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2024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2024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2024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2024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2024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2024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4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2、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A.洪水泛滥B.坡地开发C.荒漠范围扩大D.交通线增多3、黄土高原西部沙区露天开采煤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想图示是()A.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镇B.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C.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D.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4、宁夏平原要发展水稻;必须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①土壤

②气候

③地形

④水源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④5、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动。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据图中判断,川藏铁路沿线()

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C.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D.所有河流均注入印度洋6、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的新形势,由此引发了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现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尤为严重,有人称此种现象为“用工荒”。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四种产业类型中最容易出现“用工荒”的是。

A.甲类产业B.乙类产业C.丙类产业D.丁类产业7、在2018年11月30日举行的“2018长江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徐宪平认为,“长江病了!问题在水里,根子还在岸上。”“长江病了”的根源在于()A.城市人口快速增长B.自然灾害多样频发C.大力发展第一产业D.片面追求经济增长8、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下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对世界的影响。

纽约是全球的________和信息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10、对城市带的影响:形成了以________等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又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11、水资源协作开发的措施。

综合运用_________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义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机会。12、区域的发展要求。

。区域发展必须因地制宜。

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____

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____

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____

13、区域的类型。

(1)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定的区域。

a.按____划分;如中国东部季风区或黄土高原区。

b.按____划分,如汉语北方方言区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4、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1)国际产业转移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根据自己的_________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

(2)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________。15、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1)产业转出的国家或地区:原_________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_________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_________调整,缩短_________的时间,从而加快_________的进程。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湿地属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在干旱地区没有分布。(_____)A.正确B.错误17、长江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发电是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_____)A.正确B.错误18、工业化是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____A.正确B.错误19、珠三角地区由于在发展之初缺乏城市规划,因此导致重复建设现象突出。(_____)A.正确B.错误20、日韩及欧美汽车制造企业到中国兴办汽车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有大量廉价劳动力()。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4题,共8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但省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为了促进共同富裕,江苏省制定了苏北崛起、振兴苏中的科学发展战略。下图中箭头a、b分别表示江苏省内的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方向,下表为2014年江苏省三个区域经济数据统计表(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指标。

苏南。

苏北。

苏北。

总量。

占比。

总量。

占比。

总量。

占比。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3318.80

41.69%

1641.45

20.62%

2999.81

37.69%

土地面积/k㎡

28084

26.53%

22928

21.66%

54865

51.8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8941.26

58.28%

12721.49

19.04%

15151.49

22.68%

第一产业。

816.27

2.1%

776.18

6.1%

1758.38

11.6%

第二产业。

18651.56

47.9%

6395.54

50.3%

6937.53

45.8%

第三产业。

19473.43

50.0%

5549.77

43.6%

6455.58

42.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117477

-

77532

-

50603

-

(1)据图归纳江苏省内产业转移的方向。

(2)据表格简要说明苏北地区接受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3)为推动苏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苏北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拟对新迁入的企业设置相应的门槛,请你对门槛的设置提出一些建议。

(4)苏北地区为吸引苏南企业家来投资,还应做好哪些工作?2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湖南省资兴市曾是有名的“煤都”,2008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该市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下图为资兴市2007~2019年三大产业产值及所占比例统计图。

(1)概括资兴市第二产业的特征,并说出资兴市产业结构变化的表现。资兴市的东江湖水温常年保持在8~12℃,水质长期保持国家饮用水一级标准。东江湖大数据中心采用自然水冷却,成为目前全国最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可为整个湖南乃至华中、华南提供服务。

(2)说明东江湖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有利条件。资兴市关停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鼓励能源、有色金属等优势企业技术改造,目前有色金属固废循环利用、微晶石墨等技术标准领跑全国。同时,资兴市发挥东江湖独特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食品特色产业,依托美丽的东江湖和现代农业,全面实施“旅游+”和“+旅游”工程。

(3)简述资兴市产业转型经验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启示。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地多楚民,绵邑为最。地少村市,每一家即傍林盘一座,相隔或半里,或里许,谓之一坝”,前赴后继的移民在川西坝子形成林盘人居模式的雏形。成都平原西部灌渠众多、水网密布,林盘是四周水渠环绕的田间"绿岛",随田散布。传统林盘中的林木高拔繁茂,种类多样,由林木围合的宅院形成独立的空间,宅院多为木结构、泥土墙、小青瓦坡顶。林盘是集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为一体的复合型农村散居聚落单元。下图为成都平原上的林盘景观图。

(1)分析在成都平原地区出现随田散居这种居住方式的主要原因。

(2)试分析说明林盘中林木的多种作用。

(3)近年来,靠近城市的传统林盘数量减少明显,试从聚落发展的角度推测其主要原因。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总统2018年3月22日签署总统备忘录,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重税,而中国商务部随后也做出了回击。中美贸易争端显现,图为中美贸易战所涉及的商品领域。对于中国来说,从美国进口的高精尖产品是中国产业升级所急需的。

(1)指出图中;中国对美减税领域所涉及的商品种类有哪些特征,并说明中国对所涉及商品减税的主要原因。

(2)指出美国对中国征税领域所涉及商品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我国因此会受到哪些影响?

(3)请为“美国对中国征税领域”所涉及企业提出应对贸易争端的措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是按照自然带划分的,不是按综合指标划分的;由于是自然界线,其边界是虚的;属同一层次的区域;每一区域同层次的区域对应一种典型自然带,故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据此选D。2、C【分析】【分析】

考查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土地荒漠化。

【详解】

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将导致聚落位置发生变化。在天山山麓;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由于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带。但近年来,由于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荒漠范围不断扩大,致使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故C正确。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该地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发生洪水泛滥可能性小,A错误;

开发坡地不必将大部分聚落移向地势高的地方;B错误;

交通线增多是结果;不是原因,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总的来说,干旱是新疆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3、D【分析】【分析】

【详解】

筑坝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矿区的污水污染河流和周围农田;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河水泛滥淹没矿区,因此应先筑坝,再采矿;采完矿后为了保护生态;防止水土流失等,要对矿区回填、复垦,进行农作物种植,一方面保护了地表,另一方面增加了耕地面积;然后搞好农业经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矿业开采区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4、C【分析】【分析】

该题考察农业生产活动问题。

【详解】

宁夏平原地形平坦;地形条件好,不需改善,③排除;处于暖温带地区,热量条件好,不需改善气候,②排除;水稻需生长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区,而宁夏平原地处我国半干旱地区,需要依靠引黄河水进行灌溉,故水源条件需改善,④对;该区地处过渡地带,土壤肥力差,需改善土壤条件,故①对;因此正确答案选C。

【点睛】

水稻种植需满足以下指标:

(1)热量条件:日均温稳定在10℃以上的天数>110天;日均温稳定在18℃天数>30天;

(2)水源充足:陕西渭河谷地、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引黄灌区、甘肃河西走廊、新疆盆地绿洲等地区均可靠引水灌溉种植水稻;5、B【分析】【分析】

【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沿线经过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A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势高差大,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B正确;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处,C错误;川藏铁路东部河流注入太平洋,D错误。故选B。6、C【分析】【详解】

考查工业区位类型。

最容易出现“用工荒”的工业类型应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据图可知甲类工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为20%,乙类工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为10%,丙类工业工资占产品成本比重高,即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为40%以上,丁类工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为20%左右。可知丙类工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最高,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故选C。7、D【分析】【分析】

【详解】

“长江病了!问题在水里;根子还在岸上。”主要原因一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二是过于依赖长江水道低成本的优势,只考虑经济成本,不考虑环境成本,使环境成本越来越高,D对。城市人口快速增长;自然灾害多样频发、大力发展第一产业都不是导致“长江病了”的根源,ABC错。故选D。

【点睛】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找出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存在问题是解答本题关键。8、C【分析】【分析】

【详解】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实现的;由于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展迅速,C项正确,区位条件;侨乡及产业结构调整等不是特定的国内背景,ABD项错误。故选C。

【点睛】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物流枢纽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金融、贸易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工程技术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人类活动活动方式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自然特征人文特征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优势条件。

(2)合作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产业生产要素。

(2)产业结构产业升级工业化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分析】【分析】

【详解】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干旱地区的河流、湖泊也属于湿地资源。

【点睛】17、×【分析】【分析】

【详解】

三峡工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恰位于长江峡谷区的末端,使其能有效扼住上游洪水的“咽喉”,能直接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的95%,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67%。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也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

【点睛】18、√【分析】【分析】

【详解】

珠三角地区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使得珠三角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提高,所以工业化是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故该说法正确。

【点睛】19、√【分析】【分析】

【详解】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各个城市的定位重叠问题较为严重,这就导致了其内部重复建设较多;产业结构同构问题严重、经济合作深入不足等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内部的城市彼此之间的整合不足,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地位虽然凸显,但广州也仅仅局限于点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拓展和辐射作用,从而限制了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延伸,降低了中心功能,城市认同感和凝聚力缩小。判断正确。

【点睛】20、×【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日;韩、欧美汽车制造企业来中国兴办汽车厂;最主要是看中了中国潜在的汽车市场,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4题,共8分)2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我国江苏的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为背景;主要考查产业转移及工业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运用所学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图文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考查了学生依据材料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阐释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

(1)

根据材料信息,“下图中箭头a、b分别表示江苏省内的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方向,”并结合图表,苏南地区经济较发达,人口迁入多,可知箭头b代表产业转移方向,箭头a代表人口流动方向。结合箭头b的指向可知;江苏省产业转移的方向是由苏南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以及由苏中向苏北转移。

(2)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苏北地区人口较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经济较落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从表中可看出苏北地区土地面积较大,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占比较大,农业用地比苏南和苏中地区多,土地空间较大,土地价格较低。

(3)

对接受产业转移的地区来说;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应注意迁入企业对环境污染的程度以及该产业将来的发展前景。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之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迁入的企业环境污染小,限制或禁止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入;为了以后的产业升级及经济的健康发展,可要求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落后且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这样能够促进今后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除了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外;还有国家政策、环境污染等因素。可以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完善交通运输条件,从而吸引苏南企业入驻;发展教育,发展科技,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水平,加之劳动力价格比苏南地区有优势,从而对苏南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点睛】【解析】(1)由苏南到苏中;由苏中到苏北、由苏南到苏北。

(2)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发展空间大且土地价格较低。

(3)要求迁入的企业环境污染小;限制或禁止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入;要求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落后且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

(4)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完善交通运输条件;发展教育,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发展科技等。22、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区位选择、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第二产业的产业占比折线图可知;整体第二产业的占比最高,且第二产业占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根据第二产业产值柱状图可知,第二产业产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特点。资兴市产业结构变化方面,读图可知,整体而言,第二产业的占比降低,而第三产业的占比升高,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2)

大数据产业的能耗大;根据材料“东江湖大数据中心采用自然水冷却,成为目前全国最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可知,当地借助自然水冷却,能耗成本低;注意材料“该数据中心可为整个湖南乃至华中;华南提供服务”,其服务范围广,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转型,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3)

根据材料“资兴市关停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鼓励能源、有色金属等优势企业技术改造”可知,当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根据材料“有色金属固废循环利用、微晶石墨等技术标准领跑全国”可知,加大技术投入,加大环境治理。根据材料“资兴市发挥东江湖独特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食品特色产业”可知,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注意材料信息:依托美丽的东江湖和现代农业,全面实施“旅游+”和“+旅游”工程。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当地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新的主导产业得到培育和发展。这些措施均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点睛】【解析】(1)第二产业产值先升高后降低;占比先升高后降低;整体占比最高。

产业结构优化的表现:第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升高。

(2)利用湖水自然冷却;能耗低;服务范围广;国家政策支持。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主导产业。23、略

【分析】【分析】

川西林盘是指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这种历史形成的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型农村居住环境形态在成都平原通常被大家称为“川西林盘”。通常是以姓氏(宗族)为聚居单位,呈一种分散的分布方式,形式上属于典型的自然村落。

【详解】

(1)成都平原西部灌渠众多;水网密布,润泽土地,影响聚落分布,并且林盘这种居住形态可以兼顾生活区和农田,便于生产劳动。成都平原河网密布,取水方便,不收水源的限制,可以择水而居;河网密度较大,将土地切割开来,土地破碎,聚落也就变的破碎;林盘聚落随田而居,便于田间劳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受湖广填四川等移民的影响,外来人口较多,地域文化差异大,分散居住。

(2)林木是维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成都平原的乡村保持着相对茂密的植被。每个林盘都由林木包围着;林木能美化环境,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林木可以提供建材以及各种生产生活物质,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可以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降低夏季气温,调节局地的气候,使得气候更适宜人类居住;林木可以降低风速,减少大风对房屋的损坏;可以涵养水源,增加林盘内的水源供给,便于农业生产等。

(3)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传统的田园景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人们改变了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以及政府颁布的一些土地政策的实施使得林盘面积逐渐减少;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许多人进入了城镇生活,造成建筑的闲置和聚落的空心化;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融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