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75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题文】下列哪个城市不是经济特区A.深圳B.珠海C.厦门D.长沙2、传说庖羲氏的母亲踏上了一个“大人”的脚印而怀孕,神农氏的母亲因感到一条神龙的神秘力量而怀孕;殷契的母亲吃了一个燕蛋而怀孕。这说明在当时:()A.神确实存在B.人类是无性繁殖C.处于母系氏族时期D.人类只有母亲,没有父亲3、“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材料中的“上海一隅之抵抗”指的是()A.长沙会战B.枣宜会战C.淞沪会战D.徐州会战4、“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这是毛泽东主席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积敌人的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代表有()A.邱少云B.杨靖宇C.佟麟阁D.赵登禹5、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假如你在网上的搜索引擎中输入“拓荒牛”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地点是()A.珠海B.汕头C.海南D.深圳6、在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A.实现农业合作化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D.没收官僚资本7、1896年,美国首先和中国“合办”门头沟煤矿,在中国投资办厂。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始设立工厂是在:A.甲午战争后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C.鸦片战争后D.第二次鸦片战争后8、“两弹一星”中,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A.1964年10月B.1966年10月C.1967年6月D.1970年4月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题文】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最晚的自治区是1958年的宁夏回族自治区。

改正:____10、____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____隆重举行。11、“铁人”王进喜是航天工业领域的劳动模范。______(判断对错)1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2)1954年,____(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文革中____含冤病逝,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13、【题文】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说明理由。(10分)

【小题1】【】三个条约的签订者都是从海上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理由:

【小题2】【】三个条约都使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

理由:

【小题3】【】三个条约所涉及的战争都使北京城经历了浩劫。

理由:

【小题4】【】三个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理由:

【小题5】【】三个条约都割占了中国领土;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理由: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______(判断对错)15、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严复译述《______》,把西方进化论介绍到中国,被康有为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南京大屠杀期间,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将武汉作为战时的陪都。()17、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武汉会战。______(判断对错)18、史实:“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推论: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长处,用以抵抗西方侵略。()19、某班排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明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黄继光。()。A.AB.B20、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判断对错)______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3题,共12分)21、刘美丽同学在其一篇历史小论文中写道“清末民初;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是中山装。”

判断正误;理由是什么?2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3、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是唐胥铁路。()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3题,共15分)24、观察下图,把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A.率先在农村实行包干到户的地方B.起“龙尾”作用的沿江开放城市25、北京(北平)历尽沧桑,饱经风霜,见证了国家的屈辱,也记载了民族抗争。阅读下面4幅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这是近代的北京第一次惨遭列强凌辱;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这次浩劫指的是什么事件?

(2)图2:邓小平说,中国人民是带着都城北京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这个“耻辱”指的是什么?(3)图3:在中国近代史上,这道命令将永载史册:“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命令出自北平29军军部,发布于民国年。(4)图4:1949年,驻守北平的国名党军官将城门钥匙交给前来接防的解放军战士。标志着解放战争中的哪一场战役的结束,谁下达命令交出城门钥匙?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材料四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时局图》是兴中会会员谢缵泰所作的时事漫画,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深刻、形象地展示在了人们的面前。其旁题词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时局图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回答,周恩来访问印度时代表我国政府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同时期周恩来还参与什么国际会议?

(3)结合所学知识,如果我们要为材料三的图片加个标题,应该是A.“另起炉灶”B.“再次较量”C.“跨洋握手”D.“冰释雪融”

(4)材料四尼克松访华的这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为“________

(5)上述四幅图片反映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1题,共10分)27、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

今日(中国)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摘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2月10日)

(1)梁启超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运动?

(2)请模仿梁启超的“少年则国”的句式;写一个类似的句子。

(3)谈谈你对梁启超这段话的理解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本题考查的是经济特区的设立。当时,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没有长沙,故选D。【解析】【答案】D2、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类早期社会组织的认识。由于群婚的缘故,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女性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因此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里,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对人类早期社会组织的认识。3、C【分析】根据题干“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8月13日,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ABD不符合题干的地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淞沪战役的相关史实。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进行了比较努力的抗战,先后在正面战场发起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规模的会战。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淞沪战役的相关史实。【解析】C4、A【分析】A;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英雄;

B;杨靖宇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联的英雄;

C;D佟麟阁、赵登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卢沟桥抗战的英雄.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人物的知识.

注意英雄人物的事迹的识记.【解析】A5、D【分析】“拓荒牛”一夜崛起之城“经济特区的代表”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地点是深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决定在靠近港澳台地区的广东和福建率先实行试点,建立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来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共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汕头、厦门、珠海,其中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决定在靠近港澳台地区的广东和福建率先实行试点,建立经济特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经济特区的设立的相关史实.【解析】D6、C【分析】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知识。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由此分析,可以排除ABD,C正确。故选C。【解析】C7、A【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马关条约》的内容的认识,分析本题,A项《马关条约》中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增辟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也纷纷效仿,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和原料获取利润,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冲击很大,使中国开始不如近代,B项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C项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D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本题选A。考点:《马关条约》的内容【解析】【答案】A8、A【分析】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中国西部的戈壁滩罗布泊地区传出一声巨响,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故选A.

本题考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重点识记“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时间及影响.【解析】A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最晚的自治区是1965年设立的西藏自治区,所以答案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改为1965年西藏自治区。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解析】【答案】改为1965年西藏自治区10、1949北平【分析】此题旨在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及地点,是识记得知识点。11、略

【分析】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铁人”王进喜是航天工业领域的劳动模范,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王进喜。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模范人物王进喜的事迹。【解析】×12、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949年;在北平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为《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故填《共同纲领》。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填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被迫害致死,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1980年其追悼会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故填刘少奇。

【解析】(1)《共同纲领》(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刘少奇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三个条约的签订者都是从海上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三个条约;只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开放了通商口岸,《辛丑条约》没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使北京城经历了浩劫,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没有占领北京。三个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个条约,只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割占了中国领土,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列强对华的侵略。

点评:关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南京条约》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42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95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01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答案】(1)【√】

(2)【×】《辛丑条约》没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

(3)【×】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没有占领北京。

(4)【√】

(5)【×】《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14、略

【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和掌握.

解答本题需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解析】√15、天演论【分析】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他很大震动。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仿西方,推行维新改革,他翻译了《天演论》影响很大。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化论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很大,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所以严复被康有为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

故答案为:

天演论。

本题主要考查严复的思想主张的相关史实。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严复的思想主张的相关史实。【解析】天演论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分析】【分析】根据课本所学知识;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的再认和再现能力。17、×【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淞沪会战,不是武汉会战。

故答案为:×。

本题以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为依托;考查淞沪会战。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解析】×18、√【分析】【分析】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即学习西方的长处,用以抵抗西方侵略。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魏源的有关内容。19、√【分析】本题考查黄继光的事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挥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涌现出很多战斗英雄,黄继光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在上甘岭战役的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所以本题表述正确,故选A。【解析】A20、√【分析】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解析】√四、辨析题(共3题,共12分)21、错误;清末民初,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是西服。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分析】【分析】清末民初;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是西服。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

【点评】关于中山装,学生要知道,它因孙中山创制而得名。中山装融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孙中山又带头加以提倡,所以逐渐在社会上流行开来。22、错;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分析】【分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第一部宪法的史实。23、错误:唐胥铁路;改正:京张铁路。【分析】【分析】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设计出“人”字形路轨。1909年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故答案为:错误:唐胥铁路;改正:京张铁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京张铁路。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近代史上的科技成就。五、识图题(共3题,共15分)24、略

【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率先在农村实行包干到户的地方是安徽凤阳小岗村,起“龙尾”作用的沿江开放城市是重庆;从图中位置可以判断,中框填A;下框填B。【解析】中框填A;下框填B25、略

【分析】(1)此题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1956年,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军队攻占北京,闯入圆明园,掠夺珍宝,拿不走的就砸碎,为了掩人耳目,火烧圆明园。根据图片1可以判断,这次浩劫指的是火烧圆明园。(2)此题考查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攻占北京,根据材料结合图片2,可以判断这个“耻辱”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此题考查了卢沟桥事变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1912年是民国元年,因此命令出自北平29军军部,发布于民国多少年?根据历史时间计算可知,1937-1912+1=26年,因此1937年就是民国26年。(4)此题考查了平津战役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1949年,驻守北平的国名党军官将城门钥匙交给前来接防的解放军战士。可以判断这里讲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是华北全境解放。因此标志着解放战争中的平津战役的结束。傅作义下达命令交出城门钥匙。【解析】(1)火烧圆明园(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6年(4)平津战役;傅作义26、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时局图的背景。《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说明了我国民族危机加深。图中熊代表沙皇俄国,虎代表英国,肠代表德国,青蛙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2)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的相关内容。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