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堂演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24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堂演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24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堂演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2024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堂演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2024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堂演练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假如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逝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假如没有四大独创,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独创的完成C.四大独创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D.四大独创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确定性的作用解析:四大独创只是对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起到了促进作用。答案:C2.宋代士大夫掀起藏书风气,藏书最多的达到十万卷,超过官方藏书。与此相关的宋代科技文化成就是()A.造纸术的独创 B.雕版印刷术的出现C.市民文学的兴起 D.活字印刷术的创建解析:留意时间“宋代”及现象“藏书最多的达到十万卷”,印书量如此之大,可知是活字印刷术的独创和运用。答案:D3.奠定后世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的古代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解析: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答案:B4.汉代《九章算术》中有“方田”“粟米”“均输”(计算赋税)等章节,其内容多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计算问答。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A.理论性 B.好用性C.困难性 D.文学性解析:《九章算术》内容多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计算问答,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是为农业服务的,体现的是好用性,故B项正确。答案:B5.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供应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解析:元世祖即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他的行为推动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据此可推断出A项正确。答案:A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沈括《梦溪笔谈》材料二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修复过程中,曾发觉北宋崇宁二年(1103)前后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不少专家以其中“杂色金刚”的“色”字倒置等为据,推断此《无量寿佛经》为北宋泥活字印本。材料三南宋绍熙四年(1193),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请回答:(1)材料二、三对印证材料一有什么作用?(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沈括的《梦溪笔谈》有什么历史价值?(3)活字印刷术的外传对西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材料二为考古资料,材料三为文献记载,均能从一个方面印证沈括记载的北宋时期独创活字印刷术的真实性。(2)沈括《梦溪笔谈》翔实地记载了毕昇活字印刷的完整工序,材料三表明到南宋时人们还在利用沈括的记载,采纳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印制书籍。由此可见,沈括的《梦溪笔谈》为后人保存了大量科技史料。(3)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有利于科技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基础巩固]1.古人在吟咏春节时曾留有很多喜闻乐见的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诗中所描绘的现象最早出现于()A.战国 B.东汉C.唐朝 D.北宋解析:诗中“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涉及中国的造纸术和火药,火药最早独创于唐朝,因此诗中所描绘的现象最早应出现于唐朝。答案:C2.《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解析:题干中“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的信息表明神农、尧等对农业的重视,“《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的信息体现了儒学的农本思想,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答案:A3.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绚丽辉煌,对下列著作的成就或历史地位的表述,精确的是()A.《农书》——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B.《授时历》——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C.《九章算术》——标记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D.《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解析:《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故A项错误;《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故B项错误;《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记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故C项正确;《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故D项错误。答案:C4.元代王祯《农书》中说:“四季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他强调的是()A.农业生产要把握好农时B.农事支配要留意地域的不同C.农业生产要改进耕作技术D.农作物高产要提高土地肥力解析:题干材料强调农业生产要不违农时,故A项正确。答案:A[实力提升]5.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遍及天文、数学、物理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非常广泛、丰富。书中记载的当时的独创应当是()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解析:“当时的独创”应当是宋代时期,而四个选项中只有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时期独创。答案:C6.活字印刷术的独创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活字印刷术的独创者是()A.蔡伦 B.祖冲之C.毕昇 D.李时珍解析: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故A项错误;祖冲之发觉圆周率,故B项错误;北宋毕昇独创活字印刷术,故C项正确;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故D项错误。答案:C7.北宋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述海上航行情形“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由此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A.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B.指南针在北宋主要用于迷信活动C.北宋时期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D.《萍洲可谈》的作者独创了指南针解析:从题目中的时间“北宋”和《萍洲可谈》中记述“阴晦则观指南针”可以推断C正确。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指南仪器,故A错误;题目中描述的是指南针用于航海,B表述与题目内容不符;《萍洲可谈》记载了指南针的用途,而不是说其作者独创了指南针,故D错误。答案:C8.1609年,伽利略独创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第一次发觉了月球表面凹凸不平,覆盖着山脉并有火山口的裂痕。与其属于同一世纪的中国科技成就是()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C.《授时历》 D.《农政全书》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609年,伽利略独创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可知当时处于17世纪初期,《九章算术》是西汉时期的数学专著,故A项错误;《齐民要术》是6世纪时期的农学著作,故B项错误;《授时历》是元朝时期的天文学著作,出现于13世纪,故C项错误;《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的科技著作,与题干时间一样,故D项正确。答案:D9.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探讨仍毫无进展。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A.对西方科技独创有影响B.曾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意于初级的实际应用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传统科技仅局限于消遣与读经这些最基本的层次,故C项正确。答案:C10.李约瑟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究,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说明与推广。”这道出了阻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推广的因素是()A.儒家缺乏探讨学习的精神B.儒家留意仁爱的道德观念C.儒家重学轻思的传统观念D.儒家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解析:儒学探讨人和人类社会,重视道德秩序。但是“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究,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说明与推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反对对自然科学的探讨、说明与推广,是阻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之一。故选D。答案:D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假如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斗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驶出中世纪的港湾后,它虽然易桅换桨,可又面对着险恶风云和激流险滩。——《中国清代科技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