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82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题文】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回顾建国以来的风雨历程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建国之初;面对内忧外患,中国共产党在内政和外交上采取了哪两项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4分)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初期;我党也曾经出现重大失误,请举2例说明?(4分)

(3)回顾65年风风雨雨,你对如何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有何感想?(2分)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共同纲领》B.《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4、与对联“收复新疆万古流芳,缔结马关遗臭万年”有关的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是()A.左宗棠和伊藤博文B.曾国藩和李鸿章C.左宗棠和李鸿章D.林则徐和奕䜣5、中共八大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此,中国开始进行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B.三大改造C.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D.改革开放6、下列变化中,哪一项不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A.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B.出门旅游的人增多了C.凭票证购买食品D.私人汽车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7、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A.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B.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D.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工作的重心8、下列历史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①提出“自强”的口号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③提出“求富”的口号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②①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题文】光绪帝派遣林则徐到广东禁烟。10、1940年下半年,______领导了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______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英雄,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英勇牺牲。11、西汉______主编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司马光主编的《_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12、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求同存异。

错误:______订正:______。13、辨析改错(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改正:【】(2)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改正:【】(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正: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2年底全国大陆全部完成土地改革。1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立。【】1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一结束,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率先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17、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可逾越的底线。()

。A.正确B.错误18、邱少云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他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最后壮烈牺牲。。A.正确B.错误19、1919年,发源于北京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义和团运动。______(判断对错)20、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21、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2题,共12分)22、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过渡与建设的结构图。阅读后回答问题。请回答:(1)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政权,请列举两例措施。(2)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了一些重大失误,但同时取得了重大成就。请你列举成就两例。(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相比,对工作重心作出了怎样的调整?23、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是美国《时代周刊》刊登的一位中国领导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这位领导人是?

(2)他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提出必须坚持什么原则?此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什么?

(3)他在1992年进行了一次南巡,强调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等等。他南巡除了视察武昌、深圳外,还视察了哪两个地区?

(4)他关于建设经济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被写入党章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1题,共10分)24、将下列人物与作品连接起来评卷人得分六、辨析题(共4题,共32分)2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6、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8、判断改错。

小明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后;写了以下的读书笔记,其中有五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1948年10月1日,首都3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刘少奇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0月1日成为我国的国庆纪念日。

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中共中央政策的感召下,1951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建国之初;我国采取的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新中国成立之初,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了巩固新生政权,1950年实行土地改革。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出兵严重威胁了中国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巩固了新生政权。

(2)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失误。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

(3)本题考查的是启发;启示类的题目。对于这样的题目;应该联系材料、联系实际。发展社会主义,要符合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经济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脱离实际,就有可能走弯路。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解析】【答案】(1)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写出其中2个即可得4分)

(2)三大改造(2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3)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建议要遵循客观规律,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等(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2、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知识,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其他三项所述都属于专门的法律文件,所以答案是D。3、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洋务运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因而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故选D。

【点评】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领导人、过程、结果及影响。4、C【分析】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军,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895年4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李鸿章成为因签订《马关条约》而被国人唾骂的清朝官员.

故选C.

本题以对联为切入点;考查与对联“收复新疆万古流芳,缔结马关遗臭万年”有关的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由“收复新疆”判断是左宗棠,由“缔结马关”判断是李鸿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左宗棠收复新疆和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解析】【答案】C5、C【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C正确,ABD均与题意不符。故选C。【解析】C6、C【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出门旅游的人增多了、私人汽车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凭票证购买食品是改革开放以前出现的现象。

故选:C。

本题以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变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的相关史实。【解析】C7、A【分析】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其“解放”的本质是什么?要联系这场“讨论”展开的背景.“文革”结束后,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继续坚持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结束“左”倾错误,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把人们的思想从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

故选A.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背景.文革后;“两个凡是”的思想仍然禁锢人民的思想,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解析】A8、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点。洋务运动爆发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前期提出了“自强”的口号,后期提出了“求富”的口号;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②④①③,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解析】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为了扭转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危害。道光帝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并在虎门进行了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解析】【答案】光绪帝应改为道光帝。10、略

【分析】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史称“百团大战”;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英雄,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英勇牺牲。

故答案为:

彭德怀;黄继光。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人物。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彭德怀;黄继光11、略

【分析】《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写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故答案为:

司马迁;资治通鉴.

本题考查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贡献.

本题旨在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贡献.【解析】司马迁;资治通鉴12、略

【分析】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故答案为:

错误:求同存异;订正:和平共处.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重点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与影响.【解析】求同存异;和平共处13、略

【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作用。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故答案为:√。(2)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在日本统治时期有相对发达的重工业基础;解放后,在一五计划时期,建立了诸如长春一汽等企业,因此我国东北老工。(3)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故答案为:×改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1)【×】(2)改正:“文化大革命”改为“一五计划”;【×】(3)改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取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解析】【答案】错15、×【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的意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公私合营【解析】【答案】错16、×【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有关知识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率先在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在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从1985年开始,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因此本题说法错误。17、√【分析】1987年,邓小平为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可逾越的底线。故本题正确,故选A。

【解析】A18、×【分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英雄。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他在一次战斗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在上甘岭战役同时,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他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19、×【分析】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的中心首先是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运动,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使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发源于北京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故答案为:

×。

本题以1919年;发源于北京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五四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解析】×20、√【分析】【分析】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南京国民政府。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导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21、×【分析】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插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解析】×四、识图题(共2题,共12分)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这使得人民政权更加稳固;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和平解放了西藏,使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巩固了政权;采取紧急措施,稳定物价,整顿经济秩序,在这场经济“战役”中,党和政府采取了经济与政治手段相结合的正确方针和得力措施,取得了新中国经济战线第一次大胜利,巩固了人民政权。(2)本题考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从图中可以看出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这期间取得的重要成就有: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提前超额完成;建成大庆油田,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得“天堑变通途”;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等。(3)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相比在工作重心方面的转变。“文革”期间,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对所谓的“牛、鬼、蛇、神”等阶级敌人进行了残酷批斗和迫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相比,对工作重心的调整是: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解析】(1)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整顿经济秩序。(2)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大庆油田建成、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原子弹研制成功等。(3)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邓小平。这位领导人是邓小平,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本题考查四项基本原则。1987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此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本题考查邓小平的南方视察。他在1992年进行了一次南巡,强调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等等。他南巡除了视察武昌、深圳外,还视察了珠海、上海两个地区。(4)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解析】(1)邓小平。(2)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珠海、上海。(4)邓小平理论;十五大。五、连线题(共1题,共10分)24、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徐悲鸿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其代表作品有《愚公移山图》《八骏图》《负伤之狮》《田横五百士》;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他创作了大量话剧剧本,鼓舞民心士气,包括《屈原》、《虎符》等六出历史悲剧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欢迎;丁玲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代表作品之一,曾获斯大林文艺奖金;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聂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讴歌、鞭挞黑暗文学、艺术家【解析】【答案】六、辨析题(共4题,共32分)25、错;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分析】【分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第一部宪法的史实。26、正确【分析】【分析】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