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专题训练
A组一重基础•体现综合
1.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以36km/h行驶的客车,在车厢后座有一位乘客甲,把一个质量
为4kg的行李以相对客车5m/s的速度抛给前方座位的另一位乘客乙,则以地面为参考
系行李的动能和以客车为参考系行李的动能分别是()
A.200J50JB.450J50J
C.50J50JD.450J450J
解析:选B行李相对地面的速度车+。相时=15m/s,所以行李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动能以=%i/=450J。行李相对客车的速度加=5m/s,所以行李以客车为参考系的
动能Ej=^mv'2=50J>故B项正确。
2.(多选)一质量为0.1kg的小球,以5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与竖直墙壁碰
撞后以原速率反弹,若以弹回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碰墙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和动
能变化分别是()
A.Av=10m/sB.Av=0
C.AEk=lJD.AEk=0
解析:选AD小球速度变化Ar=O2一力=5m/s—(—5m/s)=10m/s,小球动能的变化
量AEk=T〃g2—3加;/=0。故A、D正确。
3.如图1所示,一半径为A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等高;质量为m的质点
自轨道端点P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g,重力加速度
大小为g。质点自产滑到。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A.彳/wgRB.^ngR
C.^mgRD.,igR
解析:选C质点经过。点时,由重力和轨道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
律得/N一〃陪=机萱,由题意知尸N=2〃ig,可得vQ=y[gRt质点自产滑到。的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得加gR—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故C正确。
4.(多选)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尸分别拉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
运动相同的距离如图2所示,甲在光滑面上,乙在粗糙面上,则下列关于力尸对甲、
乙两物体做的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
A.力尸对甲物体做功多
B.力尸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
D.甲、乙两个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
解析:选BC由功的公式W=Hcos“=A可知,两种情况下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
的功一样多,故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对甲有Fs=Eki,对乙有Fs-Fts=
Eki,可知即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故C正确,D错误。
5.将距离沙坑表面上方1m高处质量为0.2kg的小球由静止释放,测得小球落入沙坑静止
时距离沙坑表面的深度为lOcnio若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则小球克服沙坑的阻力
所做的功为()
A.0.4JB.2J
C.2.2JD.4J
解析:选C由动能定理得mgg+d)—Wr=0,小球克服沙坑的阻力所做的功为W=2.2
J,故C正确,A、B、D错误。
6.如图3所示,小球以初速度如从A点沿粗糙的轨道运动到高为力的3点后沿原路返回,
其返回途中仍经过A点,则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
图3
A.业B.d4g/?一加
2y12gh—vo2
C.ylv0-2ghD.
解析:选B在从4到3的过程中,重力和摩擦力都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一
一阴=0一苏皿,,从5到A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因为是沿原路返回,
2
所以两种情况摩擦力做功大小相等),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h-Wt=^nvf两式联立得
再次经过4点的速度大小为\‘4号一如2,故B正确。
7.某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立定跳远项目比赛,起跳直至着地过程如图4所示,测量得到比
赛成绩是2.4m,目测空中脚离地最大高度约0・8m,忽略空气阻力,则起跳过程该同学
所做功大约为()
图4
A.625JB.250J
C.50JD.2500J
解析:选A该同学做抛体运动,从起跳到达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竖直方向做加速度
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则-、/?='/^FS=0.4S,
竖直方向初速度vy=gt=4m/s,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x2.4
劭)=五=2X()4m/s=3m/s,
起跳时的速度
v=yjvo1+vy1=,32+42m/s=5m/s,
设该同学的质量为50kg,
根据动能定理得W=^inv2=625J,故A正确。
8.如图5所示,一物体以6J的初动能从A点沿48圆弧下滑,滑到8点时动能仍为6J,
若物体以8J的初动能从A点沿同一路线滑到〃点,则物体到B点时的动能是()
A.小于8JB.等于8J
C.大于8JD.不能确定
解析:选A当物体以6J的初动能从A点沿AB圆弧下滑,滑到B点时动能仍为6J,
根据动能定理有WG+Wf=0,当以8J的初动能从A点下滑时,由于物体沿圆弧下滑,
指向圆心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于速度变大,圆弧轨道给物体的弹力变大,根据滑动摩
擦力大小的计算式尸♦=〃乙,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增大,在从4到8的过程中,物体
通过的圆弧长度不变,因此物体在从A到8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增大,重力做功
不变,所以到达8点时动能小于8J,故A正确,B、C、D错误。
9.如图6所示,物体在离斜面底端Sm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滑上与斜面平滑连接的水
平面,若物体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斜面倾角为37。。求物体能在水
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in37°=0.6,cos37°=0.8)
图6
解析:对物体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受力进行分析如图所示。
法一分过程列方程:
设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t物体下滑阶段尸Ni=,〃gcos37。,
故Fn=//FNI=^mgcofi37°°
由动能定理得
mgsin37。4一〃iwgcos37°«7i=1mv2—0
设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伍
摩擦力—pmg,
由动能定理得一〃〃犷,2=0—3〃/,
由以上各式可得,2=3.5m。
法二全过程列方程:
mgZisin37°—“/ngcos37°山一〃〃ig・12=0,
解得:,2=3.5m。
答案:3.5m
B组一重应用•体现创新
10.如图7,在摩托车越野赛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个坑,该坑沿摩托车前进方向的水平
宽度为3力,其左边缘。点比右边缘力点高0.5人若摩托车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耳,它
会落到坑内c点,c与。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均为加若经过。点时的动能为及,该摩
托车恰能越过坑到达b点。食等于()
图7
A.20B.18
C.9.0D.3.0
解析:选B摩托车落到c点时,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力=如"=%仔解得%{挈
11斤)
2
同理摩托车落到b点时有V02=9gho动能©=]/〃%12、E2=-ml,022,所以瓦=18,故A、
C、D项错误,B项正确。
11.(多选)物体沿直线运动的止,图像如图8所示,已知在第1s内
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A.从第1s末到第3s末合力做的功为4W
B.从第3s末到第5s末合力做功为一2W图8
C.从第5s末到第7s末合力做的功为W
D.从第3s末到第4s末合力做的功为-0.75W
解析:选CD物体在第1s末到第3s末做勺速直线运动,合力为0,合力做功为0,
故A错误。从第3s末到第5s末动能的变化量与第1s内动能的变化量相反,合力的功
相反,等于一W,故B错误。从第5s末到第7s末动能的变化量与第1s内动能的变化
量相同,合力做功相同,即为W,故C正确。从第3s末到第4s未动能变化量是负值,
大小等于第1s内动能的变化量的点则合力做功为-0.75W,故D正确。
12.如图9所示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盐渍胡萝卜丝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树脂纽扣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婴幼衣物专用洗液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可拆卸水平螺翼水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铜制小火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五相感应电动机容错控制研究
- 2025年度智能家居厨具安装服务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门卫岗位劳动合同及技能培训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瓷砖专卖店智能家居系统解决方案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房装修工程竣工验收与保修合同范本4篇
- 物业民法典知识培训课件
- 2023年初中毕业生信息技术中考知识点详解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寒假作业(综合复习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万方数据资源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第一章-地震工程学概论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交通运输类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功能康复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