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科新版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教科新版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教科新版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教科新版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教科新版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教科新版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题文】我国酸雨的主要类型是A.硝酸型B.碳酸型C.盐酸型D.硫酸型2、读某季节大洋局部环流分布示意图,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气候特点是: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3、正确表示江苏三区域间人口主要流向的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4、岩溶台地是指山体为石灰岩;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的一种岩溶地貌。湘西岩溶台地因与峡谷伴生而独具特色。如图为岩溶台地绝壁上悬挂式洞瀑景观及湘西主要岩溶台地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

绝壁形成的地质过程()

①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加剧,形成峡谷。

②流水沿岩体断裂处溶蚀。

③地壳运动;岩层断裂。

④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D.②①③④5、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直接所用的能源B.由于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大气电离层的扰动,所以会产生磁暴现象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没有相关性D.太阳活动有时会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6、当地球公转到图中四点中的()位置时,北半球一间开窗朝南的房屋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最大.A.AB.BC.CD.D7、【题文】读我国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判断影响该地区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____,夏季盛行____风,从②到①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③处的地貌类型是____,其成因是____,其形成所反映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____.

(3)丁附近是否可以建水库?____,原因是____.9、(2013秋•高青县校级月考)读图;回答问题.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则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处.

(2)若图示的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该环流位于____半球.洋流③按性质属于____流(填寒;暖).

(3)若图示的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则②表示____环节,④表示____环节.

(4)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①表示____作用.10、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它是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迅速崛起的新的经济圈。读图1和读2,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分析图1中甲河在该河段最突出的特征以及乙河3-5月份流量较少的原因。(5分)(2)简要说明图1中乙河所在平原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2分)(3)近些年来,河北、山东两省在大力发展粮棉生产的同时,建立了一批商品猪、肉牛、蔬菜、干鲜果品、海洋水产等基地。请简要分析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和两省农业对当地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4)依据图1中的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5)目前渤海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为了再现碧海蓝湾,我国第一份区域环境总体规划——《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正在制订之中。请简述渤海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3分)11、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____.(判断对错)12、(2014春•中江县校级月考)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20年前后相比较,世界人口增长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相比较,特点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不良后果是____.13、(2013秋•集美区校级月考)如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其判断____.

(2)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____态.

(3)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___(填字母)层和____(填字母)层顶部.14、【题文】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具有大规模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的突出特点。15、【题文】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的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评卷人得分三、单项填空(共6题,共12分)16、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过程最长的奇观。此次日食在黎明之后从印度拉开帷幕,随后推进到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进入中国后,自西向东经过西藏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省市,基本贯穿整个长江流域。回答:1.出现日全食时,日地月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B.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C.日地月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太阳处于月球和地球之间D.日地月成直角且太阳处于角的顶点2.日食自西向东移动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B.月球公转速度大于地球自转速度C.地球公转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D.太阳视运动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17、下图是“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读图完成:1.下列说法与上图所反映的能源消费构成变化一致的是A.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进入煤炭时代B.从1890始,煤炭的比重不断下降C.世界能源利用多样化时代结束于1950年D.图中的五类能源均由太阳能转化而来2.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原因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各类能源蕴藏量的变化C.消费方式的变化D.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18、读下表,回答:。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19507.3429.24.4753.82.8717.0196010.3134.25.7160.54.6022.2197013.7137.16.9866.66.7325.4198017.6439.67.9870.29.6629.2199022.3442.68.7772.513.5733.6200028.5446.69.5074.419.0439.32010(预测)36.2351.810.1176.026.1246.21.上表说明A.1950年—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B.1980—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慢C.1950—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过农村人口D.1950—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2.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3.不少城市由于人口和家庭小汽车猛增,导致交通拥堵。下面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看法,正确的是A.在城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并大量建设停车场;B.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并加强交通管理,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限制家庭小汽车的增长,设立无车日,倡导步行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车流量D.将生活区和工业区布局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市民流动量19、读下图,回答:1.制约②地农业发展不利自然因素主要有A.人均耕地面积少B.农业投入少C.土壤贫瘠D.水旱灾害频发2.四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中,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与其它三地不同的是A.①地以畜牧业为主,其它三地以种植业为主B.②地农产品以自给为主,其它三地农产品供应国际市场C.③地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其它三地以中小型为主D.④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其它三地的水旱灾害较频繁3.下列关于③地农业区位因素的不正确叙述是A.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B.工业基础好C.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D.土壤肥力高20、全球变暖是令全球注目的一件地理环境变化的大事。回答:1.下列事件或现象与此有关的是A.马尔代夫总统率内阁海底开会B.近百年来亚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降水减少了0.3%左右C.各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浙江省沿海加大海堤的建设力度2.下列做法对解决全球变暖没有帮助的是A.建立碳交易市场B.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C.提倡使用小排量家庭汽车D.改进煤炭的利用方式,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21、读下表,回答:。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亿)城市化水平(%)19507.3429.24.4753.82.8717.0196010.3134.25.7160.54.6022.2197013.7137.16.9866.66.7325.4198017.6439.67.9870.29.6629.2199022.3442.68.7772.513.5733.6200028.5446.69.5074.419.0439.32010(预测)36.2351.810.1176.026.1246.21.上表说明A.1950年—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B.1980—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慢C.1950—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过农村人口D.1950—200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2.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3.不少城市由于人口和家庭小汽车猛增,导致交通拥堵。下面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看法,正确的是A.在城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并大量建设停车场;B.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并加强交通管理,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C.限制家庭小汽车的增长,设立无车日,倡导步行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车流量D.将生活区和工业区布局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市民流动量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8分)22、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____.(判断对错)23、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是剩余农产品的出现。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6分)24、【B自然灾害】

2012年1月11日上午;云南省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村民小组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总计约21万立方米的滑坡体从陡坡上倾泻而下,将赵家沟14户民房损毁掩埋,造成46人死亡2人受伤.

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12分)25、【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内蒙古的经济版图上;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呼包鄂区域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新兴的鄂尔多斯市在丰富的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资源基础上工业迅速崛起。

材料二:呼包鄂附近区域图。

材料三:2008年鄂尔多斯市工业产值增加值构成图。

(1)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____;

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

(2)河套平原形成“塞上米粮川”制约条件是____,农业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人为原因是____。

(3)简述呼包鄂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

(4)鄂尔多斯市规划新建一个工业园区,根据材料三,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最适宜选择的三类工业部门____、____、____,理由是26、【题文】(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示意我国耕地面积变化。

材料二图2示意2000年以来我国耕地减少因素构成。

材料三2009年6月25日是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2010年6月25日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导致2001—2003年耕地迅速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为________。(4分)

A.灾害损失B.生态退耕C.农业结构调整D.建设用地增加。

(2)结合材料二说明对农业用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因素有________。(4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生态退耕”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可能影响是________。(4分)

①有利于保持水土②降水量明显减少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促进水循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结合材料回答:你认为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8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新几内亚岛是仅次于格陵兰的世界第二大岛,分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连绵不断的中央山脉斜贯全岛,分布有许多死火山。铜是岛上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此外还有富金矿、铬、镍、海底天然气和石油等矿产资源。农业主要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和沿海低地,生产咖啡、椰子、可可、香蕉、茶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材料二:新几内亚岛地形图。材料三:新几内亚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风向季节性变换、海拔高度与坡向的影响,各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很大。下表是该岛重要港口城市莱城的气候资料。(气温单位:℃,降水单位:mm)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气温27.427.527.326.626.225.424.824.925.426.226.727.126.3降水2522433304203874145385424153203263514538(1)描述该岛的主要地形特征。(6分)(2)分析莱城降水特征及并说明该城市7、8月月降水量超过500mm的原因。(8分)(3)从地形和土壤角度,分析该岛的农业生产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区的区位优势。(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解析】

本题考查酸雨的形成。酸雨是因为人类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以硫酸型酸雨为主。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解析】【答案】D2、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据洋流的流向可知,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因此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向东流,索马里洋流属于季风洋流。在夏季表层海水受强大的西南季风驱使,表层海水流走后,从邻近的深水盆地中升起较冷的水补偿表层水的缺失,使得水温下降,成为寒流,此外,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北回归线附近,太阳辐射增强,高温干燥。故选D。【解析】【答案】D3、A【分析】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苏南>苏中>苏北.所以人口从苏北到苏中到苏南.

故选:A.

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人口的迁移,江苏境内人口迁移方向取决于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解析】A4、B【分析】解:根据题图推测:绝壁形成的地质过程应该是地壳运动;岩层断裂;流水沿岩体断裂处溶蚀;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加剧,形成峡谷;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

故选:B。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解析】B5、D【分析】【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析】【解答】解:

A;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直接所用的能源是太阳辐射放出的能量;故不符合题意;

B;由于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地球磁场的扰动;产生磁暴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故不符合题意;

D;太阳活动有时会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故正确.

故选:D.6、C【分析】【分析】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最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即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解析】【解答】解:A;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最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即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而A为夏至日,故不符合题意;

B;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最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即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而B为秋分,故不符合题意;

C;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最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即为北半球的冬至日,C即为冬至,故正确;

D;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最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即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而D为春分,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7、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该地区的降水量基本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故判断主要受夏季风影响程度影响,与距海远近和季风风向的影响有关,而农牧业活动不影响降水量的分布,反之,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影响农牧业分布;该地区位于季风环流影响,纬度位置与降水量的分布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降水量分布的基本规律,并结合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即可判断,注意结合选项内容比较分析,本试题还可结合该地区的农牧业分布或地形对降水量分布的影响等内容设计成题组。【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南山地垂直冲积扇流水携带的泥沙在山麓地带沉积而成塑造地表形态否地下有断层,地质结构不稳定,且易漏水.【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1)此题考查季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根据图中的植被是常绿阔叶林;判断此地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图中从②到①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海拔的不同,水热条件的不同,形成的自然带也不同,说明是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2)此题考查流水作用.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图中的③处在出山口附近;形成的地貌类型是流水堆积形成的冲积扇.这个地貌的形成过程也是地表径流形成地貌的过程,也反映了水循环的意义.

(3)此题考查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研究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图中的丁是断层构造,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原因是丁处有断层,地质结构不稳定,且易漏水.【解析】【解答】解:(1)根据图中的植被是常绿阔叶林;判断此地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图中从②到①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海拔的不同,水热条件的不同,形成的自然带也不同,说明是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2)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图中的③处在出山口附近;形成的地貌类型是流水堆积形成的冲积扇.这个地貌的形成过程也是地表径流形成地貌的过程,也反映了水循环的意义.

(3)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图中的丁是断层构造,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原因是丁处有断层,地质结构不稳定,且易漏水.

故答案为:

(1)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南山地垂直。

(2)冲积扇流水携带的泥沙在山麓地带沉积而成塑造地表形态。

(3)否地下有断层,地质结构不稳定,且易漏水.9、乙南寒径流水汽输送变质【分析】【分析】(1)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2)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从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反之为暖流.

(3)海洋水汽增发;然后再水汽输送环节下在陆地形成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及下渗后形成地下径流,最终在汇入到海洋中.

(4)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形成变质岩的作用为变质作用.【解析】【解答】解:(1)甲为下沉故为低温下沉;乙为高温上升.故温度高的为乙.

(2)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从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反之为暖流.故此图为南半球的洋流,③为寒流.

(3)海洋水汽增发;然后再水汽输送环节下在陆地形成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及下渗后形成地下径流,最终在汇入到海洋中.故②为径流环节,④为水汽输送环节.

(4)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形成变质岩的作用为变质作用.

故答案为:(1)乙(2)南寒(3)径流水汽输送(4)变质10、略

【分析】试题分析:(1)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河水流速大小;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图中甲河为黄河,该河段为黄河的下游地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所以下游几乎无支流汇入;流量减小甚至出现断流;有凌汛;含沙量大。华北地区3-5月份为春季,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量少;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较多。所以导致径流量较少。(2)图示乙河为海河,位于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洼处多中低产田,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旱涝、盐碱、风沙和水资源不足。(3)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所以河北、山东两省在大力发展粮棉生产的同时,建立了一批商品猪、肉牛、蔬菜、干鲜果品、海洋水产等基地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粮棉生产为棉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以及粮食;猪、肉牛、蔬菜、干鲜果品、海洋水产等农业生产为工业生产提高副食品等。(4)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根据图中的图例有铁矿、石油等资源,说明煤、铁、石油、天然气、海盐等资源丰富;根据图中的公路、铁路等说明海陆交通便利;根据图中地理位置和城市分布说明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工业基础好;社会协作条件好。(5)海洋环境问题主要有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渤海海洋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原因:渤海为我国的半封闭型内海(海水交换率和环境容量有限,无法消解巨大的陆源排污压力)。人为原因:沿海陆域和近岸海域的生产、生活废水的排放;海岸工程建设和渔业生产。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海洋环境问题。【解析】【答案】(1)地上河,几乎无支流汇入;流量减小甚至出现断流;有凌汛;含沙量大。(答对其中3点即可。其它合理答案亦可)此季节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量少;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较多。(5分)(2)旱涝、盐碱、风沙、水资源不足。(2分)(3)市场需求的变化。提供棉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提供粮食和副食品。(2分)(4)地理位置优越:煤、铁、石油、天然气、海盐等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工业基础好;社会协作条件好。(4分)(5)近岸海域水质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3分)自然原因:渤海为我国的半封闭型内海(海水交换率和环境容量有限,无法消解巨大的陆源排污压力)。人为原因:沿海陆域和近岸海域的生产、生活废水的排放;海岸工程建设和渔业生产(围垦和滥捕)11、B【分析】【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条件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的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护环境,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解析】【解答】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条件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的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护环境,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而不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故这种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12、1920年前,世界人口缓慢增长1920年后,世界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快速增长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缺乏,影响经济发展【分析】【分析】(1)在产业革命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世界人口发展缓慢;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口发展的速度加快,特别是二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人口迅猛增长.

(2)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是亚非拉人口增长迅速;欧洲;北美洲人口增长趋缓.

(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在近代明显趋缓,造成老龄人口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解析】【解答】解:(1)1920年前后相比较;世界人口增长发生的变化是1920年前,世界人口缓慢增长,1920年后,世界人口增长迅速.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相比较,特点是人口快速增长;原因是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缺乏,影响经济发展.

故答案为:(1)1920年前;世界人口缓慢增长;1920年后,世界人口增长迅速.

(2)人口快速增长;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3)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缺乏,影响经济发展.13、横纵横波速度慢,纵波速度快消失减慢固液CE【分析】【分析】(1)地震波有两种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2)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3)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解析】【解答】解:

(1)地震波分横波(速度慢)和纵波(速度快);根据这一特点可判断A为横波B为纵波.

(2)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根据这一特点判断出图中D莫霍界面,F古登堡界面,C地壳,E地幔,G外核,H内核(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根据这一特点可判断出F面以上物质为固体,F面以下外核部分为液体.

(3)岩石圈是指上地幔顶部和整个地壳.

故答案为:

(1)横纵横波速度慢;纵波速度快。

(2)消失减慢故液。

(3)CE14、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故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发展。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农业生产概况。【解析】【答案】正确15、略

【分析】【解析】

本题考查了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应该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的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所以本题表述有错。【解析】【答案】错三、单项填空(共6题,共12分)16、略

【分析】1.日食指当日地月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光。2.由于月球公转速度大于地球自转速度,且月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日食自西向东移动。【解析】【答案】1.B2.B17、略

【分析】1.读图可以看出,煤炭比重超过50%,于19世纪80年代。从1900年始,煤炭的比重下降。1950年进入世界能源多样化时代。能源中,地热能和核能则来源于地球内部。2.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使用的能源逐渐向清洁的新能源变化。【解析】【答案】1.A2.A18、略

【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看出195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在放缓。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提高,所以产生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3.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析】【答案】1.D2.C3.B19、略

【分析】1.根据经纬度判断,②为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2.四个地区中,①为西欧以乳畜业为主,其它地区以种植业为主。②为印度也大量出口农产品。③为我国东北,④为美国,两地发展农业都以大型机械化为主。四地中只有②③地区为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3.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是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解析】【答案】1.D2.A3.C20、略

【分析】1.由于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低地国家会被淹没,马尔代夫属于此类国家。同时会改变一些国家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中高纬地区。BD与全球变暖无关。2.全球变暖与大量砍伐森林和燃烧矿物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有关,D选项仍然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解析】【答案】1.A2.D21、略

【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看出195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在放缓。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提高,所以产生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3.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析】【答案】1.D2.C3.B四、判断题(共2题,共18分)22、√【分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由西向东公转,其公转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随着地球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变化着.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解析】【解答】解: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时间为每年的1月初,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

故选:对.23、√【分析】试题分析:城市是非农产业和从事非农产业人口的聚居地。当农业生产力提高到一定水平,农产品有了剩余,农业生产中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城市才可能产生。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解析】【答案】正确五、简答题(共1题,共6分)24、略

【分析】【分析】该题为常规性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地貌、植被及地质因素等.【解析】【解答】解:从地质;地貌、气候等方面考虑.

故答案为: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容易引发其他灾害;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大,斜坡多,易滑坡;降水多,尤其山区多暴雨,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六、综合题(共3题,共12分)25、略

【分析】【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