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新版选修4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冀教新版选修4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冀教新版选修4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冀教新版选修4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冀教新版选修4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选修4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中说,这部宪法也许是政治家充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也许是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也许是以上诸种情况的结合。这一文件是A.《权利法案》B.1875年宪法C.1787年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2、詹天佑在担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期间,为争取实现中国对中东铁路的全权管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仅争回了极微小的权利。主要原因在于A.西方人太歧视中国B.中国筑路技术太差C.中国铁路里程太短D.北洋政府软弱无能3、滦河铁路大桥是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在一百多年前主持修建的。下列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A.结合了中国传统桥梁打桩法B.是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C.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D.采用直井施工法解决桥面施工困难4、第三次反法联盟的积极组织者、英国首相皮特听闻某战役败北的消息后一病不起,并在撒手人寰前要人取下挂在墙上的欧洲地图,说:“卷起来吧!今后十年不再需要它了。”该战役最有可能是A.土伦之役B.奥斯特里茨战役C.莱比锡会战D.滑铁卢战役5、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史学界对下列历史人物研究最为集中的一组是A.严复康有为梁启超B.洪秀全李秀成孙中山C.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D.卢梭华盛顿拿破仑6、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反映了列宁()A.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B.对资本主义存在软弱和妥协的一面C.全面修改了马克思主义原理D.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转向资本主义7、列宁曾指出:“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有A.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B.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C.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D.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8、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A.正确B.错误9、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二十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A.正确B.错误10、“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马克思的观点。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11、拿破仑。

材料一1806年拿破仑发布《柏林敕令》;禁止欧洲大陆诸国与不列颠岛进行任何贸易,这是大陆封锁政策开始的标志。拿破仑深信断绝了对外贸易,英国就会陷入经济紊乱,不打自垮。考虑到法国是农业国,工业基础不如英国,拿破仑提出“不能忽视英国的商业在海外占据优势这一事实,因为它是海上霸主,法国在欧陆上是强大无比的,所以应竭力使法国的商业在大陆上占据优势”。

《柏林敕令》颁布后;英国开展反封锁,禁止与法国及其盟国的贸易,抢占法国及其盟国的殖民地。英国对外贸易反而不断上升。

拿破仑并未与欧洲结成“大陆共同市场”;而是禁止欧陆各国从英国及其殖民地购买工业品;生活用品,并禁止向英国出售农产品,同时必须向法国购买工业品和提供原料。各国深受其苦,纷纷通过走私贸易等方式进行反抗,导致英国工业品和殖民地货物大量充斥欧洲。面对日益猖獗的走私活动,拿破仑加强了对欧陆的军事占领,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更加强烈的反抗。

——摘编自黄振《“大陆封锁”与拿破仑帝国的覆灭》(1)阅读材料一;概括拿破仑实行大陆封锁政策的目的。

(2)有学者认为;大陆封锁政策无法阻挡现代化的潮流,在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任何壁垒;垄断不仅伤害他者利益,也是自我摧毁。请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阐述。

材料二革命者之言民权自立;不过因人心之所乐而因以饵之,以鼓动大众,树立徒党耳!假令革命果成,则其魁长且自立为君主,而改行压制之术矣。不见法之拿破仑乎?始则专倡民权复自为君主。

——1902年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革命书》有大儿华盛顿于前;小儿拿破仑于后,为吾同胞革命独立之表木(意:模范)。嗟呼!嗟乎!革命!革命!

——1903年邹容《革命军》昔始皇帝创无限专制君主制;其子二世亡之。那破仑一世破坏法兰西共和,帝制自为,身败名辱。其犹子那破仑三世仍明目张胆,蹈其复辙。今堕地呱呱之中华民国,在朝之魔王袁世凯一世方死未死,而在野之瞀儒袁世凯二世方生,一何中外古今之史例巧合若斯也?

——1916年陈独秀《袁世凯复活》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

——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3)以“拿破仑在近代中国的形象变迁”为主题,解读材料二。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景祐五年(1038)十月,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大夏国。此后,宋夏血战数年,宋军每战必败。康定元年(1040)五月,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八月,延州(今陕西延安)北面全被西夏荡平。范仲淹自请兼知延州。他淘汰老弱,分部训练士兵;修复城寨,招还流民垦荒,募商贾贸易。同时上书朝廷,主张坚壁清野,进行持久防御战。但未被朝廷采纳。康定二年、三年,好水川(今宁夏隆德东)之战、定川寨(今固原西北)之战,宋军皆败,折兵万余。庆历二年(1042)十一月,仁宗采纳范仲淹建议,复置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范仲淹等人一方面筑寨,加固边城;另一方面选将练兵,招募善于骑射的当地百姓以补充军队,又招还流民兴垦营田。范仲淹还以朝廷名义犒赏羌族各部,与之签订条约,严明赏罚,蕃部纷纷归附宋朝。庆历四年(1044)五月,庆历和议成,元昊削去帝号对宋称臣。——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仲淹戍边西北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范仲淹的戍边策略。13、材料要阳初(1890—1990年);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事业,被称为平民教育之父。要阳初平年既受过私整教育,又上过教会学校,还留学过美国耶音大学。1918年,要阳初学成毕业,随即赴欧洲战场为华工服务,有感于华工多不识字,使在华工营试办识字班。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国家危难;时局动荡,爱国人士推行的识字运动、平民教育、乡村改遗等呼声此起校伏。要阳初于1923年在北京建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城市里提倡识字运动。从l930年起,他由识字运动转到“农村建设”,在河北定县搞“平民教育”实验,提倘“以文艺教育款悉,以生计教育款穷,以卫生教育教弱,以公民教育救私”,期望以此改造农村社会。经过努力,定县农民的识字率大幅提高,农村发展状况得到改善和发展。后由于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步步递近,要阳初等人撤离定县。

——一据王松林主编《中国现代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兴起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晏阳初在定县的平民教育实践。14、材料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据周天度《蔡元培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1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詹天佑在西方学习9年,却未中断他对中华的苦恋与追求。回国后他认为’'交通之对于全国,犹之人心之对于身体。交通之发达,国家之富强,即不啻身体之康健0“1892年,唐山到山海关的关内外铁路要在滦河上建造大桥。英国、日本、德国籍的工程师都没有成功,詹天佑用压气沉箱法建成桥墩,如期顺利建成滦河大桥。詹天佑不仅在京张铁路建设中多次拒绝英、日等资本财团的染指,以铁路权益为重,绝不转手让于外人。在詹天佑领导下,1909年10月,京张铁路提前两年胜利建成通车。——摘编自经盛鸿、张瑞娟《詹天佑的爱国主义思想述评》

(1)根据材料;概括詹天佑的爱国主义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詹天佑。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宋应星,字长庚,著名科学家。他痛感空疏的学风是误国误民之害,素怀“经世致用”之志。他沉入民间,潜心了解民俗民情和当时已经相当高超的社会生产技术。他认为凡事“皆须试见而后详之”,对那些“未穷究试验”的经验事实往往存疑。《天工开物》所叙述的技术涉及农业、手工业,还绘有大量关于生产流程的插图,这些都是宋应星现场调查的结果。他首先提出了“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物种变异理论,并用蚕种的变异来说明,这比法国科学家拉马克的理论早了很多。在解释水银炼成朱砂,而朱砂重量超过原来的水银时,他认为是因为朱砂“借硫质而生”,这蕴含着质量守恒的思想。同时,他也承认“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宋应星,字长庚,著名科学家。他痛感空疏的学风是误国误民之害,素怀“经世致用”之志。他沉入民间,潜心了解民俗民情和当时已经相当高超的社会生产技术。他认为凡事“皆须试见而后详之”,对那些“未穷究试验”的经验事实往往存疑。《天工开物》所叙述的技术涉及农业、手工业,还绘有大量关于生产流程的插图,这些都是宋应星现场调查的结果。他首先提出了“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物种变异理论,并用蚕种的变异来说明,这比法国科学家拉马克的理论早了很多。在解释水银炼成朱砂,而朱砂重量超过原来的水银时,他认为是因为朱砂“借硫质而生”,这蕴含着质量守恒的思想。同时,他也承认“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应星在科技上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应星能够取得上述科技成就的原因。——摘编自邢兆良《晚明社会思潮与宋应星的科学思想》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系列致命的霍乱流行病,使19世纪中叶的伦敦遭遇极大的恐慌。约翰·斯诺(1813-1858)是一位信守经验论的英国医生。他的开创性研究都致力于改善公共卫生。当伦敦苏活区又一次被致命的霍乱袭击时,斯诺开始使用访谈、逻辑推理、图表、地图等方式,收集这种疾病爆发和传播路径的详细数据。他“发现几乎所有的死者都住在布劳德大街的一座水泵周边”,它取水的水井打在一个离污水坑仅有1米之遥的地方,这导致供水中渗入致命的细菌。斯诺撰写了调查报告,最终说服权威机构关闭了这座问题水泵,并结束了这场霍乱。斯诺对水体传染疾病的发现,引发了伦敦市公共供水、排水系统的通盘变革。世界其他城市也纷纷效法伦敦,做出了相同的改进。今天,斯诺以“现代流行病学之父”之名传世。系列致命的霍乱流行病,使19世纪中叶的伦敦遭遇极大的恐慌。约翰·斯诺(1813-1858)是一位信守经验论的英国医生。他的开创性研究都致力于改善公共卫生。当伦敦苏活区又一次被致命的霍乱袭击时,斯诺开始使用访谈、逻辑推理、图表、地图等方式,收集这种疾病爆发和传播路径的详细数据。他“发现几乎所有的死者都住在布劳德大街的一座水泵周边”,它取水的水井打在一个离污水坑仅有1米之遥的地方,这导致供水中渗入致命的细菌。斯诺撰写了调查报告,最终说服权威机构关闭了这座问题水泵,并结束了这场霍乱。斯诺对水体传染疾病的发现,引发了伦敦市公共供水、排水系统的通盘变革。世界其他城市也纷纷效法伦敦,做出了相同的改进。今天,斯诺以“现代流行病学之父”之名传世。——摘编自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约翰·斯诺开展流行病学研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约翰·斯诺开展流行病学研究的影响。

18、材料娄敬,齐人。汉五年(前娄敬,齐人。汉五年(前202年),到陇西戍守边塞,行至洛阳,正巧刘邦在这里。娄敬褐衣见刘邦,建议刘邦放弃洛阳、徙都关中,他说:“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积德累善十有余世,深得百姓拥护而陛下起于丰沛,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百姓肝脑涂地,父子暴骨郊野,不可胜数,哭声未绝,伤者未起,欲与周比隆,窃以为汉与周不同。”他进一步指出:洛阳无险可守,“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至于关中,“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刘邦问群臣,群臣因都是东方人,故都说洛阳便。张良驳斥了群臣意见,同意娄敬的看法。刘邦当日便起驾,徙都关中。娄敬以建议徙都关中有功,赐姓刘,拜为郎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娄敬建议徙都关中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娄敬建议徙都关中的思想。——据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1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刘知畿(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朝大臣、史学家。一生著述颇丰,其《史通》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他在《史通》中提出史官、史家是史学活动中的主体,优秀的史官、史家应当“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他对史官、史家之社会作用持有正面的、积极的认识,坚持“书法无隐”的原则,主张“彰善贬恶,不避强御”,对后世史官、史家产生极大影响。他提出的“史才三长”论,即“史才”是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必须具备的文字功底,最好是文字简洁、明晰、准确;“史学”是历史学者具备的博通古今的史实功底;“史识”是史学见识,即用正确的历史观作指导,才能写好历史论著。“史才三长”论是对《史通》之论史官、史家的另一种表述形式,也可看作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摘编自瞿林东《论刘知畿<史通>关于史学构成的思想》等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知畿关于史官;史家的主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知畿关于史官、史家主张的意义。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2题,共20分)20、黎塞留。

依据上表材料,从社会转型角度,结合所学,对黎塞留推行的措施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马克思曾预期,随着诸殖民地实现工业化和变得繁荣昌盛,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起来反抗,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断定: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实际上,他在致其好友恩格斯的一封信(1858年10月8日)中,就表达了这种担心:当欧洲变成社会主义时,繁荣的殖民地仍然维持着资本主义,因而会进攻和“扼杀”新生的西方社会主义社会。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我们看到,所发生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担心的情况完全相反。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前殖民地,即现在所称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呢?马克思曾预期,随着诸殖民地实现工业化和变得繁荣昌盛,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起来反抗,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断定: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实际上,他在致其好友恩格斯的一封信(1858年10月8日)中,就表达了这种担心:当欧洲变成社会主义时,繁荣的殖民地仍然维持着资本主义,因而会进攻和“扼杀”新生的西方社会主义社会。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我们看到,所发生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担心的情况完全相反。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前殖民地,即现在所称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请分析“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的原因,就其中一个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具体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5题,共50分)22、(历史——选修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23、“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这样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试卷上写下的话。谈谈你读后的感想。24、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2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摘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富有传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经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26、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据材料“政治家充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的产物,不符合材料,故A排除;《1875年宪法》是法国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也不符合材料,故B错误;1787年宪法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并且在中央与地反、南方与北方、大州和小州之间进行了妥协,因而符合“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充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故C正确;《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不符合材料,故D错误。故选C。2、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为争取实现中国对中东铁路的全权管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仅争回了极微小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詹天佑在收回利权的运动失败主要和当时的综合国力有关,D选项符合题意。西方人歧视中国人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和政府腐败有关,A选项排除。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表明中国的铁路修筑技术并不落后,B选项排除。中国铁路里程太短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3、D【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为解决八达岭隧道的施工困难,采取了采用直井施工法,提高了工程进度,由此可见,这一方法与滦河铁路大桥无关,故选D;其他三个选项均是对詹天佑修建滦河铁路大桥的正确描述,故排除ABC。4、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称“三皇会战”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是体现拿破仑军事天才的典型战例。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听后,懊丧地走到墙上张挂的欧洲地图前,说:“看来这幅地图十年里没有任何用处了。”,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5、B【分析】【分析】

【详解】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是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也要反封建主义,故研究最多的应该是洪秀全、李秀成、孙中山,他们都反对封建的清王朝,主张革命,故B项正确;A项的人物主张改良,C项的人物是维护清王朝的,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的人物是西方的,鉴于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不可能研究这些西方的人物,排除D项。6、A【分析】【详解】

苏维埃俄国曾试图实行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平均分配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后来列宁从实践中认识到,“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于是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体现出实事求是的作风,A正确;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并非列宁对资本主义软弱和妥协,排除B;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C错误;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D错误。7、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可知,发展工业化能够促进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改善人民的生活,巩固无产阶级的统治,这是“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A项正确;提升国防实力并不能挖掉国内资本主义的“老根”,排除B项;根据材料“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可知,发展农业不会“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排除C项;恢复市场并不能“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排除D项。故选A项。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8、B【分析】【详解】

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并不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故题目表述错误。9、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推动20世纪初政治变革的先驱,故题干说法正确。10、B【分析】【详解】

“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列宁的观点,故题干表述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11、略

【分析】【详解】

(1)目的:根据材料“拿破仑深信断绝了对外贸易;英国就会陷入经济紊乱,不打自垮”可归纳出通过切断对外贸易来削弱英国;根据材料“法国在欧陆上是强大无比的,所以应竭力使法国的商业在大陆上占据优势”可归纳出凭借政治优势,使法国商品控制欧陆市场和最终夺取欧洲霸权。

(2)看法:本题相对开放;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赞同材料观点的话,可从当时的世界发展趋势;工业革命的进行、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及大陆封锁政策的局限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3)解读:本题相对开放,关于对“拿破仑在近代中国的形象变迁”的解读,需要结合材料所给信息,将拿破仑的形象同当时的国情相结合,最后得出时代发展同拿破仑精神期待之间的关系即可。【解析】(1)通过切断对外贸易来削弱英国;凭借政治优势;使法国商品控制欧陆市场;最终夺取欧洲霸权。

(2)示例:赞同该观点。

19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但大陆封锁政策切断了欧陆国家同英国;殖民地的经贸联系,违背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走私活动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经济联系的必要性。

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有广阔的殖民地作为其市场和原料产地,又凭借海上霸权夺取了欧陆国家的海外殖民地,足以经受大陆封锁的冲击。作为农业国的法国无力遏制工业国的发展。

19世纪;自由贸易盛行。大陆封锁政策却强制欧陆国家完全沦为法国的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激化了这些国家与法国的民族矛盾,引发了强烈的反抗,加速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因此;大陆封锁政策违背了历史发展趋势,激化了矛盾,其失败是必然的。

(3)示例: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宣传与论战中,都以拿破仑为例表达各自主张。康有为认为拿破仑鼓动民众革命为其独裁创造条件,革命道路不可行;邹容视拿破仑为革命的楷模,革命在中国势在必行。拿破仑不同形象的出现,源于改良与革命两条道路之争。

中华民国建立后;北洋军阀实行独裁统治,先进知识分子倡导民主,反对专制,拿破仑成为了专制的代名词,以此批判北洋军阀对民主共和的破坏。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面临强敌入侵,拿破仑再次成为以弱胜强的象征,以其英雄事迹鼓舞全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志。

综上所述,在近代中国不同时期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人们选取拿破仑的某一面,塑造出不同的形象,寄托着不同的精神期待。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宋夏血战数年;宋军每战必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军备废弛,宋夏血战数年,宋夏矛盾尖锐,并且宋朝屡战屡败;根据材料“北面全被西夏荡平”可得出这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强势。

(2)策略,根据材料“修复城寨,招还流民垦荒”“进行持久防御战”“一方面筑寨,加固边城;另一方面选将练兵”等信息可知,范仲淹坚持持久防御战,营田固城、选将练兵;根据材料“以朝廷名义犒赏羌族各部,与之签订条约,严明赏罚,蕃部纷纷归附宋朝”可得出怀柔周边少数民族,对夏和议。评述,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范仲淹复置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后坚持持久防御战,同时采取怀柔周边少数民族政策,这有利于加强宋朝防御力量,减少战争伤亡,同时怀柔政策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有利于维护宋朝统治。【解析】(1)宋重文轻武;军备废弛;周边少数民族强势;宋夏矛盾尖锐;宋战略失误,屡战屡败。

(2)策略:坚持持久防御战,营田固城、选将练兵;怀柔周边少数民族,对夏和议。评:加强了宋朝的防御力量,减少战争伤亡和物资消耗;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宋朝的统治。13、略

【分析】【详解】

(1)条件:根据“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国家危难;时局动荡,爱国人士推行的识字运动、平民教育、乡村改遗等呼声此起校伏”所涉及的信息,可从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军阀混战,民族危机严重、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的角度概括。根据“要阳初平年既受过私整教育,又上过教会学校,还留学过美国耶音大学”可得出晏阳初的个人学识与经历;结合所学可得出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初步发展。

(2)评价:根据所学可从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改善了农村社会状况;促进了教育普及与发展;回避了农村的土地问题;在当时的背景下,用改良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等角度概括出答案。【解析】(1)条件: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军阀混战;民族危机严重;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晏阳初的个人学识与经历;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初步发展。(任意五点即可,照抄材料原文不给分)

(2)评价: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改善了农村社会状况;促进了教育普及与发展;回避了农村的土地问题;在当时的背景下,用改良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据“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得出成立相应管理机构;据“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得出权力下移;据“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得出教授治校;兼容并包。【解析】特点:成立相应管理机构,权力下移;教授治校;兼容并包。15、略

【分析】【详解】

(1)本小问的思想;依据材料“詹天佑在西方学习9年,却未中断他对中华的苦恋与追求”可知眷恋祖国;依据材料“交通之发达,国家之富强,即不啻身体之康健”可知实业救国;依据材料“英国;日本、德国籍的工程师都没有成功,詹天佑用压气沉箱法建成桥墩,如期顺利建成滦河大桥”可知为国争光;依据材料“詹天佑不仅在京张铁路建设中多次拒绝英、日等资本财团的染指,以铁路权益为重,绝不转手让于外人”可以概括出维护铁路主权。

(2)本小问的简评,依据材料“在詹天佑领导下,1909年10月,京张铁路提前两年胜利建成通车”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以及为近代中国的铁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依据材料“詹天佑不仅在京张铁路建设中多次拒绝英、日等资本财团的染指,以铁路权益为重,绝不转手让于外人”的信息可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争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依据材料“英国、日本、德国籍的工程师都没有成功,詹天佑用压气沉箱法建成桥墩,如期顺利建成滦河大桥”的信息可知扎实的知识、科学周密的施工方案的工匠精神影响后世。【解析】(1)思想:眷恋祖国;实业救国;为国争光;维护铁路主权。

(2)简评: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为近代中国的铁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争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扎实的知识、科学周密的施工方案的工匠精神影响后世。16、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天工开物》所叙述的技术涉及农业;手工业;还绘有大量关于生产流程的插图,这些都是宋应星现场调查的结果”并结合所学可知宋应星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对传统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重视调查和试验,提升了记载的科学性、真实性;根据“他首先提出了‘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物种变异理论,并用蚕种的变异来说明,这比法国科学家拉马克的理论早了很多”得出他提出了先进的科学思想,科学解释了许多自然现象。

(2)综合材料内容可知,宋应星能够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主要在于个人的勤奋钻研精神;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西方科技思想在中国传播,西学东渐思潮的发展;前代经验和技术的积累;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解析】(1)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对传统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重视调查和试验.提升了记载的科学性;真实性;提出了先进的科学思想,科学解释了许多自然现象。

(2)个人的勤奋钻研精神;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西方科技思想在中国传播,西学东渐思潮的发展;前代经验和技术的积累;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7、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19世纪中叶的伦敦”;结合所学得出工业革命加快英国城市化进程;根据“系列致命的霍乱流行病,使19世纪中叶的伦敦遭遇极大的恐慌”得出伦敦流行病频发,引发社会恐慌;根据“约翰·斯诺(1813-1858)是一位信守经验论的英国医生。他的开创性研究都致力于改善公共卫生”得出斯诺具有专业医学知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根据“收集这种疾病爆发和传播路径的详细数据”得出英国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

(2)影响:根据“斯诺对水体传染疾病的发现,引发了伦敦市公共供水、排水系统的通盘变革”得出加深了人类对流行病传播途径的认识,增强了防控流行病扩散的能力;根据“世界其他城市也纷纷效法伦敦,做出了相同的改进”得出推动了英国乃至世界各地城市治理变革;根据“斯诺以‘现代流行病学之父’之名传世”得出使斯诺获得人们的赞誉。【解析】(1)原因:工业革命加快英国城市化进程;伦敦流行病频发;引发社会恐慌;斯诺具有专业医学知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英国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

(2)影响:加深了人类对流行病传播途径的认识,增强了防控流行病扩散的能力;推动了英国乃至世界各地城市治理变革;使斯诺获得人们的赞誉。18、略

【分析】【详解】

(1)理由:根据材料“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积德累善十有余世;深得百姓拥护而陛下起于丰沛,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百姓肝脑涂地,父子暴骨郊野,不可胜数,哭声未绝,伤者未起,欲与周比隆,窃以为汉与周不同”可知,汉周政权建立方式不同;根据材料“至于关中,‘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可知,关中战略位置比洛阳重要,并已开发;根据材料“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可知,汉初政权不稳,定都关中可保进退。

(2)简评:娄敬主张迁都关中,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根据材料“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可知,重视传统治国理念(注重德治和民本思想);娄敬为西汉稳定和兴盛奠定基础;娄敬的主张体现“布衣将相”的家国情怀。【解析】(1)理由:汉周政权建立方式不同;关中战略位置比洛阳重要;并已开发;汉初政权不稳,定都关中可保进退。

(2)简评:有长远的战略眼光,重视传统治国理念(注重德治和民本思想);为西汉稳定和兴盛奠定基础;体现“布衣将相”的家国情怀。19、略

【分析】【详解】

(1)主张:由材料“他在《史通》中提出史官;史家是史学活动中的主体;”可知史官、史家是史学活动中的主体;由材料“优秀的史官、史家应当‘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可知强调史官、史家的道德操守;由材料“主张‘彰善贬恶,不避强御’,对后世史官、史家产生极大影响。”可知担负“彰善贬恶,不避强御”的社会职责;由材料“他提出的‘史才三长’论”可知史官、史家需具有“史才”“史识”“史学”的史学素养。

(2)意义: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刘知畿主张丰富了史家修养标准,促进史官、史家个体素养的提高、丰富了史学理论,有利于史学研究;由材料“主张‘彰善贬恶,不避强御’,对后世史官、史家产生极大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弘扬了“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材料“他提出的‘史才三长’论”成为中国史学优良传统的源头之一,对后世史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解析】(1)主张:①史官;史家是史学活动中的主体;②强调史官、史家的道德操守;③担负“彰善贬恶;不避强御”的社会职责;④史官、史家需具有“史才”“史识”“史学”的史学素养。

(2)意义:①丰富了史家修养标准,促进史官、史家个体素养的提高;②丰富了史学理论,有利于史学研究;③弘扬了“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④成为中国史学优良传统的源头之一,对后世史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四、论述题(共2题,共20分)20、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关于本题作答需要从材料所给的简介及黎塞留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解读即可。黎塞留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还是杰出的行政管理者;他当政期间,大力保护文学艺术,创建了法兰西学院,鼓励商业发展,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并大大拓展了法国在海外的殖民据点。黎塞留是法国专制制度的奠基者,他也因此而饱受责难;但他的对外政策得到毫无保留的赞赏和同情。他不仅为法兰西的荣耀而战,同时也为欧洲的文明而斗争。【解析】黎塞留是法国专制制度的奠基人。在他当政期间,法国王权专制制度得到完全巩固,为路易十四时代的兴盛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是将法国改造成现代国家的伟大改革家。他在任内筹建了法国海军部,因此被誉为“法国海军之父”。黎塞留奉行“国家至上”的理论,被认为是现代实用唯利主义外交的开创者,在西方有“现代外交学之父”之称21、略

【分析】【详解】

首先;根据材料列出马克思的结论。由材料可知,马克思的结论主要有两处:其一,是西方会衰落,并且首先发生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其二,殖民地会实现工业化,从而变得繁荣昌盛,进而影响西方局势。

其次;根据马克思的结论作颠倒处理得出观点。就马克思的第一个结论可颠倒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改革成果显著,西方并未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第二个结论可颠倒为殖民地即第三世界并没有实现工业化。

第三;就两种观点选择一种,结合史实进行评述分析。如谈论第一个观点时,可结合所学从政治上工人政治地位的提升;经济上福利制度的出现、社会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角度展开评述。

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与观点形成呼应。【解析】例一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改革成果显著。

(1)资本主义国家制度不断完善;西方的工人赢得了选举权和组织工会权。

(2)缓和社会矛盾;增加工人的工资,改善工人生活,组建福利国家;

(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安全网,人们遇到事故;疾病或失业时可以提供救助。

总结:西方的工人比较满足;他们变成了改良者,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