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员在执行工作时面临的危险讲解材料_第1页
社工员在执行工作时面临的危险讲解材料_第2页
社工员在执行工作时面临的危险讲解材料_第3页
社工员在执行工作时面临的危险讲解材料_第4页
社工员在执行工作时面临的危险讲解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工員在執行工作時面臨的危險

對社工員自身的影響以台中市為例指導老師:陳麗欣老師陳保穎、陳尼康、石怡之、翁慧芳、洪郁涵、林知嫻、黃毓鈴、蔡佳伶、彭鈴萍、林芳而、余佩芬、鍾碧玲。目錄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究問題第三節操作型定義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一節探討案主為何會有暴力行為發生第二節社工員面臨危險之數據與現況第三節社工員的因應策略第四節相關變項的研究結果第三章研究方法第一節研究步驟第二節研究架構

參考文獻問答時間第一章緒論第二節研究問題社工員的個人特質與執行工作時發生的危險有何相關?社工員在執行工作時所遇到的危險的種類為何?執行工作時發生的危險對社工員的生、心理狀況有何影響?執行工作時發生的危險對社工員的社會狀況有何影響?執行工作時發生的危險對社工員者因應措施有何影響?第三節操作型定義社工員社工員在執行工作所面臨的危險

社工員的執行工作所面臨的危險對社工員自身的影響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一節探討案主為何會有暴力行為發生實地工作者、收容機構照顧者,及日記照顧人員風險最高,可能是因為他們一般花在風險上的時間(timeatrisk)較多,也就是與處於危機中的案主面對面的接觸(Newhill,2007),本研究將危險定義為可能產生暴力事件的因子,而本節討論的是案主暴力的定義與類型。暴力的定義暴力類型Newhill(2007)則是將暴力的範圍分為四類實際身體攻擊:一個人直接對另一個人動武的事件,有傷害之意圖。意圖身體攻擊:一個人試圖對另一個人做身體攻擊的事件,但未做實際身體接觸。威脅:傷害另一個人的言語或文字威脅,或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刻意做出的威脅性身體姿態(包括跟蹤與威脅傷害自己或工作者)。財產損害:一個人有意圖的損害他人私有財產的事件,或事件發生時正在使用的財產。與暴力行為有關的風險因素個人風險因素:年齡、性別、種族、社經地位臨床風險因素:心理失調、高風險的精神病徵(妄想、幻覺)人格特質與暴力:憤怒、情緒失調、衝動、人格失調、物質濫用第二節社工員面臨危險之數據與現況王麗馨(2007):威脅64.0%,財產損害14.3%,經歷意圖或實際身體攻擊者11.1%。陳麗欣(2007):人身安全:電話威脅57.6%比例最高,其次依序為言語威脅49.4%、當面口頭威脅46.3%、向機構做不實之投訴36.8%、借貸行為34.5%。肢體傷害:性騷擾16.5%比例居高,其次為被拉扯8.1%。

劉淑莉(2007):工作者實際遭遇個案暴力的經驗,心理威脅高達82.9%、身體攻擊14.0%、財物損失10.0%。工作者面臨二次以上受暴經驗,財物損失佔4.5%,身體遭攻擊佔3.6%,心理威脅經常發生與偶爾發生者更高達57.0%。徐雅嵐(2008):81.8%的社會工作者生涯中曾遭受某種形式的暴力攻擊。其中心理傷害80.6%、身體傷害16.4%、財產損害26.1%,經常發生的地點在「辦公處所」。研究尚發現44%的社工員經驗到多種形式的暴力,更有72%經驗到一次以上,本研究也希望在此研究中了解在2009年的變化為何。

第三節社工員的因應策略期待機構提供安全的工作地點離職轉換領域不當社工第四節相關變項的研究結果陳圭如(2005)在社區發展季刊中發表並整理案主暴力行為的類型一共有四種(財務損害、心理攻擊、企圖攻擊、直接身體攻擊)。社工員面對暴力後會產生自我解組、掙扎階段、自我的再適應這三個階段,但社工員在受到案主的暴力行為後是否真的會產生上述的三個階段?台灣會因為文化、地域的關係出現不同嗎?或是社工員在經過案主暴力或其他危險的因素後會出現不一樣的反應與影響。社工員在處遇時會面對的危險不僅僅是案主的暴力對待,還有一些社工員心裡面的壓力及調適問題都是有可能會對社工員造成影響的,這些都是本研究想要去探討瞭解的。第三章研究方法第一節研究步驟第二節研究架構社工個人特質年齡性別社經地位社工員遭受被害類型一、財務財物的損害二、心理心理的攻擊三、生理企圖攻擊直接的身體攻擊性騷擾對社會工作者的影響一、生、心理因負面情緒而影響其生活二、社會想轉換領域、機構、離開社工界社會工作者因應的措施一、機構

硬體

福利措施二、社工人員社工的期待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架構形成以下研究假設:(一)社工員個人特質社工員的個人特質與執行工作時發生的危險有顯著差異(二)處遇時社會工作者遭受危險的狀況。不同的危險對社工員的影響有顯著差異。不同的危險對社工員的因應措施有顯著差異。研究假設(三)對社會工作者的影響社會工作者在執行工作時受到案家或案主的攻擊,造成其生、心理上的傷害有顯著差異。社會工作者在執行工作時受到案家或案主的攻擊,造成其社會上的傷害有顯著差異社會工作者在執行工作時被害的次數與社工員的生、心理影響程度有顯著相關。社會工作者在執行工作時被害的次數與社工員的社會影響程度有顯著相關。研究假設(四)社會工作者因應措施的狀況社會工作者發生危險的類型與機構內福利措施有顯著差異。社會工作者發生危險的類型與社工人員有顯著差異。社會工作者發生危險的類型與機構內硬體措施有顯著差異。抽樣方法本研究抽樣母群體為台中市從事社會工作之人員,如附件(一)所視共96間機構,推敲樣本人數大約為300人,因人數過少不適合抽樣,所以本研究的抽樣方法為普查全台中市從事社會工作之人員。資料分析與工具本研究採用的工具為問卷方式,以SPSSforWindows17.0版套裝軟體整統計與分析,問卷所有內容經過編碼後輸入在電腦上,為了避免出錯率,在每個步驟完成後會檢視。針對所有變項做描述性統計分析,像次數百分比、標準差、平均數等,接著再進行檢定分析,以社工員身心狀況與發生危險的關聯、社工員遭遇危險後對自身的影響兩者關聯等,把數據及結果呈現後,再與過去資料相比較,分析其關聯性或兩者數據差別。

檢定方法描述性統計分析:以次數分配、標準差、平均數檢視社工員的個人特質與執行工作時發生的危險。卡方檢定:本研究中,將兩個的類別變項作卡方考驗來進行推論統計檢定。如「社工員在執行工作時受到案家或案主的攻擊造成其生、心理、社會上的傷害」、「社會工作者發生危險的類型與機構內硬體措施」、「社會工作者發生危險的類型與機構內福利措施」、「社會工作者發生危險的類型與社工人員」作卡方檢定看是否有顯著差異。檢定方法T檢定:本研究中,有關等距尺度及等比尺度之變項,欲探討平均數之差異情採用t檢定,如「社會工作者的財產受到損害」、「機構的財產受到損害」。變異數分析:

本研究中,將一個類別變項且為多組別對等距變項或等比變項進行變異數分析,如「不同的危險對社工員的影響」。Pearson積差相關係數:本研究中,探討兩個連續變相間是否有顯著相關時,採用此方法。如「社會工作者在執行工作時被害的次數與社工員的生、心理影響程度」、「社會工作者在執行工作時被害的次數與社工員的社會影響程度有顯著相關。」參考文獻Beaver,H.W.(1999).'Clientviolenceagainstprofessionalsocialworkers:Frequency,workercharacteristics,andimpactonworkerjobsatisfaction,burnout,andhealth',UniversityofArkansas,UnitedStates--Arkansas.Jayaratne,S.,Croxton,T.A.,&Mattison,D.(2004).'Anationalsurveyofviolenceinthepracticeofsocialwork',FamiliesinSociety,85(4):445.Leadbetter,D.(1993).'Trendsinassaultsonsocial-workstaff:TheexperienceofoneScottishdepartment',BritishJournalofSocialWork,23(6):613-628.Newhill,ChristinaE.。陳圭如、孫世維譯(2007)。《案主暴力與社會工作實務》,臺北:心理出版社。Shields,G.andKiser,J.(2003).'Violenceandaggressiondirectedtowardhumanserviceworkers:Anexploratorystudy',FamiliesinSociety,84(1):13.Star,B.(1984).'Patientviolence/Therapistsafety',SocialWork,29(3):225-230.英文文獻中文文獻王麗馨(2007)。公部門保護性業務社會工作人員關於案主暴力攻擊類型、因素及因應對策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汪淑媛(2009)。社會工作職業風險因應策略與保護因子研究。汪淑媛(2007)。〈檢視台灣社工教育對家暴防治社工員職業風險之忽視〉,「高風險家庭處遇之社會工作者人身安全建構研討會」。邱琇琳(2005)。專業助人者之替代性受創與因應策略:以公部門家防社工為例。侯念祖、陳依琳(2007)。作為一種勞動權利的社會工作者人身安全制度。徐雅嵐(2008)。高風險社會工作專業人員之案主暴力風險知覺與人身安全現況研究。陳麗欣(2002)。台灣地區民眾犯罪被害與被害恐懼感之研究-以社會工作員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陳麗欣(2007)。台灣社工員被害與被害恐懼感之研究。陳圭如(2005)。社會工作者遭受服務案主暴力攻擊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108期。廖碧蓮(2008)。社工人員的工作壓力與睡眠狀況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21期。鄭麗珍(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