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解剖实验课件-红细胞渗透脆性_第1页
生理解剖实验课件-红细胞渗透脆性_第2页
生理解剖实验课件-红细胞渗透脆性_第3页
生理解剖实验课件-红细胞渗透脆性_第4页
生理解剖实验课件-红细胞渗透脆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概念明确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定义、检测方法以及其生理意义。掌握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方法熟练掌握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实验步骤,并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分析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因素了解影响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因素,并能分析其对红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实验原理低渗溶液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时,水分子会从溶液中进入红细胞内部,导致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高渗溶液红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时,水分子会从红细胞内部流向溶液,导致红细胞收缩,体积减小。等渗溶液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中时,水分子进出红细胞的速率相等,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体积。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所需材料和试剂准备好,包括新鲜的血液,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试管,移液管,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等。2制备红细胞悬液将新鲜血液与生理盐水以1:9的比例混合,制备成红细胞悬液。3滴加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分别将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滴加到红细胞悬液中,观察红细胞的变化。4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记录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下红细胞的形态变化。实验材料1新鲜兔血采集新鲜兔血,确保血样新鲜度。2生理盐水用于制备红细胞悬液,维持红细胞的生理状态。3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用于模拟不同渗透压环境,观察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变化。4试管用于盛放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和红细胞悬液。生理盐水配制1称取NaCl根据生理盐水浓度,精确称取所需氯化钠。2溶解NaCl将氯化钠溶解于蒸馏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3定容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所需体积。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等渗溶液20.5%氯化钠溶液低渗溶液31.2%氯化钠溶液高渗溶液红细胞悬液的制备取血用注射器从健康人手指尖或耳垂处抽取静脉血约2毫升。抗凝将血液迅速注入含有抗凝剂的试管中,轻轻混匀,防止血液凝固。离心将试管放入离心机中,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5分钟,使红细胞沉淀到底部。洗涤小心地弃去上清液,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去除血浆和白细胞。制备最后用生理盐水将红细胞悬液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制备完成。实验步骤-11准备材料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试管、移液管、烧杯、量筒、吸管、显微镜等。2配制溶液根据实验要求配制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例如0.5%、0.6%、0.7%、0.8%、0.9%等。3制备红细胞悬液将新鲜的血液加入生理盐水中,轻轻混匀制成红细胞悬液。实验步骤-21将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入到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2轻轻混匀使其充分接触并达到渗透平衡3观察红细胞的变化记录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实验步骤-3加入不同浓度NaCl溶液分别向每支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轻轻混匀。观察红细胞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形态,记录观察结果。实验步骤-41观察结果记录每个试管中红细胞的溶血情况2制备溶液将每个试管中的红细胞悬液离心3收集数据记录各试管的红细胞溶血率实验结果观察溶血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的变化,记录溶血现象。形态变化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的形态变化,包括膨胀、皱缩、破裂等。溶血程度观察红细胞溶血程度,并记录溶血率。渗透脆性曲线的绘制根据实验结果,以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红细胞溶血率为纵坐标,绘制渗透脆性曲线。曲线呈“S”型,可观察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渗透脆性判定指标最小溶血率(MRL)溶血曲线斜率溶血范围结果分析与讨论1渗透脆性与红细胞膜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反映了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弹性。2脆性与溶血渗透脆性增加,表明红细胞膜脆弱,容易在低渗溶液中破裂,导致溶血。3实验数据分析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血情况,绘制渗透脆性曲线。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导致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氧化剂、药物等,也可影响红细胞的渗透脆性。血液因素血浆蛋白、血红蛋白浓度、血清胆红素等血液成分的改变,也会影响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渗透脆性的生理意义维持血容量红细胞渗透脆性保证了红细胞在血液中的稳定性,防止其在低渗环境中破裂,从而维持血容量。氧气运输红细胞的完整性是其正常发挥运输氧气功能的关键,渗透脆性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氧气运输效率。渗透脆性异常的临床意义贫血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易于在低渗溶液中破裂,导致贫血。黄疸红细胞破坏增加,导致血红蛋白释放,引起黄疸。脾肿大脾脏是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会导致脾脏负担加重,引起脾肿大。相关临床疾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呈球形,渗透脆性增高,易溶血。地中海贫血红细胞膜缺陷,渗透脆性增高。镰状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形状异常,渗透脆性增高。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规范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2器材准备实验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试剂,确保器材完好无损。3安全防护实验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实验安全防护措施佩戴手套保护双手,避免接触有毒或腐蚀性试剂。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防止试剂溅入眼睛。穿着实验服保护身体,避免试剂污染衣物。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溶血操作不当,如加样速度过快或剧烈摇晃,可能会导致红细胞溶血,影响实验结果。污染实验过程中,如使用不洁净的器材或操作不规范,可能会导致血液样本污染,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仪器故障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发生故障,例如显微镜、比色计等,会导致无法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处理记录观察结果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每个步骤的观察结果,包括红细胞悬液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血情况。计算溶血率根据观察结果,计算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血率,并绘制渗透脆性曲线。分析数据分析渗透脆性曲线,确定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实验结果汇报实验结果展示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实验结果。数据分析与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讨论,解释实验结果的意义。实验结果展示实验结果展示可以利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直观清晰地展现实验数据和结论。例如,可以用柱状图或折线图展示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变化趋势,用显微镜照片展示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用视频演示实验操作过程等。实验报告撰写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图表清晰文字简洁明了,避免冗长重复时间安排合理,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总结知识拓展本实验课拓展了我们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理解,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其生理意义和临床意义。操作技能我们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了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的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团队合作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同学协作,共同完成实验目标,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相关参考文献教科书《人体生理学》学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