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育英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眉山育英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眉山育英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眉山育英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眉山育英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级高一上学年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部分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1.1986年在北京出土了一件青铜器,器内铭文大意为: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今北京地区)的诸侯。它反映了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3.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4.“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这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茂陵》中的诗句,描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景象。该景象的出现缘于()A.汉武帝设中朝B.张骞出使西域C.汉设西域都护府D.甘英出使大秦5.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面两幅图为出土于甘肃酒泉、嘉峪关等地的魏晋画像砖,分别展示了“胡人牛耕”和“汉人制作胡饼”的场景。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民族交融B.西北开发C.政权并立D.南北统一6.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7.《虎溪三笑图》描绘的系佛门传说,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儒者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A.社会思想多元并存B.儒学独尊地位确立C.佛教完成了本土化D.道教最受官方尊崇8.下表是不同人对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人物评价司马光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梁启超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毛泽东(王安石)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A.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B.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C.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只能看其主要贡献9.《金史·兵志》记载,女真初起时,“其部长曰孛茧,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这一制度()A.基本沿袭了唐宋的制度B.官职设置分为南、北面官C.金国入主中原后被废除D.担负着军事和生产等职能10.王阳明父亲去世后,他常在灵前痛哭。一次刚哭过,吊丧者来到,侍者提醒他,按礼这时他应该哭。他说:“哭发于心,若以客至而始哭,则以客退而不哭矣。世人饰情行诈,故于父母亦然。”王阳明的做法()A.获得统治阶级支持B.隐含一定的叛逆色彩C.重建儒家思想体系D.引发剧烈的社会变革11.宋朝时期,社会出现了“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新现象,这反映出当时()A.门第观念逐渐淡化B.社会控制相对松弛C.等级差别已经消失D.中央集权逐步削弱12.明朝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借口需要停泊、晾晒货物等,经过广东海道副使汪柏同意,葡萄牙正式入居澳门。此后,葡萄牙人修造炮台,设官置署,筑室建房,进行移民。这反映出明朝时期()A.朝贡贸易影响政府决策B.中国放弃闭关自守政策C.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D.国家主权观念相对淡薄13.内阁学士本备顾问而已,有时皇帝口授旨意命学士代笔起草文书。后来皇帝或年幼或无能,依赖日殷,其权渐重,尤要者为“票拟批答”权。内阁权力加强的根本原因是()A.内阁学士地位提升B.司礼监的牵制减少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D.内阁获得了票拟权14.乾隆二十四年,颁行“防夷”措施: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规定的行商的商馆中;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这反映出清政府()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15.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清廷许多大臣认为,仅凭“天朝声威”就可以“慑服夷人”,甚至误传“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有人还提出“绝市闭关,尔各国生计从此休矣”,完全不把洋人放在眼里。这表明,当时清政府()A.普遍主张严禁鸦片B.注重营造禁烟舆论C.力争国家主权独立D.固守天朝上国观念16.1899年年初,台湾农民简大狮内渡大陆,遭到清政府逮捕。他在厦门厅受审时愤然陈词道:“我简大狮,系台湾清国之民曾聚众万余人以与日人为难一故日人虽目我为土匪,而清人则应目我为义民一千万勿交日人,死亦不能瞑目。”由此可知,简大狮()A.将拜上帝会发展到台湾B.声援了朝鲜的农民起义C.武力反抗日本占领台湾D.遭到了八国联军的通缉17.下图是19世纪末的一幅时政漫画,该漫画反映了()A.列强协商共同镇压义和团B.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政策C.西方国家对中国资本输出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1912年,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建福新面粉厂。到1919年,茂新、福新面粉系统共有8个厂。1916年,又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到1918年,盈利额达到22万元,为1916年该厂盈利额的11倍。荣氏企业稳坐“面粉大王”的宝座。这从侧面反映了()A.近代民族工业形成完整体系B.国民政府扶持民族工业C.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的新气象D.欧洲列强退出中国市场19.中共早期领导人恽代英曾在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院演讲。据亲历者回忆:“一位穿着竹布长衫的青年登上讲台,一下子就吸引了全场。他从孙中山逝世谈起,讲到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反对当时反动、卖国的北洋政府,号召青年奋起救国。”此类演讲有利于()A.国民革命的发展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土地革命的开展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20.下列有关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彻底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B.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二、材料题(本部分40分,共3道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汉初社会经济残破,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有限,统治者采取了......这种变通的国家结构形式符合了汉初历史与现实的客观状况。统治阶级在与分裂势力作顽强斗争的同时,也要求“郡国自拊循其民”,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为缓和汉初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奠定了政治基础。-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材料二元代幅员过于辽阔,即使小省也有数十万平方公里,且行省长官握有大权,加之行政区划层次既多又复杂,为防止分裂的发生,唯一的手段只有利用犬牙相入的原则。因此元代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任何一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变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什么制度及其影响(6分)(3)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省划界的原则及目的。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8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21年7月23日,在这普通的一天,发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大事件。各地早期组织派出的13名代表,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石库门楼召开会议。......突然,一个陌生人闯入了会场,与会代表经过紧张的商议,决定易地去嘉兴南湖继续开会。-摘编自曾成贵《锤头镰刀旗下》材料二在新的战争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确提出“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为此边区政府采取投票选举制,民众直接选出各级参议员。中共中央要求各级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必须尽力吸收进步分子与中间分子,如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选出的18人边区政府委员会中共党员占7人,超出了1/3的规定,共产党员徐特立当即声明退出。在根据地困难时期,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建议,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各级党政军机构随之进行调整和精简。太行区实行精兵简政后,每月可节约公粮7000石,经费60万元,征收的公粮比之前减少近1/3。与此同时,八路军115师与山东军区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军区,统一了党政领导和军事指挥。-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一,请指出“深刻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大事件”,并简析其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加强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意义。(8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下表是近代以来中国各个时期反映社会诉求的高频词汇时期高频词汇19世纪40年代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60、70年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90年代变法图强;实业救国;扶清灭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20世纪初三民主义;德先生、赛先生;外争国权,内惩国贼20世纪20年代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打土豪,分田地20世纪30年代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0世纪40年代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成理。)(12分)答案示例: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的主题。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各阶级的代表人物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以抵御西方的侵略。虽然没有付诸实践,但开启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河。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迈出了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步。19世纪末,面对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农民阶级掀起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展开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实业派以“实业救国”为号召兴办实业。这些运动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024级高一上学年期末考试历史答案1-20BBDBADAADBADCDDCDCAA21答案:(1)郡国并行制;影响:积极:给予了地方较大的自主权;缓和了社会矛盾;消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造成国家分裂与动荡。(任意2点)(2)原则:犬牙相入(犬牙交错);政治意图: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政治体现:根据材料“汉初社会经济残破,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有限,统治者采取了.....这种变通的国家结构形式符合了汉初历史与现实的客观状况。”得出郡国并行制。影响:根据材料“统治阶级在与分裂势力作顽强斗争的同时,也要求“郡国自拊循其民”,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为缓和汉初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奠定了政治基础。”得出积极:给予了地方较大的自主权;缓和了社会矛盾;根据材料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结合所学得出消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造成国家分裂与动荡。(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原则:根据材料为防止分裂的发生,唯一的手段只有利用犬牙相入的原则。”得出犬牙相入(犬牙交错);政治意图: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趋势:根据中国古代历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可知,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22.(1)事件: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了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2)措施:扩大民主范围;推行普遍的选举制;设置参议会;实行三三制原则;实行精兵简政。意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缓解根据地困难;调动根据地军民的积极性;增强抗日武装的战斗力;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执政经验。23.答案示例:挽救民族危亡是近代中国的主题。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各阶级的代表人物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林则徐、魏源为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