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4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4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4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4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区域的主要特征1,2,3,7,8,13(1)区域空间结构10,12,13(2)(4)区域产业结构4,5,6,9,11,13(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基础巩固]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依据肯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1.区域是()A.肯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答案A解析B、C、D三项所表述的仅仅是区域的某种类型,不是区域的概念。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①肯定的面积和形态②明确的边界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肯定的政治地位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有些区域边界并不明确,有些区域并不具有政治地位,故②和④错误。3.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都具有明显的特征,其分别是()A.相对一样差异 B.肯定一样相对一样C.差异整体 D.地带非地带性答案A解析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样性,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读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24年)图,回答4~6题。4.图中A、B为中国和美国第一产业的百分比,A、B的数值分别为()A.8.12.3 B.8.11.3C.10.11.3 D.9.11.3答案D解析用百分之百分别减去两国其他两产业的百分比。5.中国与美国相比,在产业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太大 B.其次产业比重太小C.第三产业比重太小 D.第三产业比重太大答案C解析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只有47.8%,远低于美国的78.0%。6.上述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白()A.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差距较大B.我国发展商业和服务业的地理条件较差C.我国的人口素养较美国低D.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农业发达答案A解析产业活动是经济活动的表现,产业结构也能干脆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实力提升]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7~9题。7.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答案B解析甲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乙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甲、乙两区域相比,甲区域降水较少,年均温较低。8.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答案A解析乙区域的土壤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肥沃的水稻土。乙区域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以水田为主,耕地分布较为分散。9.丁省与丙省相比()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比重小 D.第三产业比重小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丁省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与丙省(山东省)相比,经济发展较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小。下图中a、b、c示意某区域不同时期的空间结构改变,①②③示意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据图完成10~11题。10.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三图表示的时期先后依次依次是()A.a—c—b B.b—a—cC.b—c—a D.c—a—b答案B解析a、b、c三幅图中,c图中城市数量最多,交通线最稠密,经济水平应最高;b图中城市数量最少,交通线最稀疏,经济水平应最低。因此三图表示的时期先后依次依次是b—a—c,故B项正确。11.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对应正确的是()A.a—①、b—②、c—③ B.a—②、b—③、c—①C.a—③、b—①、c—② D.a—③、b—②、c—①答案C解析区域经济更加达,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应越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高,结合上题可知,对应关系应为a—③、b—①、c—②。故C项正确。二、综合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验了由南、北运输河与海河交汇处旁边→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改变过程。(1)在①~④表示的地理事物中,空间分布形式表现为点状的是________。(4分)(2)从总体上看,区域①和区域②有何区分和联系?(12分)(3)请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描述出天津市空间结构的改变,并说明该改变的原动力。(12分)答案(1)②(2)区分:区域①乡村地域的范围远大于区域②城镇地域;乡村地域主要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主要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同时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3)天津市发展早期为乡村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大;发展中期,乡村地域发展为城镇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变小;发展晚期,城市地域不断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原动力:生产力的发展。解析第(1)题,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城市表现为点状。第(2)题,区域①为乡村地域、区域②为城镇地域,二者的区分主要从地域范围和主要产业活动两个方面归纳;二者的联系主要从相互影响的角度思索。第(3)题,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用地不断削减,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下表为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产业结构的改变表。项目第一产业比重(%)其次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197937.020.542.519856.741.951.420001.250.548.320240.0341.1758.80材料二截至2016年10月28日,深圳地铁共有8条线路、198座车站、运营线路总长285(1)改革开放前,深圳还只是一个小渔村,那时的区域特征是________。(4分)A.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B.对区域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强C.区域的集聚作用加强D.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2)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长至全市,它的扩容表明深圳的区域空间结构范围扩大,试分析导致这种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10分)(3)结合材料一,分析深圳多年以来产业结构的改变特点。(8分)(4)阅读材料二,从交通运输方式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深圳目前的空间结构特点是什么?(6分)答案(1)A(2)社会经济活动密度加大;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区域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对外联系日益亲密。(3)第一产业比重渐渐下降,其次、三产业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结构由最初的“三、一、二”格局逐步转化为目前的“三、二、一”格局。(4)交通网络密集,线路四通八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解析第(1)题,改革开放前,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说明其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区域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