向老师请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间接经验也很重要.所以A选项正确;

B;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探究没有变蓝色原因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所以B选项正确;

C;开始实验失败了没有变蓝色;还要反复试验,看是不是偶然的实验错误还是普遍情况.所以C选项正确;

D;认为自己做不正确了;而不加以分析和判断,采取不予理睬是不正确的,没有继续探究精神.所以D选项不正确;

所以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家对探究性实验中探究过程中异常现象处理的方法。3、B【分析】【解答】解:锡>铁>铜>银>金;活动性最弱的是金.

故选B.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锡>铁>铜>银>金.4、B【分析】【解答】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苹果是温带水果,适宜生长在温暖的北方,南方温度高不适宜苹果的生长,故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而柑橘是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热带,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柑橘生长,因此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意在考查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5、A【分析】【分析】人体的骨有很多块;骨之间以骨连接的形式构成骨骼,按头;躯干、四肢部位的不同骨骼可分为三大部分.

【解答】解: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通过骨连接构成的.人体骨骼可分为三大部分:头骨;躯干骨、四肢骨.其中头骨29块;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骨大小形状不同,功能也有所不同,但主要起着对身体的运动、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故选:A.6、D【分析】【分析】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它以铀为燃粒,在裂变过程中释放出核能,再通过热交换器变为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利用蒸汽去驱动蒸汽轮机,蒸汽轮机的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解答】解:根据核电站的发电过程可知;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核能→水和蒸汽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故选:D.7、B【分析】【分析】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铁可以置换出铜和氢气但不能置换出镁,根据反应的程度分析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利用反应时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对溶液质量的改变进行分析,确定溶液质量的变化.【解答】解:A;铁一定会参加反应产生亚铁离子,故A正确;

B、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Fe+CuSO4=FeSO4+Cu;反应的铁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关系可知:该反应发生时,铁置换出铜时反应的铁小于生成的铜,但铁还有部分和硫酸反应,因此铁反应的质量可能会大于铜,故B错误;

C;锌的活动性比铁强;不能反应,因此一定没有单质锌,故C正确;

D;滤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和没反应的镁离子;可能含有硫酸铜,应该至少含有两种阳离子,故D正确.

故选:B.8、D【分析】【分析】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首先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再看是否配平,最后观察反应条件是否齐全和是否多标或漏标“↑”或“↓”.

【解答】解:依题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Sb2S3和O2,生成物为Sb2O3和一种气体.

所以A中生成物错误;B中反应有错误,即可排除A;B两选项;

C选项没有配平;D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正确.

故选D9、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铁栅栏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霓虹灯闪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樟脑球升华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活性炭除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生物群落非生物因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析】【分析】在所有生态系统中都由绿色植物;它们自己制造有机物供给自己,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为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称为消费者。细菌;真菌、某些原生生物及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成分分解为较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在利用,被称为分解者。

【解答】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如下:

故答案为:生物群落;非生物因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11、白色粉末MgCO3+2HCl═MgCl2+H2O+CO2↑不能熟石灰有腐蚀性涂油、刷漆等【分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碳酸镁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

(2)碳酸镁能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是:MgCO3+2HCl═MgCl2+H2O+CO2↑;

(3)小林想不能用熟石灰代替这种白色粉末搓手;理由是熟石灰有腐蚀性;

(4)小林还发现体育馆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因而防止金属生锈很重要.防止钢铁生锈措施有很多,例如:涂油;刷漆.

故答案为:(1)白色粉末;(2)MgCO3+2HCl═MgCl2+H2O+CO2↑;(3)不能;熟石灰有腐蚀性;(4)涂油;刷漆等.

【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分析判断;

(2)根据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分析回答;

(3)根据氢氧化钙由腐蚀性分析回答;

(4)根据防止生锈的措施分析回答.12、A+C→B化合反应2Na+Cl22NaCl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分子、原子、离子【分析】【解答】(1)B中物质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C中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D中的物质是混合物,应有不同种分子构成的,见下图:

(2)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则图中可以用来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可以是:A+C→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3)钠与氯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2NaCl;反应中钠原子或氯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4)由上总结: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故答为:(1)见上图;(2)A+C→B;化合反应;

(3)2Na+Cl22NaCl;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4)分子;原子、离子.

【分析】(1)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2)根据氢气和氯气的反应分析回答;

(3)根据钠与氯气反应;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分析回答;

(4)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的种类分析回答.13、电能表地磁场(或磁场)【分析】【解答】解:在家庭电路中用电能表来测量电器消耗的电能多少;

指南针静止时都指向同一方向;说明受到了磁场力的作用,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即地磁场.

故答案为:电能表;地磁场(或磁场).

【分析】电能表是测量电路消耗电能的仪表;电能表俗称电表;

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14、小少【分析】【解答】解:电线换成更粗的,材料不变,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电阻变小;根据电阻变小,电流在导线上产生的热量变少。故答案为:小;少.

【分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材料一定,导体的长度越短,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根据即可判断。15、24375【分析】【分析】(1)这个过程中,知道T形构件的质量和升高的高度,利用W=Gh=mgh求克服T形构件重力做功;(2)依题意可知克服T形构件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水平推力做的功为总功,由机械效率公式可求总功;再利用W=Fs求推力.本题考查了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知道克服T形构件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水平推力做的功为总功是关键.

【解答】解:在这一过程中;T形构件升高了6厘米,所以克服T形构件重力做功为:W=Gh=mgh=40kg×10N/kg×6×10-2m=24J;

依题意可知克服T形构件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水平推力做的功为总功,由机械效率公式可得:

解得:F=375N.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6、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解答题(共4题,共32分)17、(1)CDBA;(2)进行多次实验来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3)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分析】【分析】(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应该是先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再点燃蜡烛做实验,为得到普遍规律,应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多做几次实验。

(2)初中物理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3)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分析图示实验答题;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时,像物等距,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其连线与镜面垂直。

【解答】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后面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