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到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B.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C.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D.英、美、法三足鼎立局面形成2、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世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A.全球化B.多极化C.一体化D.集团化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4、【题文】“平民权力过于膨胀,是导致雅典衰落的原因之一。一味强调人民权利忽视对民主的教育使得这种建立在‘人民’名义上的民主政治远离了政治正义。当今世界许多地方正在重演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故事。”据此理解正确的是A.批评指出了古希腊雅典间接民主的弊端B.现代国家不应发展古希腊式的直接民主C.民主政治与“强调人民权利”二者不可兼得D.民主知识的传授,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5、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其产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A.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种弊端日益显露B.无产阶级不断进行斗争C.马克思、恩格斯不断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D.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两部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内阁(政府)要对国家元首负责。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A.①B.②C.③D.④7、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材料中“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分别指()A.没有乘胜追击敌人B.法国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C.反动势力联合绞杀D.缺乏统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8、汉朝的中朝与明朝的内阁的相同点是()A.都具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作用B.都是侍从皇帝的内廷机构C.都是处理全国政务的法定行政机构D.都能够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9、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学院纽带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C.贵族长期垄断特权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10、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有人评价其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的最美妙的杰作。”该宪法()A.体现三权分立原则B.确定总统行使立法权C.确立了联邦制原则D.确定美国实行邦联制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1、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荷兰或荷兰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荷兰船载运______(判断正误)12、20世纪前半期,中国民族工业也曾出现过短暂辉煌,但最终不可避免地逐渐萎缩,以致陷入绝境,这种悲惨命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的______(判断正误)13、【题文】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灌溉工具——水排,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丼入侵和丼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不,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的梦想》

材料三。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丌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丌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刘少奇(1)观察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在探索共和之梦时所取得的政治;法律方面的成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独立角度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

(3)材料三是“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批斗时说的一番话,读了它,你有何感想?1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国内战争形势下被迫采取的政策,虽然有助于国内战争的胜利,但其继续执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12分)16、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以承认商品贸易和部分生产资料私有的合法性为主要内容,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17、如图是南京名胜半山园,历史上曾是王安石的宅邸。王安石担任过北宋参知政事一职,该职位的设立是为了分割宰相的行政权。______(判断对错)18、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美国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______。(判断对错)19、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2题,共12分)20、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资治通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历史教材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论语》(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6分)(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14分)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④篇幅在400字左右21、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资治通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历史教材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论语》(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6分)(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14分)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④篇幅在400字左右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32分)22、【题文】据统计;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先后召开会议八百余次。这些会议从整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其中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请完成:

(1)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延续性的决策。(6分)(2)上述三次会议在指导党的建设方面先后提出了哪些方针?(6分)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如图所示。

材料三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

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材料四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五“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古代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这种模式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材料二的图一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更为完备是指什么的出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四分别说明明清时期商品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4)材料五反映的是什么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消极影响?24、【题文】东西方“三权分立”(12分)

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说明,世界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使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其实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

材料一:

图2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1)根据图1;你认为唐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图2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设置体现了启蒙运动中哪位思想家的主张?(2分)

(2)材料2中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2分)你是如何理解“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的?(2分)

(3)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1分)本质上相同吗?(1分)请说明判断的理由。(2分)25、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在当时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材料中“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说明传统的英镑世界货币体系瓦解,故A项正确;

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

材料中不能说明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故C项错误;

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和苏联属于世界强国,英法逐渐滞后,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①影响范围广(从美国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影响所有经济部门)

②持续时间长(1929-1933)

③破坏性严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1)对国际局势:各国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2)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解析】【答案】A2、B【分析】“一股股新的力世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多极化,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世界多极化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有利于遏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解析】B3、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作用。材料“须用法律来巩固”“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法律能够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材料主要说的是用法律来维护皇帝的权威,并非强调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排除A。B、C本身说法错误。答案为D。考点:罗马法【解析】【答案】D4、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一味强调人民权利忽视对民主的教育使得这种建立在‘人民’名义上的民主政治远离了政治正义”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民主权利应该建立在正确的认识上;没有相关的教育是不行的,现代一些国家正在犯雅典的错误。故选D。A项错误,材料只是借助雅典来说民主需要教育的问题,并非目的就是雅典的民主制弊端;B项材料未体现;C项错误,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制的教训【解析】【答案】D5、A【分析】注意题干限定信息“最根本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种弊端日益显露,故A项正确。

B项是阶级基础;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C项是主观条件;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D项是思想基础;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产生。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限定信息“最根本的历史条件”和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的识记。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产生,考查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析】A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AC【分析】①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这是近代法国和德国政体的共同特点。

②内阁(政府)要对国家元首负责不准确;法国的政府要对议会负责。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是正确的;法国总统可以联合参议院解散众议院,而德国的议会,皇帝可以解散。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不准确;德国议会的立法权不完整。

故选:A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法国和德国的政治体制;要求学生结合两国政体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法国和德国政体的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对比分析的能力。【解析】AC7、BD【分析】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时;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上升阶段还不具备铲除资本主义的主客观条件,缺乏统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故BD正确;

A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D。

本题考查巴黎公社;解题的关键是“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经验。【解析】BD8、BD【分析】丞相在明朝已经废除;排除A

汉朝的中朝与明朝的内阁都是皇帝为了加强皇权而起用身边的人;所以都是侍从皇帝的内廷机构,故B正确。

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排除C。

汉朝的中朝与明朝的内阁都能够参与决策军国大事;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考查西汉与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相同点。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解析】BD9、ABCD【分析】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威,都与神权相结合,故A符合;

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和封建社会的皇帝制度都体现了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故B符合;

在先秦时期贵族政治下;贵族垄断特权,故C符合;

在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符合。

故选:ABCD。

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注意古代政治制度包括早期西周的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注意选项上要全面。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废除和宗法制和分封制,实行官僚政治代替了贵族政治,但在皇帝制度上保留了宗法制的特点,实行“家天下”,采取了世袭制,并为了巩固统治,不断神化皇权,并一直影响到晚清。【解析】ABCD10、AC【分析】根据1787年宪法的内容可知;1787年宪法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联邦制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故AC项正确,D项错误;

国会行使立法权;故B项错误。

故选:AC。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特点。材料说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是对美国宪法的积极评价,据此对选项进行判断。

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内容。1787年宪法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在立法、司法和行政各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和两党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这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争衡的理念。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具有进步意义。同时,1787年宪法保留了奴隶制,并未给有色人种等赋予同等的权利,又是其局限性所在。【解析】A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1、略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航海条例是英国人颁布的打击荷兰海外殖民贸易的活动.

故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查荷兰的海外殖民扩张;要求学生结合17世纪海外殖民扩张的内容特征以及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内容来分析材料.

航海法案(TheNavigationActs)又译作“航海条例”,是指1651年10月,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以后该法案不断修改完善,为此还引发了与海上强国荷兰的战争(见英荷战争).但是航海条例也限制了英国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最后且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生背景之一.(*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印第安战争[1754-1763]后期的美殖民地因当时经济和英国对其施展政治压力而产生的后果).航海条约在1663,1673,1696被更改.原因是当时的英国政府想进一步防止非法商人向外(非英国本土的国家)出售未经加工的货物(当时是违反了“航海条例“).【解析】B.12、略

【分析】中国的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一战结束后,随着外国列强加进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发展的速度缓慢下来.这是由于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故材料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战后发展却摔落下来.这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法独立的顺利的发展民族工业.与此相关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其他时期的几个发展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解析】A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而非是灌溉工具。

考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解析】【答案】错14、略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民主与法制的发展进程;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从文化大革命中得到的启示.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近现代我国民主与法制的发展进程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以及教材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知识积累: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解析】(1)本题实际问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结合教材所学知识概括政治上主要是结束了两年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法律上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从民族独立角度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取得了反帝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政治:结束了两年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法律: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取得了反帝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15、A【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材料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相关内容。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使苏维埃俄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和财力,从而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为粉碎协约国的武装进攻,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解析】A四、判断题(共4题,共12分)16、√【分析】【解析】【答案】对17、对【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设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置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置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故答案为对。

本题考查的宋代加强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是“安石担任过北宋参知政事一职”结合知识分析即可。

宋太祖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皇权,首先杯酒释兵权,皇帝掌握了兵权,后又采用二府三司制削弱相权;此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从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等内容也需要掌握。【解析】对18、A【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美国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材料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美国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新政尽量避免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尽量控制商品大量生产,达到平衡状态;同时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解析】A19、A【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构想;具体考查一国两制提出的目的和时间。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提出的目的和时间,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解析】A五、材料题(共2题,共12分)2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写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2)“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含义是在孔子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主导思想,秦皇汉武奠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统治基础,此一观点说法正确,结合史实找出具体史实论据加以论证即可。考点:儒家思想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答案】略21、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写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2)“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含义是在孔子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主导思想,秦皇汉武奠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统治基础,此一观点说法正确,结合史实找出具体史实论据加以论证即可。考点:儒家思想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答案】略六、简答题(共4题,共32分)22、略

【分析】【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分析概括和对主干知识的记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审题,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条理性。【解析】【答案】(1)①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②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总任务,再次强调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①七届二中全会告诫共产党人,要保持优良的传统和作风。②八大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原则。③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23、略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政策.考查我国古代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及与这种模式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铁犁牛耕农业耕作方式以及完备的标志;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内在联系;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重农抑商政策及其消极影响.需要掌握小农经济;地主土地私有制;农业耕作方式;明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等知识.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政策,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1)第一小问的基本模式;依据材料一“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可以得出基本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或小农户个体经营).第二小问的土地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或地主土地所。

(2)第一小问的耕作方式;依据材料二图1可知,反映的是铁犁牛耕.第二小问的完备史实,结合所学可知,标志着铁犁牛耕的成熟是曲辕犁的出现.第三小问的联系,依据材料二的两幅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农耕经济的发展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本小问的新现象;依据材料三“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可以得出商帮出现;依据材料四“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可以得出繁荣的工商业城镇出现.

(4)第一小问的思想;依据材料五“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可以得出思想是重农抑商政策.第二小问的消极影响,结合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故答案为:

(1)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或小农户个体经营).

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或地主土地所有制).

(2)图一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完备:曲辕犁.

内在联系:农耕经济的发展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新现象:材料三出现商帮;材料四出现繁荣的工商业城镇.

(4)思想:重农抑商政策.

消极影响: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4、略

【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

⑴三省互相监督;皇权高度集中;(2分)孟德斯鸠。(2分)

⑵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2分)理解: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因辛亥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里而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挽救中国的道路。(2分)

(3)形式上的共性: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分)本质上不相同。(1分)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而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则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2分)25、(1)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从材料“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以会”“回鹘衣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