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九上语文月考1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一学期九上语文月考1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一学期九上语文月考1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一学期九上语文月考1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一学期九上语文月考1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学期九上语文月考1试题(含答案)姓名。

准考证号

2024年秋季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一

九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卷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

(-)

1,经典诗文以生动传神的文字,带给我们独特的美感。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

围绕主题“诗文之魅力"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

横线上。(10分)

主持人:诗文可以带领读者观湖光山色,赏自然之美。

小宇:是啊,①“

”写出了月色下的洞庭湖如金似璧。

小文:“③

二,何似在人间”,这是苏轼笔下的月宫仙境。

小欣:“须晴日,④

,⑤

”写出雪霁天晴,阳光与白雪交

相辉映的壮美之景。

主持人:诗文可以让作者展现心中情感,表达理想抱负。

小德:“登斯楼也,则有⑥

,⑦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者矣。"游人登临览景的喜悦之情尽显其中。

小智:“山水之乐,⑧

”,欧阳修醉情山水,自得其乐。

小慧:“⑨__,⑩

"刘禹锡借用典故,表达了感时叹逝之情,

事异人非之慨。

2.《行路难》其一,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具有强烈的抒

彩。诗人的情感起伏变化可谓一波三折,荡气回肠。请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

参考批注示例,从下面诗句中任选两句,说说其中蕴含的情感。(2分)

九年级语文第1页(共10页)

破使會有時直媒雲說济念海

欢使黄河水家川册

傳标提子不能食

批注:我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

行路难行路雅多攻皆今安在長風

然。”中读出了诗人怀才不遇、志向不

年十千

达的苦闷。

我的批注:

然效

(二)

经典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班级举办了“悦读经典散文·体悟文

_____________、志趣"专题学习活动。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非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手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

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马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三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子,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三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阝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斤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可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意!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晓其意·体悟文本意旨]

琅琊山中赏“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春天野花开放,暗香怡人,夏日树

木①,浓荫匝地,置身其中,乐趣无穷;岳阳楼上观“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芷草、兰花,②且青绿,不禁心旷神怡、胸怀开阔。(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

思填空)(2分)

九年级语文第2.页(共10页)九年级月考语文答案

1--3略

4、(3分)示例:作者使用白描手法,用“痕"点”“芥"粒”几个量词,寥寥几笔就描摹出

一幅淡墨山水画,充满了超凡脱俗的诗意之美,也映射出作者高洁自持、不媚流俗的精神追

求。

5、(4分)示例一:欧阳修在谪居期间依然态度积极,与民同游,享山水之乐。这启示我在遇

到挫折时,不要颓废,不要丧失斗志,而应直面挫折,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享受生

活。

示例二:范仲淹能够抛却个人忧乐,以天下为己任。这启示我不要囿于个人悲喜,要放宽眼

界,将目光投向身边的人,投向社会,做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有志青年。

(“闪光点"2分,“启示”2分。言之成理即可)

6、(2分)①

7、(3分)示例:魏主是一个赏罚分明但又宽以待人,关心民生、爱惜民力且严于律己之人。(言

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魏主用法虽然严厉,但是如果别人有小过失,又常能宽大而不计较。有一次,他

在饭中发现了虫子,又有一次手下人进羹时不小心烫了他的手,他都笑而宽恕,没有治罪。

每次出外巡游以及用兵讨伐,有关官员奏告要修筑道路,孝文帝总是说:“简单修理一下桥

梁,能通过车马就行了,不要铲除杂草、填修平整。"他在淮南行军讨伐时,如在本国境内

一样,严禁士卒们践踏损坏稻谷作物,有时要砍伐百姓的树木来供应军用,都留下绢帛作为

抵偿。他常常对史官说:“当朝时事,不可不如实记载,皇帝的威福由己,没有制止他的,

如果史官再不记录下他的恶行的话,那他将有什么可畏忌的呢”

8、(2分)示例:“月色"可以“拧干”,拧干的是何尝不是思念;“孤独"不但可以“摸出”,

还可以盈握成“一碟”,使抽象的“孤独”可感可触,拨人心弦,这纯美清冷的意境,令人

产生无限遐想和共鸣。

9、(2分)示例:歌颂青春的生机与活力,赞扬青年人直面风雨的乐观坚强。

10、(2分)示例:有奇峰突起,可攀登示例二:有明月当空,可仰望

11、示例一:我选择图1。画面的中心是一位母亲怀抱孩子的场景,远处是村庄,能让读者联

想到《艾青诗选》中的代表作品《大堰河一-我的保姆》,联想到作者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

念、感激和赞美之情,以及对慈母般的伟大祖国的深情咏赞。

示例二:我选择图2。图中崇山峻岭之上是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映照出漫天彩霞。这个画面

契合了《艾青诗选》中的主要意象之一一一太阳。在诗人眼中,“太阳"是中国光明前途的

象征,蕴含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2(1)示例:第⑤段在文中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儿子的思念,引出下文去学校看儿子的情节,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第段与前文“我”的想法形成对比,突出“我"对母爱的深刻

体会(2分)。这两处相似的内容表达出作为儿女既要关心呵护自己孩子的成长,更要感恩孝顺

父母的主旨(1分)。(意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文中两次出现“我”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了",富有深意。第

⑤段在文中承上启下,引出“我”与儿子之间的故事。第段位于结尾,暗含了“我"对母爱

的深刻体会。相似的语句两次出现,让读者跟随文中的人物对母爱有了更深的认识。

12(2)示例一:对比手法的运用,将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母亲想要学习如何使用微信时,“我”

没有耐性教她使用微信,还谎称“今天忙,等下次来再教"。母亲与“我”视频聊天时,“我"

又匆匆挂了电话。当“我”去学校看孩子时,孩子抱怨“我"。终于盼到儿子回家,“我”伸手

想去摸摸他,想要给他拍照,儿子又生气了。面对母亲,“我"极为厌烦、抗拒;面对儿子,“我”

不厌其烦地讨好;这两种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在对比中,作者将故事娓娓道来,极有韵致。(结

合文章内容,合理分析8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2分;共10分)

示例二: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丰富的主题。一方面,母爱在“流转",例如“我”母亲努力学习

使用微信、为“我"拍照,“我”去学校看望儿子、给儿子拍照,突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一方面,

代际隔阂在“流转",例如“我”挂掉母亲的电话,儿子不允许“我"去学校看望他,突出了子女对母

亲的爱的不理解。“我”是母亲的女儿,又是儿子的母亲。通过儿子对“我"的不理解,“我”读懂了

母亲的不易和无私的爱。如此丰富的主题,令人深思。(结合文章内容,合理分析8分;条理清

晰,语言流畅2分;共10分)

13、(3分)示例:我认为同学乙的更合适。因为他的论据强调了虚心求教与撰写《齐民要术》

的直接关系,有力地证明了虚心求教的重要意义。而同学甲只陈述了《齐民要术》是贾思勰

的重要成就,并没有把这个成就与虚心求教建立关联,不能有力的支撑“我们应该虚心求教"

这一观点。所以同学乙的论据更合适。

14、(8分)示例: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若贾思勰没有亲身实践,

去伪存真,《齐民要术》的科学性将大打折扣;若马克思没有积极投身工人运动,积累知识,

《共产党宣言》也不会问世;若没有深圳特区的伟大尝试,新中国也不会坚定改革开放的伟

大决策。“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实践是真理之本,本立而道

生。新时代的我们,唯有踏实务本,方可觅得真知。

评分标准:提炼一个合适的观点,2分;合理运用贾思勰的例子,2分;论证合理,2分。结构

完整,表达流畅,2分。

15(1)民众对戏剧艺术的关注度不高(或“只有很少的人经常或偶尔关注山西戏剧")

(2)同学们,这是一座木质古戏台模型,精巧绝美。戏台高18厘米,长31厘米,宽23厘米,整

体架空设计。单层飞檐,像是展翅欲飞的鸟儿,富有灵动之美,而瓦片纹理清晰可见。正面戏台

四根柱子撑起顶部,空处即戏曲表演的地方;戏台正中匾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