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合理利用网络(解析版)_第1页
2.2合理利用网络(解析版)_第2页
2.2合理利用网络(解析版)_第3页
2.2合理利用网络(解析版)_第4页
2.2合理利用网络(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合理利用网络

基础知识小练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和有关的信息,不应再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再无聊信息上

浪费时间,更不可于网络,要学会。

(2)我们要学会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等不良信息。

(3)恪守、遵守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

络参与者。

2、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

关部门积极提出和,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

汇聚民智,促进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2)我们要,不断提高网络,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

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答案自查

1.(1)学习工作沉溺信息节食(2)辨析自觉抵制暴力、色情、

恐怖(3)道德法律

2.(1)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意见建议社会和谐

(2)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媒介素养文化

课后培优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重要部署。对此我们要()

①浏览各种信息,积极转发传播

②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第1页共6页

③提高媒介素养,辨析网络信息

④利用网络平台,为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②③④:传播网络正能量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要践行社会化主义

核心价值观,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

网友,提高媒介素养,辨析网络信息,利用网络平台,为发展建言献策,故②③④正确;①:不浏览不良

信息,不转发不良信息。故排除①;故本题选D。

2.2021年10月6日,罗某平使用新浪微博账号发表帖文,侮辱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中国人民

志愿军“冰雕连”英烈,引发公众强烈愤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2022年2月18日,海南检察机关依法对罗

某平提起公诉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英雄不容亵渎,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要求青少年()

①增强责任意识,遵守网络规则

②依法严厉打击,营造良好环境

③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

④规范自身言行,传播社会正能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C①③④: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题干中罗某平是不能遵守网络规则,我们青少

年要增强责任意识,遵守网络规则;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规范自身言行,传播社会正能量,故

①③④正确;②:依法严厉打击,营造良好环境,这是青少年的角度,故排除②;故本题选C。

3.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该意见强调要全

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做到文明上网,中学生应()

①沉溺网络生活②学会“信息节食”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B②③④:国家高度重视网络的发展。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中学生要学会

“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故②③④正确;①:中学生不能沉溺网络生活,

故排除①;故本题选B。

4.一旦在手机上查找什么,很快就会在某手机App里看见这类商品;刚刚浏览了某个主题的新闻,很快某

手机App里就会有很多同类事件的内容。针对“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互联网算法的不合理应用,国家

网信办等4部门联合发布约束“算法”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国家出台此项规定是为了

()

第2页共6页

①杜绝各种侵权行为②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③破解基层治理难题④规范互联网企业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②④: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题干中,国家网信办等4部门联合发布约束“算

法”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是为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规范互联网企业行为,故②④正确;

①:杜绝,说法绝对,故排除①;③:材料未涉及基层治理难题,故排除③;故本题选C。

5.国家反诈中心为了提高人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特此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

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这警示广大中学生平时要()

A.崇法治,加强网络诈骗立法B.善辨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C.懂警惕,坚持个人言论自由D.明是非,依法打击网络谣言

【答案】BA:中学生没有立法权,故A说法错误;B:依据教材知识,电信诈骗警示广大中学生平时要

善于辨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故B说法正确;C:言论自由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故C说法错

误;D:中学生没有执法权,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6.2021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

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

①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和财产权

②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③目的是引导学生理性参与网络

④限制了学生的人身自由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B②③:题文中通知的颁布和实施旨在促使学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②③符合题意;①:没有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和财产权,①错误;④:没有限

制学生的人身自由,④错误;故本题选B。

7.近期,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网络短视频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

依法依规处理了一批违法违规网络短视频平台及其账号,同时,大力推动网络短视频优质精品内容生产,

第3页共6页

开展了一系列正能量传播活动,得到了许多网络短视频平台的积极响应和热烈参与。传播网络正能量需要

我们做到()

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媒介素养

②学会“信息节食”,少发不良信息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③传播积极健康文化,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

④高扬主旋律,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①③④: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用新媒体,传播网络正能量需要

我们做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媒介素养,传播积极健康文化,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高

扬主旋律,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故①③④正确;②:错误,学会“信息节食”,坚决不发不良信息,

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故本题选C。

8.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广州某中学同学在12月份全市开展“共筑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活动

中,结合道德与法治课学习进行主题探究活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以“爱国”之名】

某国货品牌为河南水灾捐款5000万受到网友关注并引来“野性消费”,一些网民宣泄激情之余,却跑到

同行企业直播间中发布“逼捐”等攻击性言论,将正常经营的主播骂到痛哭离场;2021年东京奥运女子10米

气步枪比赛中,中国选手王路瑶在比赛失利后,在微博发了未进决赛的道歉,却被网民指责“失败了还有心

思晒自拍”,被网民铺天盖地诉诸语言暴力……

上述网络事件中,一些人发布攻击性言论同时不忘祭出“爱国”、“慈善”等冠冕堂皇的名义。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言论有什么影响?

【聚向善之力】

不少网民自爆深受网络裹挟之害:在某些网络热点事件中表达观点,却屡次引来舆论反转,情绪被消

费不说,还莫名其妙地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

(2)在网络事件发生时,网民如何才能拥有一双明亮的“慧眼”,辨别网络信息,避免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

【答案】(1)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影响生活和谐稳定和人际关系等。

(2)①提高媒介素养;②学会信息节食;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遵守道德和法律。

【解析】考点考查:网络的消极影响、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第4页共6页

(1)第一步:审设问。本问的设问主体为上述言论,需要调用网络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网络事件中一些人发布网络语言暴力→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破坏社会和谐稳

定、影响人际关系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影响

生活和谐稳定和人际关系等。

(2)第一步:审设问。本问的设问主体为网民,需要调用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在网络事件发生时,网民如何才能拥有一双明亮的“慧眼”,辨别网络信息,避

免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转化为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在读懂问题的基础上对设问进行题型转换;其次,根据教材知识,从理性

参与网络生活的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2022·四川遂宁·中考真题)随着互联网加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随着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迅猛

发展,一些炫富拜金、卖惨审丑、猎奇恶搞等低俗、恶俗的直播和短视频,违背公序良俗,甚至触碰了法

律底线,因此,国家开展系列“清朗,2022年网络环境整治”行动。这给我们的启示()

①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②网络具有消极作用,我们坚决远离网络

③正确对待网络资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需慎重对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①③④: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国家开展的系列“清朗,2022年网络环境整治”行动,启示我

们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正确对待网络资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网络交往对象具有

虚拟性,需慎重对待,故①③④说法正确;②:远离网络的观点没有认识到网络的积极影响,故②说法错

误;故本题选C。

2.(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近年来,游戏陪玩在年轻人中颇为火爆。未成年人小美通过同学推介,接触

到了游戏陪玩。在与游戏“好友”交谈过程中,小美透露了自己的家庭住址、就读学校、联系方式等信息。后

第5页共6页

来,“好友”经常骚扰她,严重影响了小美的学习和生活。这警示我们()

A.增强法治意识,强化自我约束B.拓展交友空间,大胆与人交往

C.珍惜真挚友情,做到推心置腹D.提高信息素养,加强自我保护

【答案】DBD:通过材料中小美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因为她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最终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