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上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5/08/wKhkGWeQmbSAOjblAAHm_RNWOjc355.jpg)
![部编版九上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5/08/wKhkGWeQmbSAOjblAAHm_RNWOjc3552.jpg)
![部编版九上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5/08/wKhkGWeQmbSAOjblAAHm_RNWOjc3553.jpg)
![部编版九上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5/08/wKhkGWeQmbSAOjblAAHm_RNWOjc3554.jpg)
![部编版九上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5/08/wKhkGWeQmbSAOjblAAHm_RNWOjc35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第六单元咸阳城东楼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行香子(树绕村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学习目标1.能准确背诵、默写全诗。
2.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简介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丹阳(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晚年归润州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诗”之称。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时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学习目标朗读诗歌·感受诗情诗文赏析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jiānjiā
tīngwú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叶间。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译文一上高城万里愁
开端落笔便点明诗人登上咸阳城楼的满腔愁情。
“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运用这组数字,将简单的文字演化成富有诗意的节奏。开篇发端,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句子理解蒹葭杨柳似汀洲
此句用了《诗经·蒹葭》的诗意,表达思念。
首联扣题,写景抒情。诗人凭栏眺望
,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江中的小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颔联从空间领域描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既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颈联从空间领域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引发思古之情: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这一忧愁也就更深一层。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诗人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既有乡愁,也有国忧,两相交织,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课堂小结
诗歌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萧条苍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写作特色
1.情景交融,景中寓情。全诗本来是抒发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衰败形势的无限感慨之情的,但是诗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呈现了山河的自然美,从而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2.诗歌颈联和颔联的对仗也颇工整,给人以纵横开阖而又有构图节奏的美感。
3.诗人善于思索
,凭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科学总结,把风为雨之先导的自然规律,形象运用入诗。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为朦胧诗鼻祖。其“无题”诗以爱情为题材,历代传诵不衰,但诗旨隐晦曲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诗精于用典,色彩瑰丽,寄托遥深
。因牛李党争,处于夹缝之中的李商隐终生仕途坎坷。李商隐的爱情诗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名《无题》,后人就把无题诗作为爱情诗的别称。其实李商隐的无题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隐晦朦胧的爱情诗。诗人的对象和恋情在当时是不能公开的,写相思又无法直说,所以写得迷离恍惚。另一种则是借恋情而寄托激愤,抒发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精神上的苦闷。写作背景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在玉阳山东峰学道。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轻美丽,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毫无结果,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他有些留传至今,荡心动魄的《无题》诗即完成于此时。
朗读诗歌·感受诗情诗文赏析
相见困难,离别更难舍难分,东风衰弱无力,百花纷纷凋残。春蚕到死时,才会停止吐丝;蜡烛直至烧成灰烬时,蜡泪才会流干。早起照镜,只担心青春容颜逐渐消失;夜来吟诗,又担心对方为寒气所袭。好在蓬山距此没有多远,烦请青鸟使者为我捎信,殷勤探寻查看。译文
首联奠定了感伤忧郁的基调。未见时的苦苦思念,与见后又别离时的痛苦忧伤,抒发了与爱人分别的难舍难分的伤感之情。诗句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难别亦难——相见困难——相别难舍难分情深意厚上句连用两个“难”字,突出强调了“别亦难”。
下句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渲染了离别的悲凉的气氛,以暮春花落衬托别离伤感之情,倍增哀怨,情景交融。“残”字给人以凄楚的感觉。首联——暮春时节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
颔联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方尽”——隐指“思方尽”“烛
泪”——隐指相思之泪
原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歌颂爱情的坚贞不渝。现在:比喻人们对某种理想、事业的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颈联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从“晓镜”的青春,到“夜吟”的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选取了两个典型的生活场景(设想):晓镜(但愁)—久别相思,只担心容颜衰减夜吟(应觉)—更显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尾联:希望青鸟传信,惆怅而伤感。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借“蓬山”“青鸟”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的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与诗开头照应。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表达了一种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写出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写作特色
1.回环往复的抒情方法。四联各有侧重,每一联都是一个抒情角度。开头从相见时难写到离别,表现一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痛苦难堪的真情;颔联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九死不悔;颈联由己及人,表现恋人双方苦苦思念;尾联化用神话传说,写自己渴望相见的心愿。
2.比兴手法与谐音双关手法的配合使用。以春蚕之丝和蜡炬之泪这两个象征性意象,来表现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的坚贞。
3.婉曲柔密的风格。全诗感情强烈,但没有外露的句子,而是用委婉绵柔的形式来吐露,或用残春季节的暗示,或用蚕丝蜡炬表现,又用神话假托,呈现婉曲柔密的风格特点。
4.深情绵邈,绮丽精工。行香子秦观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扬州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写作背景
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也曾写过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学习目标朗读诗歌·感受诗情诗词赏析bēichángyángyáng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沐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译文上阕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倚东风”二句承上而来,“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明心情,“徜徉”则写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小园”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绚烂多彩而又充满生机,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上阕下阕“远远围墙”四句,作者的视野由近放远。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人遐想。“偶然乘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的“豪兴徜徉”,进一步写其怡然自得情状。“正莺儿啼”三句,仍是特写春之一隅,地点却已经转到田野之中。与上片对应部分描写静静绽放的开花植物不同,这里集中笔力写的是动感极强、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写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光。下阕课堂小结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上阕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阕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上下两阕的风景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写作特色1.运用白描的手法,以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
。2.作者笔下村野春光随词人游春足迹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3.上下阕完美对称,组成两幅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南宋辛弃疾词牌名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写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学习目标朗读诗歌·感受诗情诗词赏析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175-2024鞋类整鞋试验方法粘扣带抗疲劳性能
- GB/T 45150-2024老龄化社会认知症包容性社群框架
- Piperidine-C2-piperazine-Boc-生命科学试剂-MCE-6657
- 10-S-Hydroxy-9-R-hexahydrocannabinol-生命科学试剂-MCE-1969
- 二零二五年度店铺转租合同(含租金递增机制)
- 2025年度考研培训课程资源包及后续就业指导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环境保护法律事务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协议书解除条件
- 2025年度足浴中心员工劳动合同与顾客服务标准
- 2025年度洗浴场所员工薪酬福利保障合同
- 律师办理刑事案件基本流程及风险防范课件
- TQGCML 2624-2023 母婴级空气净化器 洁净空气和净化等级技术要求
- 潮汕民俗文化科普知识讲座
- 睡眠障碍护理查房课件
- 金融工程.郑振龙(全套课件560P)
- 英语演讲技巧和欣赏课件
- 【员工关系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 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及参考答案(12篇)
- 苏教版(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下册全册课件
-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中国文化简介英文版(ChineseCultureintroduction)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