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601-2015 黄连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_第1页
DB50T 601-2015 黄连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_第2页
DB50T 601-2015 黄连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_第3页
DB50T 601-2015 黄连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_第4页
DB50T 601-2015 黄连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49788-2016DB50TechnicalSpecificationofseedbreedingforCoptischinen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国中药协会黄连专业委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大霞、王钰、张雪、瞿显友、李隆云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50/T599-2015黄连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110~11月整地,翻土深度以20~25cm为宜。整地后按宽120cm、深10~12cm开沟作厢,沟宽15cm。厢长依地势而定,以不超过10m为宜。应重新梳土。梳土后,将磷肥1500kg/hm²或打碎的厩肥6000~7500kg均匀撒在厢面上,然后泼撒猪粪。半月搭棚遮荫依据DB50/T599-201用种量7kg/hm²左右。黄连种子拌和10~20倍细腐殖质土或砂土,混合均匀后撒于厢面。播后用木板稍压平整,并撒盖一层牛粪干粉,相面覆盖厚3~5cm的稻草或松针。4~5月、6~7月、9~10月各除草1次。若杂草较多,应增加除草次数。2播种后的第二年追肥3次:4~5月施尿素120kg/hm²左右:6~7月施尿素180kg/hm²:10~11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拔除病苗和畸形苗。幼苗时应拔除部分弱苗,使株距保持1cm左右。4.2.3底肥4.2.4作厢宜在3~6月阴天移栽,尽量早栽。3月移栽者应注意防止倒春寒。栽植密度为株行距12cm×12cm,每窝栽1株。3移栽当年秋季挑选大苗、壮苗补苗1次。第二年春季查苗补苗1次,并将露出土面尚未冻死的黄连苗的根重新按入土中。4.3.2除草松土移栽后的第一、二年内,每年至少除草4~5次。第三、四年,应在春季、夏季采种后及秋季各除草一次。第五年后,一般不必除草。4.3.3追肥培土追肥培土依据DB50T599-2015的规定进行。采种当年应增施高氮和高钾的复混肥。4.3.4补棚黄连移栽后应特别注意棚架棚盖,不能任其倒塌掉落,尤其是冬寒之后,更应检查补修一次。平时如被风吹折,或水滴过大之处,亦应修补、调整。4.4病虫害防治依据DB50/T599-2015的规定进行。5采收与加工5.1.1采收时间以移栽后第四、五年植株作为采种植株。采集时间在5月上旬。5.1.2采收标准选取芽苞数多、外侧芽发达、分枝多、总叶片多、花藁多而粗、果实壮实、无病虫害的黄连植株,当果实由绿变黄绿色或由紫色变为淡紫色,果实顶端出现裂口,种子由绿变为淡黄绿色或淡黄色,用手压碎有脆感(即种子成熟)时采收黄连种子。5.1.3采收方法选晴天,采时一手拿住果序保持直立(不可倒拿果序),一手用剪刀剪下果序,除去未成熟的果实、劣果及顶部果实,放入布袋中。将果实堆放在室内阴凉处的竹席晾2~3d。待果实全部裂开时抖出种子,簸去空果序、果壳及杂质。种子放在室内摊晾7~10d,厚度为0.5~1.0cm。每天翻3~4遍,以防烂种。6包装、标识、运输与储藏6.1包装宜用布袋或其他通风透气性良好的容器进行包装。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