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图版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中图版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中图版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中图版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中图版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中图版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1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压高于乙地B.甲地气温低于乙地C.气流由乙地流向甲地D.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2、左图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该河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南地区D.东北地区3、【题文】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0C,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气压升高B.地表气压降低C.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D.地表空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4、正午时,地球上垂直的物体始终有影子且其影子只朝南的地区在()A.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的地区B.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C.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的地区D.赤道以南的地区5、【题文】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废气,通过高烟囱“越境”到北方邻国加拿大,引起了国际纠纷。这主要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的矛盾?A.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D.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图中四点可能出现降水的是()

A.①B.②C.③D.④7、(双选题)2006年9月18日,40岁的伊朗裔美国女企业家阿努谢赫·安萨里如愿以偿踏上了太空之旅,成为世界首位太空女游客。该资料说明现代旅游的特点是()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目的的娱乐化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D.旅游空间扩大化8、【题文】2005年1月;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成功确定并登上了南极冰盖的最高点Dome-A,在那里设立了自动气象站,这是人类首次到达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的Dome-A地区,也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和研究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据此回答17~19题。

17.我国科考队确定Dome-A的准确位置采用了下列哪种技术()

A.GPSB.GISC.RSD.VR

18.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共同点不是()

A.都位于寒带B.都有极昼;极夜、极光现象。

C.都有丰富的能源矿D.气温;风速、降水均大体相当。

19.关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科考了解全球变化;预测全球变化的发展趋势。

B.通过科考了解南极环境的特点;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南极提供依据。

C.通过科考加强交流与合作;维护我国在南极的合法权益。

D.通过科考摸清南极的资源状况,为大规模开发南极奠定基础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陆地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名B.“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连锁反应体现的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某一区域的变化不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10、山区发生地震后,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有A.台风B.泥石流C.冻害D.滑坡11、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匹兹堡:A.环境恶化B.资源充足C.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D.人地关系基本协调12、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根据资料,回答题。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混合农业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C.③为大牧场放牧业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2.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①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B.②生产规模大但单产低C.③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D.①③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13、【题文】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B.小麦、谷子C.玉米、水稻D.水稻;小麦。

(2)影响A;B两地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条件不同B.海拔高度不同C.水热条件不同D.耕作制度不同14、【题文】下图是“2001年~2003年我国华北某大城市二氧化氮;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平均各月污染指数变化情况示意图”(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越高;污染指数越大),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城市为降低城区污染物①的浓度;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增加绿地面积B.推广集中供暖C.改善交通条件D.控制汽车数量。

14.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当逆温出现时,大气稳定,对流减弱,空气中的污染物就得不到及时扩散。下图是该城市四日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图,近地面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是()

A.T1日B.T2日C.T3日DT4日.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图为“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表示亚洲夏季的是____(甲、乙)图,判断理由是:____

(2)读图完成下表:

。图名比较项目甲乙气压中心名称________A地风向________A地降水(多、少)________(3)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6、(2013秋•富阳市校级期中)读某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

(2)A、B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

(3)用箭头画出图中热力环流.

(4)若A、B两地位于北半球,则两地之间吹____风.

(5)当亚欧大陆内部被A气压控制时,当地的季节为____,此季节北半球的____气压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所切断.17、常德市(约29°N;111°E),北京市(约40°N,116°E),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常德市(29°N)春秋分、夏至日、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春(秋)分日____,夏至日____,冬至日____.

(2)当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时,常德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18、读“亚洲季风”图;回答问题:

(1)在乙图中,表示亚洲季风图的____(1月或7月),此时华北平原的气候特点是____哈尔滨比北京的白昼时间____(长或短)

(2)图甲中低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被其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

(3)图中C季风风向为____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图中A表示东亚的____季风(风向).19、如图中B;R、I、C四个国家被人称为“金砖四国(BRIC)”.

资料1:见图.

资料2:表是四国的有关情况.

。国家BRIC国土面积(万km2)851.41707.5298.0960.0人口(亿)1.91.411132001年国民总收入(亿美元)52852534474311310在世界经济格局中被誉为世界原料库世界加油站世界办公室世界工厂资料3:I国总理早就提出“用电子革命把国家带入21世纪”.据报道1997-2005年间;I国软件出口额从16.5亿美元猛增到236亿美元,雨季还将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长.美国硅谷的企业中有大量的I国人担任高层管理人员.I国IT(信息技术)企业非常重视自主开发能力,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生产模式.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1)B、R、I、C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填国家的中文名).

(2)R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____.

(3)分析B国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____

(4)从R国与I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比较,____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5)I国软件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有____(填正确项字母).

A.政府的大力支持B.全球对各种软件的急剧需求。

C.拥有大量专业技术人才D.信息技术企业管理水平高。

E.多优良港口.20、(2012秋•江阴市校级期中)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写出A;B、C、D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名称、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A点:____(节气名称)____(日期)____(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B点:____(节气名称)____(日期)____(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C点:____(节气名称)____(日期)____(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D点:____(节气名称)____(日期)____(直射点的纬度位置)21、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____.22、【题文】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是水源。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10分)23、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6分)24、(10分)2014年11月20日应斐济总统奈拉蒂考和总理姆拜尼马拉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材料一:斐济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交通枢纽。人口86.8万,陆地总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由332个岛屿组成,该国农业主产甘蔗、椰子、香蕉等经济作物。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国土的一半,出产优质硬木和松木。有两个金矿,还有少量铜、银资源。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金枪鱼。材料二:苏瓦(18.1°S,178.4°E)和纳迪(17.7°S,177.4°E)气候资料材料三:图丙所示的维提岛是斐济群岛的主岛(面积10,429平方公里),也是该国基础设施最完善、人口最集中的地区。重要城市以及大多数第一、第二产业和旅游业基础设施均位于主岛。(1)比较苏瓦与纳迪降水的差异,并简析原因。(4分)(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该国第二产业经济主要发展方向。(6分)25、【题文】西安有一处寒窑景观——黄土崖下几孔窑洞;周围树木葱笼.窑洞不远处是水波粼粼的曲江池。

著名戏剧《王宝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唐朝时丞相女儿王宝钏反抗封建婚姻,抛绣球选中贫寒的薛平贵为婿,后薛平贵出征十八年未归.王宝钏在寒窑苦守十八年,受尽苦难折磨,终于等得丈夫荣归长安与她团聚.如果你是寒窑景点的设计者,请问可以开展哪些旅游项目?26、【题文】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在图中画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方向。

(2)①海域形成世界著名的____(渔场名称)渔场,其成因是____;②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是因为____。

(3)P洋流使大陆西岸的____气候的范围向____方向扩展。

(4)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能表示N岛东海岸洋流的是____,由于该洋流的____作用,N岛东岸形成了____气候。

ABCD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则甲高空为高压近地面为低压,反之乙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高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同一地点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等压面位置越偏上气压值越低,反之越高,据此可判断气压大小.【解析】【解答】解:A;甲高空为高压近地面为低压;反之乙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高压,故甲气压小于乙地,故不符合题意;

B;甲为低压;则为高温上升,反之乙为低温下沉,故气温甲大于乙,故不符合题意;

C;甲为低压;乙为高压,则由乙流向甲,故正确;

D;据等压面位置得出气压排列为①>②=④>③;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2、D【分析】试题分析: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图中河心洲面积在3—4月份、7—8月份面积小,说明此时水位高,判定河流汛期在春季和夏季,根据我国河流的补给类型分布情况,推断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和中国自然地理【解析】【答案】D3、C【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C4、A【分析】【分析】根据地球的运动规律,南北回归线上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直射现象,前者一年有一次直射,后者一年有两次直射.太阳的照射方向不同,则物影的朝向不同.【解析】【解答】解:A;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从正北方照过来,物体的影子朝南,故符合题意;

B;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从正南方照过来,物体的影子朝北,故不符合题意;

C;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从正南方照过来,物体的影子朝北,故不符合题意;

D;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两次直射,物影的朝向会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5、B【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通过高烟囱的做法,虽然保护了当地的大气环境,但污染了其他地区环境,反映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解析】【答案】B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BD【分析】【分析】锋面的类型有暖锋(用线段和半圆形来表示)、冷锋(用线段和三角形来表示)、准静止锋(用线段和半圆形、三角形来表示),各自的天气特点不同.低气压形成气旋,气旋和锋面相伴随而出现,称为锋面气旋.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南北半球的气旋东部为暖锋,西部为冷锋.冷锋的降水多分布在锋面附近和锋后,暖锋降水多分布在锋前.【解析】【解答】解:根据锋面的移动和图示信息;可以确定该锋面气旋为南半球的天气系统(顺时针运转),①位于冷锋锋前,不可能有降水,②位于冷锋锋后,距离锋面较近,降水概率大,③位于暖锋锋后,无降水,④位于暖锋锋前,降水概率较大.

故选:BD.7、C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太空也留下了旅游者的踪迹,是极少数旅游者的行为,是对太空的探索,而不是娱乐,它既说明了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也表明了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故选CD。考点:现代旅游【解析】【答案】CD8、ADD【分析】【解析】GPS全球定位系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北极地区较南极地区气温高;风速小、降水多。

我国南极科考以和平为目的,了解南极环境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加强国际合作。【解析】【答案】:ADD9、AC【分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陆地自然带大多以植被类型命名,A正确;“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错误;厄尔尼诺现象的连锁反应体现的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一区域的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C正确,D错误。故选AC。【解析】【答案】AC10、BD【分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指地震引起的继发性崩塌、滑坡、塌陷、地裂缝。由地震震动造成山体岩土体松散,特别是伴随降雨极有可能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多种次生地质灾害,故BD正确;地震不会引发气象灾害,故AC错误。故选BD。【解析】【答案】BD11、B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阶段。匹兹堡区域发展初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弱,环境质量较好,资源充足,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故选BD。【解析】【答案】BD12、AC【分析】【解析】1.试题分析:读三个地区农业资料图可知:①图畜牧业和种植业都占较大比重,且商品率高,应是混合农业;②图是以种植业为主,且商品率低,应是水稻种植业;③图是以畜牧业为主,且商品率高,应是大牧场放牧业。故选AC。考点:农业地域类型【解析】【答案】1.AC2.AD13、AC【分析】【解析】

A河流为渭河;B为汉水,中间山脉为秦岭,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水田和旱地分界等。

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不同的主导因素是气候不同,即水热条件不同。【解析】【答案】

A

C14、BB【分析】【解析】图中得出污染物①在冬季指数高;由于该地在我国华北地区,从而得出居民冬季生活用能(燃煤)过多导致二氧化硫排放过多。故选B

:从图中可以看出B图中出现明显的逆温现象,并且逆温层最厚。空气最稳定,所以污染最严重。【解析】【答案】BB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乙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或陆地是低压,海洋是高压)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西北风东南风少多【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季风的知识.

(1)根据风向判断季节;我国东部是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是高温多雨的特征.

(2)东亚的冬季风是因为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形成的西北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寒冷干燥的天气.夏季风是因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和夏威夷高压之间形成的东南季风,我国大部分是高温多雨的天气.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解析】【解答】解:(1)根据风向判断季节;我国东部是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是高温多雨的特征.所以甲图是冬季,乙图是夏季.

(2)东亚的冬季风是因为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形成的西北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寒冷干燥的天气.夏季风是因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和夏威夷高压之间形成的东南季风,我国大部分是高温多雨的天气.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

故答案为:

(1)乙;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或陆地是低压;海洋是高压)

(2)

。图名比较项目甲乙气压中心名称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A地风向西北风东南风A地降水(多、少)少多(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6、④B西南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分析】【分析】(1)同一地点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等压面位置越偏上气压值越低,反之越高.同一等压面上压强相等.

(2)近地面压强特征与高空相反.A高空为下凹低压;则近地面为高压,故为低温下沉形成高压.B相反为高温抬升.

(3)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4)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5)此时A为低温下沉形成高压,故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即为冬季.北半球冬季亚洲高压切割副极地低压带.【解析】【解答】解:(1)同一地点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等压面位置越偏上气压值越低,反之越高.同一等压面上压强相等.④的等压面位置最偏下,故压强最高.

(2)近地面压强特征与高空相反.A高空为下凹低压;则近地面为高压,故为低温下沉形成高压.B相反为高温抬升.故气温最高的是B.

(3)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形成逆时针的环流.

(4)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故形成西南风.

(5)此时A为低温下沉形成高压;故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即为冬季.北半球冬季亚洲高压切割副极地低压带.

故答案为:(1)④(2)B(3)如图(4)西南风(5)冬季副极地低气压17、61°84°26′37°34′51°【分析】【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90°-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与当地纬度的差值).【解析】【解答】解:(1)春分日:90°-(29°N与0°之间的差值)=61°.夏至日:90°-(29°N与23°26′N之间的差值)=84°26′.冬至日:90°-(29°N与23°26′S之间的差值)=37°34′.

(2)北京正午太阳高度40°=90°-(40°N与直射点纬度的差值);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10°S.

常德的正午太阳高度=90°-(29°N与10°S之间的差值)=51°.

故答案为:

(1)61°84°26′37°34′

(2)51°18、1月寒冷干燥短亚洲低压副热带高压带西南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东南【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季风知识.

(1)此题考查图中的季节.根据风向判断高低气压的分布.同时结合地球运动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解题.

(2)此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3)此题考查南亚、东亚季风知识.南亚的季风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是形成东亚季风的原因.【解析】【解答】解:(1)此题考查图中的季节.根据风向判断高低气压的分布.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温暖)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低纬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是高温(温暖)湿润的.图乙中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所以是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寒冷干燥的天气.同时结合地球运动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解题.在冬季,北半球是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哈尔滨在北京的北面,纬度高,所以昼更短.

(2)此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甲图是夏季;7月(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得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中的亚速尔高压).

(3)此题考查南亚;东亚季风知识.南亚的季风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的夏季风是西南季风;它是因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改为向右偏转而成的.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是形成东亚季风的原因.

故答案为:

(1)1月寒冷干燥短。

(2)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3)西南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东南19、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寒冷,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不稳定①水热条件优越;②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③生物(或森林)资源丰富;④矿产资源丰富;⑤旅游资源丰富R(或俄罗斯)A、B、C、D【分析】【分析】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2011年4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三亚举行,五国领导人商讨了如何协调应对重大国际问题,如何深化和扩大彼此间合作,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问题.2012年3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新德里举行,提出IMF亟需实施配额改革.结合四国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完成各题.【解析】【解答】解:(1)结合世界政区图就可看出四个国家的名称:B--巴西;R--俄罗斯;I--印度;C--中国.

(2)从气候方面来分析;对农业的影响是:R--俄罗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寒冷,不利于农业生产.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种植业以生产谷物;亚麻、甜菜、土豆等为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

(3)巴西是农牧业大国;农牧业是巴西经济的支柱产业.巴西以国土面积;可耕地资源、气候特点等优势以及世界对农产品需求增长为依据,确定“以农立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的农作物有大豆,咖啡,蔗糖,烟草,可可,棉花和天然橡胶.优势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

(4)俄罗斯属于发达国家;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人均收入还是经济发展水平,俄罗斯都要高于印度.(5)印度班加罗尔优势区位条件分析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故答案:(1)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2)温带大陆性气候(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寒冷,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不稳定.

(3)①水热条件优越;②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③生物(或森林)资源丰富;④矿产资源丰富;⑤旅游资源丰富.

(4)R(或俄罗斯).

(5)A、B、C、D.20、夏至6月22日北回归线秋分9月23日赤道冬至12月22日南回归线春分3月21日赤道【分析】【分析】在以北天极俯视图上,可根据“左倾左冬,右倾右冬”确定冬至日的位置,再根据公转方向来确定其他节气的位置.A点夏至日,B点秋分日,C点冬至日,D点春分日.【解析】【解答】解: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确定此图是北天极俯视图.首先根据“左倾左冬,右倾右冬”确定冬至日的位置是C,12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然后根据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转和公转方向一致)依次确定:D;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A、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故答案为:

A点:夏至;6月22日(前后);北纬23°26′(23°26′N或北回归线)B点:秋分;9月23日(前后);0°纬线(赤道)

C点:冬至:12月22日(前后);南纬23°26′(23°26′S或南回归线)

D点:春分;3月21日(前后);0°纬线(赤道)21、A【分析】【分析】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解析】【解答】解: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因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故选:A.22、略

【分析】【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水严重,所以制约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解析】【答案】A或正确四、判断题(共1题,共10分)23、√【分析】【分析】岩浆经过冷却凝固作用转化为岩浆岩;各类岩石可以经过变质作用到变质岩;各类岩石可以经过外力作用到达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过重融再生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