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随着工业4.0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计算机网络时代迅速崛起,特别是淘宝、京东、天猫等购物平台的崛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商品货物买卖关系由最初的约定俗成集市或者实体商店进行面对面交易,演变成网络虚拟平台线上交易,实现足不出户买遍天下物。互联网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最大变化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实现了从现实到虚拟的连接。网络营销是商家或企业向外界传达自身价值,为促进产品和服务的销售而采取的重要手段,其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舒葵玲和詹英(2018)[1]提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用户的快速增加,网络营销也在许多企业的营销策划中展现出其自身的魅力,企业也更加明白了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不断地加大了对网络营销的关注。要做好网络营销工作必须首先保证网络营销环境的安全,而目前在网络营销过程中诈骗案件频发,消费者对网络营销产生不信任,甚至对一些网络营销活动产生反感,严重影响到企业网络营销的开展。因此,对网络营销诈骗的常见类型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措施,不仅有利于营造安全可靠的网络营销环境,而且对企业或商家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顺利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商家和消费者在虚拟的空间进行交易,无法确定商家的货物真实性,部分不法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弄虚作假,网络营销因此也成为滋生网络诈骗,特别是法律意义上所说非接触性犯罪的温床。网络营销诈骗犯罪是非接触性犯罪中最为典型代表的一种,网络营销诈骗犯罪是诈骗者利用消费者物质追求和精神寄托方面需求,通过互联网非接触性的方式诱使消费者不能正确判断网络营销信息的真实性,产生错误认识,消费者基于对网络营销信息错误判断,造成财产乃至精神上的损失。与此同时,网络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虚拟平台多样性拓展出更多、诱惑性更强的网络营销诈骗方式,犯罪手法逐渐趋于老练,使消费者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消费者在新时代网络下购物消费迎来了更大挑战,本文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与网络营销相关的一些负面问题、网络营销诈骗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思考和对策,这将有利于增强消费者的网络消费安全意识,构建安全消费的网络营销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一、网络营销现状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出现简称: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相比于前一年12月新增了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71.6%,比2020年12月上升了1.2个百分点;截止到2021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12亿,比2020年12月增加了2965万,占网民整体的80.3%。随着我们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境内与全球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格局加速形成,网络营销、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为企业传播信息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形式,因此网络营销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报告还指出仍然有很多网民遭遇网络营销诈骗,网购虚拟中奖信息诈骗仍为中国网民最常遭遇的网上消费诈骗类型,占比为40.8%,遭遇网络购物诈骗的比例为31.7%,遭遇冒充好友诈骗的占比为27.8%,遭遇钓鱼网站诈骗的占比为21.8%。网络销售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网络营销诈骗,网络诈骗分子或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身体和心理需求的某些方面的弱点,骗取消费者的钱财,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极大阻碍了网络营销的发展。发展网络营销不仅要增强网络营销犯罪的监控力度,严惩网络营销诈骗行为,而且更要从其他方面下手,比如信誉制度、网络治理、道德伦理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促进我国网络营销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列举出网络营销诈骗类型,分析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图1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图2网民遭遇各类网络诈骗问题的比例二、网络营销信任纠纷问题网络世界鱼龙混杂、复杂多变,虽有一定的准则来制约网上行为,但在虚拟环境下也难以确保百分之百的真实性,还是会有罔顾管理做出不良行为的人。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营销活动更是如此,有人为了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而致力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也有人利欲熏心不择手段将消费者的钱财收入囊中。曲金玲(2016)[2]指出若只顾蝇头小利而不重视网络营销风气的整顿,最终只会失去顾客的购买和信任,企业品牌效应下降,甚至导致企业毫无发展之地。网络营销是提升品牌形象和传递价值的手段,但是很多商家在这过程中只顾眼前利益,与消费者产生纠纷问题,最终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不仅损害自身的利益,而且对网络营销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网红直播带货问题很多经营者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利用网络平台对产品进行广告推广,吸引消费者的购买,从而达成企业的营销目标。但在众多的网红直播间中却是问题频出,纠纷不断,原因就是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不到位、应用不规范。曾珊珊(2020)[3]提出,消费者本无购买需求心理,但在网红直播设置特定氛围情境下进直播间后,并逐步获得归属感、愉悦感等,在网红和直播间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刺激下,同时受到直播间多因素刺激引起心理变化,最终刺激购买欲逐步加强完成购买行为。当然不可否认主播的个人特点都会对直播间的消费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推销主播获得消费者的好感的同时,也获得了消费者一定程度上的信任,从而让消费者在主播推销商品时,购买欲不断加强,最终转变为购买行为。但随着直播带货的迅速发展,带货乱象迭生,商品泡沫质量、客服态度差、售后维权难等问题层出不穷。更甚者主播和不法商家为了达到商品高销量的目的,不惜弄虚作假,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不但流量注水,而且销量严重造假。当主播积攒了一定粉丝量时,会有许多品牌或商家上门找其直播宣传,许多主播为了利益未经过了解或自身使用便按商家要求去推销商品、虚假宣传,造成消费者购买后与预期效果不符的情况,引起消费者的不满,甚至产生纠纷。看网红直播带货后的购买行为大多属于冲动性消费行为,冲动性消费行为是指在计划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无意识自发购买行为。面对口若悬河的直播,此类行为很容易在怂恿和吹捧下形成。网红主播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不理性消费,使得消费者蒙受精神和财产的损失,最终消费者会对直播带货产生不信任甚至偏见,影响网络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二)购买商品所赠送福利的纠纷网络营销是商家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而策划并开展的各种营销活动,商家们会技巧用尽、费尽心思地吸引和讨好顾客。更有甚者在广告宣传时模糊信息,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误会。有些商家在发布宣传信息时,把能吸引消费者、对消费者有利的信息重复提及或者做得很显眼,而一些附加条件或说明则尽量隐藏,等消费者进行消费之后才被提醒。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有被欺骗的感觉,但却也无法让商家负责。网上购物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巧妙地运用表达方式,混淆消费者的思维。“买一送一”、“下单全额返”等信息刺激着消费者进行购买,但收到货时却发现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买一送一”送的是一个小样或者一些与所买商品毫无关系甚至无用的东西,“下单全额返”返的是他们本店的优惠券,而且优惠券往往有高消费门槛。商家的这些“巧妙心思”会引起消费者极大的不满,遭到消费者的投诉,以及造成消费者对网络营销的不信任和反感。三、网络营销诈骗类型随着网络营销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和推广,现在几乎无一营销活动会缺少网络营销这一过程,而犯罪分子针对这一过程的诈骗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掉入他们的陷阱。目前最具诱惑力的常见网络营销诈骗类型主要有刷单、朋友圈微商或中奖、退款、快递问题处理等。(一)刷单虚假交易诈骗网上购物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生活的一部分,闲暇时间总是习惯性打开购物平台或网页浏览商品,其首页的热销商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它们的销量及热度让人忍不住去点开商品详情。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是真实的,庞大数据的背后可能是商家为了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而制造的虚假信息。其中,最常用的手段便是刷单,通过购买劳动力帮助店铺伪造虚假成交量。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刷单是违法行为,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但仍有很多心存侥幸的商家和个人采用这种违法行为获利。正是因为刷单是违法行为,不少不良商家或诈骗分子利用其不可公开性进行诈骗。将刷单伪装成兼职工作,诱骗学生和空闲时间较多的人参与,很多人经不起“动动手指轻松赚钱”的诱惑,陷入骗局。诈骗分子采用让刷单者先交押金或者入群费,刷单后结算报酬的方式,当收取的押金达到一定数额后卷钱消失。因为刷单是非法行为,很多人遭受诈骗之后也不敢报警,很多刷单者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先购买后退款也是虚假交易的形式,诈骗分子开设店铺利用消费后退款不退货的虚假开张活动诱骗消费者下单,贪图便宜的消费者便会下单店铺里昂贵的商品,最终钱货两空。韩思宁(2020)[4]指出刷单乱象不仅危及网络营销生态,更为不法分子提供犯罪温床,不法分子披着“刷单”的外衣进行诈骗,从简单的“刷单”行为变为“刷单+诈骗”的复合型行为,进而由“违法”演变为“犯罪”。(二)微商营销诈骗和中奖诈骗郭天武(2020)[5]指出在微商经济取得很大成功的同时,在“社交裂变”的快速分销模式下,也滋生出了一些新型的互联网犯罪,在一定程度上给网络营销环境和市场环境造成了损害。微商营销诈骗是最常见的网络营销诈骗,在朋友圈销售商品,夸大商品的功效,消费者购买时不支持第三方平台付款,只能转账,等消费者转账了之后,他们就开始玩失踪或者不回消息。再者,通过各社交娱乐平台的知名人士宣传推荐卖货发福利也是同样的套路,诈骗者先与某些知名的网红账号合作,通过这些知名人士推荐自己的微信号,一般是以免费文案、头像、壁纸等的获取吸引网友,等有一部分网友通过平台知名账号加了他们的微信之后,他们就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买任意一款产品就能参与抽奖,并且抽必中的一类信息。不仅如此,为了消除网友们的疑虑,他们会不断在朋友圈发别人购买并抽奖成功的截图,禁不住诱惑的网友就陷入了他们的骗局进而转账购买,也抽到了所谓的大奖,殊不知最后等到的是诈骗者的卷款而逃。王世超(2020)[6]提到,电信诈骗犯罪最早来自我国的台湾地区,其最初的诈骗手法是以虚假中奖进行诈骗,最初犯罪分子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获取不同人群的联系方式,并以巨额奖金和诱人的奖品作为诱饵,向这些人群传播虚假中奖信息,欺骗受害者获得奖池里的大奖,但是需要缴纳一定的查询费用和邮费、或者需要提交身份证号码登记和银行卡汇款。受害对象由于贪图小便宜,经不住诱惑,往往怀着侥幸的心理尝试,最终落下人去财空的下场。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网购几乎成为每个人的必备技能,网络虚拟世界鱼龙混杂,同时也给了犯罪分子犯罪的机会。犯罪分子通过某些不法途径获得消费者的消费信息,最后把虚假获奖信息发送给消费者。此类营销诈骗一般谎称店面周年庆或者庆祝某节日,为此正在举办一个幸运抽奖活动,谎称受害对象是周年庆幸运者之一,可领取奖金若干元和一些诱人的奖励,但是需要交手续费或者保证金才可以领奖。专业的犯罪分子提供的中奖讯息会包含比较详细的中奖通知和公证书,甚至还有奖品相关工商号及收费许可证,让人看起来真假难辨。此类营销诈骗就是利用消费者贪图利益的弱点进行实施,属于典型营销诈骗类型,其信息量对大多数民众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三)商家退款处理诈骗在这信息网络时代下,因为一些网络安全系数不高或需要和特定的人进行信息交换,导致了许多个人信息都是相互"共享"的,不法分子利用这些非法手段得到了他人的购买信息,谎称购买时网站系统故障或在消费者下单时卡单,假装是为消费者的权益考虑,主动为消费者办理退货,以让消费者再次支付或重复下单。比如在2019年一则报道中称,湖南省汽车工程职业学校的刘某在网上花费九百多元购买了双运动鞋。不久他接到所谓客服电话,并开始逐一核对他的姓名、所购商品、电话以及收货地址。谎称鞋子已发货,但实际上因为网络异常而无法正常付款到账,就需要先退货后再进行付款,否则刘某在收到货物后对方仍收不到货款,将对刘某的信用度有负面影响,情况严重时刘某甚至可能要负担必要的法律责任。刘某起初并不相信,但犯罪分子知道了受害者的详尽资料,通过各种威逼利诱,最后在刘某把验证码发给对方后,犯罪分子转走了他银行卡中的九百余元,而最后所谓客服的移动电话也已无法接通。此类营销诈骗,犯罪分子往往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受害者银行卡号、详细购物信息等,最后通过威逼利诱让受害者点击网络退款渠道链接和发送手机验证码等形式进行诈骗,受害者一旦进入犯罪分子的圈套,点开了危险链接或者发送了验证码,受害者卡内的钱财就会直接转入犯罪分子预设的账号中,当受害人由"自愿"汇款到反应过来自己被诈骗的时候,犯罪分子早已逃之夭夭了。(四)快递丢失赔偿诈骗对于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从快递小哥手上接过自己期待已久的商品。网上曾流传这么一句话,“每天最期待的电话,是快递小哥的电话;每天最想见的人,是快递小哥。”然而,频频发生的营销诈骗,却给了这个段子一个打击: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你每天朝思慕念的快递小哥,可能是个诈骗分子。曾经有一条新闻报道,2019年某天下午,市民王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些日用品,根据物流信息显示,她应该会在近期收到卖家发出的包裹。但是她却接到一个自称快递公司员工的陌生电话,谎称将王女士的快递包裹不慎弄丢了,现在急需售后处理,并且诚意满满地要添加受害对象的微信,以便全额赔偿。王女士见状便通过了对方的微信申请,并将其网购信息全部告知犯罪分子,还扫了对方给的二维码,根据提示输入了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及密码后,将手机验证码短信发给犯罪分子,之后发现手机上的支付宝掉线。等自己再次登录后,却发现支付宝已经被转走了一万九千块钱。王女士急忙询问对方是怎么回事,对方声称这只是支付宝的操作系统程序的一步,之后便会把钱退还给她。王女士又继续按照对方所谓的退款要求,在借贷平台上借款将近24000元,并再次通过支付宝被转走。王女士发现对方没有退还钱款,也联系不上后,才意识到自己被诈骗了,反应过来才报了警。诸如此类营销诈骗案件还有很多,至今已经发生了多起快递丢失赔偿诈骗的案件。李颖(2020)[7]指出,快递诈骗是一种新型的诈骗,诈骗分子就是利用消费者对收取快递的急切心情,来冒充快递员进行诈骗;在接到自称快递小哥的陌生电话时务必仔细辨别核查,不要轻易相信对方关于赔偿的非官方信息,也不要点开对方所给的网址链接或者二维码,更不能填写涉及银行账号、支付宝账号等隐私信息,从根源上阻断此类资金安全问题的发生。四、网络营销诈骗的产生原因网络营销诈骗事件频发,其原因除了最根本的诈骗分子的道德丧失,最主要的还是消费者的防范意识不强,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当然还有其它客观的原因,比如网络营销环境存在的漏洞、针对性的法律管制的局限性等,都让犯罪分子存有侥幸心理去实施诈骗行为。(一)消费者安全意识薄弱根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在年龄方面,10岁以下网民占比为3.3%,10-19岁网民占比为12.3%,50-59岁网民占比为15.9%,60岁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12.2%。在学历方面,小学及以下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9.3%;初中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为40.3%;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为20.6%;受过大学专科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0.5%;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为9.3%。通过以上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网民中有很多年龄偏小或年龄偏大的网民,而且大多受教育的程度都比较低,受过高等教育的网也很少,而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综合素质的高低和自身意识的强弱。很多没受过高等教育的网民,思想观念不成熟、知识储备不足、价值观容易被动摇,很多人对网络营销诈骗不了解也毫无提防之心,而且在利益的诱惑下难以保持理性和辨别是非,容易中犯罪分子的圈套,被诈骗也在所难免。图3网民年龄结构图4网民学历结构(二)平台、商家的安全可靠性低在大数据时代,网上用户根本毫无隐私可言,这是无可避免的潮流,用户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在将自己的信息对平台公开。商家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收集并统计处理客户的各方面信息,并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对应分析,最后实现精准有效的网络营销。但在互联网这个开放平台,数据安全风险无处不在,处理不当会使数据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而实施诈骗。信息时代的网络营销购物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面对面交易的营销方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的便利,这是不言而喻的。随着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对消费的需求和要求也将日益增加和更加严格,而某些商家只是一味追求利益,忽视消费者的利益和保障,导致网络营销在很多方面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隐患。安全保护程度取决于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网络安全系数则取决于网络安全数据信息的可用度、完整性和保密性。从普通消费者的视角出发,他们期待当有关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都能在互联网上传播时获得机密性、完整和真实性的保障。张翔宇(2010)[8]指出,网络诈骗的实质是网络平台上还存在着许多漏洞,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钓鱼网站、网络病毒肆虐、黑客破解口令截取信息、骇客特洛依木马术等安全问题的频频发生,对消费者信息和个人隐私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犯罪分子为了获得长远的利益,一般不会直接采取破坏网络信息系统的方法,而是寻找网络中技术漏洞,利用网络中的技术漏洞,获取消费者的消费信息,最后实施营销诈骗。这些漏洞的存在,加上网络安全技术服务管理和治理意识的淡薄、网络安全技术的严重滞后,使得犯罪分子屡试不爽。(三)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和当前法律的局限性在网络这一虚拟环境下的犯罪行为,特别是诈骗犯罪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这主要是因为网络环境复杂多样、漏洞较多,导致实施主体身份的不确定或虚假,极大增加了网络犯罪案件的破解难度。网络犯罪不受时空的限制,很多都是跨区域作案,使得他们在达成目的之后很容易脱身。即使受害者事后及时报警,也无法保证能找到突破案件的线索。网络诈骗是诈骗分子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身份手段进行的不确定性的犯罪行为,犯罪分子的信息是假的,但他们所提供的受害人的信息却是真的,很多受害者便是因此对他们放下防备,最后一步步落入陷阱。因此很多犯罪分子心存侥幸利用伪造的虚假身份进行网络营销诈骗,骗取一定财物之后便销声匿迹了。针对网络中存在的诈骗行为,我国虽然也制定了不少相关的法律进行约束,但是仍有人不顾法律、心存侥幸地一再行骗。再者,网络营销发展速度飞快,而法律条文基本以成文的形式规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导致法律条文在客观上具有滞后的局限性,在某些领域对网络营销某些不法行为还不能完全管制到位。在商家销售的商品与实物不符、出现买家秀与卖家秀截然不同、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擦边球行为方面并没有相关的法律管制,这些行为也难以界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也有待加强,很多受害者在受骗后选择沉默、自认倒霉,没有立刻报警的意识,这也助长了诈骗分子的侥幸心理。隐患众多的平台和以平台为保护伞而肆意而为的不良商家,导致网络营销环境安全性低下,都是网络营销诈骗产生的原因,仅仅依靠法律和公安机关显然也不太现实。五、网络营销诈骗的防范对策通过对近年来的网络营销诈骗案件产生原因的分析总结,可以提出有效的针对性防范对策,从作为受害者主体的消费者、可控的技术环境、以及法律建设方面入手,从源头阻断犯罪分子的行动计划。(一)消费者增强意识消费者增强意识,不上当受骗才是杜绝网络营销诈骗最根本途径。不贪则无事,事实证明,很多消费者被诈骗大部分是因为贪图小便宜和心存侥幸心理,才会进入犯罪分子的圈套,消费者要克服贪图小便宜和侥幸心理,消费者的自我防范诈骗意识是终止网络营销诈骗行为最根本的途径。当消费者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或者个人隐私泄露的时候,很可能自己已经在犯罪分子的目标名单上了,这时候要更加防范以上各种可能出现的诈骗行为,对这些行为及时防范,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警。消费者还要需要加强自身的理性购物观念,避免冲动性消费,防患于未然。还要留意主动学习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防范网络营销诈骗的宣传,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防骗意识,从而远离网络营销诈骗。另外,在互联网上的购物的时候遇到商家侵权或者遭受到营销诈骗时,要及时维权,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平常可以多学习关于消费者权益和网络诈骗相关的法律,了解相关退款或快递丢失规定赔偿流程,时刻要懂得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法律盲区,被不法商家牵着鼻子走。(二)平台加强监管,商家强化诚信道德李旭东(2021)[9]指出,数据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竞争资源,企业建立安全的数据库,提高企业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对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网络营销环境的改善、商家诚信经营是防范网络营销诈骗最有效的途径。虽然目前在互联网上注册店铺是强制性要求必须进行商家身份认证,但对商家和店铺所上架的产品的审查简单,甚至没有经过审查,导致不良商家或者网络营销诈骗分子混入并以平台为保护伞或者利用互联网安全技术漏洞实施营销诈骗。网络营销诈骗犯罪行为所具有的代表性特征就是犯罪的不确定性和伪装性,这主要是因为实施犯罪主体身份的虚假性。因此商家所依附的各大交易平台更得负起维护交易环境安全的责任,要对商家进行严格筛选和管控,以保证金制度作为保障的可以适当提高保证金金额。店铺和商家在身份验证时,应该自觉配合相关部门的审核,诚实地提供真实姓名和经营实体店地址等重要信息的审核,完成店铺实名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商家店铺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逐步提高公共网络营销信息的真实性,不给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同时商家不得为满足个人利益而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虚拟的网络营销环境下,商家要坚守诚实守信道德要求底线。同时要致力于维护消费者权益,对消费者信息做到保密不泄露,完善售后服务系统,提醒消费者提防假冒电话或物流信息。王璐(2021)[10]指出,在网络经济环境中,要保持顾客的认可必须建立网络安全优质的服务体系,塑造企业良好的口碑和形象,才是企业网络营销的最终目的和持久发展之策。网络营销诈骗之所以如此之多,有很大一部分是商家的责任,商家对消费者信息的保密和保护程度也会对网络营销诈骗的成功率产生影响,所以商家的网络营销行为一定要符合最基本诚信道德要求,商家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就能有效减少犯罪分子的犯罪途径。(三)政府加强立法建设政府立法打击网络营销诈骗行为是防范网络营销诈骗最可靠的途径。骆锦勇(2021)[11]指出要坚持源头治理、全面治理,健全完善网络诈骗打击治理体系;要坚决从严惩处,才能遏制当前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势态。政府在治理网络营销诈骗的关键是先治理好网络经营者,提高经营者入驻网络的门槛,将有关经营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呈现,积极整治某些不良商家的不合法行为,加强网络营销的法治化。由于对网络营销诈骗的界定过于模糊,加之与之相关的针对性法律法规还很少,一些不良商家出现打擦边球行为。这就需要加快草拟出台网络营销诈骗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手段对诈骗行为进行定刑和处罚,互联网环境下发生的营销诈骗行为对消费者的权益侵害具有多重的伤害,网络诈骗对社会危害程度远比传统诈骗行为更严重,在判处时,需要有更详尽的法律准绳,从而使判罚的结果与其犯罪的严重程度相适应。立法是对网络营销诈骗犯罪的预防和控制的必要一步,但更重要的是对法律制度的宣传,政府要加大法制教育宣传的力度,防范于未然。在当下的社会,对于传统营销诈骗行为消费者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但是当诈骗场景转换到网络上,由于网络环境具有一定隐蔽性和虚拟性,消费者对于此类网络营销诈骗行为的认识不到位,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需要政府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普法和防诈宣传,帮助消费者了解更广泛的网络营销诈骗类型和防范对策,让心怀不轨的人明白违法犯罪将要承担严重的后果,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必须通过草拟、出台相关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并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法律法规,最大程度将相关法律知识普及。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加以修订完善,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六、总结对于传统营销诈骗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3《桥》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增材制造与创新设计:从概念到产品 课件 第6、7章 3D打印产品创新结构设计、增材制造创新综合应用实例
- 2024技术开发合同约定的技术成果交付和保密
- 农科创新之路
- 科技引领电商新纪元
- 12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基于信任关系产生的租赁合同范本(2篇)
- 专项活动策划委托:2024年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年版混砖结构烟囱拆除操作合同版B版
- 10-1《劝学》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2年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 高分子材料完整版课件
- 住宅工程公共区域精装修施工组织设计(217页)
- 冷却塔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介绍
- 光伏电站设备监造与性能验收
- 10kV架空线路施工方案
- 2018江苏苏州中考英语真题解析
- 10KV户外封闭型喷射式熔断器技术规范书
- 奇瑞汽车4S店各类表格模板
- 特域冷水机参数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