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5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关于大气各层的特点正确的是。
A.在图示范围内,有两个区域以对流运动为主B.纬度越高a层层顶越高C.b层是臭氧吸收红外线而增温D.高层大气对流明显,天气多变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到达地面的辐射减弱D.地球表面辐射增强3、下图为2017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A.西半球七级以上地震多于东半球B.乙地与丁地两次地震的烈度相同C.丙地发生地震时,当地高温少雨D.板块挤压导致丁地的破坏性地震4、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的时期是()A.元古代B.早古生代C.晚古生代D.中生代5、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资源可以循环更新,因此数量是无限的B.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新C.由陆地内循环更新的水资源数量较少,因而陆地内循环对各地的影响不大D.水循环能影响全球环境,但影响力度不大6、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判断能正确反映EF一线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A.B.C.D.7、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避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避灾是一种理想化的理念,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B.只要科学技术提高了,我们就可以避免、杜绝各种自然灾害C.准确预测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自然灾害避防的关键D.自然灾害避防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8、读下图;下列有关河谷演变的不同阶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阶段河流凹岸堆积,凸岸侵蚀B.b阶段向下侵蚀,形成“V”形谷C.c阶段河流地貌主要分布在上游D.河谷演变过程的正确排序是a-b-c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10、多发海域:____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11、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A、B、C、D所代表的事物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E界面以下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F界面以下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12、概念:1000克海水所含________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________。13、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1)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____海域向赤道和____逐渐降低。
(2)一般近岸地区的海水盐度比外海或大洋____。14、读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1)ACB线是________(晨、昏)线。B、C、E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为_______。
(2)这是________日前后的光照图。此日,D点的白昼比E点_____(长或短)。
(3)A、D、C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
(4)C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15、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只填番号)。
(1)北半球昼长持续减小的是由_____至_____时段。
(2)南半球昼长始终大于夜长的是由_____至_____时段。
(3)表示北半球秋分日的是_____。
(4)当太阳直射_____点时,南昌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下图)。
(1)上图中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_;
材料二:下图。
(2)根据上图所示的信息,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该城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上图中①、②两地中的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
(4)该城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市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上图的①、②两地中的_______________地。在该处建设新厂对环境影响的利、弊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使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的“多岛效应”;即“热岛”“湿岛”“雨岛”“混浊岛”
(5)请在“热岛效应”或“雨岛效应”中任选其一,简要说明成因。_____________17、读图甲“北半球气压带及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乙“某地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带,其单独控制下的大气干湿状况是____;D风带的风向是____。
(2)图乙所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成因是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
(3)北半球夏季时,气压带和风带随____移动而向____(方向)移动。
(4)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受是____(字母)控制,气候特征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8、石油、煤炭、风能、水能等能源均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_____)A.正确B.错误19、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_____)A.正确B.错误20、地球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大。(_______)A.正确B.错误21、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大气层,产生“磁暴”现象。(_____)A.正确B.错误22、太阳内部物质经核裂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_____)A.正确B.错误23、地壳和地幔构成地球岩石圈________。(判断正误)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1题,共8分)24、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
(2)界面名称:D________;F________。
(3)_______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________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4)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___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________态。
(5)C层主要由________组成。G层叫________,H层叫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分层。
【详解】
在图示范围内,a区域和高层大气处,气温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故有两个区域以对流运动为主,A正确。a层为对流层,其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纬度越高气温越低a层层顶越低,B错误。b层是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错误。高层大气大气稀薄,不具备天气变化的条件,D错误。故选A。2、C【分析】【详解】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表的保温作用增强,地表温度会升高,A错误。极光现象的产生与火山爆发无关,且不会对地表温度造成影响,B错误。火山爆发会形成大量火山灰悬浮空中,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导致地表温度下降,地球表面辐射也随之减弱,C正确,D错误。故选C。3、D【分析】考查板块构造;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图中西半球七级以上地震少于东半球,A错误;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除震级外,还与地质构造、震源深浅、人口分布、建筑物强度等有关,乙地与丁地两次地震的烈度不相同,B错误;丙地发生地震时是6月14日,北半球夏季,当地高温多雨,C错误;丁处是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处,板块挤压导致丁地的破坏性地震,D正确。故选D。4、B【分析】【分析】
【详解】
在早古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水入侵,有些古陆地变成了浅海环境,三叶虫;珊瑚等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故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的时期是早古生代,B正确。
故选B5、B【分析】【详解】
水资源可以循环更新;但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数量是一定的,因此要节约使用,A错;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新,B正确;陆地内循环更新的水资源数量较少,但对内陆地区影响意义很大,C错;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D错。故选B。
【点睛】
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它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起着吸叫、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水循环又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还是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总之,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6、C【分析】【分析】
【详解】
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EF一线穿过了一个海拔超过400米的山岭,山岭的位置更靠近E一侧,靠近E一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靠近F一侧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图A山岭位置居中,两侧坡度相似,不符合等高线特征,A错误;图B中间为凹地,不是山岭,不符合题意等高线特征,B错误;图C中间为山岭,山岭靠近E一侧,且E一侧坡陡,F一侧坡缓,与等高线特征相符,C正确;图D中部为山岭,山岭靠近F一侧,且E一侧坡缓,F一侧坡陡,与等高线特征不符,D错误。故选C。
【点睛】7、D【分析】【分析】
【详解】
只要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人的观念不断进步;人们就可以预防和减轻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是不可能杜绝各种灾害的发生,A、B错误;同时准确预测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是不可能的,C错误。自然灾害避防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D正确。故选D。
【点睛】8、B【分析】【分析】
该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的演变过程。
【详解】
图中河谷演变的时间顺序是b到a到c,随流水的作用,河谷不断变宽。b阶段向下侵蚀;河流侵蚀以下蚀作用为主,形成“V”形谷。a阶段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c阶段河流地貌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地区。故选B。
【点睛】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沉积(南半球相反)河流发生弯曲;在弯曲段,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地震波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西北太平洋11、略
【分析】【详解】
(1)地球内部圈层由上到下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又可分为外核和内核)。读图可知;A是地壳,B是地幔,C是外核,D是内核。
(2)地震波横波慢,纵波快。读图可知,①为横波,②为纵波,横波和纵波在E界面以下明显加快;在F界面以下,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解析】地壳地幔外核明显加快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盐类物质35‰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副热带两极。
(2)低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ACB线是从黑夜即将进入白天;故为晨线。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B;C、E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为C。
(2)图中显示北极圈内为极昼;故此图是6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此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位置越靠北白昼越长,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D点的比E点靠北,且D位于北半球,E位于南半球,则D点的白昼比E点长。
(3)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则A;D、C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D>C>A。
(4)C点位于赤道上,且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即赤道上日出6点,则C的地方时为6时。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且直射点所在经线为12点,据此结合图示,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50N,1500E)【解析】晨C6月22日长D>C>A6点1500E,23.50N15、略
【分析】【详解】
(1)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持续减小。读图可知②至④时段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始终大于夜长。图中由③至⑤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南半球昼长始终大于夜长。
(3)北半球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向南移;因此表示北半球秋分日的是③。
(4)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南昌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因此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南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②位于北回归线。【解析】②④③⑤③②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市中心气温最高;居民区;城郊居民区气温次高,公园、农田、麦田是低温区,据此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①。
(2)市区与郊区相比;郊区是冷源,气压高,故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自郊区吹向城市。
(3)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造林重点应选在上图中①地,理由城市与郊区间的近地面的风向是自郊区吹向城市。在郊区造林,可以通过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起到调节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净化空气等作用。
(4)该企业有大气污染;因此应选择处于郊区的②地。在该处建设新厂可以避免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市区但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污染。
(5)热岛效应与雨岛效应关联性很大。热岛效应是因为城市人口众多,建筑物密集、汽车等交通工具多、经济发达、绿地少等,使得城市气温高,犹如浮于郊区之间的一座热岛;雨岛效应是指城市因气温高,多上升气流,而尘埃等凝结核多,易成云致雨。【解析】①自郊区吹向城市①在郊区造林,可以通过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起到调节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净化空气等作用②利:避免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市区弊: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了污染热岛效应:人口众多,建筑物密集、汽车等交通工具多、经济发达、绿地少等雨岛效应:城市多上升气流,而尘埃等凝结核多,易成云致雨17、略
【分析】【分析】
本题重点考察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详解】
第(1)题;C位于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高压控制气流以下沉为主,水汽不易凝结,气候干燥;D位于纬度30°到60°之间,为盛行西风带。
第(2)题;由图知乙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第(3)题;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气压带风带随直射点移动而北移。
第(4)题,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解析】(1)副热带高气压干燥西南。
(2)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
(3)太阳直射点北。
(4)C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8、√【分析】【分析】
【详解】
石油、煤炭是历史时期生物体固定太阳能;风能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水能是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动能,来自于太阳能。太阳辐射是维持大气和水体运动的动力,题目说法正确。19、√【分析】【分析】
【详解】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如岩石的性质、岩层的构造等)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本题说法正确。
【点睛】20、×【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公转的周期适中、自转的周期适中,昼夜更替周期适中,则白天不会升温过高,夜晚降温不会过低,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大,故上述结论错误。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天然气储备库安全运营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设备安装与调试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快递企业快递物品安全防护合同大全3篇
- 2025年度城市综合体门头广告品牌形象改造合同3篇
- 2025年度拆迁安置房交易全程跟踪服务合同协议3篇
- 个人消费性借款合同(2024版)9篇
- 二零二五年度可再生能源发电特许经营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健康信息化运维保障合同2篇
- 2025版商业物业安全责任书(含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度个性化产后恢复与新生儿护理个人月嫂服务协议4篇
- 《装配式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保温系统构造》中
- T-CSTM 01124-2024 油气管道工程用工厂预制袖管三通
- 2019版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选择性必修共7册词汇表汇总(带音标)
- 新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全册短语汇总
-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系统的游客规模预测研究
- 河道保洁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品管圈(QCC)案例-缩短接台手术送手术时间
- 精神科病程记录
- 阅读理解特训卷-英语四年级上册译林版三起含答案
- 清华大学考博英语历年真题详解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题(全册完整20份 )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