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唐雎不辱使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0*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导航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体会不同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2.了解《战国策》,了解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
3.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
4.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5.感受语言交锋的机智与艺术,培养学生的国家尊严意识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体味人物对话描写,特别是秦王与唐雎的两处对白。
2.学习对比、衬托手法,品味多种修辞的表达效果。
3.理解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分析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大丈夫。今天,我们来结识一位大丈夫,他就是唐雎。(教师板书文题)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约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撰有《别录》,为我国目录学开山之作,为保存我国古籍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了《战国策》。
【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战国策》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语言生动流畅;其还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展示人物性格,使得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另外,它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
【背景资料】
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当时岌岌可危。秦王以为只要通过外交上的威胁,不用一兵一卒即可骗取安陵。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字词疏导
(1)正音:弗(fú)雎(jū)怫(fú)跣(xiǎn)抢(qiāng)傀(guī)祲(jìn)缟(gǎo)挠(náo)谕(yù)
(2)在课文中找出表称谓的词,并加以解释。
寡人:君主自称,相当于“我”。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臣:我。___公:对人的敬称。
吾:我。___先生:对别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3)一词多义。
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以: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凭借。)
以君为长者(把。)
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于:仓鹰击于殿上(在。)
受地于先王(从。)
请广于君(给,让。)
使唐雎使于秦(到。)
2.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明确:故事中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是唐雎。
4.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明确: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
5.你如何评价唐雎?
明确:忠于使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大义凛然。
(二)文本探究
疏通文意:请同学们在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翻译全文。同桌之间相互翻译、相互纠正。
【课后作业】
做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本文的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叙述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和秦王面对面的斗争。
第三部分(第4段):唐雎胜利。
2.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
(二)问题探究
1.第1段分析:
(1)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他“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明确: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他是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2)安陵王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明确: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不卑不亢中透着坚定,“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地,弗敢易!”。
(3)概括段意。
明确:秦王企图吞并安陵遭到拒绝而不悦。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故事的开端。
2.第2段分析:
(1)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
明确:有恩于安陵君。
(2)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
明确:不是真心话。实际上是对安陵君恩威并施。说尊其为长者而未吞并,是恩;粉饰欺诈,让安陵君扩大土地遭婉拒说是“逆寡人"和“轻寡人”,是威。
(3)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明确:先用语气极强的否定句堵住秦王带有威胁意味的试问,然后正面回答秦王,最后在对比中用一反问语气句子否定秦王的无耻要求。
(4)比较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理由有何异同。
明确:相同点:都回绝了秦王的无耻妄想。不同点:唐雎的回答较安陵君更为坚定有力。
3.第3段分析:
(1)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明确:“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进行残酷的战争。
(2)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明确:以武力威胁,想施以恐吓而让唐雎臣服。
(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特点?
明确: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英气逼人。
4.第4段分析:
(1)秦王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动?
明确:神色木然而道歉(“色挠,长跪而谢")。
(2)写出了秦王的什么心态?
明确:欺软怕硬、内心虚弱、色厉内荏、前倨后恭。
(三)人物赏析
1.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秦王和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
明确:秦王: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
唐雎: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的形象。
2.唐雎说话的技巧:言之有据,言之有节,言之有力。
3.你知道哪些关于说话能力和技巧的名言警句?
明确:荀子: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刘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写作特色】
1.本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了两个对立的形象。
对比:秦王前倨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长跪而谢"),唐雎前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一个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一个临危不惧、机智果敢。通过对比,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衬托:安陵君大敌当前有一国之君的见识,但无解决问题的方法,唐雎则出语不凡。
2.对话描写。
①通过对话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体现在第1段)。②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性格:安陵君貌似恭顺,实则坚定;唐雎智勇双全,不畏强暴;秦王骄横狡诈。③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3.结构严谨,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同研究组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至2030年中国灯丝绕丝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龙头式净水器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企业策略分析与竞争力研究报告的呈现方式
- 2025年中国输液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电动工具注塑件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中国磷化液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 七年级生物上册 2.4.1《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教学设计1 (新版)北师大版
- 2023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My weekend plan Part A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PEP
- 2024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8单元 探索乐园 2数图结合规律教学设计 冀教版
-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普通心理学第六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OTN传输项目交付实施计划方案
- 固定顶、外浮顶和内浮顶储罐
- 装配钳工技能大赛实操试卷试题
- 图文详解AP1000核电站
- 《网店客服》5套综合模拟试卷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 看字读颜色--ppt课件
- IH型化工离心泵设计
- 最新空白办健康证用工证明1页
- 物业企业安全生产自查表(内含3套表:月、年、汛期增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