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F/17/wKhkGWeVt1yALt1wAAJ0UR8hRH8167.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F/17/wKhkGWeVt1yALt1wAAJ0UR8hRH81672.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F/17/wKhkGWeVt1yALt1wAAJ0UR8hRH81673.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F/17/wKhkGWeVt1yALt1wAAJ0UR8hRH81674.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F/17/wKhkGWeVt1yALt1wAAJ0UR8hRH816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新航路开拓后的食物物种沟通课后篇巩固提升1.作为新航路开拓的影响之一是出现了“哥伦布大交换”,玉米从美洲移植到其他大洲。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中记载了这一作物种植阅历的是()A.《氾胜之书》 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 D.《农书》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拓后,玉米大约在明朝中后期起先传入我国,生活在明末的徐光启在《农政全书》记载了玉米的种植阅历,故C项正确。《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和《农书》分别是西汉、北朝和元朝的农业著作,当时玉米还未传入中国,故A、B、D三项均可解除。2.18世纪以前,欧洲人的食物主要来源于谷物的供应,而此后马铃薯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物体系,且日益成为了餐桌上的新主食。这一变更主要得益于()A.美洲地区的开发 B.香料用品的大量输入C.商业革命的发展 D.民众生活的不断提升答案C解析马铃薯本原产于美洲,而成为欧洲的主要食物,说明这是世界联系加强的结果,也就是商业革命发展的结果,故选C项。美洲的开发不等于欧洲食物的变更,故A项错误;香料与马铃薯没有干脆的关系,且香料来自亚洲,马铃薯来自美洲,故B项错误;马铃薯与谷物是食物品种的变更,不能说明生活水平的提高,故D项错误。3.新航路开拓以后,世界面貌发生很大变更:人种重新分布,物种频繁沟通等。下面原本属于美洲特产的是()A.茶叶、丝绸 B.烟草、瓷器C.玉米、烟草 D.香料、甘薯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茶叶、丝绸、瓷器、香料属于亚洲的特产,玉米、烟草和甘薯属于美洲的特产,故C项正确。4.《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少数无关紧要的例外,凡是今日得到利用的动植物都是由史前时期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驯化出来的。它们从各自发源地向外的传播始终缓慢地进行到1500年;这时,它们起先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中间来回移植。”材料表明()A.新航路开拓开启了物种间的沟通B.1500年以来,动植物的迁移趋缓C.近代以来,全球生态平衡被打破D.新航路的开拓推动了物种的沟通答案D解析从题干材料可看出1500年以前,世界各地就有物种沟通,只是特别缓慢,故A项错误;1500年以来,世界物种的沟通速度加快,故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生态平衡被打破,故C项错误;从题干中可看出1500年以来,世界物种的沟通速度加快,故D项正确。5.下图是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所记载的凤梨、马铃薯、木薯的插图。它反映出新航路开拓()A.促使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B.促进了洲际间农业物种的沟通C.为欧洲供应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使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的文字和图片可以看出,新航路开拓促使大量美洲特产农作物传入欧洲,即促进了洲际间农业物种的沟通,故B项正确。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是指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题干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的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项错误;凤梨、马铃薯、木薯传入欧洲并不能说明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故D项错误。6.洲际物种沟通约在1500年起先掀起新的高潮,它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更。这一变更的干脆表现之一是()A.引起欧洲所谓“价格革命”B.促进饮食文化全球化推动C.提高人类战胜疾病的实力D.改善食物供应的品种和数量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新航路开拓以后物种的沟通,而不是欧洲的“价格革命”,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新航路开拓以后,世界各地物种沟通出现了高潮,这主要会变更人们的食物供应,但并不肯定会影响到饮食文化的全球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疾病的影响,故C项错误。由于物种沟通更加频繁,所以用于食用的农产品的供应数量和品种也就越来越丰富。故选D项。7.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18世纪初,原产自非洲的咖啡传入美洲。据此可知()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B.人类社会的横向沟通取得重大进展C.新航路开拓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D.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学问,新航路开拓后使得不同洲际之间的物种实现了多向沟通,并没有哪洲在物种交换中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欧洲、美洲、中国、非洲的物种沟通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B项正确;依据题意可知,实现的是物种沟通,并未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故B项错误;题干说明新航路开拓实现了生物上的物种沟通,并未涉及理性化,故D项错误。8.下面是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中国传播的状况表。据此推断,明清时期引进美洲的物种()品种传入中国的时间备注玉米16世纪明后期引进,清初普及甘薯16世纪自菲律宾传入中国马铃薯17世纪清初福建《松溪县志》上已有种植马铃薯的记载A.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B.促进了中外贸易的不断扩大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增加了人们生活的食物来源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拓后美洲的高产作物引入中国,弥补了粮食产量的不足,增加了食物来源,促进了人口增长,D项正确。9.18世纪以前,英国人习惯用自家的小园子供给自己。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的饮食水平随着工资水平变更,工资较高的工人,特殊是家里每个人都能挣点钱的那些工人,吃得较好;在工资最低的工人中,土豆成了唯一的食物。材料意在说明当时英国()A.食物供应商品化趋势明显B.工业革命摧毁了小农经济C.新航路开拓变更了饮食结构D.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8世纪以前英国人的食物主要是自给自足的,19世纪中期则依据工资水平来确定所吃食物,而且食物须要运用工资来购买,这说明当时英国食物供应商品化趋势明显,故选A项。材料不能体现小农经济被摧毁,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拓于16世纪前后,不是产生这一变更的缘由,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故D项错误。10.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7.84亿亩,清朝又增至11—12亿亩。其中,新增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下列属于明清时期“瘠卤沙冈”“陡绝之地”成为耕地的重要条件是()A.政府极力推广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B.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不断推广C.高产作物甘薯和玉米的引进与推广D.明朝曲辕犁适应不同土壤的耕作答案C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明清时期耕地面积及类型发生的变更,而占城稻的推广是在宋朝,故A项错误;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在明清之前已得到推广,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明朝中后期,伴随着新航路的开拓,原产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甘薯和玉米传入我国,玉米和甘薯在贫瘠的土地也能种植,促使耕地的利用效率提高,故C项正确;贫瘠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与曲辕犁没有必定的关系,故D项错误。11.新航路开拓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传入非洲,渐渐适应了当地困难的气候环境,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牢靠的食物来源。这()A.影响了非洲气候环境 B.有利于全球人口的增长C.推动了当地经贸发展 D.变更了人们的饮食习惯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的“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牢靠的食物来源”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玉米传入非洲给非洲人供应了牢靠的食物来源,从而变更了非洲人的饮食习惯,故D项正确。12.有学者在评论15、16世纪的欧洲菜肴时,称其“完全消逝在调料(以胡椒、桂皮、豆蔻花为主的香料)里了,食物本身已经无足轻重,它成了稀奇怪异的调料的附庸”。这说明()A.欧亚贸易的拓展影响欧洲人的口味B.美洲的开发变更了欧洲的饮食风尚C.价格革命使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下降D.新航路开拓使民众消费观转向奢侈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本题题干强调的是新航路开拓后,亚洲的香料大量进入欧洲市场,对欧洲人的品尝产生了重大影响,故A项正确。香料盛产于亚洲,不是美洲,故B项解除;题干中没有涉及金银价格下跌的价格革命,故C项解除;运用香料不代表消费观的奢侈,故D项错误。13.明朝中后期,新航路开拓,带动了物种的沟通,美洲独有的物种先后传入中国,除土豆、辣椒之外,还有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刺激了当时中国()A.生产工具快速革新 B.农业商品化发展C.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D.朝贡体制的终结答案B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新航路开拓给中国带来了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些高产作物的引进,会促使当时人们腾出更多的土地种植高产作物,从而促使农产品的商品化发展,故B项正确。明朝中后期,中国没有明显的生产工具革新,故A项错误;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是由于欧洲人大量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导致,与高产作物的引进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朝贡体制,故D项错误。14.据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第一次全国人口统计的数字为1.4341亿,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增长到2.9696亿,远超此前历史上任何朝代。为清朝人口激增奠定物质基础的外来因素是()A.垦荒卓有成效,粮食作物实现丰收B.丝绸之路畅通,吸引大量人口定居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D.国家废除丁税,隐藏人口失去意义答案C解析留意本题问的是外来因素,A、B、D三项均属于内在因素,故均可解除;C项属于外来因素,而且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因此引起了清朝人口激增,故C项正确。15.农作物物种的种植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学名别名(部分)原产地传入途径(部分)玉米番麦御麦美洲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甘薯番薯金薯美洲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马铃薯洋番薯荷兰薯土豆美洲由荷兰殖民者带进台湾,再从台湾传入大陆材料二乾隆在看到陆耀写的《甘薯录》后,令示隶总督刘峨、河南巡抚毕沅把此书广为传播,令彼等“当即转饬各属,劝谕民人,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摘编自邓书杰《中国历史大事详解·清史(上)》材料三乾隆年间人口统计(部分)年度人口数(单位:人)乾隆九年(1744年)166808604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18743315乾隆四十年(1775年)264561355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279816070——据《清高宗实录》整理(1)依据材料一,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学问,分析甘薯“广为栽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参考答案(1)特点: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背景:新航路的开拓;早期殖民扩张。(2)影响:缓解了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满意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肯定程度上变更了粮食结构和人们的饮食习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图表归纳;其次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一表格中的“16—17世纪”“西班牙殖民者”“荷兰殖民者”可联系到新航路的开拓和殖民扩张。第(2)问影响,材料二反映了甘薯传入的作用,材料三反映了乾隆年间人口的增长趋势,将二者相联系,从缓解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及变更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角度回答即可。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多数人并没有选择吃的权利。不过,这一状况随着人类社会步入近代而发生了巨大变更。15世纪末,新大陆被发觉后,美洲特有的农作物被带到了欧洲,进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像玉米、土豆、红薯等作物,不仅变更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与习惯,更成为人们在饥馑之年的救命口粮。到1800年左右,取材于美洲的蔗糖已经成为欧洲一般人的日常必需品。同时,旧大陆的一些农作物和家畜被欧洲人带到了美洲;不过,家畜的过快繁殖也引发了美洲的生态危机。……至少在欧洲,新旧大陆之间的食物大交换间接促成了一个更为同等社会的出现。当然,欧洲这种同等的背后是上千万背井离乡的黑人奴隶的血泪史。工业化食品的出现,解决了食物的保存和运输两大问题。1835年、1874年,美国人雅各布·珀金斯和德国人卡尔·冯·林德在大西洋两岸先后独创了制冷机和冷冻机;同时,借助同时代铁路和航运技术的发展,大宗肉类食物的跨国和远洋运输不再是问题。大型屠宰厂、肉类加工厂、罐装食品厂纷纷建立,之前手工烹制食物的“温情脉脉”被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所追求的效率和价值所取代,但总体而言,民众尤其是日益扩大的社会中下层人士从食品的工业化中还是得到了好处,因为获得了更多吃的权利。食物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今日,麦当劳金色拱门的标记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象征。西方食物在向全球挺进的同时,必需经验一个被“地方化”的过程,也就是必需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如肯德基公司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推出了粥、油条和大饼等产品。随着西方快餐和工业加工食物的传播,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等与不健康饮食有关的疾病也在扩散,一系列新的健康风险抵消了工业化食物的好处,也让人们起先警觉快餐和工业化食物的弊端。——摘编自张旭鹏《舌尖上的世界——近代以来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学问,围绕“近代以来食物的传播与人类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任选一个历史时期或全面综合考察皆可,论题明确,史实精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示例论题:近代以来食物的不断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世界。论述:自新航路开拓起先,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至20世纪90年头以来,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日益形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渐渐形成并向全球化发展,这一过程也推动了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近代以来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以及食品加工技术和其他科技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改善着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二)》练习题(含答案)
- 2025年买卖房屋协议书合同(2篇)
- 2025年代理销售合同标准样本(2篇)
- 2025年中学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二篇)
- 2025年九年级班主任下学期的工作总结(2篇)
- 2025年五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样本(四篇)
- 2025年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使用协议样本(三篇)
- 2025年二手房屋买卖合同协议简单版(2篇)
- 地铁站装修工程合同范例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 汽车车身密封条设计指南
- DB4101-T 121-2024 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 DB53∕T 1269-2024 改性磷石膏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回填技术规范
-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探究的文献综述4000字】
- 敬语专项练习-高考日语复习
- 2024建安杯信息通信建设行业安全竞赛题库(试题含答案)
- JBT 14727-2023 滚动轴承 零件黑色氧化处理 技术规范 (正式版)
- 术后谵妄及护理
- 手术室术中物品清点不清的应急预案演练流程及剧本
- 医药行业的市场营销与渠道拓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