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与心理辅导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特殊教育与心理辅导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特殊教育与心理辅导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特殊教育与心理辅导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特殊教育与心理辅导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殊教育与心理辅导作业指导书TOC\o"1-2"\h\u16372第一章特殊教育基本理念 292681.1特殊教育的定义与目标 24651.2特殊教育的原则与价值观 31486第二章特殊儿童心理特点与评估 3121692.1特殊儿童心理特点概述 3114452.2特殊儿童心理评估方法 4132502.3特殊儿童心理评估注意事项 46617第三章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5207493.1特殊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575423.2特殊教育课程内容与结构 558503.2.1特殊教育课程内容 5124803.2.2特殊教育课程结构 5110213.3特殊教育教学方法与实践 655313.3.1教学方法 6300123.3.2教学实践 613675第四章特殊儿童行为干预与矫正 6247974.1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类型与特点 6161244.2特殊儿童行为干预策略 7219994.3特殊儿童行为矫正方法 717681第五章特殊儿童社会适应与人际关系 8173825.1特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8271755.2特殊儿童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护 8145515.3特殊儿童社会支持系统构建 819292第六章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 939046.1特殊教育教师角色与职责 9111766.1.1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 9201966.1.2特殊教育教师的职责 9106966.2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 93886.2.1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 9242006.2.2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 106496.3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 10282376.3.1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 10186516.3.2特殊教育教师的素养 1012307第七章特殊教育家庭支持与社区合作 10257127.1家庭支持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性 10238697.2特殊教育家庭支持策略 11300437.3特殊教育社区合作模式 116366第八章特殊教育政策法规与伦理 11205888.1特殊教育政策法规概述 12211038.1.1国家法律 12260048.1.2行政法规 12263778.1.3部门规章 12242398.1.4地方性法规 12157738.2特殊教育伦理原则 12249338.2.1尊重原则 12158108.2.2公平原则 12300138.2.3爱心原则 13158838.2.4专业原则 13222938.3特殊教育伦理实践 13117868.3.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334888.3.2保障学生的教育权益 1385538.3.3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13283188.3.4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1319644第九章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方法与技巧 137339.1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概述 13189399.2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方法 13264449.2.1认知行为疗法 13270839.2.2情绪调节训练 14316569.2.3社交技能训练 14163759.2.4家庭心理辅导 14295759.3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技巧 14196599.3.1倾听技巧 14176209.3.2反馈技巧 14292319.3.4角色扮演技巧 1417739.3.5情境创设技巧 1468359.3.6家长沟通技巧 1412301第十章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与改进 152711910.1特殊教育质量评价原则 151910910.2特殊教育质量评价方法 151865710.3特殊教育质量改进策略 15第一章特殊教育基本理念1.1特殊教育的定义与目标特殊教育是指在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所实施的教育。这种教育旨在为这些学生提供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环境,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实现潜能的最大化。特殊教育涵盖各类身心障碍者,如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言语障碍、学习障碍等。特殊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促进特殊需要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2)提高特殊需要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特殊需要学生掌握适应社会的基本技能,如生活自理、与人沟通、社会交往等。(3)实现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公平:保证特殊需要学生享有与普通学生同等的教育权利,消除教育歧视。(4)培养特殊需要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通过教育,使特殊需要学生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1.2特殊教育的原则与价值观特殊教育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个体差异:特殊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2)全面发展:特殊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教育。(3)参与性:特殊教育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发挥其主体作用。(4)家庭与社会参与:特殊教育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特殊需要学生的发展。特殊教育的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人文关怀:特殊教育要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其人格尊严。(2)公平正义:特殊教育要秉承公平正义的原则,保障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权利。(3)社会责任:特殊教育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特殊需要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4)专业发展:特殊教育要重视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第二章特殊儿童心理特点与评估2.1特殊儿童心理特点概述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心理、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碍的儿童。他们的心理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以下从几个方面概述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1)认知特点:特殊儿童在认知发展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如智力障碍、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等。他们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问题解决能力弱等现象。(2)情感特点:特殊儿童的情感发展相对滞后,易出现情绪波动、情感不稳定等问题。他们可能表现出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且难以适应环境变化。(3)行为特点:特殊儿童在行为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常,如多动、攻击、自伤等。这些行为问题可能源于生理、心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4)社交特点:特殊儿童在社交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如人际交往困难、沟通障碍等。他们往往难以理解他人情感,缺乏同理心,难以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2.2特殊儿童心理评估方法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评估是了解他们心理特点的重要途径。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特殊儿童心理评估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特殊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观察法包括自然情境观察和标准化观察。(2)访谈法:通过与特殊儿童及其家长、教师等人员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访谈法包括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3)量表法:使用专门设计的心理评估量表,对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量化评估。常见的量表有韦氏智力量表、儿童行为评定量表等。(4)实验法:通过设计特定的实验任务,观察特殊儿童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2.3特殊儿童心理评估注意事项在进行特殊儿童心理评估时,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不容忽视:(1)尊重儿童:评估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特殊儿童的人格尊严,避免产生负面影响。(2)全面评估:评估时要全面考虑特殊儿童的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避免片面评价。(3)动态评估: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会时间、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评估时要关注其发展动态。(4)多方法结合:采用多种评估方法,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5)注重评估结果的应用:评估结果应为指导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和干预提供依据。同时要注意保护特殊儿童的隐私。第三章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3.1特殊教育课程设置原则特殊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个别化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符合其发展需要和特点的课程。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特点,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2)综合性原则:特殊教育课程应涵盖各个学科领域,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形成综合性课程。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3)实践性原则:特殊教育课程应强调实践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4)发展性原则:特殊教育课程设置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潜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3.2特殊教育课程内容与结构3.2.1特殊教育课程内容特殊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课程: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2)专业技能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相应的专业技能课程,如绘画、音乐、体育等。(3)生活适应课程: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包括生活自理、社交沟通、情感调节等方面。(4)心理辅导课程: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2.2特殊教育课程结构特殊教育课程结构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基础课程:包括基础知识课程和心理辅导课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心理支持。(2)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相应的专业技能课程,培养其专业素养。(3)实践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3.3特殊教育教学方法与实践3.3.1教学方法特殊教育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在特殊教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个别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实施个别化教学。(2)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学习,提高其参与度和学习效果。(3)游戏教学:运用游戏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其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3.3.2教学实践特殊教育教学实践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学生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2)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3)注重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解决问题。(4)强化心理辅导: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第四章特殊儿童行为干预与矫正4.1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类型与特点特殊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攻击性行为,包括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二是反抗性行为,如拒绝执行指令、对抗他人;三是焦虑性行为,表现为焦虑、恐慌、抑郁等情绪问题;四是注意力缺陷及多动性行为;五是社交障碍行为,如人际交往困难、沟通障碍等。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问题行为的发生频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二是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多样,程度不一;三是问题行为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四是问题行为可能对特殊儿童的学业、生活和社交产生负面影响。4.2特殊儿童行为干预策略针对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可采取以下干预策略:(1)了解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育者应充分了解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适合其个体发展的教育方案。(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通过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成长环境。(3)强化正面行为,忽视负面行为。在特殊儿童表现出良好行为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其问题行为则采取忽视的态度。(4)采用行为塑造法。通过分解目标,逐步引导特殊儿童学会正确的行为模式。(5)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教育者应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关注特殊儿童的成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4.3特殊儿童行为矫正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特殊儿童行为矫正方法:(1)行为疗法:通过改变特殊儿童的行为模式,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行为疗法包括系统脱敏法、行为塑造法、强化法等。(2)情绪调节训练:帮助特殊儿童学会正确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3)社交技能训练:培养特殊儿童的社交技能,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4)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特殊儿童的认知模式,纠正其错误观念,从而改善问题行为。(5)家庭治疗:整合家庭资源,提高家庭成员的沟通能力,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6)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可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但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第五章特殊儿童社会适应与人际关系5.1特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特殊儿童由于其生理、心理的特殊性,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应从特殊儿童的实际出发,针对其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教育者要充分了解特殊儿童的兴趣、特长、性格等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要注重特殊儿童的社会技能训练。社会技能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针对特殊儿童在这些方面的不足,教育者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使其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巧。要关注特殊儿童的情绪调适和情感支持。特殊儿童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教育者要关注其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5.2特殊儿童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护特殊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育者要着重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要帮助特殊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教育者要引导特殊儿童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交往态度。要注重特殊儿童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教育者要教给特殊儿童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使其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要关注特殊儿童在集体生活中的适应性。教育者要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引导特殊儿童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5.3特殊儿童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特殊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其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是特殊儿童社会支持的第一道防线。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提供温暖、关爱的家庭环境,为特殊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学校要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系统的教育服务。学校要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备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为特殊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社会要关注特殊儿童的权益保障,为特殊儿童提供公平、公正的待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要共同参与,为特殊儿童提供就业、康复、教育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要加强特殊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全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爱意识。通过举办特殊儿童关爱活动、培训志愿者等途径,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特殊儿童的良好氛围。第六章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6.1特殊教育教师角色与职责6.1.1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在特殊教育领域,特殊教育教师承担着多重角色,既是教育教学的执行者,也是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引导者。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关注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教育方案,同时还要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6.1.2特殊教育教师的职责特殊教育教师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制定并实施特殊教育课程;(2)针对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3)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关注其心理健康;(4)与家长、同事和社会各界沟通协作,共同关注特殊儿童的成长;(5)参与特殊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6.2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6.2.1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特殊教育教师需具备以下专业知识:(1)特殊教育基础理论,包括特殊教育的概念、目标、原则等;(2)特殊儿童心理学,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发展规律等;(3)特殊儿童教育学,掌握特殊教育的方法、技巧等;(4)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了解康复训练的基本原理、方法等;(5)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熟悉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等。6.2.2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特殊教育教师需具备以下专业技能:(1)教学设计能力,能针对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设计;(2)教学实施能力,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3)心理辅导能力,能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辅导;(4)沟通协作能力,能与家长、同事和社会各界进行有效沟通;(5)自我发展能力,能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6.3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6.3.1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爱岗敬业,忠诚于特殊教育事业;(2)关爱学生,尊重特殊儿童的个性与尊严;(3)敬业精神,严谨治学,追求教育教学质量;(4)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5)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特殊教育团队建设。6.3.2特殊教育教师的素养特殊教育教师的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知识素养,具备特殊教育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2)教育教学素养,具备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的能力;(3)心理素质素养,具备应对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能力;(4)沟通协作素养,具备与家长、同事和社会各界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5)自我发展素养,具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意识。第七章特殊教育家庭支持与社区合作7.1家庭支持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性家庭是特殊教育对象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支持在特殊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对特殊儿童的关爱、理解和教育,不仅影响着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也关系到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家庭支持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性:(1)家庭是特殊儿童的基本保障。特殊儿童在家庭中得到的关爱、照顾和支持,有助于他们建立安全感,增强自信心,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2)家庭是特殊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庭与学校、社区等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特殊教育,形成合力,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的整体效果。(3)家庭是特殊儿童社会化的关键场所。家庭中的亲情、友情和邻里关系,有助于特殊儿童学会与人交往,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7.2特殊教育家庭支持策略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以下家庭支持策略:(1)提高家长特殊教育素养。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使家长了解特殊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建立家庭与学校的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了解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共同制定教育方案。(3)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家长应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状态,及时发觉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4)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应尊重、关爱特殊儿童,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7.3特殊教育社区合作模式特殊教育社区合作模式是指以社区为载体,整合社区资源,为特殊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康复和支持服务。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特殊教育社区合作模式:(1)社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社区设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化的教育、康复和咨询服务。(2)社区特殊教育志愿者团队。组织志愿者参与特殊教育,为特殊儿童提供陪伴、辅导和关爱。(3)社区特殊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举办特殊教育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关注。(4)社区特殊教育合作项目。与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开展特殊教育项目,为特殊儿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通过以上特殊教育家庭支持与社区合作模式,有望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教育和支持,促进其健康成长。第八章特殊教育政策法规与伦理8.1特殊教育政策法规概述特殊教育政策法规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特殊教育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等。以下对这些政策法规进行简要概述。8.1.1国家法律我国特殊教育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国家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这些法律明确了特殊教育的地位、任务和基本原则,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8.1.2行政法规特殊教育行政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规定》等。这些行政法规对特殊教育的实施、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保证特殊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8.1.3部门规章特殊教育部门规章主要包括《特殊教育专业设置标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等。这些规章对特殊教育专业设置、学校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提高了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水平。8.1.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对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的具体实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如《北京市特殊教育条例》、《上海市特殊教育条例》等。这些地方性法规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8.2特殊教育伦理原则特殊教育伦理原则是指在特殊教育实践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以下对这些原则进行简要阐述。8.2.1尊重原则尊重原则要求特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关注学生的需求,不以歧视、侮辱、体罚等手段对待学生。8.2.2公平原则公平原则要求特殊教育工作者在资源分配、教育机会等方面,保障学生的平等权益,消除歧视和偏见,促进教育公平。8.2.3爱心原则爱心原则要求特殊教育工作者以真挚的爱心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温暖、和谐的成长环境。8.2.4专业原则专业原则要求特殊教育工作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8.3特殊教育伦理实践特殊教育伦理实践是指在特殊教育工作中,遵循伦理原则的具体行为。以下对这些实践进行简要介绍。8.3.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特殊教育工作者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关爱和支持。8.3.2保障学生的教育权益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的教育权益,保证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消除歧视和偏见。8.3.3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特殊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8.3.4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特殊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参与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为政策制定、教育改革、教师培训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第九章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方法与技巧9.1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概述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是指在特殊教育过程中,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需求和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的活动。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旨在帮助特殊儿童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9.2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方法9.2.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以改变特殊儿童不良认知和行为为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分析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发觉其认知错误,进而指导其调整认知,改善行为。9.2.2情绪调节训练情绪调节训练是针对特殊儿童的情绪问题,通过情绪表达、情绪识别、情绪调节等训练,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9.2.3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是针对特殊儿童在人际交往中的困难,通过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其良好的社交技能,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9.2.4家庭心理辅导家庭心理辅导是将心理辅导延伸至家庭,针对特殊儿童家庭环境中的问题,为家长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9.3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技巧9.3.1倾听技巧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要求辅导者真诚、耐心地倾听特殊儿童的陈述,理解其内心感受,不轻易打断其发言。9.3.2反馈技巧反馈技巧是指辅导者针对特殊儿童的陈述,给予恰当的反馈,以引导其思考、调整认知和行为。反馈技巧包括肯定、鼓励、提问、解释等。(9).3.3情感表达技巧情感表达技巧是指辅导者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运用情感共鸣、情感引导等技巧,帮助特殊儿童表达和识别自己的情感,提高其情感管理能力。9.3.4角色扮演技巧角色扮演技巧是让特殊儿童在模拟情境中扮演特定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