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卷02-地表形态(原卷版)-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精讲练_第1页
单元检测卷02-地表形态(原卷版)-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精讲练_第2页
单元检测卷02-地表形态(原卷版)-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精讲练_第3页
单元检测卷02-地表形态(原卷版)-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精讲练_第4页
单元检测卷02-地表形态(原卷版)-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精讲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二地表形态建议用时:7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1.该沙丘的泥沙来源于()A.流水沉积 B.风力侵蚀 C.冰川堆积 D.风力沉积2.下图中能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 B.C. D.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读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完成下面3-4小题。3.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有()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③使用秸秆,降低沙障成本④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 B.减轻沙坡头荒漠化 C.降低水土流失发生的几率 D.提高秸秆利用效率雅丹地貌是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是我国最大的雅丹地貌分布区,随着气候的演变,其中西部鸭湖地区发育了世界上唯一一处水上雅丹地貌(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5-6题。5.雅丹地貌最主要的成因是A.物理风化 B.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侵蚀6.水上雅丹地貌的出现反映了气候A.变干 B.变湿 C.变冷 D.变暖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8km。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如图所示)。读下图完成下面7-8小题。7.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8.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岩浆岩、风力侵蚀 B.岩浆岩、流水堆积C.沉积岩、冰川侵蚀 D.沉积岩、流水侵蚀下图为我国桂林山水地貌,读图完成下列9-10小题。9.与图中所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B.花岗岩、流水沉积地貌、流水作用C.大理岩、风力侵蚀地貌、风力作用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10.图中的景观在以下哪一地形区中广泛分布()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面11-12小题。11.左图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A.a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B.b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两处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12.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C.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 D.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研学时观察到如图所示景观,陡峭的山体下和坡麓地带分布有众多的碎石堆(图中虚线以内部分),呈上尖下圆的锥状,系山体碎石长期掉落后堆积而成。组内同学对这种独特的地貌十分感兴趣,带队老师告诉同学们,这种地貌叫做“倒石锥”。据此完成下面13-15小题。13.出于安全考虑,同学们未能到达倒石锥锥体观察其细节,有同学推测倒石锥的表面堆积物应具有明显的分选性,应为上细下粗的构造。其推测依据的差异指标最有可能是()A.碎石的质量 B.碎石的磨圆度C.碎石的岩性 D.碎石掉落前的海拔14.导致山坡上岩体逐渐破碎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搬运15.该地理兴趣小组沿途发现多处倒石锥,据图推测该兴趣小组研学旅行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攀登雪莲之乡 B.寻迹京杭大运河C.探秘绿岛椰林 D.发现曾经的北大荒观察地貌时,需要判断地貌的组合关系,明确地貌层次和地貌类型。根据地貌的规模可划分为宏观地貌(高原、平原、山地等)、次级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等)和微观地貌(沙丘、石笋等)。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6-17小题。16.关于该省级行政区地貌组合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原、山地、丘陵相间分布 B.盆地和山地为主C.高原、山地、相间、盆地分布 D.“三山夹两盆”17.该省级行政区分布最广的次级地貌为()A.风沙地貌 B.冰川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河流地貌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完成下面18-19小题。18.主要与喀斯特沉积作用有关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9.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灌木丛植被对风有削弱作用,使泥沙在灌木丛的背风坡形成沙丘,称为风影沙丘。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图1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图2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完成下面20-22小题。20.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21.风影沙丘()A.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 D.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22.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B.风积地貌趋于稳定C.荒漠扩张速度加快 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完成下面23-24小题。23.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A.侧蚀作用明显 B.受断层的制约C.受溯源侵蚀作用明显 D.河流下蚀作用强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 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对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部分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完成下面25-26小题。25.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 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26.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A.沙丘 B.火山锥 C.冲积扇 D.风蚀洼地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读图,完成下面27-28小题。27.八卦洲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A.地壳抬升作用形成的 B.地壳下陷作用形成的C.长江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D.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28.由于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长江河道及八卦洲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A.八卦洲将与长江南岸相连 B.八卦洲将与长江北岸相连C.八卦洲受侵蚀,面积缩小 D.长江河道左偏,南岸淤塞下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完成下面29-30小题29.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 B.流水溶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30.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的形成的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二、综合题(共三大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3分,第33题14分,共40分)31.下图为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各图所表示的地貌名称:A____,B____,C____。(2)判断以上各种地貌的主要成因;A主要是因____形成的;B主要是因____形成的;C主要是因____形成的。(3)图A所示的地貌一般出现在____地区,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河流的____岸(左、右)泥沙堆积严重;图B所表示的地貌通常分布在____;图C所表示的地貌是____地区的基本地表形态。32.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为冰川地貌的是________,该地________(选择填空)。A.海拔高,空气稀薄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降水丰富,草原分布广 D.为河流发源地,湖泊众多(2)与丁地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等。甲地为石林景观,该石林为花岗岩岩体,同云南石林相比,虽然都叫“石林”,但石林的形状不同。云南石林岩石的纹理是垂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