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重点校联考高二生物学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溶酶体、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B.免疫细胞都具有识别抗原的受体C.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B细胞的作用D.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不都属于淋巴细胞2.在北半球,人迷路的时候,根据大树树叶的茂密程度和树枝的长势即可判断该树南北两侧,树南侧的枝条较长,树冠部分也大一些,原因是A.植物的向光性 B.树的北侧水分、无机盐不足C.夏天常刮南风,提供CO2多 D.地势北高南低3.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的物质相互交换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a、b、c、d四种液体中,蛋白质总量最高的是dB.a3可能是红细胞,在人体内成熟后没有细胞核C.大部分细胞的细胞内液是a1D.c和d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淋巴细胞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炎热环境中人体出汗比在寒冷环境多,因此炎热环境中人体的散热量大于寒冷环境中人体的散热量B.当人来到寒冷的户外时,下丘脑通过分级调节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使细胞代谢增强,增加产热C.血钠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导致体内的Na+随尿排出,从而使血钠含量降低D.遇险时,传出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相关激素调节机体活动,此时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5.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某植物,记录该植物的芽生长1cm所需时间,结果如图所示,将a~e视为生长素浓度。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B.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侧芽生长素浓度应小于e点对应的浓度C.c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强D.e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6.植物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在核糖体上经脱水缩合形成的B.玉米倒伏后,茎背地生长与重力引起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较低有关C.环境因子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D.菊花是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的植物,适当遮光处理可使其提前开花7.下列关于群落的概念及其对应的实例或运用,匹配错误的是选项概念实例或运用A群落的季节性旱獭、仓鼠等啮齿类动物在冬季会冬眠,有些动物则在炎热的夏季进入夏眠B物种丰富度某山区共有植物2888种,动物5000余种C群落演替在几万年间,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退化,最后变成灌木丛D群落的垂直结构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8.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能达到的种群最大数量B.性别比例通过影响种群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C.生物种群数量的不规则变化与气候和干旱等密度制约因素有关D.森林群落中,动物多数具有快速奔跑和打洞的能力9.如图为某人工杨树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变化的调查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林木郁闭度较大时,调查林下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B.随林木郁闭度增大,林下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都会随之变小C.适宜的杨树种植密度可提高人工杨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相同林木郁闭度下,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差异与其自身特性有关10.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一定偏大的是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吸出培养液前没有振荡试管B.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的个体因标记过于醒目易被调查者发现C.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边界上的个体都被计数D.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11.某生态系统中一种蜘蛛和蚂蚁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宜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统计蚂蚁的种群数量B.可以通过使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性成虫来进行化学防治C.向传递D.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在蚂蚁、蜘蛛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12.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上的小型植食性动物,其洞穴常成为小鸟赖以生存的巢穴。若小鸟发现附近有猛禽,就会立刻扑扇翅膀并高声鸣叫,为鼠兔示警。鼠兔是藏狐的主要食物来源,而藏獒经常咬死藏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鼠兔与小鸟的关系为互利共生B.鼠兔、藏狐和藏獒之间形成一条食物链C.小鸟为鼠兔传递的信息类型为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D.一只藏獒捕食一只藏狐,将获得其10%~20%的能量13.紫茎泽兰对草原生态系统破坏性很大,往往造成巨大损失。右图表示被紫茎泽兰入侵前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甲~己表示各组成成分,箭头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戊为分解者,图中需添加2个箭头才能完整表示草原生态系中碳元素的转移情况B.紫茎泽兰的入侵可能使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降低C.与喷洒化学除草剂的防治方法相比,引入紫茎泽兰的天敌进行防治的效果更持久而稳定D.未被紫茎泽兰入侵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占优势的乙是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14.某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种群之间数量变化的关系,如甲数量减少导致乙数量增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丙B.甲和乙的种群数量变化体现了循环因果关系C.甲可能是次级消费者,也可能是三级消费者D.去除甲后,乙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再趋于稳定15.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雄羚有角,雌羚无角。在非繁殖季节,同一性别的个体常聚在一起活动,即同性聚群。生态学家提出如下假说: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为检验该假说的正确性,研究小组用狗(能将抛到草坪上的物体叼回来)、质量和大小等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做了如下表的模拟实验,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组别实验处理统计并记录实验组1同时向草坪中抛出2个相同的橡胶圈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的时间2同时向草坪中抛出2个相同的橡胶棒对照组?A.“?”处的操作是同时向草坪中抛出与实验组相同的1个橡胶圈和1个橡胶棒B.C.实验中的橡胶圈或橡胶棒分别模拟的是雄性或雌性普氏原羚D.若对照组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实验组1和实验组2,说明假说成立16.为了推进乡村振兴,科技人员在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赤松茸属于分解者,该模式可以实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B.图2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值为a-bC.图1所示结构中农作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D.该模式既让土地休养生息,又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遵循了生态工程中的循环和整体原理物种S1S2S3S4S5S6S11S20.361S30.400.021S40.370.000.931S50.730.390.380.361S60.700.470.480.460.71117.生态位重叠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在同一空间分享或竞争资源的情况。某研究哺乳动物的种群特征,并计重叠指数,如右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捕食关系的两个物种之间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一般相对较小B.物种的生态位包括该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C.根据表格中的相关信息,S3和S4可能是同一属的动物D.若S2是夜行性动物,那么有可能属于昼行性动物的是S3和S418.矿藏的开采会对山体、土壤和植成生态系统的物质及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矿区的修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土地紧缺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矿区生态系统退化、恢复与重建机理的逻辑框架如图所示。通过该逻辑框架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①②的发生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⑤与⑥过程对照,说明人工重建生态系统的实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生态基质的基础之上C.通过⑥分析可知,人工干预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但未改变其速度D.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19.科研人员通过对花生幼根施加一定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和不同浓度的IAA处理,测量并统计主根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IAA的浓度,因变量是主根的长度B.该实验可通过进行预实验以摸索实验条件、减少实验误差C.随着IAA的浓度增大,BR先抑制主根伸长,后促进主根伸长D.IAA浓度为0~10nM时,BR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20.右图中a、b、c三个神经元构成了1、2两个突触,曲线甲,乙、丙表示不同刺激条件下神经元c的轴突上发生的膜内电位变化(虚线表示零电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明只刺激a时兴奋能从轴突传递给细胞体,不能从细胞体传递给轴突B.上述实验能确定1、2两个位置神经递质的类型不同C.甲表明刺激a时兴奋以电信号形式迅速传导给cD.乙也可表示只刺激b时,a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第Ⅱ卷(共50分)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21.某湖泊因为长期过度捕捞以及生活污水的排入,整个生态系统以个体小、生长快、繁殖力高的物种占绝对优势。回答下列问题:(1)在湖泊中包括很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调查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在不投放饵料或少投放饵料的情况下,大量养殖能够吞食浮游植物和某些浮游动物的鱼类,对减轻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湖泊的污染有明显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放养这些鱼类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复杂程度。若捕捞活动强度过大,易导致鱼类以低龄群体为主,物种多样性降低,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3)水体中也存在很多重金属有害物质,如镉等,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由于镉等重金属不仅能够逐级积累和浓缩,还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说明生物富集具有,富集镉的浮床植物必须及时收割并进行无害化处理。(4)为筛选适合引入镉污染水体的沉水植物,研究者从镉污染水体中取底泥、水,用来培养本地沉水植物黑藻和菹草。测定两种植物的生长率和镉迁移系数(镉迁移系数可反映植物由根系向地上部分迁移镉的能力),结果如图1、图2。分析以上结果,更适合修复镉污染水体的物种是,判断依据是。22.生长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科学家推测生长素能诱导H+外排使细胞壁酸化,增大其可塑性从而使细胞伸长,基于此提出了“酸生长假说”。(1)生长素是由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实验中,应将生长素加在胚芽鞘的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原因是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方向是。(2)依据“酸生长假说”,人们作出以下预测,其中与假说不相符的是。A.酸性条件下生长素结构改变,更容易和受体结合B.能促进H+外排的膜蛋白复合物应该能促进生长C.若用含H+的缓冲液处理细胞壁,使细胞壁酸化,则可能促进细胞的短期生长D.中性缓冲液可抑制生长素诱导的生长(3)为探究生长素激活细胞膜上H+-ATP酶的机制,研究者分别测定野生型(正常)、K蛋白基因敲除型(即细胞中无K蛋白基因,其它正常;表示为“K-”)和F蛋白基因敲除型(F-)拟南芥植株的下胚轴细胞壁pH和生长速率,如图。

23.研究者在某大型水库管控区中划分出甲(捕捞)、乙(非捕捞)两区域,探究捕捞产生的生态效应,部分食物链如下图。

(1)甲区域翘嘴鲌的捕捞使河虾密度上升,捕捞压力加剧了河虾的种内竞争,引起河虾的迁出率和上升。乙区域禁捕后,捕食者的恢复(填“缓解”或“加剧”)了河虾的种内竞争。(2)根据乙区域的研究结果推测,甲区域可通过调节机制恢复到乙区域的状态。当甲区域达到生态平衡,其具有的特征是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3)为了合理开发渔业资源,构建生态学模型,探究翘嘴鲌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其数量的动态关系。仅基于模型(图2)分析,对处于B状态的翘嘴鲌种群(34只)进行捕捞时,为持续获得较大的翘嘴鲌产量,当年捕捞量应为只;当年最大捕捞量不能超过只,否则需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证翘嘴鲌种群的延续。(4)为进一步提高翘嘴鲌的种群数量,研究人员提出人工辅助繁殖翘嘴鲌再放生到水库的措施,该措施(填“能”或“不能”)提高该水库中翘嘴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理由是。24.四小农场是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图为一个小型人工农场的模式图以及该小型人工生态农场中农作物和鸡的部分能量值(单位:)。项目净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未利用农作物110702158鸡81023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含有条食物链。该人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2)鸡摄入农作物后,粪便中的能量可属于。A.农作物的净同化量 B.人的净同化量C.农作物的呼吸消耗量 D.人的呼吸消耗量E.农作物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F.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3)结合表中数据,计算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保留一位小数)。(4)农场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了鸡产蛋率,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的功能。(5)在该生态农场中,人可以食用农作物(途径一),也可食用鸡(途径二),这两条途径中,生态足迹更大的是途径(填“一”或“二”)。

25.科学研究证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间相互协调,构成人体复杂的调节网络。下图表示三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接触,引起靶细胞应答反应而实现调节活动。(2)紧张时,下丘脑释放的CRH会增多,CRH只作用于垂体细胞的根本原因是。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和(填结构名称)。(3)结合图中信息分析,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被病原体感染。可能的原因是 。(4)科学家想探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否对下丘脑分泌CRH直接进行调节,还是只能通过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进行调节,进行了如下探究:①将生理状况相同的正常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测定两组小鼠血液中的含量。②将甲组小鼠 切除,乙组做相同的假手术。向甲、乙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的ACTH。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甲、乙两组小鼠,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并比较激素含量变化。若 ,则ACTH可对下丘脑分泌CRH直接进行调节。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重点校联考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