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24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微粒的运动。他把小微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则该图反映了()
A.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B.花粉微粒的运动轨迹C.每隔一定时间花粉微粒的位置D.每隔一定时间液体分子的位置2、分子力F、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线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B.当时,分子势能为零C.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3、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接近重金属核,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M、N、Q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重金属核最近,Q点比M点离重金属核更远。在重金属核产生的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点的电场强度比Q点小B.N点的电势最高C.粒子从Q点运动到M点过程中,电势能减小D.粒子从Q点运动到M点过程中,速度一直减小4、如图所示是原子的发射光谱;原子的吸收光谱、太阳光谱图像;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A.大多数原子的发射光谱是线状谱B.太阳光谱中的暗线表明,太阳中正好不存在这些金属C.可见光谱有分立特征,不可见光的光谱没有分立特征D.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是不连续的,所长我们看到了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5、对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α射线穿透力最强B.β粒子带负电,所以β粒子有可能是核外电子C.γ射线是光子,所以γ射线有可能是原子发光产生的D.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并放出一个电子6、原子弹和核能发电的工作原理都是核裂变。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B.X原子核中含有144个核子,裂变后的总质量数不变C.X原子核中含有144个核子,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D.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理想气体在真空中绝热膨胀时A.气体对外界做功B.气体内能不变C.气体温度降低D.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增大,则外界对气体做功C.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变化E.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E.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9、如图甲所示,让A分子不动,B分子从无穷远处逐渐靠近A。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F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p=0。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势能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C.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分子势能也为0D.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减小10、如图所示;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发生状态变化的过程,则该气体压强变化情况是()
A.从状态c到状态d,压强减小B.从状态d到状态e,压强增大C.从状态e到状态a,压强减小E.从状态b到状态c,压强减小E.从状态b到状态c,压强减小11、秦山核电站生产146C的核反应方程为147N+10n→146C+X,其产物146C的衰变方程为146C→147N+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11HB.146C可以用作示踪原子C.-1e-1e来自原子核外D.经过一个半衰期,10个146C将剩下5个012、由俄罗斯、比利时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中子衰变的新方式——放射衰变,即一个自由中子衰变成质子()和电子()同时放出质量可视为零的反中微子()。该科研成果对粒子物理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已知电子质量中子质量质子质量(为光速,不考虑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若某次一个静止的中子衰变中放出的质子动量则()A.强相互作用是中子衰变成质子和电子的原因B.中子衰变的核反应式为C.中子衰变过程中电子和反中微子的总动能为0.7468MeVD.中子衰变过程中放出的质子和电子,两者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3、带有活塞的气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达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Pb__________Pc,Qab_______________Qac(请填入>、<;=)。
14、仙女座星系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但由于光速有限,你看到来自那里的光线,实际上已经在太空中行进了_________年,因此观察遥远的天体就等于在观察__________________.宇宙很大,所以计算天体间的距离时常用_________作为单位,它等于_________.15、如图,慢慢向玻璃杯里注水,由于液面的表面张力作用,即使水面稍高出杯口,水仍不会溢出。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______(选填“收缩”或“扩张”)的趋势,这是因为液体跟空气接触的表面层里,分子间的距离要比液体内部的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
1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C,再由状态C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最后由状态B沿直线回到状态A,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气体由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的最高温度为______K;完成一个循环过程,气体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
17、如图所示,两端均开口的U形细玻璃管倒插入水杯中,管中有一段被水柱封闭的空气柱,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把管子向上提些,则左侧管内、外的水面高度差将________;如保持管的位置不变,而使管内气体温度升高一些,则左侧管内、外的水面高度差将________.
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10分)18、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19、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20分)20、在“用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将体积浓度为0.06%的一滴油酸溶液,轻轻滴入水盆中,稳定后形成了一层单分子油膜。测得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为0.02mL,形成的油膜面积为300cm2,则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该滴油酸溶液所含油酸分子的个数的数量级________。21、如图所示,一验电器与锌板相连,在处用一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关灯后,验电器指针保持一定偏角。
(1)现用一带少量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验电器指针偏角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再用相同强度的钠灯发出的黄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无偏转.那么,若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验电器指针______(选填“有”或“无”)偏转。
(3)为了进一步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标有和的为光电管,其中为阴极,为阳极。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阴极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则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______现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______(选填“为零”或“不为零”)。
22、如图为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
(1)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出多组气体压强与体积值后,利用DIS实验的绘图功能,得到如图所示p-V图像,则由图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压强与体积成反比的结论。
(2)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次数123456压强P/kPa116.2124.6134.3145.6158.8173.2体积V/cm314131211109体积倒数1/V/cm-30.0710.0770.0830.0910.1000.111PV乘积1626.81619.81609.21601.61588.01557.9
表中数据表明气体的pV乘积随着气体体积的减小而减小,试分析出现该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23、某同学利用智能手机和无人机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经查阅资料发现在地面附近高度变化较小时,可以近似将大气作为等密度、等温气体,实验地空气密度约为实验步骤如下:
(1)将手机固定在无人机上;打开其内置压力传感器和高度传感器的记录功能;
(2)操控无人机从地面上升;手机传感器将记录压强;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完成实验后降落无人机;
无人机上升过程中起步阶段可以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上升高度与其对应时刻如下表所示:。上升高度/013.6453.82121.91217.44时刻/00.300.600.901.20
根据上表信息,无人机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在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3)导出手机传感器记录的数据,得到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值,选取传感器的部分数据,作出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得到当地重力加速度值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32分)2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一根上端开口;下端封闭、长为90cm的细玻璃管,内有两段长为15cm的水银柱,封闭了长度均为15cm的A、B两段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
p0=75cmHg;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1)求两段空气柱的压强之比pA∶pB;
(2)若缓慢将此玻璃管倒置;试通过计算判断水银会不会从玻璃管口漏出?
25、如图所示,一内径均匀的导热U形管竖直放置,右侧管口封闭,左侧上端与大气。一段水银柱D和一个光滑轻质活塞C将A、B两部分空气封在管内。初始始稳定状态下,A气柱长度为lA=9cm,B气柱长度为lB=6cm,两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h=10cm。已知大气压强恒为P0=76cmlg,环境温度恒为T0=-297K。求:
(1)求初始稳定状态下B气体的压强PB;
(2)现仅对B气体级慢加热,只使B气体的温度TB=627K;求此时左右管水银柱液面高度差为多少;
(3)为使左右两管内液面等高,现仅用外力使活塞缓慢上移,求两液面等高时活塞移动的距离x(左侧管道足够长)。
26、如图甲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图乙是汞原子的能级图,若用处于n=2能级的汞原子跃迁发出的光子照射某种金属,恰好可以使它发生光电效应,试求:
(1)该金属的逸出功W0;
(2)若某次实验时图甲中的电压表示数为2V;且用处于n=4能级的汞原子跃迁发出的光子照射该金属,求到达A极板的光电子动能的最大值。(本题所求结果均以eV为单位)
27、如图所示,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形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左、右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长度均为水平部分一段空气柱将管内水银分隔成左、右两段。当温度为时,被封闭的空气柱的长度为水平部分左侧水银柱长度左侧竖直管内水银柱长也是大气压强相当于高为水银柱的压强。
(1)当被封闭的空气柱温度缓慢升高到多少时;水平部分某一侧的水银恰好能全部进入竖直管?
(2)当被封闭的空气柱温度缓慢升高到多少时;恰好能让某一侧竖直管内水银柱上方的空气全部排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AD.显微镜能看见的;悬浮的花粉微粒不是分子;AD错误;
BC.如图所示是小微粒每隔一定时间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表现出无规律性,期间微粒不一定是沿直线运动,B错误,C正确。
故选C。2、D【分析】【详解】
A.乙图线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故A错误;
B.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为零,此时分子力为零,故B错误;
C.从平衡位置开始;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故D正确。
故选D。3、B【分析】【详解】
A.由点电荷电场的电场强度公式
可得离重金属核最近的N点电场强度最大;故A错误;
B.离正点电荷场源最近的N点的电势最高;B正确;
CD.粒子为氦原子核,故带正电,又因为所以从Q点运动到M点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粒子的速度先减小再增加;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故C;D错误。
故选B。4、D【分析】【详解】
A.任何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线状谱;A错误;
B.太阳光谱中的许多暗线与太阳中存在的金属元素的特征谱线相对应;太阳光谱中的暗线表明太阳中正好存在这些金属元素,B错误;
C.可见光谱与不可见光谱都有分立特征;没有连续特征,C错误;
D.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都是不连续变化的;我们看到的原子光谱都是线状谱,D正确。
故选D。5、D【分析】【详解】
A.天然放射现象中有三种射线;其中γ射线穿透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A错误;
BD.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并放出一个电子;释放出的电子就是β粒子,所以β粒子不可能是核外电子,B错误,D正确;
C.在原子核发生衰变过程中;原子核释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后生成新的原子核,新原子核由高能级跃迁至低能级释放出γ射线,即γ射线是原子核跃迁发光产生的,不可能是原子发光产生的,C错误。
故选D。6、B【分析】【分析】
【详解】
ABCD.根据质量数守恒;则X的质量数。
m=235+1-89-3=144可知X原子核中含有144个核子;根据核电荷数守恒;得。
z=92-36=56所以X中的中子数。
n=m-z=144-56=88可知X原子核中含有88个中子;在核反应的过程中;质量数是守恒的。总质量数既不减小,也不增加,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B:D【分析】【分析】
【详解】
ABC.理想气体在真空中绝热膨胀时,绝热,吸放热为零,即Q=0;在真空中膨胀,气体对外做功为零;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U=0;即物体内能不变,温度不变,故AC错误,B正确;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知;理想气体在真空中绝热膨胀过程是熵增方向进行,即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故D正确。
故选BD.8、B:D:E【分析】【详解】
A.布朗运动就是固体颗粒在液体分子撞击下无规则的运动;故A错误;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增大,根据玻意耳定律
可知体积一定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故B正确;
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内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但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故C错误;
D.分子间平衡距离是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相等的位置;此时分子势能最小,故D正确;
E.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故E正确。
故选BDE。9、A:B【分析】【分析】
可以根据分子力做功判断分子势能的变化;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详解】
A.r>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选项A正确;
B.当r从无穷大开始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所以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选项B正确;
D.当r减小到r0继续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所以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选项D错误;
C.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分子势能最小,由于题中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p=0,所以在r0处分子势能小于零;选项C错误。
故选AB。10、A:C:E【分析】【分析】
【详解】
在VT图象中等压线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
可见,当压强增大,等压线的斜率
变小。
由题图可确定BD错误,ACE正确。
故选ACE。11、A:B【分析】【详解】
A.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即为11H;故A正确;
B.常用的示踪原子有:146C,168O,31H;故B正确;
C.00由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被释放出来,所以-1e-1e来自原子核内;故C错误;
D.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对于大量原子核衰变是成立的,个数较少时规律不成立,故D错误。
故选AB。012、B:C【分析】【详解】
A.弱相互作用是中子衰变成质子和电子的原因;A错误;
B.中子衰变的核反应式为B正确;
C.中子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
一个静止的中子衰变过程中放出的质子动能为
中子衰变过程中电子和反中微子的总动能为
C正确;
D.中子衰变过程中放出的质子和电子;中子衰变前速度不一定为零,质子和电子两者不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B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3、略
【分析】【详解】
[1]由
可知图线的斜率越大,压强p越小,故
[2]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因
所以
而
故【解析】<>14、略
【分析】【详解】
[1]仙女座星系离地球大约200万光年;看到来自那里的光线,实际上已经在太空中行进了200万年,因此观察遥远的天体就等于在观察宇宙的过去;
[2]由于距离太远;因此常用光年作单位;
[3]光年是光一年走过的距离。
【解析】200万宇宙的过去光年15、略
【分析】【分析】
考查液体的表面张力。
【详解】
[1]作为分子力的宏观表现;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液体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解析】①.收缩②.引力16、略
【分析】【详解】
[1]由图可直观地看出,气体在状态下的压强和体积的乘积相等,显然气体在状态下的温度相同。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
直线满足方程
代入上式,得
由上式可知,当时,温度最高,此时,有
代入数据,解得
[2][3]从状态A开始的一个循环过程中,内能变化量为零,但气体对外界做的净功值等于的“面积”,即
所以气体吸收的热量【解析】400吸收20017、略
【分析】【详解】
[1]设大气压强P0,封闭气体压强为P1,左侧高度差则有
因P0、P1保持不变,故不变;
[2]
由[1]可知,当温度升高时,P0、P1保持不变,则也不变【解析】保持不变保持不变四、作图题(共2题,共10分)18、略
【分析】【详解】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率。
纵坐标: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解析】见解析19、略
【解析】五、实验题(共4题,共20分)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2]该滴油酸溶液所含油酸分子的个数
数量级是1017【解析】①.4×10-10m②.1017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在处用一紫外线灯照射锌板;钾板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射出后.锌板带正电,用一带少量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会使锌板上带的正电减少,验电器指针偏角将减小。
(2)[2]用钠灯发出的黄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无偏转,说明黄光不能使锌板产生光电效应;改用红外线灯照射锌板,红外线的频率小于黄光的频率,红外线也不能使锌板产生光电效应,验电器指针无偏转。
(3)[4][5]当滑片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说明反向电压为即最大初动能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现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为零【解析】①.减小②.无③.④.为零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如图所示p-V图象,由图不能得到压强与体积成反比的结论,而是应该画图象;从该图象来判断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2)[2]气体的pV乘积随着气体体积的减小而减小,可能的原因:注射器的密封性不好,在推注射器活塞时,可能出现漏气现象;也有可能是因为忽略了压强传感器和注射器连接软管中气体的体积所致。【解析】①.不能②.注射器的密封性不好,在推注射器活塞时,可能出现漏气现象;也有可能是因为忽略了压强传感器和注射器连接软管中气体的体积所致23、略
【分析】【详解】
(2)[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每个0.3s内无人机的上升高度分别为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有
所以0~1.2s时间内无人机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0.3s时的速度大小为
[2]根据逐差法可得在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3)[3]设地面大气压强为p0,则
所以图线的斜率为
解得【解析】0.903.059.7六、解答题(共4题,共32分)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解:
(1)对上面一段水银柱进行分析,有
对下面水银柱进行分析,有
联立,可得
(2)水银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餐饮供货协议
- 附录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现代应用文书写作(第三版)教学课件电子教案
- 2025年度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协议执行细则4篇
- 2025年度个人留学担保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个人收入证明范本及税务合规服务合同
- 2025-2030全球氢混合锅炉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CO2激光冷水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女职工权益保护及性别平等知识有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个人间技术秘密保护保密合同4篇
- 高分子成型加工课件
- 消防救援-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条件下灾害防范及救援行动与安全
- 供热管网工程监理大纲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临床中心五年发展规划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四 引起受众传播内容要素的掌控
- 安徽新宸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绘本《汪汪的生日派对》
- 分手的协议书模板(5篇)
- 助产护理毕业论文
- 地震工程学概论课件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生字偏旁、拼音、组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