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高三语文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几乎所有的科学定律都体现出一种“不”的内在规定性。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人们建造“永动机”是不可能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则说“热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流入高温物体”(克劳修斯说法),或称“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的”,即建造一种装置,使其将热量百分之百地转化为机械能而不产生任何其它影响,这是绝对做不到的(普朗克说法);热力学第三定律则指出“绝对零度不可达”。当然,还有许多重大理论也包含了这种“不”的严格限定。如爱因斯坦“相对论”告诉我们,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则表明在量子力学中不能同时准确地给出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等等。一般说来,科学理论中的“是”往往是有条件地、相对地成立的,它们都是在做了多种假设,进行过多方面简化,有意忽略了数不胜数的次要影响因素之后,才从实验事实中抽象出来。因此它们也只有在严格的“理想条件”下才能成立,然而,在现实中这种“理想状态”也许永远都不会存在。但是科学定律中的“不”却是无条件地、绝对地成立的!对某一领域的不断求“是”固然可以使我们逐渐深化对事物的认识,然而只有求得到“不”才算摸到了这个领域的终极边界,才能够从闳阔的视野把握住该事物的整体,也才可以说对这一领域达到了彻底的认识。当牛顿力学建立起来以后,它几乎可以精确完美地解释一切力学问题,人们都认为这种力学理论应用范围无限广阔,物理学已经最后完成,人们的眼中对它看不到一丝一毫的“不”。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开始遇到了麻烦,正像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所指出的,虽然物理学是万里晴空,“可是现在,这种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被两朵乌云(以太漂移和黑体辐射)遮蔽得黯然失色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力学的建立彻底扫清了物理学天空的乌云,同时也为经典物理寻求到了“不”,牛顿力学只适用于宏观经典时空范围。这不仅划定了经典力学的最后疆界,同时还开拓了更为广阔、更为壮观的物理学新天地。可见,求得一个领域的“不”并不是认识的终结,它正是一个全新领域求“是”的开始。另有一种深蕴哲理的“求不”,那就是科学上的“证伪”原则。当代西方最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曾经提出过“理论不能证实,只能证伪”的著名论断,他认为,“观察和实验所提供的经验事实只能证明一个理论是假,却不能证明一个理论是真。”为什么会是这样?他的回答是,“证实是归纳问题,证伪则是演绎问题”,“作为科学理论的普遍陈述虽不能为大量经验事实所肯定,但却能被个别经验事实所否定”。例如,为了验证“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结论,哪怕你走遍七大洲,考察了全世界上千万只乌鸦都是黑色的,也不足以证明这一结论是绝对正确的,只要有人发现一只白乌鸦就可以彻底否定“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既定结论。可见,不管有多么丰富的经验事实都无法严格证明为“真”,相反,仅仅一个“证伪”就足以否定整个科学原理或科学定律。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在制定社会发展计划时也应当有意识地增拓“求不”思维,自觉地寻找相关的边界限制。例如,对一座人口极度稠密的大都市,在大力提倡“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同时,有没有从道路容量、停车泊位以及城市空气污染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定出这个城市汽车最佳拥有量,并据此制定汽车销售策略和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呢?对人类社会发展求“不”要比对自然规律求“不”困难得多。因为对自然寻求“不”并不涉及具体人的利害,而人类社会的“不”将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害关系。每个人都带有生命个体的普遍特征,即以自我生存为中心,然而每个人的生存又无法脱离社会的整体支撑。这个矛盾也许是当今社会一切不谐之根源。“求是”关注的往往是局部个体的可行性,而“求不”则必须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认清整体的约束性。世人大多注重“求是”而疏忽“求不”,热衷于谋求自身发展,而较少顾及自我制约,可见在现实生活中“求不”比“求是”更加需要人们拥有清醒的头脑,全局的眼光,以及能够放眼高远时空的预见能力。我们生活的环境不只对我们展示了精深的至理,还为我们规定了严格的戒律。“求是”与“求不”这一对称思维,会使我们既善于进取又胸怀戒规,这样才能行稳致远。(选自詹克明《实事求“不”》,有删减)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热力学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能够证明几乎所有科学定律都包含着“不”的限定。B.科学理论中的“是”需要经过多种假设、忽略诸多影响因素进而抽象出来,在现实中很难成立。C.波普尔认为理论“只能证伪,不能证实”,观察和实验提供的经验事实无法证明理论的真假。D.人类社会中每个人以自我生存为中心,导致社会发展“求不”要比自然规律“求不”困难得多。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求是”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但彻底认识某领域不能仅“求是”,更要“求不”。B.牛顿力学从没有“不”到求得“不”,再次证明科学定律几乎不存在绝对的“是”。C.只要找到一只白乌鸦就能推翻“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结论,故证伪是容易实现的。D.生活中“求是”与“求不”思维分别指向局部可行性与整体约束性,二者不可偏废。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A.孟德尔遗传定律预测了子代在遗传上会继承亲代的某些特征,实验和观察证明,这一定律是正确的。B.罗素说过,我无法带领一群人,因为我无法确定自己对,我也无法跟随一群人,因为我无法确定他们对。C.在库恩看来,科学革命是在广泛接受的科学范式里,发现了现有理论解决不了的例外,然后用竞争性理论取代它。D.爱因斯坦认为,相对论是通向更可靠理论的中间环节,一旦被否证,无论逻辑多严密,理论多完美,都要坚决摒弃。4.“求不”思维在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中具有怎样的价值?请根据材料概括。5.本文是如何严谨阐述“求不”思维对于自然科学的重要性的?请从论证思路和论证语言的角度加以分析。【答案】1.B2.C3.D4.①在科学领域,“求不”思维能够让人们从更广的视野把握事物整体,达到对某一领域的彻底认识,并开始全新领域的求“是”。
②在社会领域,“求不”思维能让人们在更高层次上认清整体的约束性,促使人们形成放眼高远时空的预见能力。5.①论证思路清晰,首先对科学领域中的“是”与“不”进行区别,进而举例证明“求不”思维的重要性;接着阐释“求不”思维的“证伪”原则,通过例证和引证进一步论述“求不”思维的价值。
②论证语言精准,文中恰当使用“几乎”“一般说来”“也许”等不确定词语和“彻底”“足以否定”等确定性词语,体现作者在陈述事实时的客观与严谨。【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能够证明几乎所有的科学定律都包含着‘不’的限定”错误,事例与观点不匹配。列举热力学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是为了论证“几乎所有的科学定律都体现出一种‘不’的内在规定性”这一观点。C.“观察和实验提供的经验事实无法证明理论的真假”错误,波普尔认为“观察和实验所提供的经验事实只能证明一个理论是假,却不能证明一个理论是真”。D.“导致社会发展‘求不’要比自然规律‘求不’困难得多”错误,强加因果。根据原文“对人类社会发展求‘不’要比对自然规律求‘不’困难得多。因为对自然寻求‘不’并不涉及具体人利害,而人类社会的‘不’将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害关系”可知,并不是每个人以自我生存为中心,导致了社会发展“求不”要比自然规律“求不”困难得多。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故证伪是容易实现的”错误。文中用白乌鸦的例子是用来论证:不管有多么丰富的经验事实都无法严格证明为“真”,相反,仅仅一个“证伪”就足以否定整个科学原理或科学定律。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第四段的观点是“在科学领域内,经验事实不能证明理论为真,只能证伪”。A.只体现了通过实验观察来证实;B.不属于科学领域且既无证实也无证伪;C.是理论替代,与本段观点无关;D.相对论只能被证伪,体现了在科学领域内,经验事实不能证明理论为真,只能证伪,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科学领域:根据“只有求得到‘不’才算摸到了这个领域的终极边界,才能够从闳阔的视野把握住该事物的整体,也才可以说对这一领域达到了彻底的认识”以及“求得一个领域的 ‘不’并不是认识的终结,它正是一个全新领域求‘是’的开始”可知,“求不”思维能够让人们视野更加开阔,认知更加广泛透彻,便于把握事物整体,以利于求“是”。在社会领域:根据“我们在制定社会发展计划时也应当有意识地增拓‘求不’思维,自觉地寻找相关的边界限制”以及“‘求不’则必须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认清整体的约束性。世人大多注重‘求是’而疏忽‘求不’,热衷于谋求自身发展,而较少顾及自我制约,可见在现实生活中‘求不’比‘求是’更加需要人们拥有清醒的头脑,全局的眼光,以及能够放眼高远时空的预见能力”可知,“求不”思维能让人们自觉地寻找相关的边界限制,对认知层次要求更高,促使人们头脑清醒,眼光全局化,预见能力增强。【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和语言特点的能力。论证思路:本文选自《实事求“不”》,文章开头首先提出观点:几乎所有的科学定律都体现出一种“不”的内在规定性。然后从科学领域对“是”与“不”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对某一领域的不断求“是”固然可以使我们逐渐深化对事物的认识,然而只有求得到“不”才算摸到了这个领域的终极边界,才能够从闳阔的视野把握住该事物的整体,也才可以说对这一领域达到了彻底的认识。接着,列举牛顿力学的事例证明“求不”思维的重要性,以及“求不”思维的“证伪”原则,通过引用西方最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的观点,列举只要有人发现一只白乌鸦就可以彻底否定“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既定结论的例子,进一步论述“求不”思维的价值。从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两大角度展开详细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求是”与“求不”这一对称思维,会使我们既善于进取又胸怀戒规,这样才能行稳致远。论证思路清晰,层次性强,结构完整。论证语言:科学严谨,客观准确。如“一般说来,科学理论中的‘是’往往是有条件地、相对地成立的”以及“当牛顿力学建立起来以后,它几乎可以精确完美地解释一切力学问题”“在现实中这种‘理想状态’也许永远都不会存在”等句子中的“几乎”“一般说来”“也许”这些不确定词语,表述非常严密。再如,“只要有人发现一只白乌鸦就可以彻底否定‘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既定结论”以及“仅仅一个‘证伪’就足以否定整个科学原理或科学定律”中的“彻底”和“足以否定”等确定性词语,体现作者表述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赶场刘平起床看看天,晴。麻爷记得今天是星期二,老街逢场。①每周两场,周二和周四。逢场必赶,麻爷的习惯。早饭后,麻爷就出门了。一会儿,经过一家门口,麻爷喊周爷:“周海清,赶场!”话音刚落,里面周爷就应:“来啦。”像早就等着一样。只要赶场,俩老头都结伴儿,从不落单。“麻德贵,早饭吃没?”出来,周爷问。“吃了。”麻爷说。心里有些忍不住想:“咋不问我吃的啥?”于是又补充一句:“包子、鸡蛋,还有牛奶。您呢?”这个“您呢”有两层意思,一是“吃没”,但麻爷更想知道周爷早饭吃的啥。“吃了。馒头、稀饭、鸡蛋、小菜。”周爷说,打了个饱嗝。“咋没喝牛奶?”麻爷说。周爷笑了一下说:“喝不惯。还是稀饭安逸。”麻爷有些乐,说:“开始我也喝不惯牛奶,喝几天就习惯了。现在,都离不开了。”周爷看一眼麻爷,又打了个饱嗝。俩老头一路闲扯着,朝老街走。老街在一公里外,很小,呈“丁”字形。②房屋都是老旧低矮的砖瓦房、木板房,街面铺着青石板,已被岁月磨出了凹凼,碾出了沟槽。以前,老街没有名字,但村民们给取了名字。“丁”字的一横叫“横街”,一竖叫“槐子街”,因为那一竖的尾上,有一棵老槐树,枝繁叶茂。后来,政府给老街取了名字,还钉了牌牌。也许是村民们叫习惯了,又或许是他们不喜欢新街名,嘴里还是叫“横街”“槐子街”。麻爷和周爷赶场,有自己的“三部曲”:闲逛,喝茶,喝酒。从横街西边进入,逛了横街,又逛槐子街。逢场天,老街最热闹,卖啥的都有。上街卖东西的都是当地的村民,他们守着自己的东西,也不叫卖,很悠闲随意的样子。有老头嘴里“吧嗒”着叶子烟,女人手里纳着鞋垫。买卖对他们来说,似乎并不重要。逛街的时候,麻爷和周爷都不急不忙,看见中意的东西,脚步就停下来,把东西拿在手里看看,讨价还价,合适了就买。逛完街,他们手里一般会拿点儿东西,或菜秧树苗,或刀瓢锅铲,抑或是别的什么。然后,去喝茶。麻爷和周爷走进茶铺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很多茶客了。有熟悉的看见了,就招呼李三娘:“来!收钱。”捏着皱巴巴票子的手,已经伸出去了。李三娘收了钱会马上通报给麻爷和周爷,比如王二哥给的钱,李三娘就尖着嗓子这样喊“两位新客的茶钱王二哥给啦——!”这里的“新客”不是指新来的客人,而是说刚到的客人。③麻爷和周爷就笑吟吟冲王二哥抱拳:“道谢,道谢!”王二哥抱拳回礼:“就吃碗茶,道啥谢。”麻爷和周爷找空位子刚坐下,李三娘就已经把两只茶碗放桌子上了。碗底一小撮老三花,滚开的水一冲,香味就扑进鼻孔。李三娘的茶一块钱一碗。茶铺是个消磨时间的好地方。天下大事、百姓闲事、坊间趣事、四季农事、小道消息,都有人聊。还有卖瓜子花生的,端个小簸箩在堂子里穿梭。快中午的时候,麻爷和周爷碗里的茶水也白了。茶客们开始三三两两起身往外走,麻爷和周爷也起身往外走。他们是去喝酒,过酒瘾。张五娘的酒铺子很小,半间瓦房,三张小桌子。不卖别的,就高粱酒和豆腐干、带壳花生。那棵老槐树,就在酒铺子门口。高粱酒用黑土碗装,一块钱一两。豆腐干有两种,薄的、厚的,薄的五毛一个,厚的一块钱一个。在张五娘的酒铺子,麻爷和周爷都是二两酒,一块薄豆腐干。④豆腐干拿在手里掰一小块放进嘴里,慢慢咂味儿,然后端起黑土碗抿一口酒。那天,在张五娘的酒铺子里,麻爷和周爷听人在议论新街,说新街建好,就要开街了。新街是配套新小区建的,离老街有半里多路。麻爷和周爷去看过几次,四条街都是楼房,最高的有六七层,白墙红瓦,晃眼睛。“看起来漂亮,没意思。”麻爷说。周爷嘴里嚼着豆腐干,说:“开街也没人去。”说了,端起黑土碗“滋溜”喝口。你一句我一句,麻爷和周爷都对新街不感兴趣。张五娘一直坐在凳子上听他们说,突然,像想起了什么,说:“听说以后新街多赶一天,二四六逢场。”麻爷说:“扯淡!”出小区十多分钟,麻爷和周爷照例就到了横街西口。让他们感到奇怪的是,街上安安静静的,一个人也没有。街两边的铺子,也一家家都关门闭户。看着空荡荡的老街,麻爷和周爷心里都“咯噔”一下,他们猛然想起,今天是新街开街的日子!似乎是怀着最后的什么希望,俩老头仍然在老街闲逛起来。从横街逛到槐子街,仍然没看见一个人,没有开门的铺子。李三娘的茶铺关着,张五娘的酒铺子也关着。最后,他们在那棵老槐树下的石凳上坐下来。“星期二,咋就不赶场了呢?”麻爷和周爷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心里都感到很失落,很郁闷。这时候老街突然出现了几个人,男男女女,衣着光鲜,像是外地人。一个男人脖子上还挂着照相机,他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拍照。后来,他们到了槐子街,那个男人突然举起照相机对着老槐树下的麻爷和周爷“咔嚓”了几下。“麻爷,我们也去看看?”周爷突然说。“去就去!”麻爷说。俩老头站起身,往新街走。新街今天像过节一样,到处是花篮、彩旗。麻爷和周爷一路走一路看,发现王么哥的炒菜馆变成了酒楼,马情情的照相馆变成了影楼,连李三娘的茶铺也跟着人家叫茶楼。“都跑到新街来了。”麻爷嘀咕一句。“都来了。”周爷说,喉咙里“咕噜”一声。“还是老街赶场安逸。”逛到李三娘的茶楼门口,麻爷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说。周爷的目光在新街上扫来扫去说:“现在没人了,就不安逸了。”说着,俩老头互相看一眼对方,就心领神会抬腿迈进了李三娘的茶楼。(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街人看重乡情,他们当街做买卖,悠闲随意,并不很在意自家的货品能否卖出。B.在酒铺子,与众人不同,麻爷和周爷表现出对新街的不屑,这体现他们的守旧心理。C.给老街的人和景拍照,说明外地人比老街人更能深刻理解和关注老街的历史价值。D.末段两次提到“安逸”,可以看出二人“安逸”与否的标准在人,而非店铺的新旧。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①讲述日常生活,使用短句,省略判断词“是”,体现叙述语言的简洁和口语化。B.句②对老街外观的描写表明其历史悠久,“老旧低矮”等暗示老街搬迁的原因。C.句③从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描绘茶客寒暄的场景,展示了老街人的乡俗礼仪。D.句④“掰、咂、端、抿”等动作紧凑自然,一气呵成,体现二人喝酒的畅快与惬意。8.开头部分周爷和麻爷关于早饭的对话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9.小说在叙事时,有时会始终沿主线叙事,有时会暂时中断主线、插入相关事情或片段。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叙事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答案】6.C7.D8.关于早饭的对话是二人日常问候的一部分,符合结伴赶场时闲聊闲逛的特点;周爷“喝不惯”牛奶,觉得“稀饭安逸”,麻爷由开始的“喝不惯”到“喝几天就习惯”,暗示了生活方式变化中二人的不同体验,为下文二人接受新街的变化这一情节埋下伏笔。9.本文叙事特点是暂时中断主线,插入相关事情。小说整体上讲述了麻爷和周爷结伴去老街赶场却扑空、转而去新街赶场的故事,展现他们对社会生活变化由不适应到最终接受的过程。在主线叙述中,插入了二人以往在老街赶场的诸多场景,展示了老街的风俗人情。插叙部分对主线内容形成补充,避免叙述结构的单一,丰富了人物形象,体现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老街人的变化。【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C.“比老街人更能深刻理解和关注老街的历史价值”错误,文中只是说“街突然出现了几个人,男男女女,衣着光鲜,像是外地人。一个男人脖子上还挂着照相机,他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拍照”,并没有将外地人和老街人对老街的历史价值的理解和关注进行比较。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的分析和鉴赏能力。D.“紧凑、一气呵成、畅快”错误。文中在描写“掰、咂、端、抿”等动作时,写到“掰一小块放进嘴里”“慢慢咂味儿”“然后端起黑土碗抿一口酒”,非常地随性自然,并不紧凑,体现出二人喝酒时的惬意。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语段作用的把握能力。本处是说麻爷去老街赶场,然后经过周爷家门口的时候,喊周爷一起,于是二人结伴去赶场,因为正是吃完早饭后,于是早饭的内容就成了二人日常问候的一部分,所以这样写符合结伴赶场时闲聊闲逛的特点。麻爷早饭吃的包子、鸡蛋,还有牛奶,周爷早饭吃的馒头、稀饭、鸡蛋、小菜。麻爷说自己开始喝不惯牛奶,喝几天就习惯了,现在自己已经离不开牛奶了。而周爷说自己喝不惯牛奶,还是觉得稀饭安逸。所以,二人的对话暗示了生活方式变化中二人的不同体验。文章结尾说到二人来到新街赶场,到了李三娘的茶楼,互看一眼就心领神会地抬腿迈进了李三娘的茶楼,所以文中关于早饭的对话为下文二人接受新街的变化这一情节埋下伏笔。【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叙事特点和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文章前五段写到麻爷和周爷结伴去老街赶场,边走边闲聊有关早饭的事情。文章从第十三段写到麻爷和周爷照例来到了横街西口,但是让他们感到奇怪的是街上一个人也没有,安安静静的,于是周爷提议去新街看看,于是二人转而去新街赶场,展现他们对社会生活变化由不适应到最终接受的过程。这是文章的主线。本文的中间部分写到老街的位置以及特点,然后写到麻爷和周爷赶场的“三部曲”,通过周爷和麻爷的“三部曲”展示了老街的风俗人情。所以插入部分对主线起到补充的作用,避免叙述结构的单一,丰富了人物形象,体现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老街人的变化。所以,本文叙事特点是暂时中断主线,插入相关事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隋炀帝好自矜夸,护短拒谏,诚亦实难犯忤。虞世基不敢直言,或恐未为深罪。昔箕子佯狂自全[注],孔子亦称其仁。及炀帝被杀,世基合同死否?”杜如晦对曰:“天子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天下。世基岂得以炀帝无道,不纳谏诤,遂杜口无言?偷安重位,又不能辞职请退,则与箕子佯狂而去,事理不同。昔晋惠帝贾后将废愍怀太子,司空张华竟不能苦争,阿意苟免。及赵王伦举兵废后,遣使收华,华曰:‘将废太子日,非是无言,当时不被纳用。’其使曰:‘公为三公,太子无罪被废,言既不从,何不引身而退?’华无辞以答,遂斩之,夷其三族。张华既抗直不能成节,逊言不足全身,王臣之节固已坠矣。虞世基位居宰辅,在得言之地竟无一言谏诤,诚亦合死。”太宗曰:“公言是也。人君必须忠良辅弼,乃得身安国宁。公等各宜务尽忠谠匡救朕恶终不以直言忤意辄相责怒。”(选自《贞观政要˙论求谏》,有删减)材料二:(张华死后)后伦、秀伏诛,齐王冏辅政,挚虞致笺于冏曰:“间于张华没后入中书省,得华先帝时答诏本草。先帝问华可以辅政持重付以后事者,华答:‘明德至亲,莫如齐王,宜留以为社稷之镇。’其忠良之谋,没而后彰,与苟且随时者不可同世而论也。议者有责华以愍怀太子之事不抗节廷争。当此之时,谏者必得违命之死。先圣之教,死而无益者,不以责人。故晏婴,齐之正卿,不死崔杼之难;季札,吴之宗臣,不争逆顺之理。理尽而无所施者,固圣教之所不责也。”(选自《晋书˙张华传》,有删减)[注]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因纣王无道,劝谏不听,便佯装发狂来避免灾祸。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公等各宜A务尽忠谠B匡救朕C恶D终不以直言E忤意F辄相G责怒。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收,逮捕。与《过秦论》中“收天下之兵”的“收”意思不同。B.三公,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职的合称。文中指张华位居三公之一。C.间,秘密地。与《鸿门宴》“道芷阳间行”的“间”意思相同。D.持重,谨慎稳重。与成语“老成持重”中的“持重”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提出,隋炀帝自身护短,不听谏言,导致最终被杀身亡,作为大臣的虞世基似乎不该一同被处死。B.杜如晦以箕子、张华为例向唐太宗证明,即便天子无道,只要有抗颜直谏的忠臣在,就不会失去天下。C.先帝曾向张华咨询身后事宜,张华认为齐王贤德至亲,可掌管天下。张华死后,挚虞看到他应答的文稿。D.晏婴、季札都是国家重臣,但他们都没有为了忠君而以死抗争,可见死谏并非衡量忠臣的唯一标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世基岂得以炀帝无道,不纳谏诤,遂杜口无言?(2)其忠良之谋,没而后彰,与苟且随时者不可同世而论也。14.在对张华的认识上,杜如晦与挚虞二人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答案】10.BDF11.D12.B13.(1)虞世基怎么能因为隋炀帝不讲道义,不接受直言规劝,就闭口不提意见呢?(2)他忠诚的谋划,在死后更加显现出来,与那些随时事苟且偷生的人是不能一同而论的。14.杜如晦认为张华不能死谏或引退,失去王臣气节,的确该死;挚虞认为张华已尽忠臣进谏之职分,不应被处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你们一定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及时地指出并纠正我的过失,我一定不会因为你们直言冒犯、指出我的过错就责怪、怨怒你们。“务尽忠谠”与“匡救朕恶”结构对称,即在B、D处断开;“以直言”是“忤意”的状语,应在“意”处,即在F处断开。所以,BDF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逮捕;收缴。句意:派使者捉拿张华。/收缴天下的兵器。B.正确。C.正确。均为“秘密地”。句意:我在张华死后秘密进入中书省。/取道芷阳,抄小路走。D.错误。担负重大任务;谨慎稳重。句意:先帝问张华什么人可以辅佐朝政担负重任、托付后事。/指人经验丰富,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B.“以箕子……为例……证明,即便天子无道,只要有抗颜直谏的忠臣在,就不会失去天下”错误。由原文“昔晋惠帝贾后将废愍怀太子,司空张华竟不能苦争,阿意苟免。及赵王伦举兵废后,遣使收华,华曰:‘将废太子日,非是无言,当时不被纳用。’其使曰:‘公为三公,太子无罪被废,言既不从,何不引身而退?’华无辞以答,遂斩之,夷其三族。张华既抗直不能成节,逊言不足全身,王臣之节固已坠矣”可知,张华并不是抗颜直谏的忠臣,所以并不能证明即便天子无道,只要有抗颜直谏的忠臣在,就不会失去天下。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岂”,怎么,难道;“纳”,接受;“杜口”,闭口。(2)“没”,通“殁”,死;“彰”,彰显;“时”,时事。【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张华既抗直不能成节,逊言不足全身,王臣之节固已坠矣”可知,杜如晦认为张华不能死谏或引退,失去王臣气节,的确该死。由原文“先帝问华可以辅政持重付以后事者,华答:‘明德至亲,莫如齐王,宜留以为社稷之镇。’其忠良之谋,没而后彰,与苟且随时者不可同世而论也。议者有责华以愍怀太子之事不抗节廷争。当此之时,谏者必得违命之死。先圣之教,死而无益者,不以责人”可知,挚虞认为张华已尽忠臣进谏之职分,不应被处死。参考译文:材料一: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明智的君主时时反省自己的过失,就会越来越进步,而昏庸的君主总是力图掩饰自己的短处,就会永远愚昧。隋炀帝喜欢自我夸耀,掩饰自己的缺点,拒绝别人的意见,确实就再也没有人敢于冒犯他了。大臣虞世基不敢直言,或许这算不上什么大罪过。过去的箕子假装发疯来保全自己,孔子还评价他仁义。后来隋炀帝被杀,虞世基应该一同去死吗?”杜如晦回答说:“君主身边有敢于直言的大臣辅佐,即使自己治国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虞世基怎么能因为隋炀帝不讲道义,不接受直言规劝,就闭口不提意见呢?他身居要职,却苟且偷生,又不肯辞官隐退,这和箕子装疯离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过去晋惠帝的皇后贾后要废掉愍怀太子,司空张华到底不能据理力争,还阿谀顺应贾后,苟全性命。直到赵王伦起兵废掉贾后,派使者捉拿张华时,张华说:‘贾后废太子的时候,我不是没阻止,只是当时没有采纳我的意见。’使者说:‘你贵为三公,太子没有罪却被废掉,既然你的意见不被接受,你为什么不辞退归隐呢?’张华无言以对,于是他被斩杀,株连三族。张华既不能直言进谏成全自己的气节,又不能谦恭辞让保全自己的性命,作为人臣的气节已经丢失了。虞世基身为宰相,在该进言的时候却保持沉默,他的确也该死。”唐太宗说:“你说得对。君主必须有忠臣辅佐,才能够自身平安,国家太平。你们一定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及时地指出并纠正我的过失,我一定不会因为你们直言冒犯、指出我的过错就责怪、怨怒你们。”材料二:(张华死后)后来赵王司马伦、孙秀被杀,齐王司马冏辅政,挚虞写信给司马冏说:“我在张华死后秘密进入中书省,得到了张华在先帝时应答诏书的文稿。先帝问张华什么人可以辅佐朝政担负重任、托付后事,张华答:‘贤德至亲,没有比得上齐王的,应该留下他作为执政国家的人。’他忠诚的谋划,在死后更加显现出来,与那些随时事苟且偷生的人不能一同而论。有人因为张华在愍怀太子的事上没有在朝廷上据理力争而责备他。在那种情况下,进谏者必定因为违背圣意而死。先圣有教导,死而无益的事情,不应该拿来要求人。所以晏婴,作为齐国的正卿,没有因为崔杼弑君不合道义而死谏;季札,作为吴国的宗室大臣,不为逆顺的道理而力争。道理说尽而不能有所举措,本来就是先圣们不要求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避地过雷霹滩①邓肃门前又见马如流,兵革缤纷几日休。岭似车盘方税驾②,滩如雷霹更行舟,豺狼敢侮乾坤大?江海徒深虮虱忧。安得将坛登李郭③,挽回羲御照神州。[注]①避地:迁到安全地方以避灾祸。金兵入侵,汴京沦陷,诗人随逃难人群至雷霹滩。②税驾:解开车驾,指停车休息。③李郭: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李光弼、郭子仪。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起笔描述门前的车马如水奔流,“又”字写出战乱之频,为后文抒情做铺垫。B.颔联以“方”“更”二字,写出路经车盘岭,稍事休息后又换船行进的仓皇之状。C.诗人善于设喻,“豺狼”喻指入侵金兵,“虮虱”喻指朝中皇帝身边的奸邪小人。D.诗人期望自己能够像李、郭一样得到朝廷重用,重整山河,挽回北宋覆亡的败局。16.杨载在《诗法家数》云:“颈联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请简要分析本诗颈联是如何“变化”的。【答案】15.D16.颈联承接前联兵荒马乱、仓皇出行的情景,突然振起一句:我大宋乾坤如此宏大,豺狼怎敢侵侮?接着又情绪急转:我身在江湖,白白为朝廷小人当道而担忧。由叙述转为抒情,情绪的变化饱含了作者坚定的自信和对侵略者的轻蔑,但同时也难掩对朝廷的深重忧思。【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诗人期望自己能够……得到朝廷重用”错误。尾联是说希望能有像李郭一样的将领,重整山河,挽回北宋覆亡的败局。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结构的把握能力。本诗的前两联写到门前的车马如水奔流,战乱频繁,作者为避灾祸,路经车盘岭,稍事休息后又换船行进,叙写出了兵荒马乱、仓皇出行的情景。而颈联用比喻的手法,将入侵金兵比作豺狼,将朝中皇帝身边的奸邪小人比作虮虱,是说我大宋乾坤如此宏大,豺狼怎敢侵侮?接着又情绪急转:我身在江湖,白白为朝廷小人当道而担忧。所以颈联由前两联的叙述转为抒情,抒发了对朝廷坚定的自信和对侵略者的轻蔑,但同时也难掩对朝廷的深重忧思。(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在与弟子们的座谈中,借曾皙之口透露出自己的内心愿景,即暮春时分,呼朋唤友,“________,________”,歌唱而归。(2)陶渊明返回田园故里,“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他靠窗观景、虽居处狭小却愉悦自得的心理状态。(3)古人喜欢在诗中借“梦”表达情思。如李商隐借“________”写怅惘之情;周邦彦以“________,________”写故乡之思。【答案】①.浴乎沂②.风乎舞雩③.倚南窗以寄傲④.审容膝之易安⑤.庄生晓梦迷蝴蝶⑥.小楫轻舟⑦.梦入芙蓉浦【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沂、舞雩、膝、楫、芙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唐古拉,藏语,译作“平平的高地”。在藏北,唐古拉的相对高度未见其高,虽然海拔五千六百多米。车到山顶,就见这高地几乎一马平川,上山下山不陡不急。其实山谷早已被雪填满,平平的雪壤之下深不可测。唐古拉山顶经常堵车,惯跑青藏线的人们习以为常,却没人敢从路侧绕过去。一堵几天,就会陷入绝境,因为缺氧和酷寒。藏北是充满了苦难的高地。的荒滩戈壁居多,即使草原,牧草也矮小瘦弱得可怜。草场青绿不过一个月,就渐渐黄枯。其间还时有雹灾光临,游牧的人们抗灾能力极低,冬季一旦有雪便成灾情。旧时代的西藏,逢到雪灾就人死畜亡。翻阅西藏地方历史档案的灾异志,有关雪灾的记载也多。那记载是的,常有“无一幸免”“荡然无存”字样。山那边的重灾区多玛,正处于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长江的源头。彼时,富庶美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如何知道那大江怎样从劫难中出发!古往今来,的冰雪如同美丽的素衣,缠裹着藏北高原,几乎在每一个冬季!藏北高原之美是大美,是壮美;藏北高原的苦难也是大且壮的苦难。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叹号如果改为问号,表达效果有何不同?20.小王因工作需要,春节前要驾车翻越唐古拉山。请依据材料,给他提两条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8.寸草不生触目惊心洁白无瑕19.“如何知道”以反问语气表达了肯定意思,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无从了解长江所历经的劫难;使用叹号更进一步强化了对长江源头多灾多难的悲悯情感。如改为问号,表意单薄,情感被削弱。20.①备好氧气和保暖衣物,因为山上缺氧酷寒,堵车时间长。②切勿从路边绕行,因为山谷雪面和路面齐平,深不可测。【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本处修饰荒滩戈壁,荒滩戈壁是不长草木,满目荒凉的,可用“寸草不生”。“寸草不生”,贫瘠得几乎没有任何植物生长。第二处,根据后文“常有‘无一幸免’‘荡然无存’字样”可知,这些字样让人看了非常地吃惊,可用“触目惊心”。“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第三处,本处是用来修饰“冰雪”,并且后文将冰雪比作美丽的素衣,强调了冰雪的洁白,可用“洁白无瑕”。“洁白无瑕”,原指纯白无斑点的玉,现用来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本句话的意思是富庶美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并不知道那大江怎样从劫难中出发,所以“如何”表示反问,用反问语气表达了肯定的意思,表达了强烈的情感,而感叹号本身就有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所以使用感叹号进一步表达了强烈的情感,更进一步强化对长江源头多灾多难的悲悯情感。如果原文改成问号,问号单单是表达反问语气,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无形中就削弱了。【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一堵几天,就会陷入绝境,因为缺氧和酷寒”可知,因为海拔过高,并且要面临酷寒的天气状况,并且经常堵车,所以要备好氧气和保暖衣物,因为山上缺氧酷寒,堵车时间长。由原文“其实山谷早已被雪填满,平平的雪壤之下深不可测。唐古拉山顶经常堵车,惯跑青藏线的人们习以为常,却没人敢从路侧绕过去”可知,切勿从路边绕行,因为山谷雪面和路面齐平,深不可测。(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想清楚然后写,这是个好习惯。养成了这个好习惯,写出东西来,人家能充分了解我的意思,自己也满意。①?为什么要写,该怎样写,哪些必要写,哪些用不着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是不是还有什么缺漏……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了确切的解答,这才叫想清楚。想清楚其实并不难,只要抓住关键,那就是②。比如写信,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写报告,为什么要写这篇报告?写总结,为什么要写这篇总结?此外可以类推。这个“为什么”好比是个根,抓住这个根想开来,不以有点儿朦胧的印象为满足,前边提到的那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答。这样的想,是思想方法上的过程,也是写作方法上的过程。写作方法跟思想方法本来是二而为一的。教学生练习作文,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应有个顺序安排,也就是写作思路的体现。先写提纲的习惯养成了,一辈子不仅受用不尽,而且受用不只在写作方面。提纲越详细,写成整篇就越容易,想得就越清楚。这样写下来的东西,基本上完成了要写这篇东西的目的,作者自己总不会感到太不满意。人家看了这样写下来的东西,也会了解得一清二楚,不发生误会,不觉得含糊。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1.①什么叫想清楚
②为什么要写
③就是要他们先写提纲22.①删掉“不仅”
②将“写成整篇就越容易”和“想得就越清楚”调换顺序
③“完成”改为“达到(成)”【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前文说“想清楚然后写,这是个好习惯”,结合后文“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了确切的解答,这才叫想清楚”,可知此处是围绕“想清楚”设问,故可填“什么叫想清楚”。第②空,接的“那就是”的语言形式,是要对“抓住关键”做说明。结合后文“比如写……”“这个‘为什么’好比是个根,抓住这个根想开来”可知,此处谈的是为什么,而且跟写东西相关,故此处可填“为什么要写”。第③空,据后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应有个顺序安排,也就是写作思路体现”可知,此处是讲“教学生练习作文”具体怎么做,结合后面“写提纲的习惯养成了……”可知,此处要写的怎么做与“写提纲”有关,故此处可填“就是要他们先写提纲”。【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有三处表达不当,分析可知:①“一辈子不仅受用不尽”中“不仅”多余。“而且受用不只在写作方面”是对“一辈子受用不尽”的进一步说明,前后句不用共用“一辈子”做主语,去掉“不仅”;②“写成整篇就越容易”和“想得就越清楚”语序不当,不合逻辑,需将二者调换顺序;③“完成了要写这篇东西的目的”中“完成”和“目的”搭配不当,需将“完成”改为“达到(成)”。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下雨时如果忘记了带伞,不同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有人会避雨等待天晴,有人会与同伴共撑一把伞,有人会拼尽全力在雨中奔跑,也有人会像苏轼一样“何妨吟啸且徐行”……不同的选择往往基于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追求。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雨中行吟:生活的多元选择与自我实现生活就像一场突如其来雨,而我们都是在这雨中寻找自己步伐的行人。面对雨的不同反应,犹如人生的各种选择,反映出我们独特的个性和追求。从避雨者的保守,到共伞者的合作,再到雨中奔跑者的勇敢,以及雨中行吟者的超然,每一种选择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和意义。避雨等待天晴的人,他们在雨中看到了困难和挑战,选择了避让和等待。他们的选择,犹如生活中的保守派,他们珍视自己的安全,不愿意冒险,他们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困难时,选择了回避和等待。他们的选择虽然看似消极,但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谨慎和尊重。与同伴共撑一把伞的人,他们在雨中看到了合作和共享的可能。他们的选择,犹如生活中的合作派,他们相信团队的力量,愿意与他人共享资源和风险。他们的选择,体现了他们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集体利益的认同。拼尽全力在雨中奔跑的人,他们看到的是雨后的彩虹和希望。他们的选择,犹如生活中的勇敢派,他们不畏困难,不惧挑战,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的选择,彰显了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也让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大众健身操》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焊接先进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大学《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U交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分析测试技术(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科技学院《装饰图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金融社会工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轻工业大学《染整工艺实验(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早》舒淇早期古装掰全照原创
- 警用无人机考试题库(全真题库)
- 预应力简支梁施工
- GB/T 37046-2018信息安全技术灾难恢复服务能力评估准则
- 机井工程抽水试验质量验收表
- GA/T 1504-2018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数据接入规范
- 八年级思想品德中期试卷
- 江西省宜春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气体灭火系统验收表1
- 幼儿系列故事绘本课件鸭子当总统-
- 智慧燃气安全监管平台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