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Ⅰ通过①过程固定的C.①⑥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图示的碳循环路径缺少Ⅱ、Ⅲ直接到Ⅰ的途径2、现有甲;乙两种草履虫;为探究它们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分别将50只草履虫,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绘制出相应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其中A曲线是将甲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种群增长曲线,B曲线是在相同条件下,将乙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种群增长曲线,C曲线是将两者同时伺养在同一条件的容器中,甲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D曲线是将两者同时伺养在同一条件的容器中,乙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λ=当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种草履虫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并且在竞争过程中乙草履虫处于优势B.A曲线中,种群数量为500时,甲草履虫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每10天更新培养液,则B曲线将呈“J”型增加,并保持增长率不变D.曲线D中,培养至第10天、第20天时,λ值相等且大于13、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B.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C.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4、某海岛森林中,灰蛾常在桦树的嫩枝上产卵,桦树周围的杜鹃树会释放一种挥发性的杀虫物质,桦树会吸收并重新释放出更多的这种杀虫物质,以驱逐灰蛾的幼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杜鹃树和桦树之间存在竞争和互利共生关系B.题干中“杀虫物质”属于化学信息C.该现象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D.该现象为桦树虫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可能5、下列关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B.我国东部分布着全球面积最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乔木、灌木、草本、地表层均具备,乔木仅有一层D.动物大多具有快速奔跑和穴居的习性6、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7、某植食性林旅鼠是猫头鹰的食物之一。某森林中林旅鼠因患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导致种群数量减少,从而对猫头鹰种群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新出生的猫头鹰个体数减少,但成年猫头鹰的数量保持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性传染病导致森林物种丰富度下降B.林旅鼠种群数量减少后,猫头鹰种群的年龄结构向增长型发展C.导致林旅鼠数量减少的传染病属于制约种群数量增长的非密度制约因素D.当林旅鼠被猫头鹰捕食后,摄入猫头鹰体内的能量小于林旅鼠的同化量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北京平谷区盛产大桃,但果园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乱堆乱放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2017年1月,当地政府启动了“生态桥”治理工程,将废弃枝条和落叶集中进行资源化处理,加工成优质有机肥后再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污染的同时提高了桃的产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果园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态桥”工程的实施,使果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更复杂C.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能力低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D.流入果园生态系统的能量就是果树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和有机肥中的化学能9、美国某海岸岩石潮间带的相关动物营养关系如下图所示。生态学家paine在该处相邻区域选择了两块样地,其中一块样地每周检查并去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体型变大并成为了优势种,以后贻贝又成为了优势种,两年后藻类和无脊椎动物物种数由15种降至8种,四年后,藤壶绝迹,只剩下贻贝和海藻;另一块对照样地则几乎未发生改变。paine又继续在千里之外的新西兰西海岸进行了相似研究,并取得相似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paine实验结果揭示了顶级捕食者对于群落组成影响的关键种地位B.捕食者调节被捕食者种间竞争的结果取决于竞争者的资源获取能力C.对照样地的物种组成状况排除了自然环境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paine进行新西兰西海岸相似实验体现了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原则10、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B.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C.亲体数量大于1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D.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11、人类活动在不断改变地球的生物化学循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气中的CO2不断攀升。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会影响到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水环境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作为物质的载体,使物质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该示意图可体现碳循环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C.藻类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D.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藻类碳元素的根本来源是大气中的CO212、某实验小组探究10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每位小组成员均独立做实验,实验过程中所用的培养液及培养条件等完全相同,计算每天该小组成员统计数据的平均值,再通过计算结果绘出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该小组成员未进行更换培养液的操作B.图中ac段和df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均呈“S”形增长C.图中b时对应的酵母菌数量大约是c时数量的50%D.该小组成员每天统计时,应采用抽样检测法进行统计13、下列关于人口过度增长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足迹会随着消费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增大B.对资源不断开发,造成资源危机C.由于生态足迹的扩大,改造环境的力量增大D.与环境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处于动态平衡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_____。15、__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16、特点: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______的,而且是_______的流动,而不是_______。17、能量形式的变化:太阳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_______→热能18、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大都来自_______,这些能量中大约只有1%以_______的形式,被生态系统的______通过______转化为_______,固定在_______。19、群落的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______的多少称为丰富度。20、草原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植物的种类_________,群落结构相对_________,生活在这里的植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这些植物往往叶片__________________,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抵抗干旱;动物大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21、群落中______________称为丰富度。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2题,共18分)22、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23、美国白蛾是一种严重危害果林木;农作物的食叶性害虫;自入侵以来对我国多个省市造成了严重危害。周氏啮小蜂能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等害虫坚硬的蛹表皮,将卵产在蛹内,并在蛹内发育成长,吸尽蛹中全部营养,从而杀死美国白蛾等害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可以通过侵染美国白蛾幼虫,使其部分死亡。

(1)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美国白蛾属于_____,HcNPV与美国白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2)科研人员分别对放蜂区(按比例释放一定数量的周氏啮小蜂;不用农药)和对照区(常规农药防治)美国白蛾蛹被周氏啮小蜂和其他天敌寄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

统计数据发现;放蜂区其他天敌对美国白蛾蛹的寄生率升高,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为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科研人员计划使用HcNPV和周氏啮小蜂共同防蛾。假设“带毒蛹”(被HcNPV感染的虫蛹)对周氏啮小蜂的繁殖没有影响。为验证该假设,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a~f填入①~④处,选择g~i填入⑤处。

。组别。

实验处理。

统计并记录。

实验组。

_____;产卵于_____中。

分别计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_____

对照组。

_____;产卵于_____中。

a.“带毒”美国白蛾成虫b.“带毒”美国白蛾蛹c.“不带毒”美国白蛾成虫d.“不带毒”美国白蛾蛹e.HcNPV病毒f.周氏啮小蜂g.总出蜂量h.雌蜂量i.雌雄蜂寿命。

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则二者可以共同用于同一区域美国白蛾的防治。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8分)24、下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请回答。

(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个)。在“沼气发酵池→采摘园”过程中发生着__________(选填“仅物质”仅能量”或“物质和能量”)的传递。

(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主要体现群落的__________(选填“水平”或“垂直”)结构在实践中的应用,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图示绘制出碳元素流经鸡鸭的过程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兔、鼠、鹰等动物属于______。

(2)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3)位于食物链中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______(选填“植食性”或“肉食性”)动物。

(4)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最多的是______,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是______。

(5)图中鹰和蛇存在的关系是______。

(6)该图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该有分解者和______部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详解】

A.图中Ⅳ为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含有分解者Ⅳ,A错误;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①(如光合作用)固定的;B错误;

C.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C错误;

D.Ⅱ;Ⅲ直接到Ⅰ的途径为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细胞呼吸;D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D。2、B【分析】【分析】

1;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但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环境阻力等存在,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1)环境容纳量=K值。

(2)“S”型曲线增长速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在a~K/2之间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K/2~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速率在不断减小;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围绕K值上下波动。

【详解】

A;由曲线D可知;混合培养时,乙草履虫的种群数量最终将为0,可见这两种草履虫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并且在竞争过程中乙草履虫处于劣势,A错误;

B;A曲线中;种群数量为500时,种群数量为K/2,此时甲草履虫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正确;

C;每10天更新培养液;营养物质不会成为限制种群增长的因素,但生活空间等仍可限制该种群增长,B曲线不能进行“J”型增长,增长率会发生改变,C错误;

D;D曲线中;培养至10天时,种群数量增长,λ大于1,培养至20天时,种群数量下降,λ小于1,D错误。

故选B。3、A【分析】【分析】

群落演替是指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所代替的现象;其类型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

A;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通过统计样方内所有生物种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A错误;

B;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方法是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过程;即以现有群落组成及结构为基础,通过同时研究当前植被空间上的组合,揭示植物群落先后变化的时间过程,故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B正确;

C;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C正确;

D;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群落的结构特征以群落的演替,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熟记群落演替的特点是解题关键。4、A【分析】【分析】

1;生物的种间关系常见的是捕食、竞争、寄生和共生。题干信息未体现出杜鹃树和桦树之间的关系。

2;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3;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就是化学信息。

4;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传递某种信息,即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

5;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详解】

A;题干信息未体现出杜鹃树和桦树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A错误;

B;“杀虫物质”是具有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B正确;

C;该现象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C正确;

D;该现象为桦树虫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可能;D正确。

故选A。5、B【分析】【分析】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和群落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变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代表性植物为榕树;樟树等。

【详解】

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干湿季明显,为草原的特征,A错误;

B;我国东部分布着全球面积最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正确;

C;乔木、灌木、草本、地表层均具备;乔木仅有一层,描述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但乔木仅有一层欠妥,可能存在几层,因为乔木不可能是同一物种,C错误;

D;动物大多具有快速奔跑和穴居的习性;说的是草原的特征,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群落的主要类型,意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群落特征的识记能力。6、D【分析】【详解】

A、生产者都位于能量金字塔第一营养级,A正确;

B一定能固定CO2

B、生产者都能固定CO2;是自养生物,B正确。

C、生产者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利用太阳能或化学能固定CO2,C正确;

D一定是植物

D;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和营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D错误。

故选D。7、D【分析】【分析】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同化量=呼吸消耗+生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其中生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又可以分为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因此营养级的同化量有4个去向: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流向分解者④未被利用。

【详解】

A;由题干可知;病毒性传染病导致林旅鼠和猫头鹰种群数量减少,但不影响物种丰富度,A错误;

B;林旅鼠种群数量减少后;对猫头鹰种群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新出生的猫头鹰个体数减少,但成年猫头鹰的数量保持稳定,由于幼年个体减少,其年龄结构不会向增长型发展,B错误;

C;种群密度越大;病毒在种群中的传播越快,越容易影响种群数量,因此传染病属于制约种群数量增长的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

D;林旅鼠的同化量除了包括被猫头鹰摄入体内的能量;还有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的能量、暂未利用能量等,因此摄入猫头鹰体内的能量小于林旅鼠的同化量,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B:D【分析】【分析】

1;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实现对物质再循环利用;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2;生态系统组分多;食物网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低。

【详解】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个渠道进行的,A正确;

B;“生态桥”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土壞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主要改变分解者结构,不改变果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错误;

C;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果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结构没有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低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C正确;

D;流入果园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果树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和其它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D错误。

故选BD。

【点睛】9、A:C: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详解】

A;从题图看;海星是顶级消费者,生态学家paine在其中一块样地中持续去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体型变大并成为了优势种,以后贻贝又成为了优势种,两年后藻类和无脊椎动物物种数由15种降至8种”,由以上题干信息可知,paine实验结果揭示了顶级捕食者对于群落组成影响的关键种地位,A正确;

B;捕食者调节被捕食者种间竞争的结果取决于捕食者对哪种被捕食者摄取量更大;B错误;

C;由题干信息“生态学家paine在该处相邻区域选择了两块样地”可知;对照样地的物种组成状况排除了自然环境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

D;实验要遵循平行重复原则;paine进行新西兰西海岸相似实验体现了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原则,D正确。

故选ACD。10、B:C【分析】【分析】

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

A;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该种群的补充量等于亲本数量,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是K值,根据种群的增长率变化可知,捕捞后种群数量处于K/2时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A错误;

B;种群数量处于K/2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即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B正确;

C;由图可知;亲体数量大于1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达到K值,种群达到稳定状态,C正确;

D;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错误。

故选BC。11、B:C: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物质循环的特点: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

【详解】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A错误;

B;由示意图可知;物质可以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又可以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体现了物质循环具有循环往复运动的特点,B正确;

C;藻类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完成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相互转化;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C正确;

D、藻类中的有机物归根结底来源于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碳的来源是大气中的CO2;D正确。

故选BCD。12、A:C:D【分析】【分析】

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增长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种群的增长率在增大,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加快;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种群数量在K/2~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率在减小,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减慢;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

【详解】

A;从图中信息可知;ac段酵母菌种群呈“S”形增长,df段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小组成员未进行更换培养液的操作,A正确;

B;图中ac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但df段,酵母菌种群数量是不断下降的,B错误;

C、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即图中b时对应的酵母菌数量大约是c时数量的50%;C正确;

D;统计酵母菌的数量;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D正确。

故选ACD。13、C:D【分析】【分析】

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和生产活动都需要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废物。生态足迹就是用土地和水域的面积来估算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从而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

【详解】

A;人口过度增长;使生态足迹会随着消费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增大,A正确;

B;人口过度增长;占用、消耗的资源更多,会造成资源危机,B正确;

C;由于生态足迹的扩大;人类消耗地球上的资源更多、产生废物也更多,改造环境的难度加大,C错误;

D;人口过度增长要大量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废物,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D错误。

故选C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略

【分析】【详解】

演替即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的类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解析】演替15、略

【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河流的自净能力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详解】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点睛】【解析】负反馈调节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反复利用逐级递减单方向循环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化学能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太阳能可见光生产者光合作用化学能有机物中19、略

【解析】①.物种组成②.物种数目20、略

【分析】【详解】

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或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也相对简单。因此,草原上的植物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这些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者蜡质层,以减少水分蒸发,能抵抗干旱;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解析】①.半干旱②.较少③.简单④.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⑤.狭窄⑥.茸毛或者蜡质层⑦.挖洞或者快速奔跑21、略

【分析】【详解】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解析】物种数目的多少四、实验题(共2题,共18分)22、略

【分析】【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有J型曲线和S型曲线;前者需要理想的条件,后者出现的原因是由环境阻力。

【详解】

(1)J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没有峰值。S型曲线中,由于环境阻力(培养液有限、试管体积有限),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不变,该单细胞菌数量达到a不变,即为K值,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种群数量为K/2即a/2时;增长速率最快;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

(2)若把上述单细胞菌接种到含5mL培养基的试管中,由于培养液减少,营养物质减少,故该菌的K值会出现下降。若该菌的接种量增大一倍,则会较快达到K值,但由于培养液量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故K值不变。

【点睛】

K值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的最大数量。S型曲线中K/2时增长速率最大。【解析】Sa/2减小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23、略

【分析】【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周氏啮小蜂能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等害虫坚硬的蛹表皮;将卵产在蛹内,并在蛹内发育成长,吸尽蛹中全部营养,从而杀死美国白蛾等害虫”分析,周氏啮小蜂与美国白蛾蛹属于寄生关系,所以周氏啮小蜂属于消费者;这种寄生关系导致有害生物死亡而控制其种群数量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但见效慢。

【详解】

(1)美国白蛾是一种严重危害果林木;农作物的食叶性害虫;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美国白蛾属于消费者,HcNPV是病毒,与美国白蛾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关系。

(2)统计数据发现;放蜂区其他天敌对美国白蛾蛹的寄生率升高,可能是因为放蜂区不使用农药,降低了美国白蛾其他天敌的死亡率。

(3)实验目的为验证“带毒蛹”(被HcNPV感染的虫蛹)对周氏啮小蜂的繁殖没有影响。故实验组处理应为周氏啮小蜂将卵产于“带毒”美国白蛾蛹;对照组为周氏啮小蜂将卵产于“不带毒”美国白蛾蛹,观察并统计总出蜂量;雌蜂量和雌雄蜂寿命。若“带毒蛹”(被HcNPV感染的虫蛹)对周氏啮小蜂的繁殖没有影响,则实验结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大,二者可以共同用于同一区域美国白蛾的防治。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防治和种群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验时需理清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再结合题意答题。【解析】消费者寄生放蜂区不使用农药,降低了美国白蛾其他天敌的死亡率fbfdghi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大五、综合题(共2题,共8分)24、略

【分析】【试题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