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一历史寒假衔接讲练(统编版)第5讲 中古时期的非洲与美洲(原卷版)_第1页
2025年高一历史寒假衔接讲练(统编版)第5讲 中古时期的非洲与美洲(原卷版)_第2页
2025年高一历史寒假衔接讲练(统编版)第5讲 中古时期的非洲与美洲(原卷版)_第3页
2025年高一历史寒假衔接讲练(统编版)第5讲 中古时期的非洲与美洲(原卷版)_第4页
2025年高一历史寒假衔接讲练(统编版)第5讲 中古时期的非洲与美洲(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中古时期的非洲与美洲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和美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一、非洲古代文明非洲主要居民是班图人,由西非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从事农业、畜牧业,掌握冶铁技术。1、东北非古代埃及文明衰落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阿克苏姆王国。4世纪时,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一系列国家。特点: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与阿拉伯商人交易频繁),城市繁荣。2、西非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兴起。拥有丰富黄金资源,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1)马里征服加纳后逐步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发展对外贸易,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2)桑海攻灭马里,确立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到极盛,实行中央集权;扩大对外贸易;主要使用奴隶劳动;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16世纪末逐渐衰落。3、南非大津巴布韦文明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4-5世纪,班图人开始兴建巨石建筑群。11世纪末,形成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统治之下。二、古代美洲文明1、印第安人的页献(1)独立培育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农作物,发展农业和贸易。(2)在中南美洲先后创造三大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2、玛雅文明(1)兴起于尤卡坦半岛,发展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众多城市国家。(2)城内有金字塔庙宇;制造精美陶器;发明了独特的表意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可能也知道0的概念。(3)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3、阿兹特克文明(1)14世纪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2)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3)都城是特诺奇蒂特兰,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4、印加文明(1)13世纪,印加人崛起于秘鲁的库斯科地区。(2)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3)最高统治者是国王,全国分为四大政区。政府编制人口调查表,修建道路系统,以加强统治。一、美洲文明特点美洲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兴盛期约4世纪—9世纪玛雅文明达于极盛,建立众多的城市国家16世纪初,阿兹特克国家进入鼎盛时期,建都特诺奇蒂特兰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地理范围中美洲尤卡坦半岛今墨西哥地区库斯科地区政治统治(阶级关系)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⑴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⑵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⑴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⑵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一个长官,由贵族充任;⑶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⑷迁徙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以防止他们反抗。社会经济⑴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⑵手工业:制造精美的陶器以农业为主,发明“浮动园地”,扩大耕地面积;⑴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⑵为征兵和征税,政府编制了人口调查表;文化⑴城市建筑:精美,面积广阔,能建造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⑵发明文字;⑶用复杂的历法纪年;⑷采用20进位制,可能知道0的概念城市建筑:⑴都城建于特斯科科湖中心的小岛上,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⑵都城内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为方便交通,渠上架设了多座桥梁结绳记事典型例题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印加人在陡峭的山坡上,将土地整平,并用石墙将它们一块一块隔成梯田。据此可知,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都(

)A.重视农业的精耕细作 B.利用自然资源去发展农业C.追求高超的建筑艺术 D.具有领先世界的农业技术二、非洲、美洲文明对比区域国家时间特征/成就非洲东非阿克苏姆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10-15世纪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8-15世纪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中央集权;对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南非津巴布韦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石头城美洲中美玛雅文明15世纪中期衰落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城市国家;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精美的陶器;独特的文;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的概念阿兹特克文明14世纪兴起,1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浮动园地”南美印加文明12世纪建立,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统治机构完善;完善的道路系统典型例题图所示为某学者整理的中古时期的若作的提纲。从中可以看出,中古时期(

)一、封建和信仰时代下的欧洲二、伊斯兰文明下的西亚、南亚与北非三、中华文明下的东亚四、班图文明下的西非与南非五、印第安文明下的美洲A.世界文明多元发展 B.世界文化交流密切C.宗教冲突持续不断 D.封建文明日臻成熟三、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及影响文明兴衰的因素1、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美洲的印第安人,勤劳智慧,早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由于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内部之间也交流很少,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加之,近代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对美洲文明的破坏,最终导致美洲文明衰落。2、影响文明兴衰的原因(1)地理环境因素。如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的大道。”(2)文明交往因素如阿拉伯帝国融合东西方文化取得重大成就,促进文化繁荣;美洲文明与其他文明隔绝,没有文明交往,导致文明衰落,社会落后。(3)开放的心态或自我封闭(4)团结开拓或安乐享受、盲目自大(5)制度与科技因素(6)外敌入侵因素典型例题美国学者拉尔夫曾指出,“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自己的文化打下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该学者(

)A.认为美洲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 B.认同文化交流互鉴的必要性C.揭示了印第安文化衰落的直接因素 D.指出了新航路开辟的双重影响1.有学者认为,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的“发明”了农业……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独立地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这一观点(

)A.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B.认为非洲文明历史悠久独立发展C.意在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D.反映了文明交流和融合的必要性2.马里的名声在1324年曼萨·穆萨到麦加朝圣后传播开来。朝圣途中,曼萨·穆萨四下赠送黄金和大量礼物。路过埃及时,阿拉伯历史学家们将他的访问记载为1324年埃及最重要的事件。朝圣归来时,带回虔诚的学者和传教士。据此可知,曼萨·穆萨朝圣(

)A.促进了马里教育文化的发展 B.使马里政府的财政不堪重负C.意在向埃及等强国宣扬国威 D.促进了马里与他国贸易往来3.1324~1325年,马里帝国第九位国王曼萨·穆萨前往麦加朝圣。他在开罗大肆采购,竟至黄金充斥于市,金价大跌,12年后仍不能恢复原价。在14世纪上半叶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标示出了马里之名,并绘有曼萨·穆萨的形象。这反映出此时马里(

)A.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B.统治阶层腐化堕落C.原始资本积累加速 D.对外交往较为活跃4.如表所示为古代非洲部分文明发展概况。据表可知,古代非洲(

)区域国家(地区)存在时间特征东非阿克苏姆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鼎盛,7世纪后衰亡地城辽阔的王国。对外贸易兴盛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10~15世纪沿海国家,广泛使用奴隶,以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西非加纳、马里、桑海8~15世纪中央集权大帝国,黄金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文化繁荣南非津巴布韦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鼎盛地城辽阔的王国;以巨石建筑闻名A.文明的多样性特征明显 B.文明发展具有连续性C.各地区发展相互隔绝 D.商品贸易沟通各地往来5.印加人在创建帝国的过程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一个长官,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管辖;以都城为中心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统一宗教信仰;利用战争广泛吸取各民族优秀文化。这反映出印加帝国(

)A.利用浮动园地扩大耕地面积 B.道路交通网络较为发达C.国家治理能力领先世界水平 D.社会文明发展水平较高6.阿兹特克帝国“三方联盟”指导向外扩张,但不在被征服地区设置行政区域,不派遣行政官贡,只划分了38个交税纳贡区,派遣收税官进行监督;战败的部落仍独立存在,自主发展,只是按时向“三方联盟”交税纳贡。这表明,“三方联盟”(

)A.是保障阿兹特克发展的军事联盟 B.促成阿兹特克建立了联邦制帝国C.加强了阿兹特克帝国的政治联合 D.意味着阿兹特克是中央集权国家7.国内外学术界一直以“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但是,举世公认的中美洲玛雅文明并未掌握冶金术,南美洲印加文明尚未发现文字。由此可见(

)A.文明“三要素”说已完全失去参考的价值 B.中国在商代步入文明社会C.文明内涵应凝聚世界各民族的多元价值 D.中南美洲文明是不存在的8.国王在玛雅语中称“阿昊”,被视为神的代表,能够与上天的神灵沟通。玛雅国王职位世袭,独揽国家大权,地方长官由国王亲自任命,他们对国王的命令必须绝对服从。由此可见,玛雅(

)A.实行神权专制政治 B.具有独特的宗教信仰C.统治体系较为严密 D.王权受到神权的制约9.早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玛雅人就建立了二十进位算术系统,比印度人建立的十进位计算法早了1000多年;在公元6至7世纪期间,玛雅人计算出地球公转一年为365.242天。这说明古代美洲文明(

)A.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 B.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C.已具备近代科学研究方法 D.与亚欧大陆文明存在密切交流10.西非人在9世纪左右掌握了铁器和青铜的冶炼技术,能够铸造青铜人像和工具。东非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与阿拉伯地区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部和南部非洲较多保留了黑人传统文化,大津巴布韦遗址由石块垒砌而成。下列选项对材料所述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和非洲交往源远流长 B.古代非洲城市发展水平较高C.非洲文化地域性特征明显 D.古代非洲对外贸易比较发达11.如表格是有关非洲冶铁技术的论述,可以确认的史实是(

)史实出处人们时常认为非洲的农业技术是从欧亚大陆引进的。古研究表明,非洲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就掌握了冶铁知识。【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美】希林顿著赵俊译《非洲史》A.非洲的冶铁技术是从西亚传来的 B.非洲掌握冶铁技术世界最早C.非洲公元前就已掌握了冶铁技术 D.西非地区最早开始炼铁活动12.关于津巴布韦的巨石建筑群,19世纪欧洲殖民者主观地认为当地黑人根本不能修建这么宏伟的建筑。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系统调查、发掘和综合研究,确认巨大的建筑群是该地黑人文化的典型代表。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A.与世隔绝的环境影响了非洲文明 B.非洲文明成就一度处于世界前列C.一定的立场和偏见影响历史解释 D.欧洲殖民侵略导致非洲文明衰落13.14世纪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笔下的摩加迪沙(索马里首都)是一个大得没边的城镇。那里的居民不仅拥有很多骆驼和绵羊,他们还是有能力的商人。此外,这座城市有着无与伦比的手工制作的布匹,这些布匹以这个城市命名,被运至埃及和其他地区。由此可知,摩加迪沙(

)A.经济结构具有多元特点 B.纺织技术领先世界C.商业贸易处于主导地位 D.农业经济较为落后14.在1395年欧洲人绘制的《加泰罗尼亚地图集》中,西非马里国王穆萨·凯塔一世(1312~1337在位)端坐在黄金宝座上,手中金块闪闪发光,如图所示。据此推知(

)A.欧洲殖民者积极筹谋侵略非洲B.马里帝国一度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C.古代非洲文明曾取得辉煌成就D.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15.美洲的印第安人,勤劳智慧,早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由于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内部之间也交流很少,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

)A.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B.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C.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D.因地理环境导致衰落16.位于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羽蛇神金字塔,由玛雅人于10世纪左右建成。每年春分及秋分两日的日出和日落时分,在太阳的映照下,在金字塔一侧的阶梯上会形成了三角形的阴影,酷似一条大蛇的影子。据此推知,古代玛雅人(

)A.自然崇拜占据主流地位 B.借鉴了古埃及人的技术C.具备一定的天文学知识 D.编制出世界最早的历法17.古代的阿兹特克人认为,捕捉俘虏甚至比获取贡品更重要。在他们的宗教观念中,为防灾止难,需用人来献祭,而用来献祭的人,只能是战俘;只有用人献祭才能获得神明对战争胜利的庇佑。这一宗教观念(

)A.束缚了文明的进步 B.反映了王权的崛起C.催生了尚武的风俗 D.推动了领土的扩张18.印加帝国每两省建立相互援助的对应关系。如某一省因干旱、冰雹、寒冻导致农作物减产,那么挂钩的省应马上拿出剩余产品,救济对方。当然,受灾省本身也有一些剩余产品,储藏在各省国库,受灾时,这些产品无疑要取出来应急。上述举措(

)A.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形成了完善的社会保障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体现了救济手段多样化19.阅读如表内容,据此可知(

)帝国秦朝罗马帝国印加帝国皇帝制度统治方式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元首制行省制国王四大政区A.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 B.集权政治是古代世界普遍选择C.人类文明进程具有相似性 D.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