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自习课 2025春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_第1页
寒假自习课 2025春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_第2页
寒假自习课 2025春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_第3页
寒假自习课 2025春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_第4页
寒假自习课 2025春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课8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1.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辩证关系;知道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进步。(唯物史观)2.知道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理解重大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产生的。(时空观念)3.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含义及主张。(历史解释)4.通过学习,学会尊重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感悟公正、平等、民主、法治是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家国情怀)学习目标重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难点:理解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思想理论基础)。重点难点一、文艺复兴1.概况(1)概念:14—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2)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反基督教神权统治、反封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作者拉斐尔“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问题探究:材料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借古喻今”的含义及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含义: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材料一:十四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

——《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二: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材料三: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使人口减少1/3—1/2,佛罗伦萨也不能幸免……从1300年的人口顶峰的9.5万人暴跌到1340年的3万人。——王乃耀《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考察》根据教材第45页第二段,概括文艺复兴的背景。⑶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①经济(根本):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意大利最早出现)。②政治:天主教的神权统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并逐渐成长壮大,要求建立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思想文化。③文化: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④人才:意大利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⑤直接:黑死病直接引发了人们对宗教信仰与旧的生活方式的反思与怀疑。⑥技术:印刷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2.精神内核:人文主义(1)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实社会的幸福生活。(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文艺复兴的巨人初期14世纪—15世纪中后期“文学三杰”发展15世纪中后期—16世纪“艺术三杰”高潮16世纪后英国3.代表人物、作品及主张(文学艺术领域)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时间领域代表人物代表作品14世纪文学三杰15世纪美术三杰16世纪文学、艺术、科学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与作品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莎士比亚、拉伯雷等《神曲》《十日谈》《歌集》《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大卫》《西斯廷圣母》《哈姆雷特》《巨人传》等展示身体之美,人的力量与智慧用服装掩盖肉体,神情颓废基督教会米开朗琪罗《大卫》凸显母性的光辉,鲜活的人性,明快的颜色眼神呆板,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感受不到母爱积极局限政治:天主教权威受到质疑,封建秩序一定程度受到冲击,推动宗教改革。①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②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的动荡。③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思想: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更多关注人本身和现世生活。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新航路的开辟。文化: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4.文艺复兴的影响材料一: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各国封建君主、新兴资产阶级、下层民众与天主教会之间矛盾日益尖锐,都想通过反对教会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而教会日益腐朽堕落也引起了一些传教士的不满,改革基督教的呼声越发激烈。材料二:“钱币落入箱底响叮当,灵魂脱离炼狱升天堂”。二、宗教改革教会出售赎罪券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冲破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直接原因:天主教会兜售“赎罪券”1.背景和原因材料四: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做外国人,他无权干涉国家事务和在本国疆域内征税。……大众对教会收税和遍布西欧的教会的巨大地产十分不满。……中产阶层和国家君主的利益,导致他们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和各种金银珠宝、艺术作品和豪华家具等巨额的可移动财富。同样让人垂涎的是以什一税的形式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的税收、出售教会财产获得的资金、大量的诉讼费、特许费和豁免费。——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随着民族意识的增强,世俗君主对罗马教会在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干预日益不满。材料三:16世纪的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之中,成为被天主教会压榨最为严重的地区,被称为“教皇的奶牛”。教会霸占了欧洲各国1/3的土地,教徒也必须把全部收入的1/10交给教会。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德国钱币名称),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几倍,等于1497年皇帝所征税额的21倍。

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是受教皇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材料五:买卖圣职的现象在教会中始终存在,16世纪达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据统计,1521年有2000多个神职可以用金钱买到。教会内部贿赂成风,教皇的选举与贿赂、争权夺利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所有的教皇都是靠贿赂枢机主教当选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天主教会的腐朽和教职人员的腐败,使人对教会信仰产生质疑。2.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因信称义教随国定(1)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3)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国家形成。人人平等罗马教廷只管信仰上的事,至于财产、金钱、生命等事务应由政府处理,皇权应该名副其实。

——马丁·路德否定教皇和教会的权威

反对教会的政治运动3.宗教改革的内容“因信称义”的实质——否定教皇的权威因信称义人人平等教随国定矛头:天主教会的权威教皇马丁·路德因行称义因信称义教徒神职人员上帝间接对话、得救教徒直接对话、得救上帝

它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我的信仰你做主我的信仰我做主信仰直达其他国家继德意志之后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4.宗教改革的影响二、宗教改革材料四: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欧文明的现代化。当时,识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跃;民众觉醒和参政的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你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有关职业的数据统计……大部分商界领袖、资本所有者以及那些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工和接受过高级技术和商业培训的职员,基本上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材料三: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一: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①思想:冲击神权统治,促进思想解放,传播人文主义①经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③政治:推进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④文化: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三、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革命: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1.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2.成就:(1)天文、物理:人物成就影响哥白尼(波兰)提出“日心说”建立起一种新宇宙观牛顿(英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哥白尼

牛顿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2)其他领域:3.意义:(1)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王权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亚当·斯密大卫·休谟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者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三:“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材料四: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根据材料,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1.背景①经济上: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天主教会的思想束缚。②阶级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与封建王权和教会矛盾尖锐。③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④科技上:自然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打击了封建神学。四、启蒙运动2.进程与代表人物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地区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7世纪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孟德斯鸠(法)伏尔泰(法)卢梭(法)休谟(英)亚当·斯密(英)康德(德)洛克(英)问题探究: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主张及影响材料一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伏尔泰《以英国人的口吻》材料二他(孟德斯鸠)主张在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他还强调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要由君主批准,而立法机关也要干预一些行政方面的问题——如财政问题和军队问题。——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1)材料一中伏尔泰关于国家制度方面的主张是什么?提示: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2)材料二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哪些思想主张?提示:君主主宪;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启蒙运动材料三在民主国家,主权应属于全体人民,主权不可转让、分割,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卢梭材料四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3)材料三反映了卢梭怎样的设想?提示:主权在民(4)从材料四中找出启蒙运动产生的影响。提示:打击了封建思想和宗教权威,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开展。思想家思想主张共性①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②建立君主立宪制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②相互监督、制衡主张主权在民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②主张自由竞争①人非工具,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②主张民主、自由、平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康德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对未来社会提出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都反对君主专制3.思想主张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法国革命论》

1789年,巴黎民众攻陷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1793年宪法庄严地宣布:“主权属于人民。它是统一而不可分的,不可动摇的和不可让予的。”

——史彤彪《卢梭的法律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4.影响“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美国《1787年宪法》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

、居住

、财产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将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有关民主国家构建的基本原则和立法规范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比如影响了美国宪法的制定,也影响了世界民主化进程,比如近代中国。知识结构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背景核心实质成就影响背景标志主张影响背景代表成就影响背景核心代表内容影响经济、文化、人才等因素人文主义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文学三杰、美术三杰16世纪扩展解放了被宗教禁锢的人性罗马教廷的盘剥;文艺复兴的发展等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因信称义、简化仪式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等进一步解放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科学革命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发展,解放了思想哥白尼、伽利略、培根、笛卡尔、牛顿等天文学、物理学、光学、热学、电磁学等各领域把科学思维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奠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壮大;思想解放运动发展理性:独立思考自主精神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亚当·斯密、康德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有利于解放思想;推动了社会变革2.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们把人文主义当做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否定“神权”。造成这种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