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B/32/wKhkGWefIFaAf8vJAAGfjaGZiZ0812.jpg)
![2025年沪科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B/32/wKhkGWefIFaAf8vJAAGfjaGZiZ08122.jpg)
![2025年沪科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B/32/wKhkGWefIFaAf8vJAAGfjaGZiZ08123.jpg)
![2025年沪科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B/32/wKhkGWefIFaAf8vJAAGfjaGZiZ08124.jpg)
![2025年沪科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B/32/wKhkGWefIFaAf8vJAAGfjaGZiZ081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1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B.《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C.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D.《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2、对下列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A.诗的前四句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B.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内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C.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D.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选择正确答案。
以下成语中不是形容花草树木的是()。A.百花争艳B.笔下生花C.花团锦簇D.繁花似锦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学期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B.有人说,人只有到了中年之后,就能深切地体味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C.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D.为了防止“中东呼吸综合征”不流入我国,海关严格排查入境人员。5、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①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一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②____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③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1)下面不能表现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精神的一项是(2)对第二段画直线句子:“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对第二段画曲线句子:“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对本文题目“跨越百年的美丽”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B.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C.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D.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6、4、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A.炎炎夏日,各种品牌的空调产品成了各大商场____的畅销商品。B.放眼望去,满山的梨花____,真是美不胜收。C.溶洞里的钟乳石千态万状,有的像卧虎,有的像白熊无不____。D.班会上,他侃侃而谈,出众的口才使得大家对他____。7、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A.整整齐齐严严实实七彩光圈B.乌云密布弥漫消散连绵不断C.姿态万千大雨倾盆弧形光环D.丝丝缕缕随声附合云山崩塌8、下列句子中与“不使学”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立者也B.以告富者C.问女何所思D.子何恃而往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读课文《奴隶英雄》;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罗马人____我们的主人,____我们的仇人10、按拼音写汉字。cìwèiqìfènshìcóng____________11、我是拼音小能手。________________旅行央求告诫安慰12、多音字组词。
参cān____cēn____shēn____
恶ě____è____wù____
宿sù____xiǔ____xiù____13、看拼音;写词语。
①小孩子最shàncháng____的就是dǎoluàn____。
②他们根据从别处学来的jīngyàn____来处理公司事务,使得公司最后péngbó____发展起来。1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进退____大摇____如梦____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共6题,共12分)15、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②相委而去______
③下车引之______④元芳入门不顾______
(2)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______
A、待君久不至,已去。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盖一癞虾蟆。
D、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②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4)这篇文章选取了友人“______”、“无礼”的例子,从反面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
(5)中国古代有很多类似谢道韫、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请你举出一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事迹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分别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②见往事耳。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文:______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______
(3)写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通过____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
孙权:______;
吕蒙:______。
(5)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17、课内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②一儿曰:“____;而日中时远也。”
③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⑥孔子不能决也。
⑦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作者相传是______时期的列子。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3)下列对文章主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会不同。B.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C.要善于观察,独立思考,追求真理。D.批评了孔子一类的学术权威的无知。18、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2)课文内容理解填空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______________”,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3)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19、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2分)(1)其____皆有可观者()(2)____于材人远矣()20、【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世说新语》
注:①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我____日始出时去人近___②孰为汝多____乎___
③元帝____之___④____答曰___评卷人得分四、诗歌鉴赏(共3题,共30分)2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题目中“闻”的意思是______;这首诗被前人称赞是杜甫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诗的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当时一种什么样的心态?2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中“西子”指的是______。
(2)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第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B、第二句描写了西湖雨后的山色。
C、第三句运用比喻手法写西湖之美。D、诗歌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23、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树阴满地、___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____心情。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4题,共36分)24、我能练。
仿照课文介绍麋鹿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100字左右)25、一道风景,可以让你流连忘返;一段真情,可以让你刻骨铭心请以“心中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①书写工整,字迹清楚;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26、生活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鲜花、笑脸、汗水、眼泪即使是最平淡的,只要用心感受,每天都充满诗意。请以“每天都是一首诗”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名和老师名。2、字数要求不得少于500字。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7、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时,是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故乡,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的恶习告别在告别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关于告别,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有哪些与众不同的体会?请以“告别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A.正确;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此题词属文学常识类题.解答此题,要调动平时的积累.对相关的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风格有所记记忆.【解析】B2、C【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
A.正确。
B.正确。
C.有误;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是指调养身心,就可以延年益寿,而不是无所事事。
D.正确。
故选:C。
这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这首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解析】C3、B【分析】【分析】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笔下生花,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闭月羞花,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点评】本题是根据给出的解释写出词语。笔下生花,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闭月羞花,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所以排除。4、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A中“培养”和“技能”搭配不当;B中“意义、责任、问题”不能并列;D中去掉“不”。故选C。【解析】C5、【小题1】C【小题2】A【小题3】D【小题4】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全文;从文章中找出与题干要求相关的内容,锁定某些段落,从文中找到原句分析判断即可。分析可知,C项只是表明居里夫人不求名利,不能表现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精神。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的能力。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A项句子理解有误,这句话是对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精神的高度赞颂。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的能力。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D项理解有误,好的性格和远大追求,是取得成功的基础。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的能力。文章题目往往关联文章的中心,意蕴深邃,有丰富的意义,不可只从字面理解。答题技巧:(1)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2)再思考深层含义:①结构(线索、悬念)②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③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等。B项理解有误,“美丽”不仅表现在居里夫人外表的美丽端庄,更指居里夫人的辉煌成就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赞颂。故选B。【解析】。【小题1】C【小题2】A【小题3】D【小题4】B6、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成语运用的能力。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及时查字典,把成语含义搞清楚,最好能用学过的成语造句,能正确的造句,说明真正理解了成语含义。还要多读书,学会结合书中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本题A项“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与语境不符;B项“姹紫嫣红”的意思是“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形容梨花不当;C项“惟妙惟肖”的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与语境不符。只有D项正确,故选D。【解析】D7、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辨识汉字字形的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平时就要多加注意,仔细辨识,加强记忆,注重积累。D项“随声附合”中的“合”错误,应是“和”,故选D。【解析】D8、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等。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本题例句是省略句,A句为判断句;B句为省略句;C句为倒装句;D句为倒装句。故选B。句为判断句;A句为省略句;B句为倒装句;C。故选D句为倒装句。B【解析】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不是是【分析】【分析】不是是是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语;罗马人不是我们的主人,是我们的仇人。
【点评】关联词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10、刺猬气愤侍从【分析】【分析】刺猬:体背和体侧满布棘刺;头;尾和腹面被毛;嘴尖而长,尾短;气愤:生气愤恨。侍从:随从伺候之人。
【点评】猬,反犬旁,注意书写时不要写错;愤,忄旁,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侍注意字形,不要和待弄混。11、lǚxíngyāngqiúgàojièānwèi【分析】【分析】旅行:指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央求:请求别人宽恕自己的错误;有时可以比喻这个人非常有礼貌;告诫:警告劝戒(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安慰:心情安适。
【点评】对于学习中出现的重点生字词,我们要认真学习它的音、形,理解它的义才算真正掌握它。12、参加参差人参恶心恶劣厌恶宿舍一宿星宿【分析】【分析】参cān加入在内:参加。参与。参政。参赛。参议。cēn〔参差(cī)〕长短不齐,如“参差不齐”,shēn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恶:ě〔恶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è好: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wù古同“乌”,疑问词,哪,何。宿sù住,过夜,夜里睡觉:住宿。留宿。露宿。xiǔ夜:一宿。两宿。xiù星座:星宿。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的对字的理解13、擅长捣乱经验蓬勃【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其中“擅;捣、蓬”字容易写错,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写法。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14、两难大摆初醒【分析】【分析】进退两难;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处境困难。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如梦初醒: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点评】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三、文言文阅读(共6题,共12分)15、略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和友人相约同行。期;相约。
②句意为:独自离开。委;舍弃。
③句意为:下车来拉他。引;拉。
④句意为:头也不回地进门去了。顾;回头看。
(2)本题考查古今异义。
A.古义为离开。今义为到什么地方。
B.古义为儿子和女儿。今义为子侄辈。
C.古义为原来。今义为覆盖。
D.古义与今义都为凋谢。
故选:D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期;相约。则,就。句意为:您和我的父亲相约在中午同行,到了中午你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时;当时,戏,嬉戏。句意为: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嬉戏。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掌握。根据陈元方批评父亲友人的话可知;他的错误有两个方面,一是无信,二是无礼。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讲信用,讲礼貌。
(5)本题考查有关故事的识记能力;难度较小,符合答题要求的故事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
答案:
(1)①相约②舍弃③拉④回头看。
(2)D
(3)①您和我的父亲相约在中午同行;到了中午你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
②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嬉戏。
(4)无信;人应该讲信用;讲礼貌。
(5)王冕四岁作画;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文言实词“期”的用法:
①约会;约定。
期山东为三处(《垓下之围》);
②限定或约定的时间;期限。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梅馆记》);
③希望;引申为料想。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
④(jī)周(年;月);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解析】相约;舍弃;拉;回头看;D;无信;人应该讲信用,讲礼貌16、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古今异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句意: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句意:了解历史罢了;古义:历史;今义:以前发生过的事情.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孰若:哪里比得上;句意为: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
②中重点词语有:即:就;句意为: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3)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成语的积累.解答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做个有心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4)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表现孙权关心下属,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
孙权:关心下属;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启示: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
答案:
(1)①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学位的最高一级;②历史;以前发生过的事情.
(2)①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3)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4)孙权:关心下属;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
(5)启示: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主谓取独.【解析】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学位的最高一级;历史;以前发生过的事情;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关心下属,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17、略
【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列子.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以;认为.去,距离.句意为: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词句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有误;文中没有人是权威,孔子对此事不知也没有作任何评价.
故选:D.
答案:
(1)战国(1分)
(2)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关键词:以;去)(2分)
(3)D(2分)
参考译文: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重点词解释:
1;其:
(1)指示代词;“那“--及其日中如探汤.
(2)第三人称代词;“他们”--问其故.
2;为:
(1)通“谓”;说--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2)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解析】战国;D18、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句子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一般以直译为主,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要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此题中要注意“卒、众人、受于人、不至”等词的翻译一定要准确。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这篇文章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题,需要认真阅读文章内容来进行总结回答。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大概意思,了解其意,找到相关的信息点,按要求概括即可。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
【解析】【小题1】(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小题2】受于人者不至;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小题3】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
19、略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释义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为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注意“贤”在这里的意思是“胜过、超出”。【解析】文采和道理胜过、超出20、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识记文言词语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去判断。尤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特殊现象。需注意“知”“异”的解释。【解析】①认为②通“智”③对感到惊奇④于是四、诗歌鉴赏(共3题,共30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词语释义。闻的意思是听说;本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掌握。描绘诗句画面时;需正确理解诗句的本义,然后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赏析作者的心态时,需结合画面的特点和写作背景具体分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表现了诗人大喜若狂的心态。
答案:
(1)听说;“生平第一首快诗”
(2)画面略。颔联对诗人极为反常举动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
参考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他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乡。做题时要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做好此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了解内容,从诗中的重点语句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解析】听说;生平第一首快诗22、略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根据第三;四句的意思:“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可知,“西子“指的是西施。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第二句的意思是: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据此可知,第二句写的是西湖下雨时的景色。故B项不正确。
答案:
(1)西施(2分)
(2)B(2分)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绝句;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这首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
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古诗文积累。【解析】西施;B23、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诗人情感的理解与体悟能力。解答时,需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根据诗中的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揣摩诗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整首诗歌,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从诗歌题目“夏意”和诗中的“夏席”“石榴”“树阴”等关键词语,可知诗歌写的是夏季。本诗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依次描写了院深席清、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梦觉流莺四幅画面,流露出诗人悠闲旷达的心情。
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修辞、描写方法、写作手法等;再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这里要求从重点词语的角度赏析,其答题格式为:释词+表达效果+表现了/赞美了什么。本诗“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穿透的意思,榴花盛开红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解析】【小题1】石榴开遍、梦觉流莺,于炎炎夏日悠闲旷达(恬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7925-2024气瓶对接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 Tripetroselinin-1-2-3-Tri-6-Z-octadecenoyl-glycerol-生命科学试剂-MCE-1244
- Diethylene-glycol-d8-2-2-Oxybis-ethan-1-ol-d-sub-8-sub-生命科学试剂-MCE-5883
- 2025年度挂车司机运输合同违约责任与赔偿合同
- 2025年度网络安全行业竞业限制协议生效细则及数据隐私
- 二零二五年度创业公司股权分配及股权激励协议
- 2025年度消防电梯采购与应急救援系统配套合同
- 2025年度水果种植基地农业保险合同
- 2025年度绿色能源股权合作开发合同
- 施工现场施工防传染病制度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质保管理制度
- 《00541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机关工会个人工作计划
- 2024年全国卷新课标1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激励机制(6版)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英语+ 含答案
- 2024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 光伏项目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以及财务评价介绍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