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教版必修3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68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健康的基础;下列关于内环境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抗体存在于成分②中,在成分③中不可能存在B.③的来源和去路各有三种C.淋巴细胞只可在图中④中含有D.肾上腺素可在图中②与③成分中存在2、植物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分析下列单子叶植物幼苗的生长状态(注:K暗箱中幼苗随暗箱旋转,L暗箱中幼苗能转而暗箱不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只有EB.幼苗向左弯曲生长的只有F、GC.幼苗向右弯曲生长的只有I、JD.幼苗不生长不弯曲的只有H、G3、对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B.人的血浆pH为7.35~7.45,其稳定与HCO3-、HPO42-有关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葡萄糖的含量有关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4、中科院近来发现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在H202和TNF-α(—种淋巴因子)等因素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微量的胰凝乳蛋白酶,将细胞质内的Bid蛋白分解成更小的cBid,后者与线粒体;溶酶体的膜结合,诱导内容物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有关B.cBid可引起细胞能量供应能力下降,加速细胞凋亡C.溶酶体中胰凝乳蛋白酶释放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他内容物的释放无此功能D.溶酶体内含有水解酶,在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5、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或处理正确的是()A.研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只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B.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实验中要先进行预实验C.验证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的实验中,甲组用锡帽罩住尖端,乙组去掉尖端D.探究甲状腺激素对于小鼠代谢的影响,实验组切除甲状腺,对照组不做处理6、下图为某学生构建的与生命活动有关的模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c产生的激素可以作用于全身细胞B.若该图表示长期记忆形成过程,则c可能与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C.若该图表示水盐平衡的调节,只c可能是垂体D.该图也可以用来表示部分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7、2020年初,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感染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热等症状。经研究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只有侵入人体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活动B.感染冠状病毒后引发的细胞免疫会裂解靶细胞并清除血液中的病毒C.冠状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5种碱基、1种五碳糖、一种磷酸D.病毒最外层的刺突蛋白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8、如图为木兰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存在三条食物链B.Ⅱ和Ⅲ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C.过程②~⑦中碳元素的传递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图中碳循环的路径缺少了Ⅱ、Ⅲ直接到I的箭头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增殖B.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可以治疗病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产生的问题,其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C.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10、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B.与乙端相比,甲端的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物增多C.②中含有胆固醇、抗体、尿素、乳酸等物质D.①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有关11、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调节过程①和②中,后天形成的是②,与动物相比,人特有的是②B.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此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岛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3种12、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食草动物在第5~20年期间的种群数量大致呈“J”增长B.点a对应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C.两个种群之间数量的动态变化依赖于负反馈调节D.两个种群在相互选择的过程中实现了共同进化13、下图表示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四种情况:①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③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B.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C.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D.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14、下图为生态系统成分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各成分之间均可以传递信息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各级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调整其种间关系C.非生物环境发出的信息种类只能是物理信息D.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1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其中P代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代表未被利用的能量,C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P大于A1、A2、A3之和B.若该生态系统一年内干物质总量基本不变,则其抵抗力稳定性也不变C.上图中B1+C1+D1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储存在植物体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生产者到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2+C2+D2)/D1×100%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雀科某种鸟有9个地理隔离的种群;其中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研究人员为了拯救A种群,在繁殖策略;遗传性状保持、野生种群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拯救A种群时,应在其他地理隔离群中选择与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行_________来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6只雄鸟繁殖后代,并按类似的方法继续进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______能够传递下去。
(2)将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______者和_______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人工A种群”的密度,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17、将单位时间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图形,就叫作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______。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_______个营养级。18、目前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_______等。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_______,这其中有些就是利用_______。19、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等,通过_______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其来源可以是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20、某地经过开垦后;荒山变为树林,注地成为鱼塘。下图表示某鱼塘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山顶和山脚种植了不同的树木;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树林中,A和B两种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互利共生通常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乙同化的能量去向有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
(3)若鱼塘的环境条件不变;经过捕捞后,某种鱼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鱼塘生态系统需要人工不断地添加饲料以维持其正常功能,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说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6分)21、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22、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A、B、C、D为物质):
(1)当人从20℃的环境中到5℃的环境中;激素A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增加,这一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血糖的正常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人血糖浓度偏低时,图中丁__________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同时,激素D____________分泌量也增加。图中物质B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丘脑通过垂体对甲状腺分泌激素进行调节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的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23、碳排放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导致北极海水的覆盖面积减小;对北极当地物种造成严重威胁,如很多兽群之间彼此远离。下图为北极地区的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者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后;在群落内部以______的形式流动。碳排放的增加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有关,化石燃料中的能量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属于______。
(2)已知北极鳕鱼捕食10kg浮游动物A可增加2.5kg重量;捕食30kg浮游动物B可增加2.5kg重量,但不能推算出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原因是______。海冰消失造成浮游动物A的栖息地减少,种群的数量降低,同时,发现北极鳕鱼大量捕食浮游动物B,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该生态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
(3)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各生物种群的数量均接近______。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北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原因是______。
(4)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碳平衡有重要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______(至少答两点)。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4分)24、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众多湖泊连续爆发“水华”,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研究投放经济鱼类罗非鱼(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对水华的治理效果,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实验。
(1)在湖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造成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藻类吸收的N;P等元素可在_____和_____之间不断循环往复,这种循环具有全球性。
(2)6月10日;研究人员分别向1~3号养殖池塘投放密度为1200;1500和1800尾/亩的罗非鱼,每日定时投放适量饵料。定期测定3个池塘中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的总生物量,结果如图1、图2所示。
①由图1可知;6月份_____密度的罗非鱼抑藻效果较好。
②图2显示;7月22日3号养殖池浮游动物生物量比1;2号养殖池低,从营养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
③研究人员认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数值比密度值更能反映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理由是_____。
(3)水华藻类中的蓝藻能产生毒素(MC),成人(平均体重60kg)每天摄入MC不能超过2.4μg。综合上述所有信息,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评估投放罗非鱼治理水华的可行性并阐述理由_____。25、2020年初非洲异常'气候为蝗虫创造了理想的繁殖条件。它们具有聚集扩散和迁移习性;能将分散的危害变为灾害。而开启这个习性变革的秘密正藏在它们的大腿上。当越来越多的蝗虫摩肩接踵,相互碰撞就打开了这个危险的开关。神经冲动让沙漠蝗释放苯乙腈,集结号就会吹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沙漠蝗种群特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②迁入率③互利共生④物种丰富度⑤种群密度⑥消费者。
(2)蜜蜂;蚂蚁、鱼也有群居现象;由此推测引起蝗虫聚集的因素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蝗虫密度②食物空间分布③聚集信息素④触觉等。
在上述因素影响下;蝗虫群体迁飞,不仅增加了个体获得食物的机会,同时还有利于种群的___________,从而在漫长的自然选择的压力中增加生存进化的几率。
(3)蝗灾防治;方法不同。多数国家采用喷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这样做的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生物防治,可通过牧鸡;牧鸭、椋鸟等天敌,可有效降低蝗虫密度。除了上述方法,请写出生物防治蝗虫的方法____________。
(4)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之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____________的道路,共克时艰,才是正确的选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图示分析:①是细胞内液;②是血浆,③组织液,④淋巴,⑤红细胞。
【详解】
A;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主要存在于血浆中,少量存在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A错误;
B;组织液的来源有血浆和细胞内液两种;去路有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三种,B错误;
C;淋巴细胞在血浆和淋巴液中都可能存在;C错误;
D;肾上腺素既可以是激素也可以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可存在于组织液(突触间隙)中,激素可存在于组织液和血浆中,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B【分析】【分析】
A没有单侧光的照射;直立生长,B没有尖端,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左侧生长素浓度较高,向右弯曲生长,因其没有尖端,无法感受单侧光,单侧光对其生长素分布不起作用,D受单侧光影响,弯向光源生长,E尖端无法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直立生长,F尖端感受单侧光,弯向光源生长,G左侧被切除,生长素运输阻断,右侧生长素浓度较高,弯向左侧生长,H尖端被云母片切断,生长素无法向下运输,停止生长,I右侧被云母片切断,阻断生长素运输,左侧生长素浓度较高,弯向右侧生长,J尖端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能透过琼脂块,弯向光源生长,K幼苗随暗箱旋转,幼苗只能接收来自小孔的光照,弯向小孔生长,L暗箱中幼苗旋转而暗箱不转,故幼苗尖端各部位受光机会均等,幼苗直立生长。
【详解】
A;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只有A、E、L;A错误;
B;幼苗向左弯曲生长的只有F、G;B正确;
C;幼苗向右弯曲生长的只有C、D、I、J、K;C错误;
D;幼苗不生长不弯曲的只有B、H;D错误。
故选B。3、C【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渗透压越高,A项正确;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有关;B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C项错误;人体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4、C【分析】【分析】
【详解】
A;据图示可以知道,该过程与和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有关,故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
B;cBid能与线粒体膜结合,使其凋亡,导致细胞提供能量减弱,加速了细胞凋亡;B正确;
C;溶酶体中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其他内容物是否有此功能不一定,C错误;
D;溶酶体内含有水解酶,在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C。5、B【分析】【分析】
实验中的对照原则要凸显实验中自变量的改变;从而分析由于自变量的改变造成了因变量的哪些变化。除了实验自变量外,其余无关变量需要保证相同且适宜,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识记实验原则并能通过实验理论推测变量的设置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
A;由于过酸和过碱都会影响稳态的平衡;因此研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需要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分别进行,A错误;
B;设置预实验可以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盲目开展实验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因此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实验中要先进行预实验,B正确;
C;验证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时;自变量为遮光的部位,一组用锡帽罩住尖端,另一组应该锡帽罩住尖端下部,C错误;
D;探究甲状腺激素对于小鼠代谢的影响;实验组需要先切除甲状腺,观察实验对象的相关症状,再注射甲状腺激素,观察症状的改变,对照组手术形成创伤但不切除甲状腺,D错误;
故选B。6、A【分析】如果该图表示激素的分级调节,那么a应是下丘脑,b是其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c是垂体,分泌的是促激素,其作用于腺体,而不是全身的细胞,A错误。如果该图表示长期记忆形成过程,长期记忆需要短期记忆反复重复,而短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所以c可能就是此区域,B正确。如果表示水盐平衡的调节,a应是下丘脑,c应是垂体,e应是肾小管集合管,C正确。该图可以用来表示DNA转录形成RNA,RNA翻译形成蛋白质,D正确。
点睛:激素的分级调节最典型的是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促激素作用于腺体,腺体会分泌相应激素,一般的分级调节还会存在负反馈调节,即腺体分泌的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7、A【分析】【分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代谢和繁殖病毒的成分有蛋白质和核酸,其中核酸只有一种,即DNA或RNA。对于寄生在细胞内的抗原,一般首先通过细胞免疫使抗原暴露,再通过体液免疫的抗体清除抗原。
【详解】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侵入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活动,A正确;
B;病毒感染机体后;首先通过细胞免疫使抗原暴露,再通过体液免疫的抗体清除抗原,B错误;
C;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因此该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4种碱基、1种五碳糖、一种磷酸,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最外层的刺突蛋白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
故选A。8、D【分析】【分析】
题图分析:图示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中Ⅰ为无机环境,Ⅱ;Ⅲ为消费者,Ⅳ为分解者。
【详解】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可以含有多种生物;因此生产者→Ⅱ→Ⅲ可代表多条食物链,A错误;
B;Ⅱ和Ⅲ之间表示捕食和被捕食关系;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错误;
C;过程②~⑥中碳元素的传递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⑦代表的是分解者将含碳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进入无机环境中,C错误;
D;图中碳循环的路径缺少了Ⅱ、Ⅲ直接到I的箭头;即缺少了这两类生物的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C:D【分析】【分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第三道防线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特异性免疫产生专门抗击病原体的蛋白质称为抗体。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肉毒杆菌抗毒素是免疫球蛋白。
【详解】
A;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增殖;A错误;
B;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可与肉毒杆菌毒素结合治疗病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产生的问题;B错误;
C;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C正确;
D;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淋巴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但记忆细胞的种类是不变的,效应B细胞会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就是为了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D正确。
故选CD。
【点睛】
识记并理解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C: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题图分别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的体液;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甲端是毛细血管的静脉端,乙端是毛细血管的动脉端。
【详解】
A;分析题图可知;①是淋巴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组织水肿是由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引起的,A错误;
B;如果该部位位于消化道;则饭后血液从乙流至甲时,营养物质增加,B错误;
C;血浆中含有胆固醇、抗体、尿素、乳酸等物质;C正确;
D;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较低;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有关,D正确。
故选CD。11、A:C:D【分析】【分析】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随血液传送到达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递质的作用属于神经调节,与激素的作用不同;反射是指机体对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来自体内外的刺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反射是神经中枢的功能,未经过神经中枢的综合;分析和处理的反应不能称作为反射;在体内只有保证反射弧结构完整,才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射。
【详解】
A;调节过程①和②中;后天形成的是②,但并非人特有,A错误;
B;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此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B正确;
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促胰液素的靶细胞是胰腺,而不是胰岛,C错误;
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的信号分子主要有神经递质、胃泌素、促液素和胆囊收缩素;故胰腺的受体至少有4种,D错误。
故选ACD。12、A:C:D【分析】【分析】
1;J型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
2;S型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
【详解】
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缺乏天敌且生存压力小,其种群数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A正确;
B;环境容纳量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K值,是一个理论值,种群实际最大数量围绕K值上下波动,a点是实际最大数量,大于环境容纳量,B错误;
C;食草动物和植物之间为捕食关系;当植被遭受食草动物的采食后,植被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这种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
D;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图示两个种群为捕食关系,在相互选择的过程中实现了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ACD。13、A:B:C【分析】【分析】
每一营养级同化量的去路:①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②自身呼吸消耗,③流向分解者,④未被利用。
【详解】
A;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低竞争低捕食,所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A正确;
B;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导致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B正确;
C;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使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较少,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C正确;
D;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未被利用,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D错误。
故选ABC。14、A:B: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
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既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A正确;
B、通过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各级消费者之间的种间关系,B正确;
C、非生物环境发出的信息可以是物理信息,也可以是化学信息,C错误;
D、生态系统的功能不仅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等,D正确。
故选ABD。15、B: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为相邻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据图可知:P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为未利用的能量,C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详解】
A、P体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来自于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所以P大于A1、A2、A3之和;A正确;
B;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生态系统中干物质总量不变,无法体现出上述情况的变化,B错误;
C、输入生产者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根据题目信息及图中所示能量分配关系,B1+C1+D1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储存在植物体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正确;
D、生态系统中相邻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等于它们同化量的比值,因此生产者到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或);D错误。
故选BD。
【点睛】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的功能;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具体过程及特点,能根据表中数据进行相关计算。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略
【分析】【详解】
(1)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因此只能通过与遗传性状相近的其他地理隔离群中6只雌鸟杂交来繁殖后代。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基因能够传递下去。
(2)建立的“人工A种群”属于弱小种群,应采用人工方法控制对A种群的竞争者和捕食者的种群数量。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使用标志重捕法。【解析】①.杂交②.基因③.竞争④.捕食⑤.标志重捕法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能量金字塔多四~五18、略
【解析】①.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②.生物防治,③.信息传递的作用。19、略
【解析】①.光、声、温度、湿度、磁力②.物理过程③.无机环境④.生物。20、略
【分析】【分析】
通过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示意图和不同营养级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来回答相应的生态学习题。生物群落中不同的生物分布在不同的位置的现象称作群落的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群落中不同生物之间形成不同的种间关系: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寄生等关系;能量的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呈现相对平衡时,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
(1)在不同水平位置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称作群落的水平结构,山顶和山脚是不同的水平位置,因此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获利,彼此对对方有利的生物关系。
(2)根据能量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分析;对于一个生物的同化量(乙)而言,其能量的流动方向有: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流向丙和丁),还有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除此以外部分的能量未被利用。
(3)种群S型增长的K值称作环境容纳量;影响S型增长的因素是环境因素(包括食物;水、天敌、栖息地空间等),与此时种群的种群密度无关,因此若环境不变捕捞前后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
(4)鱼塘生态系统中因捕捞造成大量鱼类生物输出;因此对于输入的能量和物质都要增大,持续不断地添加饲料为鱼塘提供能量和物质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点睛】
本题是生物的生态学知识点的考察,通过能量金字塔来完成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的相关问题,难度适中,多为一般性的概念考察,在做题时需要通过题干与知识点结合来处理具体的问题。【解析】水平(空间)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传递给丙和丁、用于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向分解者不变环境条件不变,该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不变由于捕捞造成池塘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输出大于输入,所以要不断添加饲料为鱼塘提供能量和物质以维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四、判断题(共1题,共6分)21、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22、略
【分析】【分析】
从题图中可以分析出;该题考查下丘脑在血糖平衡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图中甲为垂体,乙为甲状腺,丙为胰岛B细胞,丁为胰岛A细胞;A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故为甲状腺激素,B能降低血糖,为胰岛素,C能升高血糖,为胰高血糖素,D为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血糖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
(1)当人从20℃的环境中到5℃的环境中;人体需要加快代谢维持体温,激素A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这一活动的调节方式有神经系统的参与,也有激素的作用,故这一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2)人体血糖的正常值是0.8-1.2g/l;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升高血糖,故当人血糖浓度偏低时,图中丁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同时,激素D肾上腺素分泌量也增加。图中物质B能降低血糖,是胰岛素。
(3)下丘脑通过垂体对甲状腺分泌激素进行调节的过程属于分级调节。血液中物质A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的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
【点睛】
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总结:
【解析】甲状腺激素神经—体液调节0.8-1.2g/l胰岛A细胞肾上腺素胰岛素分级调节(负)反馈调节23、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藻类为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其余生物为消费者;图中共有2条食物链:藻类→浮游植物A→北极鳕鱼→海豹→北极熊;藻类→浮游植物B→北极鳕鱼→海豹→北极熊。
【详解】
(1)生产者在碳循环中主要吸收并同化CO2以及呼吸作用释放CO2。碳元素在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碳排放的增加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有关;化石燃料中的能量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属于未被利用的能量。
(2)根据捕食情况无法得知北极鳕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不能推出北极鳕鱼的同化量,且无法得知浮游动物A;B的同化量,因此无法推算出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当浮游动物A大量减少时,北极鳕鱼会大量捕食浮游动物B,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各生物种群的数量均接近环境容纳量K。北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且温度低,分解者分解作用较弱,因此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4)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碳平衡有重要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吸收并同化CO2以及呼吸作用释放CO2含碳有机物未被利用的能量根据捕食情况无法得知北极鳕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不能推出北极鳕鱼的同化量,且无法得知浮游动物A、B的同化量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K(环境容纳量)营养结构简单;温度低,分解者分解作用较弱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六、综合题(共2题,共4分)24、略
【分析】【分析】
1.颤藻;蓝球藻、念珠藻和发菜都属于蓝藻;它们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生物,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细胞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在蓝藻和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详解】
(1)在湖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造成水华的藻类主要为蓝藻,蓝藻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藻类吸收的N;P等元素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往复,这种循环具有全球性。
(2)6月10日;研究人员分别向1~3号养殖池塘投放密度为1200;1500和1800尾/亩的罗非鱼,每日定时投放适量饵料。定期测定3个池塘中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的总生物量,结果如图1、图2所示。
①由图1可知;6月份1号池富有植物的生物量最低,说明低密度的罗非鱼抑藻效果较好。
②图2显示;7月22日3号养殖池浮游动物生物量比1;2号养殖池低,可能是高密度养殖的罗非鱼摄取的藻类和浮游动物多,同时浮游藻类的减少造成浮游动物的食物减少,进一步抑制浮游动物的生物量。
③研究人员认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数值比密度值更能反映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因为生物量代表某时刻生物体内含有的有机物总量,能反映各营养级的能量多少,而生物密度只是反映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与营养级所固定能量相关性较差,因而根据数量分析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可靠。
(3)水华藻类中的蓝藻能产生毒素(MC);成人(平均体重60kg)每天摄入MC不能超过2.4μg,显然需要治理水华,避免导致更大的毒害,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五人合伙投资大数据分析平台合同3篇
- 2024石材材料采购合同书石材供应协议8篇
- 2024版有关股权托管协议
- 2024项目建设委托合同
- 2024民用房屋建筑承包合同
- 2024餐饮店的租赁合同
- 2024落户手续全程代理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4版特许经营许可合同
- 2024版购销红酒合同范本
- 2024禽蛋类产品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合同3篇
- 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 定岗定编定员实施方案(一)
- 河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版)
- 医院院长年终工作总结报告精编ppt
- 绿化养护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 “三排查三清零”回头看问题整改台账
- 造价咨询结算审核服务方案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条款
- 八年级物理上册计算题精选(50道)
- 矿井反风演习方案
- 2022年胫骨平台三柱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