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科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新科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新科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新科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新科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中期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

迁出。

他乡种田。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50—1879年。

72

15

49

8

1880—1911年。

156

0

118

38

1912—1939年。

473

0

77

396

这反映该地A.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自然经济逐渐趋于解体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并发展D.经济近代化趋势日益显著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此次危机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B.英美两国争夺经济霸权C.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D.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空前破坏再次使人们充分注意到有必要找到某种方法来摆脱国际混乱局面,使战争“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二战后能体现摆脱国际混乱局面、避免战争发生的方法是A.推行马歇尔计划B.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C.通过《联合国家宣言》D.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4、《中外日报》1897年9月21日载:“宁波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日本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的原因包括A.民国采取有利经济发展的政策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推动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5、光绪三十年(1904年)五月,商部奏定《矿务章程》,规定凡察请办矿,须商部发给执照为凭;集股应以华股占多为主,附搭洋股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华商能独出资本50两以上,查明矿工办有成效者,由部专折请旨给予优奖。这些政策A.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B.增强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C.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D.推动近代合理工业布局的形成6、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7、1988年,美国对墨西哥的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1.7%,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0.49%,而在墨西哥的进口中,美国商品竟占了80%以上。这反映出A.加入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无益B.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C.美国在对墨西哥进行资本扩张D.美墨两国间的贸易效益悬殊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8、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9、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10、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正确B.错误12、到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贸易中心。A.正确B.错误13、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首先主张“废止缠足”;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A.正确B.错误1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A.正确B.错误15、商周时期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工艺水平达到历史高峰A.正确B.错误16、商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A.正确B.错误17、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A.正确B.错误18、1927~1936年是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产生了上海发昌机器厂等企业。A.正确B.错误19、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变化。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36分)20、人口流动时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历史现象;人口问题是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冋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以来中国区域人口戶数比例变迁表。

。区域。

西汉(2年)

东汉(140年)

隋(609年)

北宋(1100年)

明天顺。

清嘉庆。

东部季风区。

97.35%

99.35%

99.23%

99.54%

99.97%

97.93%

秦岭淮河以南。

26.68%

46.82%

27.21%

62.30%

72.26%

68.2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以来我国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并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走西口”成为西北地区移民进入蒙古的代名词。康熙年间;汉人已经大量迁入察哈尔地区,雍正年间“自张家口至山西杀虎口,沿边千里,窑民与土默牧人咸业耕种,北路军粮,岁取于此,内地无挽输之劳”乾隆以后,有的汉人则深入到外蒙古地区开垦。一般而言,人们也将走出古北口;喜峰口、张家口、独石口到草原地区垦殖称为“跑口外”。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理学》(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走西口”、“跑口外”对西北地区所产生的影响。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夷夏之辨”的世界认知框架逐渐走向崩溃,西方现代科学技术与知识日益广泛地进入中国,趋新崇洋成为社会思潮,这就使得时人对西洋历法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郭嵩焘为代表的趋新之士,已经能较为准确地看待中西历法的差异,对西洋历的优点亦能肯定。在这一转变中,时人逐渐了解到西洋历法之精髓,此前对西洋历法鄙弃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西洋历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肯定。

——摘编自橙子爱知识《近代中国历法》材料二1918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下辖的中央观象台依据国际标准时区制度将全国规划为中原时区;陇蜀时区、回藏时区、长白时区、昆仑时区等五个时区;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时改中原时间为东京时间。作为社会公共时间的实践主体的近代民众,在社会生活与国际交往中真切地体验到标准时间带来的实惠与便利,进而在日常生活世界促成对时间应用的精细化、标准化与社会化。

——摘编自封磊《从海关时到北京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洋历法受到关注和肯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时区制制定与实施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标准时间的确立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隋朝建立与正仓系统分开的义仓系统,用于备荒救灾,表明国家赈灾方面的财政制度沿着专门化的方向迈进。唐代在隋制义仓的基础上,置义仓于州县,由州司和县司直接管理,这与义仓分散在民间,不易管理有关。义仓最初按亩征收,高宗永徽年间改为“率户出粟”。上上户五石,上中以下递减一石。唐中宗神龙前后,义仓粮被官府大量使用,成为官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义仓制度使我国古代赈灾财政的专项制度化达到了成熟阶段,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防灾救灾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也为国家履行职能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物质保证。隋朝建立与正仓系统分开的义仓系统,用于备荒救灾,表明国家赈灾方面的财政制度沿着专门化的方向迈进。唐代在隋制义仓的基础上,置义仓于州县,由州司和县司直接管理,这与义仓分散在民间,不易管理有关。义仓最初按亩征收,高宗永徽年间改为“率户出粟”。上上户五石,上中以下递减一石。唐中宗神龙前后,义仓粮被官府大量使用,成为官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义仓制度使我国古代赈灾财政的专项制度化达到了成熟阶段,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防灾救灾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也为国家履行职能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物质保证。——据潘孝伟《唐代义仓制度补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义仓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代义仓制度改革的影响。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晋商崛起于明代;到了清代,晋商位居众商帮之首,并持续商界500年之久。山西地理上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政权的缓冲地带,历朝历代都是中央王朝依托的北方重镇,对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比较熟悉,并受其影响。民族的战乱与融合,形成了山西人特定的文化思维。清朝入关后,晋商与清合作,并试图通过国家法律制度和政策明晰自己的产权,保障自身利益。明清两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逐年增长,中国国内市场兴起,政府整顿关税;减免商税等措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晋商涉足广泛的行业领域,主要有金融业、棉布业、铁货业、皮毛业、粮油业、运输业等。晋商内部分祁县帮、平遥帮、太谷帮、蒲州帮等等。“其合伙而商者,名曰伙计。一人出资,众伙共同而商之,虽不誓而无藏。估人产者,但数其大小伙计若干,则数十万产可屈指矣”。提供资金者为股东,主持经营者为掌柜,其他帮工者为伙计,等到赚取利润时,众者分红,可谓同心同德,尽职尽责。

——刘建生《明清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材料二“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由17个银行家族共同拥有,在阿姆斯特丹等地设有总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不断地进行殖民扩张。1619年,在爪哇成立“地区总部”,垄断了欧洲与日本的贸易,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周边地区,1652年,在好望角开拓“海外领地”。“荷兰东印度公司”创造的奇迹与它享有的特权有关。它不对任何人负责,只对股东负责,享有免检权力。“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合法的银行武装”,可以发动战争;组建情报组织、合法杀人。“荷兰东印度公司”可以自行缔结对外条约。“荷兰东印度公司”可以任命官吏、分封领土、建立行政机构、管理“户籍”、制定标准、颁布法律、制定教育内容。“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行了大量的金币佛罗林,掌握欧洲乃至“海外领地”的金融、贸易、投资、经济管理权。

——江晓美《海上马车夫荷兰金融战役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晋商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职能和性质两方面比较晋商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不同。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1题,共2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上半叶中外历史事件简表(部分)。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暗杀1933年6月罗斯福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1935年7-8月共产国际七大通过《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决议》1919年6月列强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签订《对德和约》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规定通用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实行白银国有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征收粮食税的决议1937年4月苏联宣布“二五”计划超额、提前完成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二大”1938年7月毛泽东正式发表《论持久战》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大崩溃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1931年9月日本驻中国东北关东军炸毁沈阳附近柳条湖段南满铁路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从表格中提取至少三条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20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画了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F1为阻力,F2为动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中;明清时期的“新经济的萌芽”是什么?其出现的显著表现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26、美国的边界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无形边疆的扩展。对于美国这种有形与无形的扩展,历史学家常常会追问:美国的“边疆”到底在哪里?

问题:

(1)美国是如何扩展其“边疆”的?

(2)这种扩展的影响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日益成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图表无法体现A;耕织分离、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体现了自然经济逐渐趋于解体,材料无法体现B;由图表看出迁出人口在国内主要是“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无法体现给民族工业做工还是在外国工厂做工,迁出国外从事工商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材料不能反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并发展”,故C错误;材料表明迁出人口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逐渐减少,到工厂做工的人口增加,说明从事近代工业生产的人数增加,反映了“经济近代化的趋势日益显著”,故D正确。2、A【分析】“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表明,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C不符合材料主旨;美元危机不能说明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排除D。3、B【分析】【详解】

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西欧国家走向联合,通过合作发展经济,以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二战后摆脱国际混乱局面、避免战争发生的方法。故答案为B项。推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的重要内容,不是避免战争的措施,排除A项;《联合国家宣言》是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签署的共同抵抗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宣言,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措施,与避免战争无关,排除D项。4、B【分析】由材料信息“189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是清政府为了偿还赔款,放宽了对民间办厂限制,故B项正确;中国民国成立于1912年,故A项错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故C项错误;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1897年”,由此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和排除即可。5、C【分析】【分析】

【详解】

由题干中“凡禀请办矿,须商部发给执照为凭”“集股应以华股占多为主”“华商矿工办有成效给予优奖”等信息可知,这些政策体现了鼓励民族资本、保护国家资源主权的宗旨,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爆发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排除A项;“增强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推动近代合理工业布局形成”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D项。故选C项。6、A【分析】【详解】

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从事农耕,逐渐代替原先的采集业,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A正确;B属于旧石器时代革命;C和D不符合新时期时代经济革命标志,排除。7、D【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美国对墨西哥的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1.7%,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0.49%,而在墨西哥的进口中,美国商品竟占了80%以上”,可知美墨两国间的贸易不均衡,效益悬殊,故D项正确。加入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来讲是有利有弊,故A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在美墨贸易中出现的效益悬殊,并未扩大到整个世界,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美国商品占据墨西哥进口的80%以上,不属于资本扩张,故C项错误。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1、B【分析】【分析】

【详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说法错误。12、A【分析】18世纪英国殖民贸易强国,大西洋成为世界航运中心,是世界贸易中心。本题正确。13、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首先主张“废止缠足”;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题意说法正确。14、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该得到保护,这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只要他们不反对革命就应该保护。题干表述错误。15、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也是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工艺水平达到历史高峰时期,故题干表述正确。16、B【分析】“工商食官”就是官府集中经营手工业和商业,不是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本题错误。17、B【分析】【详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答案为:错误。18、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东南沿海一带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如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等民族工业,故题干说法错误。19、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选择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36分)20、略

【分析】【详解】

(1)本题主要是考查经济的发展;联系经济重心南移有关知识来回答问题。特点:首先从材料可以看出,东部季风区一直是人口密集区。其次从材料可以看出南方人口比例总体是上升的。原因:第一个特点的原因可从地理环境来分析;第二个可以从北方的战乱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方面来分析。

(2)对于本小问的人口迁移是迁往蒙古,因为草原如果开垦不合理会导致沙漠化严重,因此对这个问题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从材料“窑民与土默牧人咸业耕种,北路军粮,岁取于此,内地无挽输之劳”可以看出大量移民的带来带动当地的农业的发展,从材料“有的汉人则深入到外蒙古地区开垦”可得出破坏了当地的农牧业环境。【解析】(1)特点1:稳定性;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原因:古代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依赖性极强。

特点2:不平衡性;人口分布比例有变化(有升有降),但总体上南方增大,并超越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原因:政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发展,大量北方人民南迁。经济:两汉以前,北方农耕经济明显优于南方,人口分布主要在北方;后北方生态遭破坏,而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2)影响:对于口外一些地区的农业开发起到了积极作月,但也影响农牧业生态环境21、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世界认知框架逐渐走向崩溃”可归纳出传统的世界认知框架受到冲击;根据材料“西方现代科学技术与知识日益广泛地进入中国”可归纳出西学传播的影响;根据材料“以郭嵩焘为代表的趋新之士;已经能较为准确地看待中西历法的差异”可归纳出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根据材料“在这一转变中,时人逐渐了解到西洋历法之精髓”可归纳出国人认识的深入等。

(2)特点:根据材料“1918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下辖的中央观象台依据国际标准时区制度”可归纳出政府主导制定;根据材料“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时改中原时间为东京时间”可归纳出受日本侵华影响;根据材料“进而在日常生活世界促成对时间应用的精细化;标准化与社会化”可归纳出应用的精细化、标准化与社会化等。

(3)影响:根据材料“在社会生活与国际交往中真切地体验到标准时间带来的实惠与便利”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使时间规划有明确的标准、影响民众的生活及对社会时间观念的提升产生较大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解析】(1)原因:传统的世界认知框架受到冲击;西学传播的影响;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国人认识的深入等。

(2)特点:政府主导制定;受日本侵华影响;应用的精细化;标准化与社会化等。

(3)影响:使时间规划有了明确的标准;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对社会时间观念的提升产生较大影响等。22、略

【分析】【详解】

第(1)问;材料“朝建立与正仓系统分开的义仓系统,用于备荒救灾”,“义仓分散在民间,不易管理有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隋朝义仓分散于民间,不易管理;隋唐易代,百废待兴;唐朝政治制度的规范;统治者救灾意识的增强。

第(2)问,影响主要从经济发展(农业)、社会矛盾、政治稳定、对后世制度的借鉴等方面回答。【解析】(1)背景:隋朝义仓分散于民间;不易管理;隋唐易代,百废待兴;唐朝政治制度的规范;统治者救灾意识的增强。

(2)影响:标志着国家赈灾的财政制度朝专门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利于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定程度上避免地方救灾的混乱。23、略

【分析】【详解】

(1)依据“山西地理上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政权的缓冲地带;历朝历代都是中央王朝依托的北方重镇”得出山西位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处,是国家政治;军事重地,有利于经济交流;依据“清朝入关后,晋商与清合作,并试图通过国家法律制度和政策明晰自己的产权,保障自身利益”得出晋商主动寻求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护;依据“明清两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逐年增长,中国国内市场兴起,政府整顿关税、减免商税等措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可以得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重视;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市场兴起;依据“晋商涉足广泛的行业领域,主要有金融业、棉布业、铁货业、皮毛业、粮油业、运输业等”得出晋商经营领域广泛,善于经营管理。

(2)不同:依据材料一、二,以及明清时期晋商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出现的史实,从产生根源、性质、职能、范围等方面比较二者不同。【解析】(1)原因:山西位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处;是国家政治;军事重地,有利于经济交流。晋商主动寻求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护。晋商经营领域广泛,善于经营管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重视。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市场兴起。

(2)不同:职能:晋商是民间地域性商人群体。荷兰东印度公司具有国家职能;拥有政治;经济、文化和颁布法律等权力。

性质:晋商的经营是封建经济结构下的商业活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业贸易活动伴随着殖民扩张和掠夺,并具有近代商业的性质。五、论述题(共1题,共2分)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萨拉热窝事件;《四月提纲》、《凡尔赛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