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川渝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须将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本堂考试只将答题卡交回)。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7分)(一)基础知识(15分)阅读下面摘自校广播站征稿中的一段话,完成1--4题。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们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神奇。a.中国跳水队首次包揽8金,不断上演的“水花消失术”独领风搔。b.国家花样游泳队凭借娉婷的舞姿、漂逸的气韵、精湛的技术,让中国文化之花绽放在世界面前。c.当潘展乐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最后一棒打破世界纪录,完成惊天大逆转,令无数外国泳坛老将折腰叹服。21岁郑钦文成为中国第一位戴上奥运会网球女单王者冠冕的运动员……d.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体坛风流人物。面对外界的质疑,面对对手的挑衅,他们没有怨天尤人的忧戚,没有嘶哑悲愤的呼告,他们深知心无旁骛地赛出真实水平才是攻破流言蜚语的不二法门。每次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情就在我们胸中不可遏制地汹拥着。1.对加点字读音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娉婷”的“娉”应该读作“pīng”;B.“折腰”的“折”应该读作“zhé”;C.“冠冕”的“冠”应该读作“guàn”;D.“忧戚”的“戚”应该读作“qī”。2.对加横线词语字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漂逸”的“漂”应该写作“飘”;B.“心无旁骛”的“骛”应该写作“鹜”;C.“汹拥”的“拥”应该写作“涌”;D.“独领风搔”的“搔”应该写作“骚”。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们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神奇。B.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体坛风流人物。C.他们深知心无旁骛地赛出真实水平才是攻破流言蜚语的不二法门。D.面对外界的质疑,面对对手的挑衅,他们没有怨天尤人的忧戚,没有嘶哑悲愤的呼告。4.文中标注序号的句子,有语病的一个是()(3分)A、aB、bC、cD、d5.校刊负责人在编辑“品经典人物·悟生活魅力”这个栏目时,引用了余秋雨评价苏轼的一段话,但他不小心打乱了顺序,请你帮忙整理。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到了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东坡是两个人。”①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②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③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镇定。④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⑤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的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⑥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A.⑤①④②③⑥B.①④②③⑤⑥C.⑤⑥①④③②D.①④③②⑥⑤6.名著阅读(6分)根据《水浒传》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1)读中国古典小说的方法多样,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阿豆认为,阅读时要善于把握题材特点,如《水浒传》就是从国家政治、社会批判的角度来选择素材的,很少涉及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B.小芳觉得可以从艺术手法着手。早期长篇白话小说善于设置悬念、误会,追求离奇巧合,《水浒传》就很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推进情节。C.小明说分析人物形象也很重要,她分析后发现《水浒传》的人物塑造类型化倾向严重,没有个性,如鲁智深、史进、李逵、武松个个都塑造为粗鲁之人。D.兰兰认为还能鉴赏语言风格,《水浒传》的人物对话贴近当时的生活,活灵活现,而叙事、描写语言又多是白描式的,简洁洗练,极富表现力。(2)《水浒传》作者是①。该书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②”的主题。书中不论是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弟,“都一般儿哥弟称呼”,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因此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书名译为《③》。7.综合性学习(6分)学校将迎来“奋楫扬帆,自强不息”主题校庆活动,现面向全校征集主题演讲视频。请你完成下列任务。【视频录制】(1)请完善录制流程。(2分)第一步:确定演讲题目第二步:①第三步:小组试讲评比第四步:②第五步:录制演讲视频【文稿撰写】(2)请结合校庆主题为班级参评视频配写一段开场白。(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积累及阅读(29分)(一)古诗默写:8.下面是诗歌朗诵会主持词的开场白,请你按原文完成填空。(8分)吟诗诵赋,能发现人生失意,杜甫曾弟兄分散,对生离死别焦虑和不安:“(1),(2)。”(《月夜忆舍弟》);刘长卿溯古思今,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3),(4)?”(《长沙过贾谊宅》);但吟诗诵赋,诗意往往给人源源不断的力量。温庭筠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因思杜陵梦,(5)。”(《商山早行》);韩愈虽获罪左迁,行程遥远,却不辞衰老,不惜残年:“欲为圣明除弊事,(6)____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李白路途坎坷,却不失远大的志向:“(7),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刘禹锡意志坚定:“今日听君歌一曲,(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6分)塞下曲(其一)(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注释】①西汉时,傅介子受朝廷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C.尾联“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D.本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及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达壮志未酬的抑郁。10.请从下列诗句中选择和本诗尾联情感基调最相似的诗句(
)(3分)A.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B.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C.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三)文言文阅读(15分)【甲】《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楚人城州来①。沈尹戌曰:“楚人必败。昔吴灭州来,子旗请伐之。王曰:‘吾未抚吾民。’今亦如之,而城州来以挑吴,能无败乎?”侍者曰:“王施舍不倦,息民五年,可谓抚之矣。”戌曰:“吾闻抚民者,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民乐其性,而无寇仇②。今宫室无量,民人日骇,劳罢死转③,忘寝与食,非抚之也。”(节选自《左传·昭公十九年》,有删改)【注释】①州来:古地名,今安徽凤台。②寇仇:仇人,仇敌。③劳罢死转:疲劳至死而没有人收葬。死转,死而弃尸。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佳木秀而繁阴()(2)杂然而前陈者()(3)楚人城州来()
(4)民人日骇()1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句2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民乐其性,而无寇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下面对《醉翁亭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篇从全景到远景,再逐层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满寻幽览胜之趣。B.末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最后落脚到山水之乐。C.文章大量语句用“也”字做句尾,读来顿觉嘴上有醉意,脸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D.以一“乐”字贯穿全篇,表达随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14.【甲】【乙】两篇选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请结合内容分别分析这种思想在文中的具体体现。(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8分)洗手净指甲,做鞋泥里踏闫红①听到施姥去世的消息,我有点惆怅,这个最会过日子的人,抛下她的日子,离开了。②少年时候,几乎每一个寒暑假,我都要到施姥家住几天,她总是带我一道去买菜。③那是一条纵深的小巷,A.两溜菜摊一摆更显得拥挤。天光尚早,施姥从第一家开始打招呼、她能喊出每一个菜贩子的姓,再根据对方年龄性别加上合适的后缀。对方大都满面笑容,跟她推荐自家最为新鲜的菜品。有入她眼的,她便拣起,称好,付钱,却并不拿走,而是两手空空地走到下一家。④肉摊在菜市最里面。B.肉贩子就像电影里那样满脸横肉。尽管摊子前早就围了一大堆人,但他仍然能够老远就冲着施姥喊一声“俺姨”,将一块粉嫩的猪肉,从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堆里递出来。施姥按他的报价把钱递过去,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转身离开。⑤归途中,她将刚才买的菜一一放入篮子里,呼应了起初布下的草蛇灰线。我这才明白她刚才为何空手而行,这样做不但更省力,还透出一种松弛的默契、一种排他性的善意、一种天长日久经营出的信任与相知,买菜这件家常事里,瞬时透出人世间的缠绵情致。⑥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出来,又是怎么做到的,却不得不承认,即使在买菜这种小事上,她都比普通妇女显得技高一筹。⑦除了会买,她还会做。我嗜辣,她就把青椒的内瓤掏出来,填进鲜嫩的地锅豆腐,上锅蒸。雾气丝丝缕缕地溢出,青椒和豆腐不同的鲜香混合到一起,形成新鲜的嗅觉体验。待青椒出盘,一大口咬下去,鲜、香、辣!⑧她记得每一个人爱吃什么,即使饭桌上没几个菜,也会让你有丰盛之感。⑨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我敬仰。厨师也能做出美味佳肴,烹饪不过是她诸多过日子技能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让我叹为观止的,是她在收纳整理方面的杰出技能。⑩她的家总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不算太大的空间,却有宽敞乃至空旷之感。零碎物件都被收纳到合适的地方,她们家也不会堆积许多弃之不舍的闲置物品。她们家的东西,一件就是一件,一用就是很多年。比如那两只人造革的单人沙发,我二十多年前就见它们在那里,普普通通。C.二十多年过去了,它们仍驻守原处,年年相见,并不见老,倒比别人家那些急吼吼的新家伙,多了一分安详。⑪在亲戚朋友面前,施姥从来都是轻声细语,给足了姥爷面子,不像他的前任——也就是我姥姥那样,动辄河东狮吼。其实我那脾气暴躁的姥姥刀子嘴、豆腐心,一肚子热心肠。可也就是这口无遮拦,让她被打成右派,不得不和我姥爷离了婚。几年后,姥姥得以平反,重新恢复神勇,开始闹腾。⑫我妈说,一开始,施姥对她也很好,但姥姥经常上门去闹,施姥便渐渐冷了心。我妈再去,她就拉下脸,进了卧室,把门一关。许多年后,我妈完全能够理解施姥作为继母的不易,但我大舅不理解。他认为和父亲间的种种矛盾,跟这位继母的存在有很大关系。但姥爷对种种矛盾置之不理,心烦之时,甚至想一走了之。⑬在施姥苦心经营的美丽时日之外,生活原是这样千疮百孔,我不知道她有没有想过这些,是否也曾黯然神伤;我唯一知道的是,即使那样忙碌操劳,她依旧是寂寞的,寂寞到有时会跟我这样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晚辈,聊她年轻的时候。⑭她原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可到她父辈时,家中受到冲击,近百顷良田全被没收。眼看学习工作都没了指望,直到卫生局来学校招几个女孩子送去卫校培训时,她才勉强被推荐。⑮她珍惜这个机会。卫校离她家远,每天天还没亮,她就拎着一盏马灯出门,经过街巷的拐角时总是战战兢兢,听到身后的脚步声,想看又不敢回头看。⑯跟我说起这些时,她的脸上重现了彼时彼地的紧张,以及在这紧张之上绽开的期望。她期望通过这一步一步走过的暗路,到达鲜花盛开的明天,她期望未来的日子能够皎洁如明月。那时,她应该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赢过命运吧?也许,每一个女孩都曾像她那样,在人生展开之前,既紧张又饱含希望地握紧双拳。⑰张爱玲引用过一句话:“洗手净指里,做鞋泥里踏。”说是觉得无限感伤,看前一句,何其郑重,水荡漾在铜盆里,又细细剔净指甲,雪白的线,从银针里穿过,一针一线间,都是对生活的情意。而下句却是这样粗暴,泥里水里踩过,还有谁会在乎那每一个曾被斟酌过的针脚。用这句话形容施姥的一生,很合适。只是,命运对于施姥是这样,对谁又不是这样?不过因为她一生的努力与坚持,那种反差来得更为鲜明。⑱但换个思路想,她也打败了她的命运,不管她的人生怎样喧嚣或寂寞,她都将它变成了一个个庄重而有美感的时日。天大地大,说到底都没有过日子大。她那些精益求精的小日子,是她小小的后园,用一个个楚楚动人的晨夕,帮她滤去前院的喧嚣。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与命运的对峙中,她也不算处于下风。(选自闫红《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有删改)【散文•结构】15.回忆性散文不追求完整性和连贯性,而是呈现一些有代表性或有感染力的片段,来展现人物形象。请梳理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语言】16.请从句式角度品析第③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有入她眼的,她便拣起,称好,付钱,却并不拿走,而是两手空空地走到下一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笔法】17.散文中看似无关紧要的闲笔其实是叙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请参照链接材料,在文中ABC三处“闲笔”中选择一处,分析其作用。(4分)链接材料:“闲笔”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藤野先生》中鲁迅写他初到仙台学校所受的“优待”,似乎与藤野先生的出现没有太多关系。然而,联系后文可以发现,这些好意对鲁迅来说是不必要的、表面肤浅的。而藤野先生真正从精神上给予鲁迅关怀,教导鲁迅严谨治学;同时也关心中国的平民百姓,给予鲁迅真正的尊重。由此,鲁迅才认为藤野先生是他所有老师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样的“闲笔”,更见出藤野先生人格的高贵。“闲笔”能增添散文的趣味:《昆明的雨》写作者雨天在小酒店闲坐,看到“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这雨中家禽的奇特表现看似无关紧要,却勾勒出昆明雨季的闲趣。“闲笔”中多蕴含人物丰富的情感:在《背影》中,“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这句看似可有可无的表述却暗含了朱自清父子间的关系。“勾留”是短暂停留,是因朋友之约,并非父子之情。结合文章背景即可发现父子间的隔膜从未改变。这一闲笔让我们更深地感受到父亲在经历诸多变故后主动打破隔阈的可贵。儿子的躲避、父亲的主动,让父爱有了更厚重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视角】18.回忆性散文里,作者的视角往往会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切换,展现出当时的心境和现在的思考。下列对本文的双重视角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过去的视角使作者能够生动地再现与施姥共度的那些日子,包括买菜、做饭、收纳整理以及和姥姥的周旋争吵等生活琐事,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施姥的智慧能力和生活态度。B.现在的视角让作者对施姥的一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分析了施姥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以及她如何将平凡的生活过得庄重而有美感,表达了对施姥的敬仰和赞美。C.作者通过回忆过去,展现了施姥的个性和生活状态;通过现在的思考,则进一步揭示了施姥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品质。D.双重视角的结合使得文章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思考深度。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也提高了文章的思想价值。【散文•主旨】19.小南想把本文推荐给《朗读者》节目组配乐朗诵,小开为他找了三首乐曲,请你结合本文主旨和阅读体会,帮他选出最恰当的一首,并说明理由。(4分)A.琵琶曲《夕阳萧鼓》:旋律舒缓柔婉,安宁平和,描绘人间的良辰美景,情调和意境宁静而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B.二胡曲《二泉映月》:旋律低沉滞郁、艰涩凝重,流露出艺人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思绪情感。C.钢琴曲《忧伤与快乐》:主旋律带着淡淡的忧伤,而副旋律又带着欢快的节拍,快乐与忧伤相互交织,凝聚成人生的甘苦喜悲。我选,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20—23题。(16分)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游宇明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他是为梦想活着的,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近过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⑥我们还应该极大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⑦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⑧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选自《新时文·触摸思想的力量》)20.请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完成下列表格。(8分)中心论点①。(2分)论证思路首先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主要从②、③、④三方面论述怎样走进心中的世界。(3分)论证方法及作用比喻论证:把理想中的世界比作藏满珍宝的从未走近过的山和有着迷人波涛的未曾趟过的河,形象地证明了心中的世界对我们的诱惑力。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⑤论证: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联系上下文,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的理解。(3分)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下列几句名言,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的一项是()(3分)A.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B.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C.君子敬其在已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荀子D.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李白写作(60分)24.以下两题,请任选其一作文。(60分)(1)钟表在不停地转动,四季在不断轮回。回望过去,与你共同度过的那个下午,与书为伴的那个夜晚,沉醉于音乐的那段时光,你陪我走过的那些日子……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请你以“与你一起走过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2)有条不紊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裁判人员的节奏,分秒必争是巴黎奥运会上短跑运动员的节奏,一张一弛可是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你们,我们,都有自己的节奏。上面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四川省川渝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1.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须将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本堂考试只将答题卡交回)。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7分)(一)基础知识(15分)阅读下面摘自校广播站征稿中的一段话,完成1--4题。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们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神奇。a.中国跳水队首次包揽8金,不断上演的“水花消失术”独领风搔。b.国家花样游泳队凭借娉婷的舞姿、漂逸的气韵、精湛的技术,让中国文化之花绽放在世界面前。c.当潘展乐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最后一棒打破世界纪录,完成惊天大逆转,令无数外国泳坛老将折腰叹服。21岁郑钦文成为中国第一位戴上奥运会网球女单王者冠冕的运动员……d.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体坛风流人物。面对外界的质疑,面对对手的挑衅,他们没有怨天尤人的忧戚,没有嘶哑悲愤的呼告,他们深知心无旁骛地赛出真实水平才是攻破流言蜚语的不二法门。每次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情就在我们胸中不可遏制地汹拥着。1.对加点字读音分析错误的一项是(C)(3分)A.“娉婷”的“娉”应该读作“pīng”;B.“折腰”的“折”应该读作“zhé”;C.“冠冕”的“冠”应该读作“guàn”;D.“忧戚”的“戚”应该读作“qī”。2.对加横线词语字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A.“漂逸”的“漂”应该写作“飘”;B.“心无旁骛”的“骛”应该写作“鹜”;C.“汹拥”的“拥”应该写作“涌”;D.“独领风搔”的“搔”应该写作“骚”。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3分)A.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们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神奇。B.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体坛风流人物。C.他们深知心无旁骛地赛出真实水平才是攻破流言蜚语的不二法门。D.每次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情就在我们胸中不可遏制地汹拥着。4.文中标注序号的句子,有语病的一个是(C)(3分)A、aB、bC、cD、d5.校刊负责人在编辑“品经典人物·悟生活魅力”这个栏目时,引用了余秋雨评价苏轼的一段话,但他不小心打乱了顺序,请你帮忙整理。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到了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东坡是两个人。”①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②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③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镇定。④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⑤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的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⑥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⑤①④②③⑥B.①④②③⑤⑥C.⑤⑥①④③② D.①④③②⑥⑤本题考查句子排序。①句亮明作者观点,应为首句。④句中的“而是”与①句中的“不是”构成了语义上的并列,应为次句。③句中的“这一过程”指的是④句中的“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应为第三句;②句中的“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照应③句中的“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应为第四句;⑥句中的“这一切”指的是②句中的“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应为第五句。⑤句是苏轼经过生活磨砺后的最终改变与结局,应为末句。故排序为:①④③②⑥⑤。故选D。6.名著阅读(6分)根据《水浒传》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1)读中国古典小说的方法多样,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3分)A.阿豆认为,阅读时要善于把握题材特点,如《水浒传》就是从国家政治、社会批判的角度来选择素材的,很少涉及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B.小芳觉得可以从艺术手法着手。早期长篇白话小说善于设置悬念、误会,追求离奇巧合,《水浒传》就很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推进情节。C.小明说分析人物形象也很重要,她分析后发现《水浒传》的人物塑造类型化倾向严重,没有个性,如鲁智深、史进、李逵、武松个个都塑造为粗鲁之人。D.兰兰认为还能鉴赏语言风格,《水浒传》的人物对话贴近当时的生活,活灵活现,而叙事、描写语言又多是白描式的,简洁洗练,极富表现力。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鉴赏。《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个性鲜明,即便有同一性格特点的人物也有其明显差别,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都为粗鲁之人,但鲁智深粗中有细、武松假粗心却心中有数、李逵则是从里往外都粗;故选C。(2)《水浒传》作者是①。该书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②”的主题。书中不论是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弟,“都一般儿哥弟称呼”,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因此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书名译为《③》。参考答案:①施耐庵②官逼民反③四海之内皆兄弟7.综合性学习(6分)学校将迎来“奋楫扬帆,自强不息”主题校庆活动,现面向全校征集主题演讲视频。请你完成下列任务。【视频录制】(1)请完善录制流程。(2分)第一步:确定演讲题目第二步:①第三步:小组试讲评比第四步:②第五步:录制演讲视频参考示例:①组建演讲团队、撰写演讲文稿、准备演讲内容等②评出最佳小组、设计视频文案【文稿撰写】(2)请结合校庆主题为班级参评视频配写一段开场白。(4分)参考示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一场触动心灵的演讲盛宴即将上演,同学们将在此分享师生校友充满韧性、勇气和成长的故事。“奋楫扬帆,自强不息”,让我们沉浸其中,共同感受心中那永不熄灭的自强之火。二.古诗文积累及阅读(29分)(一)古诗默写:8.下面是诗歌朗诵会主持词的开场白,请你按原文完成填空。(8分)吟诗诵赋,能发现人生失意,杜甫曾弟兄分散,对生离死别焦虑和不安:“(1),(2)。”(《月夜忆舍弟》);刘长卿溯古思今,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3),(4)?”(《长沙过贾谊宅》);但吟诗诵赋,诗意往往给人源源不断的力量。温庭筠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因思杜陵梦,(5)。”(《商山早行》);韩愈虽获罪左迁,行程遥远,却不辞衰老,不惜残年:“欲为圣明除弊事,(6)____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李白路途坎坷,却不失远大的志向:“(7),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刘禹锡意志坚定:“今日听君歌一曲,(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参考答案:(1)有弟皆分散(2)无家问死生(3)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5)凫雁满回塘(6)肯将衰朽惜残年(7)长风破浪会有时(8)暂凭杯酒长精神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6分)塞下曲(其一)(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注释】①西汉时,傅介子受朝廷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3分)A.首联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C.尾联“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D.本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及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达壮志未酬的抑郁。10.请从下列诗句中选择和【甲】诗尾联情感基调最相似的诗句(B
)(3分)A.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B.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C.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三)文言文阅读(15分)【甲】《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楚人城州来①。沈尹戌曰:“楚人必败。昔吴灭州来,子旗请伐之。王曰:‘吾未抚吾民。’今亦如之,而城州来以挑吴,能无败乎?”侍者曰:“王施舍不倦,息民五年,可谓抚之矣。”戌曰:“吾闻抚民者,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民乐其性,而无寇仇②。今宫室无量,民人日骇,劳罢死转③,忘寝与食,非抚之也。”(节选自《左传·昭公十九年》,有删改)【注释】①州来:古地名,今安徽凤台。②寇仇:仇人,仇敌。③劳罢死转:疲劳至死而没有人收葬。死转,死而弃尸。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佳木秀而繁阴()
(2)杂然而前陈者()(3)楚人城州来()
(4)民人日骇()参考答案:(1)茂盛(2)陈列,摆开(3)筑城(4)惊恐不安1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句2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参考翻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2)民乐其性,而无寇仇。参考翻译:百姓生活安乐,没有仇敌。13.下面对《醉翁亭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3分)A.文章开篇从全景到远景,再逐层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满寻幽览胜之趣。B.末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最后落脚到山水之乐。C.文章大量语句用“也”字做句尾,读来顿觉嘴上有醉意,脸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D.以一“乐”字贯穿全篇,表达随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14.【甲】【乙】两篇选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请结合内容分别分析这种思想在文中的具体体现。(4分)参考答案示例:甲文中作者与百姓同游,以百姓的快乐(滁人的快乐/人们的快乐/游人的快乐)(1分)为快乐,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1分)的思想,这是“以民为本”的表现。乙文中沈尹戌提出了安抚百姓(抚民)的方法(1分),体现了作者体恤民情的情怀(1分),这是“以民为本”的表现。三、现代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8分)洗手净指甲,做鞋泥里踏闫红①听到施姥去世的消息,我有点惆怅,这个最会过日子的人,抛下她的日子,离开了。②少年时候,几乎每一个寒暑假,我都要到施姥家住几天,她总是带我一道去买菜。③那是一条纵深的小巷,A.两溜菜摊一摆更显得拥挤。天光尚早,施姥从第一家开始打招呼、她能喊出每一个菜贩子的姓,再根据对方年龄性别加上合适的后缀。对方大都满面笑容,跟她推荐自家最为新鲜的菜品。有入她眼的,她便拣起,称好,付钱,却并不拿走,而是两手空空地走到下一家。④肉摊在菜市最里面。B.肉贩子就像电影里那样满脸横肉。尽管摊子前早就围了一大堆人,但他仍然能够老远就冲着施姥喊一声“俺姨”,将一块粉嫩的猪肉,从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堆里递出来。施姥按他的报价把钱递过去,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转身离开。⑤归途中,她将刚才买的菜一一放入篮子里,呼应了起初布下的草蛇灰线。我这才明白她刚才为何空手而行,这样做不但更省力,还透出一种松弛的默契、一种排他性的善意、一种天长日久经营出的信任与相知,买菜这件家常事里,瞬时透出人世间的缠绵情致。⑥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出来,又是怎么做到的,却不得不承认,即使在买菜这种小事上,她都比普通妇女显得技高一筹。⑦除了会买,她还会做。我嗜辣,她就把青椒的内瓤掏出来,填进鲜嫩的地锅豆腐,上锅蒸。雾气丝丝缕缕地溢出,青椒和豆腐不同的鲜香混合到一起,形成新鲜的嗅觉体验。待青椒出盘,一大口咬下去,鲜、香、辣!⑧她记得每一个人爱吃什么,即使饭桌上没几个菜,也会让你有丰盛之感。⑨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我敬仰。厨师也能做出美味佳肴,烹饪不过是她诸多过日子技能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让我叹为观止的,是她在收纳整理方面的杰出技能。⑩她的家总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不算太大的空间,却有宽敞乃至空旷之感。零碎物件都被收纳到合适的地方,她们家也不会堆积许多弃之不舍的闲置物品。她们家的东西,一件就是一件,一用就是很多年。比如那两只人造革的单人沙发,我二十多年前就见它们在那里,普普通通。C.二十多年过去了,它们仍驻守原处,年年相见,并不见老,倒比别人家那些急吼吼的新家伙,多了一分安详。⑪在亲戚朋友面前,施姥从来都是轻声细语,给足了姥爷面子,不像他的前任——也就是我姥姥那样,动辄河东狮吼。其实我那脾气暴躁的姥姥刀子嘴、豆腐心,一肚子热心肠。可也就是这口无遮拦,让她被打成右派,不得不和我姥爷离了婚。几年后,姥姥得以平反,重新恢复神勇,开始闹腾。⑫我妈说,一开始,施姥对她也很好,但姥姥经常上门去闹,施姥便渐渐冷了心。我妈再去,她就拉下脸,进了卧室,把门一关。许多年后,我妈完全能够理解施姥作为继母的不易,但我大舅不理解。他认为和父亲间的种种矛盾,跟这位继母的存在有很大关系。但姥爷对种种矛盾置之不理,心烦之时,甚至想一走了之。⑬在施姥苦心经营的美丽时日之外,生活原是这样千疮百孔,我不知道她有没有想过这些,是否也曾黯然神伤;我唯一知道的是,即使那样忙碌操劳,她依旧是寂寞的,寂寞到有时会跟我这样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晚辈,聊她年轻的时候。⑭她原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可到她父辈时,家中受到冲击,近百顷良田全被没收。眼看学习工作都没了指望,直到卫生局来学校招几个女孩子送去卫校培训时,她才勉强被推荐。⑮她珍惜这个机会。卫校离她家远,每天天还没亮,她就拎着一盏马灯出门,经过街巷的拐角时总是战战兢兢,听到身后的脚步声,想看又不敢回头看。⑯跟我说起这些时,她的脸上重现了彼时彼地的紧张,以及在这紧张之上绽开的期望。她期望通过这一步一步走过的暗路,到达鲜花盛开的明天,她期望未来的日子能够皎洁如明月。那时,她应该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赢过命运吧?也许,每一个女孩都曾像她那样,在人生展开之前,既紧张又饱含希望地握紧双拳。⑰张爱玲引用过一句话:“洗手净指里,做鞋泥里踏。”说是觉得无限感伤,看前一句,何其郑重,水荡漾在铜盆里,又细细剔净指甲,雪白的线,从银针里穿过,一针一线间,都是对生活的情意。而下句却是这样粗暴,泥里水里踩过,还有谁会在乎那每一个曾被斟酌过的针脚。用这句话形容施姥的一生,很合适。只是,命运对于施姥是这样,对谁又不是这样?不过因为她一生的努力与坚持,那种反差来得更为鲜明。⑱但换个思路想,她也打败了她的命运,不管她的人生怎样喧嚣或寂寞,她都将它变成了一个个庄重而有美感的时日。天大地大,说到底都没有过日子大。她那些精益求精的小日子,是她小小的后园,用一个个楚楚动人的晨夕,帮她滤去前院的喧嚣。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与命运的对峙中,她也不算处于下风。(选自闫红《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有删改)【散文•结构】15.回忆性散文不追求完整性和连贯性,而是呈现一些有代表性或有感染力的片段,来展现人物形象。请梳理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4分)参考答案:①买菜信任相知(买菜松弛从容,和小贩互相熟知信任)②(对人)细心与体贴③整理家务井井有条④宽容待人【散文•语言】16.请从句式角度品析第③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有入她眼的,她便拣起,称好,付钱,却并不拿走,而是两手空空地走到下一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短句节奏明快(1分),生动地描绘了施姥买菜的细致和有条不紊的过程,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灵动而紧凑(1分),展现了施姥在买菜过程中的从容和自信(1分),突出了施姥会过日子的形象(1分)。(答出3个得分点即可。)【散文•笔法】17.散文中看似无关紧要的闲笔其实是叙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请参照链接材料,在文中ABC三处“闲笔”中选择一处,分析其作用。(4分)链接材料:“闲笔”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藤野先生》中鲁迅写他初到仙台学校所受的“优待”,似乎与藤野先生的出现没有太多关系。然而,联系后文可以发现,这些好意对鲁迅来说是不必要的、表面肤浅的。而藤野先生真正从精神上给予鲁迅关怀,教导鲁迅严谨治学;同时也关心中国的平民百姓,给予鲁迅真正的尊重。由此,鲁迅才认为藤野先生是他所有老师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样的“闲笔”,更见出藤野先生人格的高贵。“闲笔”能增添散文的趣味:《昆明的雨》写作者雨天在小酒店闲坐,看到“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这雨中家禽的奇特表现看似无关紧要,却勾勒出昆明雨季的闲趣。“闲笔”中多蕴含人物丰富的情感:在《背影》中,“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这句看似可有可无的表述却暗含了朱自清父子间的关系。“勾留”是短暂停留,是因朋友之约,并非父子之情。结合文章背景即可发现父子间的隔膜从未改变。这一闲笔让我们更深地感受到父亲在经历诸多变故后主动打破隔阈的可贵。儿子的躲避、父亲的主动,让父爱有了更厚重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选A处。作用:此处闲笔增添了散文的趣味(1分),“两溜菜摊一摆”生动地写出了一条纵深小巷两边摆满菜摊的情景,勾勒出一条极具生活气息的小巷。后文中的故事也是发生在这条小巷之中,让文章更添几分趣味。(3分)选B处。作用:此处闲笔能更好地塑造人物(1分),让肉贩的形象跃然纸上,仿佛在读者眼前呈现了一个凶悍异常的肉贩形象。联系后文可知,这个肉贩却亲切和善,此处闲笔反衬出施姥的为人和善,容易相处。(3分)提示:(选A/B/C处都可以。作用4分,观点1分,分析3分,言之有理即可。)【散文•视角】18.回忆性散文里,作者的视角往往会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切换,展现出当时的心境和现在的思考。下列对本文的双重视角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3分)A.过去的视角使作者能够生动地再现与施姥共度的那些日子,包括买菜、做饭、收纳整理以及和姥姥的周旋争吵等生活琐事,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施姥的智慧能力和生活态度。B.现在的视角让作者对施姥的一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分析了施姥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以及她如何将平凡的生活过得庄重而有美感,表达了对施姥的敬仰和赞美。C.作者通过回忆过去,展现了施姥的个性和生活状态;通过现在的思考,则进一步揭示了施姥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品质。D.双重视角的结合使得文章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思考深度。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也提高了文章的思想价值。解析:“和姥姥的周旋争吵”不属于过去视角。【散文•主旨】19.小南想把本文推荐给《朗读者》节目组配乐朗诵,小开为他找了三首乐曲,请你结合本文主旨和阅读体会,帮他选出最恰当的一首,并说明理由。(4分)A.琵琶曲《夕阳萧鼓》:旋律舒缓柔婉,安宁平和,描绘人间的良辰美景,情调和意境宁静而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B.二胡曲《二泉映月》:旋律低沉滞郁、艰涩凝重,流露出艺人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思绪情感。C.钢琴曲《忧伤与快乐》:主旋律带着淡淡的忧伤,而副旋律又带着欢快的节拍,快乐与忧伤相互交织,凝聚成人生的甘苦喜悲。我选,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1:我选C。①从文章内容来看,文章开头就交代施姥的去世,为全文奠定了一种忧伤的情感基调。而《忧伤与快乐》的主旋律带有淡淡的忧伤,能够营造出悲伤的氛围,照应文章开头(2分)。②从主旨看,文章主要表现施姥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突出其面对命运挑战时依旧坚韧与顽强。《忧伤与快乐》中的副旋律带着欢快的节拍,能够很好地表现这一文章主题(2分)。③《忧伤与快乐》这一乐曲快乐与忧伤相互交织,这正像施姥的一生她面对命运的坎坷磨难,依旧坚持活得安宁平和(2分)。因此,选择C钢琴曲《忧伤与快乐》作为配乐进行朗诵是恰当的。(一点2分,答出2点即可。选其他两个,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20—23题。(16分)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游宇明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签定禁业协议书
- 烟台大学法学院协议书
- 退赔谅解协议书
- 荒地合作协议书
- 男人分工协议书
- 聘用副总协议书
- 苏联撤军协议书
- 租船佣金协议书
- 菜品保密协议书
- 材料员劳务聘用协议书
- 关爱父母健康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哈尔滨商业大学
- 陕西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大纲及模拟题库
- 1KV送配电调试报告
- GB/T 5801-2020滚动轴承机制套圈滚针轴承外形尺寸、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和公差值
- FZ/T 93029-2016塑料粗纱筒管
- 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C(答题卡)
- 塑胶原料来料检验指导书
-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知识总结
- 共点力平衡的应用-完整版PPT
- 系杆拱桥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