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人新版选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列宁的革命口号和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反映出战后国际政治思维方式的变化,但相继夭折,留下老迈的英法两国勉为其难地支配着充满危局的欧洲乃至世界事务。这一“危局”是指A.协约国对苏俄的干涉B.民族自决原则下的矛盾C.殖民体系的日趋崩溃D.凡——华体系内的不平衡2、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担。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他的意思是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曾经扩展疆域,把国界向西推移了几百千米,建立了所谓“东方战线”。此事始于A.德军侵入波兰之际B.法国被迫投降之际C.英国遭受空袭之际D.苏德战争爆发之际4、下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5、美国认为《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主要原因是该公约A.使美国掌握了“和平的领导权”而又不承担任何义务B.使美国攫取了世界霸权C.由美国领导签订D.使美国担负起维护欧洲各国和平的历史重任6、在1968年的总统竞选中,尼克松表示“美国可以更有实效地使用武装力量,迫使北越人认识到军事取胜之不可能”。这表明当时()A.美国决定用热核武器惩治北越B.美军在越南战争中遭到重大挫折C.美苏争霸中美国占据战略优势D.美国准备使用军力支持越南政权7、“301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权条款。依据这一条款,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这对于芯片严重依赖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是致命的打击。材料主要表明A.高科技产业发展迅猛B.世界经济体系发生变化C.中国制造业基础薄弱D.美国无视世贸组织规则8、《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B.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的颁布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9、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A.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B.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C.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D.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10、(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结束后;英国海军彻底结束了德国从海上对英国的威胁。《凡尔赛和约》规定,只允许德国海军拥有6艘巡洋舰,6艘轻型战列舰,禁止拥有潜水艇。1932年到1934年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上,英法等国原则上同意德国在海军军备方面享有平等权,以实现欧洲全面和解。然而德国在纳粹党上台后,很快退出了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在军备问题上漫天要价,导致此次裁军会议失败。1935年,希特勒表示德国保持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是最终决定,不能再减少。英国担心如果不答应,德国会再增加到50%,从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造舰军备竞赛。1935年6月,在事先没有和法国磋商的情况下,英国同意与德国签订海军协定,规定:德国海军规艇吨位不超过英联邦国家海军实际总吨位的35%。潜艇方面,在不违反35%规定的前提下,德国建造的潜艇吨位可以等于英联邦国家所有潜艇吨位总和。德国政府保证,德国平日保有的潜艇吨位不超过英联邦潜艇总吨位的45%,除非发生严重影响到德国国家安全的情况。
——摘编自《1935年英德两国签订海军协定的真实原因及影响》(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德海军协定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德海军协定签订的影响。1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结束后;欧洲经历了两个寒冷的冬天。煤炭开采几近停滞,粮食作物减产,牛奶;肉类以及谷物的产出下降了20%~30%。欧洲国家深受其害,德国的问题尤为严重。从1945~1947年间,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跌了70%。占领区经济和社会失序状况迅速蔓延,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美国人开始认识到,应该优先考虑德国的经济复苏而不是支付赔款。当时,整个欧洲的困境与德国的困境紧密相连,西欧国家资本输入的最主要来源是德国,而且德国也是欧洲非常重要的出口市场。因对外经济战略、大国关联利益与战后秩序,战后德国贸易停滞也成为当时欧洲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面临欧洲和德国持续的困境,为了恢复欧洲经济,美国的对外战略也开始逐步关照德国的利益,对德国的约束逐渐变得宽松。但要让德国和欧洲的经济尽快得到恢复,仅仅解除约束还不够,还需要美国的帮助,战后大规模援助欧洲的计划正在逐步酝酿。
——摘编自威廉·科勒主编《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对欧洲援助产生的影响。1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继续扩大侵略,1932年1月3日侵占锦州,进逼关内。1月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向中日两国政府发出照会,美国政府不承认中日政府间所签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包括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在内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不承认用违反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义务的手段所造成的任何情势、条约或协定,但在次日、美国国务院又表示美无意干涉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合法条约权利。以上照会阐述了美国的新政策,被称为“史汀生主义”。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史汀生主义”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本侵华不直接干涉的原因13、(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51年10月;丘吉尔再次当选英国首相,为适应战后国际环境及自身实力变化的需要,这一时期保守党的外交政策,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带有明显的丘吉尔“三环外交”的战略思想印迹。英联邦和英帝国是“三环外交”政策的第一环,也是英国保持大国实力的倚重力量。因而丘吉尔政府对待英联邦及殖民地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力图使英帝国平稳地向英联邦实现过渡。英美关系是“三环外交”中的第二环,也是它的基石,因此丘吉尔政府十分重视英美关系,英国基本上都配合了美国的政策需要。“三环外交”中的最后一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丘吉尔政府此时面临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英国虽然支持欧洲的联合,但是它却不希望加入欧洲联合中去,而是希望以世界性大国的姿态与之发生联系。“三环外交”对战后英国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丘吉尔政府试图以此来挽救英国的衰落,保住其原有的大国地位。
——摘编自丁文青《二战后丘吉尔政府外交政策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政府实施“三环外交”的原因o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环外交”政策对英国的影响14、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谣歌手彼得·西格尔的一首民谣《那些鲜花都去哪儿了》在四处飘荡:“花儿都到哪里去了?都被女孩摘走了,女孩都到哪里去了?都被男孩娶走了。男孩都到哪里去了?变成士兵打仗去了。坟墓都到哪里去了?都被花儿覆盖了”在大规模的反战运动中,以青年学生为主力的抗议力量逐渐壮大,为了阻止战争机器的继续开动,黑人民权运动、嬉皮士、摇滚乐、女权运动的参与者也纷纷汇入了反叛的洪流,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反战运动。材料二:全国各界人士都以大规模游行示威的抗议运动或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媒体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和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在全国性的反战浪潮下,约翰逊总统在1968年3月因民众的反对和党内反对派的斗争而最终退出竞选。作为一个发动战争的不得人心的总统,约翰逊离开白宫。继任的尼克松总统则向民众保证“新任领导将结束战争”。材料三:美国于1965年8月向日内瓦18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一项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草案。同年9月,苏联也向联大提出一项条约草案。1966年秋天,苏美两国开始秘密谈判,并于1967年8月24日向18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联合草案,1968年3月11日美苏又提出联合修正案。1968年6月12日,联大核准该条约草案。1970年3月5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式生效。1996年9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5票弃权的压倒多数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该条约是一项旨在促进全面防止核武器扩散、促进核裁军进程从而增进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条约。(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二战后反战运动高涨的原因?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1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6年,当“冷战”这个概念流行起来的时候,东亚已经是烽火遍地了。如果以热战为标准。东亚则是独一无二的。不论是列强在二战后期基于外交协调的各种安排,还是战争结束时基于军事占领的现实造成的局面,都没有阻止一个个东亚国家由于内部矛盾采取行动和发生战争,其中包括内战(中国)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度尼西亚与荷兰)直至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地区战争(朝鲜战争)也有新兴国家之间规模不大的冲突。以往的论著都将这些事件同美苏爆发冷战紧密联系,以致忽视甚至无视东亚地区内的各种力量的极端重要性。这并不符合历史进程的真实情况,至少在东亚陆地部分的主要地区是这样,在那里美苏也可以说是被各种当地力量加以利用的外部因素。——摘编自牛军《从开罗到万隆:战后东亚秩序的缘起(1943﹣1955)》
(1)根据材料;概括战后初期东亚秩序发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东亚秩序特点形成的原因。16、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公报宣称: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是消灭德意志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从此永远不能破坏世界和平。
问题:
(1)“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2)能够“消灭德意志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措施有哪些?
(3)你如何评价这些措施?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
——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材料二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
——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材料三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
——摘自许耀桐《北京日报》2017年3月13日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政治方面为世界提供范例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法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史实证明材料三的观点。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8、阅读如下图示。
史料展示了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两种发展状况,结合所学,任选一种发展状况进行论证。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
会议或条约。
简介。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919年。
《凡尔赛和约》
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45年4月。
《联合国宪章》
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1968年7月。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2019年5月。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8分)20、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2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我想;如果您真的关心世界人民的幸福的话,那么您就会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人人都需要和平,无论是还没有丧失理智的资本家,还是不仅能够珍惜自己个人的生命而且更能珍惜人民生命的共产党人,都是如此,我们共产党人从问世之日起,一般来说是反对国家间的任何战争和捍卫和平事业的,我们始终把战争视为灾难,而不是把它当成儿戏,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更不是把它当做目的本身。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劳动。战争是我们的敌人,对各国人民来说是灾难。
如果您真的关心和平和本国人民的幸福;那么这也只能算是您作为总统应尽的义务,而我作为部长会议生席也应对自己的人民表示关怀。此外,维护全球和平应是我们其同美心的事业,如果在现代条件下爆发战争,那么这就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因为美;苏之间其实并不互相谋求什么,但战争将是全球性的,残酷的、毁灭性的。
——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所持的态度及其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留下老迈的英法两国勉为其难地支配着充满危局的欧洲乃至世界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华体系内部存在着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此整个欧洲必然存在着危局,D选项符合题意。协约国对苏俄的干涉与欧洲危局无关,属于西方国家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敌视,A选项排除。民族自决针对的是殖民地,B选项排除。殖民体系的日趋崩溃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凡——华体系的内部矛盾,C选项排除。2、D【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各国的重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国家利益的确是应与其相应的责任责任相互联系的,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D。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3、A【分析】【详解】
识记层次,难度不大。30年代后期,苏联面临纳粹德国侵略的威胁,力图改善西部边界的防御地位,在德国入侵波兰后的1939年9月17日,苏联发表声明,称波兰国家已不复存在和要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遂出兵波兰,占领波兰东部并将其并入苏联。BCD项不符合史实。4、B【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73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在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的确也存在着一些美苏关系趋于缓和重大的历史事件。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关系趋于缓和5、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签订《非战公约》,美国的初衷是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的国际地位,《非战公约》的签订实现了美国的愿望,但是《非战公约》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不需要美国承担任何义务,故A正确;《非战公约》没有使美国攫取了世界霸权,排除B;由美国领导签订《非战公约》并不能说明是美国外交的胜利,排除C;《非战公约》使美国实现了既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又能提高国际地位的目的,D项中“担负起维护欧洲各国和平的历史重任”表述错误,排除D。6、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美国可以更有实效地使用武装力量,迫使北越人认识到军事取胜之不可能”可知,美军在越南战争中遭到重大挫折后,美国政府希望投入更多的武装力量以获得战争的胜利,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美国决定用热核武器,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越南战争,未体现美苏争霸中美国占据战略优势,排除C项;材料表明当时美军在越南战争中遭到重大挫折,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7、D【分析】“美国商务部宜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这对于芯片严重依赖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是致命的打击”说明美国对于世界贸易规则的践踏,D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中发生变化不符合事实;中国制造业不是薄弱,C错误。8、A【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考查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A项,由所学历史知识可知,由于罗马的对外扩张、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罗马法也随之不断完善和发展,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法律条文不断充实与完善。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主要表现的是:由于罗马统治范围的扩大,罗马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越来越多,法律家常常被难住了的情况。并未提及其原因是维系帝国统治,实际上B项是解决问题的措施。故B项错误。C项,依据历史知识可知,罗马制定较多法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版图的扩大,社会矛盾的增多,需要用法律来进行治理,“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仅仅是阶级矛盾一项。故C项错误。D项,依据历史知识可知,罗马帝国时期实行军事独裁的君主制,并未实行依法治国。故D项错误。9、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可知重庆谈判让广大民众了解到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重庆谈判的政治意义,不能增强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故B项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是重庆谈判的结果,不是主要意义,故D项排除。二、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10、略
【分析】【详解】
(1)背景:依据材料时间“1932年到1934年”结合所学可知背景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根据材料“《凡尔赛和约》规定;只允许德国海军拥有6艘巡洋舰,6艘轻型战列舰,禁止拥有潜水艇。1932年到1934年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上,英法等国原则上同意德国在海军军备方面享有平等权”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体制被打破;英国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根据材料“然而德国在纳粹党上台后,很快退出了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在军备问题上漫天要价从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造舰军备竞赛。”结合所学可知,德国纳粹党上台,大力扩军备战,对英国构成严重威胁。
(2)影响:依据材料“1935年6月,在事先没有和法囯磋商的情况下,英国同意与德囯签订海军定,规定:德国海军舰艇吨位不超过英联邦国家海军实际总哋位的35%.潜艇方面,在不违反35%规定的前提下,德囯建造的潜艇吨位可以等于英联邦国家所有潜艇吨位总和。”结合第一问的背景和所学可以从德国的扩军备战、英法关系、英国海军在欧洲的相对优势、二战的爆发等角度回答。【解析】(1)背景: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凡尔赛体系被打破;英国等西方大国奉行绥靖政策;德国纳粹党上台;大力扩张军备,对英国构成严重威胁。
(2)影响:加速了德国的扩军备战;不利于英法关系的发展;维护了英国海军在欧洲的相对优势;加速了二战的爆发。11、略
【分析】(1)由材料“二战结束后”“两个寒冷的冬天”“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跌了70%”“占领区经济和社会失序状况”“战后德国贸易停滞”;可以归纳出原因,可以答为:世界大战的破坏;寒冷的天气;社会秩序混乱;德国贸易停滞。
(2)由材料“德国和欧洲的经济尽快得到恢复”,可见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由“还需要美国的帮助,战后大规模援助欧洲的计划正在逐步酝酿”,可见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道路。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1)原因:世界大战的破坏;寒冷的天气;社会秩序混乱;德国贸易停滞。
(2)影响:恢复了欧洲的社会秩序;有助于西欧经济复苏;巩固了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秩序;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道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美国政府不承认中日政府间所签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包括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在内的任何条约或协定”可知“史汀生主义”的内容之一是不承认用武力改变现状,不得损害美国的既得利益;依据材料“不承认用违反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义务的手段所造成的任何情势、条约或协定”可知“史汀生主义”的内容之一是不能破坏国际条约;依据材料“美国国务院又表示美无意干涉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合法条约权利。”可知“史汀生主义”的内容之一是不干涉日本在中国东北获取的利益。
(2)结合1931年日本侵华的国际背景、美国国家政策、中日两国力量对比等相关所学从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的盛行、美国在中国东北直接利益较小、西太平洋美国海军力量弱于日本等角度分析作答美国对日本侵华不直接干涉的原因。【解析】(1)内容:不承认用武力改变现状;不得损害美国的既得利益;不能破坏国际条约;不干涉日本在中国东北获取的利益。
(2)原因:面临严重经济危机:国内孤立主义盛行美国在中国东北直接利益不大;西太平洋美国海军力量弱于日本。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1)问;“原因”,根据材料信息“丘吉尔再次当选英国首相,为适应战后国际环境及自身实力变化的需要,这一时期保守党的外交政策,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带有明显的丘吉尔‘三环外交’的战略思想印迹因而丘吉尔政府对待英联邦及殖民地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力图使英帝国平稳地向英联邦实现过渡因此丘吉尔政府十分重视英美关系,英国基本上都配合了美国的政策需要丘吉尔政府此时面临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方面,英国传统外交;二战后英国实力衰落,国外方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西欧走向联合、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等角度分析。
第(2)问,“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力图使英帝国平稳地向英联邦实现过渡英国基本上都配合了美国的政策需要英国虽然支持欧洲的联合,但是它却不希望加入欧洲联合中去,而是希望以世界性大国的姿态与之发生联系丘吉尔政府试图以此来挽救英国的衰落,保住其原有的大国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由英帝国向英联邦过渡、追随美国外交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美苏冷战、与欧共体若即若离以及保持其原有大国地位等角度分析。【解析】(1)英国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的影响;二战后英国实力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西欧走向联合;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2)由英帝国向英联邦过渡;追随美国外交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美苏冷战;与欧共体若即若离;在保持其原有大国地位上发挥一定作用。14、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男孩都到哪里去了?变成士兵打仗去了。坟墓都到哪里去了?都被花儿覆盖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威胁人类文明;美苏冷战的威胁;局部战争的存在;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增强。
(2)本小问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从可以推动世界和平的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注意联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即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不断发展;亚、非、拉美等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非政府组织作为反战和平运动的新兴力量在世界范围兴起;中国崛起,并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解析】(1)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各国人民渴望和平;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威胁人类文明;美苏冷战的威胁;局部战争的存在;众多文化名人的推;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增强。
(2)因素: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不断发展;亚、非、拉美等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非政府组织作为反战和平运动的新兴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中国崛起,并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订。15、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如果以热战为标准;东亚则是独一无二的”得出以热战为主;根据“都没有阻止一个个东亚国家由于内部矛盾采取行动和发生战争,其中包括内战(中国)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度尼西亚与荷兰)直至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地区战争(朝鲜战争)也有新兴国家之间规模不大的冲突”得出局面复杂,冲突激烈,战争性质多样。
(2)原因:根据“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度尼西亚与荷兰)”得出列强对东亚国家的侵略,民族矛盾尖锐;根据“东亚地区内的各种力量的极端重要性”得出东亚地区内部革命力量的增长;根据“美苏爆发冷战紧密联系”得出美苏在东亚的争夺(或冷战);结合所学,东亚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冲突。【解析】(1)特点:以热战为主;局面复杂;冲突激烈;战争性质多样。
(2)原因:列强对东亚国家的侵略,民族矛盾尖锐(或民族意识觉醒);东亚地区内部革命力量的增长;美苏在东亚的争夺(或冷战);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冲突。16、略
【分析】【详解】
(1)结合所学可知;纳粹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是“属于一个民族的”;“国家的”、“具有社会主义之精神的”,是一种极端爱国主义、种族主义、极权主义;而军国主义,是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和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故二者都体现了对内独裁、对外侵略的本质。
(2)结合二战结束后民主化改革的一系列措施进行回答。
(3)结合所学从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性、德国的崛起实现与世界认可进行分析即可。【解析】(1)对内独裁;对外侵略。
(2)战后民主化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如:成立欧洲国际军事法庭等。
(3)德国成为民主国家,在欧洲和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英国在政治方面为世界提供的范例主要在于它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上;具体来说就是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实行议会制(代议制),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是权力的中心。此外,责任内阁制与政党政治的确立也是其重要贡献。
(2)从“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得出建立了近代化法律体系;从“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得出了奠定了法律近代化的基础;从“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得出指明法律发展方向。
(3)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史实主要指的就是新中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们围绕着这三个制度来谈即可。【解析】(1)表现: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制;责任内阁制;确立政党政治。
(2)特点:效仿西方;建立了近代化法律体系;奠定了法律近代化的基础;指明法律发展方向;影响深远。
(3)史实: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中“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三次浪潮和挫折”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发展状况分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和经济全球化的三次挫折。首先,提出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然后论证,根据材料中“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6世纪”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推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中“第二波浪潮发生在1815—1913年期间”,而这一时间段刚好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因而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全球化出现第二次高潮。材料中提到“第三波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初期”,而这一时间段则正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波全球化浪潮。最后得出结论: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对峙等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之出现波动。【解析】观点: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挫折。
论证:17—18世纪;殖民战争频繁,从三次英荷战争到英法战争,国际贸易受挫,全球化一度陷入停顿。1914—1945年,爆发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对峙,全球化受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化工CAD制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分数应用题
- 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统审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媒体网络营销划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嘉应学院《奥尔夫音乐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州学院《传感器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学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传播学原理与技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数值仿真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周口理工职业学院《热工材料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保险公估作业指导书x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8章平行四边形 导学案
- 《生理心理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 教练技术三阶段讲义
- GB/T 23799-2021车用甲醇汽油(M85)
- 车工工艺课件(绪论、一章)
- 催收服务工作手册方案
- 信息化系统数据恢复应急演练方案
-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
- 公司没有出审计报告情况说明解释
- (完整word版)高考英语作文练习纸(标准答题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