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二(原卷版)_第1页
期末测试二(原卷版)_第2页
期末测试二(原卷版)_第3页
期末测试二(原卷版)_第4页
期末测试二(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第二套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语言积累及应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妥帖(tiē)愧怍(zuò)累赘(lĕi)颠沛流离(pèi)B.修葺(qì)镐头(găo)忏悔(qiàn)锲而不舍(qì)C.粗拙(zhuó)亘古(gèng)嚎鸣(háo)悲天悯人(mǐn)D.狂澜(lán)岱宗(dài)矜持(jīn)深恶痛绝(wù)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A.忏悔斑斓哆嗦悔人不倦B.响午幼稚奠基垂垂暮老C.深宵幽寂褪尽祸不单行D.缈小瞬息繁密轰轰烈烈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3分)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B.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5、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①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②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③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④人无信不立。“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⑤诚实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A.①②⑤④③ B.④②①③⑤ C.③④①②⑤ D.①④③②⑤6、名著阅读。(9分)【片段甲】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片段乙】虎妞没想到事情破的这么快,自己的计划才使了不到一半,而老头子已经点破了题!怎办呢?她的脸红起来,黑红,加上半残的粉,与青亮的灯光,好像一块煮老了的猪肝,颜色复杂而难看。她有点疲乏;被这一激,又发着肝火,想不出主意,心中很乱。【片段丙】冬天过去了,春天的阳光是自然给一切人的衣服,他把棉衣卷巴卷巴全卖了。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不必存着冬衣,更根本不预备着再看见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不幸,到了冬天,自己还活着,那就再说吧。批注甲:“脸通红”“手哆嗦”,通过动作描写“拍”,表现了祥子买车时的激动心情,突出了实现买车理想的愿望非常强烈。一个多么朴实的青年呀。批注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注丙:心理描写,直白地写出了祥子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此时的祥子已成了行尸走肉,令人扼腕。(1)下面四幅是依据《骆驼祥子》相关情节而作的插画。根据插画所表现的情节,应处于片段乙和片段丙之间一幅是()(2分)A.B.C.D(2)上文右侧已对片段甲、片段丙中的画线句做了批注。请用语言赏析并写下心得体会的方式,对片段乙中的画线句做批注。(3分)(3)时代、性格等都会对人物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你认为影响以下名著中人物命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著相关情节,任选一个人物,简述你的理由。(4分)小福子《骆驼祥子》许云峰《红岩》梁生宝《创业史》7、综合性学习。(8分)(1)请根据课文内容,补写上联。(2分)上联:,下联:驿路梨花处处开材料: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汀,像春天一样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2)根据材料,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左右)(3分)(3)张薇同学想给重庆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3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33分)(一)古诗文积累。8、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分)(1)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2)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王安石)(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约客》赵师秀)(4)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杜牧)(5)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陋室铭》刘禹锡)(6)《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河中石兽》表明作者观点的中心句是: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甲】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乙】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甲】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C.【乙】诗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D.【乙】诗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浮云”指什么?试着理解。(2分)(3分).【甲】【乙】两诗都讲了怎样认识事物的问题,只是侧重点不同,试比较分析。(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6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3分)A.亭亭净植(种植) B.宜乎众矣(应当)C.少时,雨过天晴(一会儿) D.余以为妙绝(极点)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忽有大雨倾盆而至C.荷花为雨所洗余以为妙绝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实为花中仙子也12.用“/”划分文中画线句子的节奏。(划两处)(2分)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13.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14.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①_________”,【乙】段赞荷为“②________”。【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③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乙】文通过描写荷花的美丽动人表达作者④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4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小题。(15分)传递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战。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厢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厢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原文有改动)15.通读全文,根据下面的提示找出表现“她”的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4分)十分痛苦→①____________→重拾希望→②____________→十分感激16.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17.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3分)18.在杨绛的《老王》一文里,我们感受到了老王与杨绛一家之间“以善良体察善良”的美好关系。读了本文之后你能否感受到同样的美好?请结合本文和《老王》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小题。(15分)童年读书莫言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在当时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③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