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4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关于对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B.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C.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D.我们使用各种家用电器,就是把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音调降低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物理学中经常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的单位,下列那位科学家的名字被命名为“功率”的单位()A.瓦特B.牛顿C.焦耳D.帕斯卡4、下列几种现象中,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物体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升高B.

物体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升高C.

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用下速度降低D.

人用力搬石头,石头不动5、实验室有甲、乙两只灯泡,甲标有“20V1.0A”字样,乙标有“10V0.5A”字样.现把它们并联起来,则该并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流为(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A.1.0AB.1.5AC.0.5AD.2.0A6、端午节,某地举行了龙舟赛,比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比赛中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D.岸上的观众距离运动员越远,听到的声音频率越低7、今年6

月13

日,我市部分乡镇作物因大风、冰雹天气而受灾,最大的冰雹甚至差不多和鸡蛋一样大(

如图所示)

冰雹对农作物、树木造成很大损害,甚至把汽车砸出坑,冰雹到达地面时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威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垄脵

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垄脷

具有较大的动能;垄脹

冰雹落到物体上可以做较多的功;垄脺

冰雹落在地面上时具有的动能是凭空而产生的.(

)

A.垄脵垄脷

B.垄脵垄脹

C.垄脷垄脹

D.垄脷垄脺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B.水总是自然的往低处流,是因为重力作用的结果C.一个正在往空中飞去的物体,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D.以上说法皆不正确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那么()A.能装0.5千克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0.6千克的酒精B.能装0.5千克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0.6千克的纯净水C.瓶子盛满水和酒精的质量比是5:4D.瓶子盛满水和酒精的体积比是4:510、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声音能把人的耳朵震聋B.说话时,声音的振动能引起周围的空气的振动C.美妙的声音能使人心情愉快D.声音能粉碎人体的结石11、下列用连线表示的物理现象与它们在生活中实例的联系,其中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强现象--用吸管吸饮料B.物体受重力现象--飞机滑行升空C.惯性现象鈭�

汽车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倒D.物体受浮力现象--鸭子在水面游12、如图所示,互相垂直的两块平面镜,它们的角平分线在竖直方向上.有一小球沿角平分线从上向下缓慢落下,则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运动轨迹是()A.在竖直线上B.跟左边的镜面平行C.在水平线上D.跟右边的镜面平行13、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鈭�t

图象如图所示.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

内静止C.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14、下列实例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有()A.脱排油烟机B.高压锅煮饭C.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D.人吸气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暑假,小雨和妈妈从沈阳去西藏旅游.返程那天,小雨将已喝了半瓶的矿泉水瓶盖儿拧紧,然后放到旅行箱中带上火车.回到家,小雨惊奇地发现塑料矿泉水瓶变瘪了,这是因为西藏地区比沈阳地区的大气压______(填“高”或“低”).16、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散热风扇上会粘着很多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时与空气摩擦带上了______,可以______轻小物体的缘故.

实验室用验电器是根据______的原理制成的.17、【题文】现有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等光学元件;在下列应用中应选用哪一种?

(1)放大镜应选用______镜;(2)近视眼眼镜的镜片应选用______镜.18、如图甲是小东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

小东将系于小卡片(

重力可忽略不计)

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

选填“相同”或“相反”)

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

当小卡片平衡时;小东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

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

(3)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东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4)

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东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19、写出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1)

冬天;屋外的冻衣服也能变干:______

(2)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啤酒瓶表面很快就蒙上一层水膜:______

(3)

夏天;屋外的湿衣服在阳光下变干了:______

(4)

冬天,公交车窗玻璃上有冰霜______.20、小明家有一个镶嵌玉石的铜制工艺品,由说明书可知工艺品中铜的质量为178g,已知铜的密度为8.9g/cm3,则铜的体积为______cm3.在实验室中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256g.将工艺品浸没在装有20mL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则工艺品的体积是______cm3,由此可以算出玉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40分)21、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有关____.(判断对错)22、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温度成正比.____.(判断对错)23、液体皂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气体在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判断对错)24、机械效率越高,则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6分)25、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他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黑洞洞的.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座大楼有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小明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请你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26、小明替爷爷买一副老花镜.

他看中一副样式新颖的眼镜,但不知道是老花镜还是近视眼镜,请你为小明提出一个既不伤害眼镜镜片,又是简便的判断方法,简要说明你的理由.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6分)27、如图所示,相信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下雨时,我们撑着一把伞步行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雨伞往往会被向上吸起来。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自然界中,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能.能量与物体的运动有关.【解析】【解答】解:A;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故A正确;

B;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所以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故B正确;

C;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故C正确;

D;我们使用各种家用电器;就是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D.2、D【分析】【分析】(1)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根据以上内容,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大;所以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所以A正确.

B;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B正确.

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C正确.

D;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D.3、A【分析】【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为了纪念科学家在物理学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好多单位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的,例如:电压-伏特、电流-安培、电阻-欧姆、电功-焦耳、电功率-瓦特、力-牛顿、压强-帕斯卡等.【解析】【解答】解:

A;瓦特是功率的主单位.符合题意;

B;牛顿是力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

C;焦耳是功和能量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

D;帕斯卡是压强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

故选A.4、D【分析】解:

A;物体受拉力作用;并且在拉力作用下向上移动了距离,拉力对物体做功,不符合题意.

B;静止的小车受拉力作用;并且在拉力作用下向上移动了距离,拉力对小车做功,不符合题意.

C;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用下最终停止;阻力对汽车做功,不符合题意.

D;人用力搬石头;石头不动,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垄脵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垄脷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

例如:推而未动)

二是有距离无力(

靠惯性运动)

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解析】D

5、A【分析】【分析】(1)由灯泡的铭牌可知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分别求出两灯泡的电阻.

(2)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可知,把它们并联起来时两个电压只能取电压小的;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允许流过的最大总电流.【解析】【解答】解:(1)由欧姆定律I=得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

R甲===20Ω,R乙===20Ω;

(2)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分别的U甲=20V、U乙=10V;

则两灯泡并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压U=U乙=10V;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0.5A+0.5A=1.0A.

故选A.6、A【分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解析】【解答】解:

A;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7、C【分析】解:垄脵

冰雹到达地面时;其高度已减小为最小,所以不再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故垄脵

错误;

垄脷

冰雹到达地面时;其速度非常大,所以具有较大的动能;故垄脷

正确;

垄脹

冰雹具有的动能较大;所以落到物体上可以做较多的功;故垄脹

正确;

垄脺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不能凭空产生,冰雹落在地面上时具有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来的,不是凭空而产生的.

故垄脺

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垄脷垄脹

故选C.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但能量不能凭空产生;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对外做功的本领越强.

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知道能量与做功的关系,了解能量守恒的观点,可顺利做出判断.【解析】C

8、B【分析】【分析】

在地球附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本题考查对重力概念;方向的理解;难度不大,但易出错。

【解答】

A.由重力的概念可得;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称之为重力;

B.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水往低处流;

C.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D.综合以上三个选项可得;D

选项不正确。

故选B。

【解析】B

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BC【分析】【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成反比.【解析】【解答】解: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瓶子的容积一定;

A;瓶子能盛0.5kg纯净水;由公式m=ρV知:所盛酒精的质量小于0.5kg.此选项错误;

B、∵ρ=;

∴瓶子的容积为V===0.625×10-3m3;

瓶子能盛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1.0×103kg/m3×0.625×10-3m3=0.625kg>0.6kg.此选项正确;

C、水和酒精的质量之比为===.此选项正确;

D;瓶子容积一定;所以所盛水和酒精的体积相同.此选项错误.

故选B、C.10、ABD【分析】A;声音能把人的耳朵震聋;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说话时;声音的振动能引起周围的空气的振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美妙的声音能使人心情愉快;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D;声音能粉碎人体的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故选ABD.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解析】【答案】ABD11、ACD【分析】解:A

用吸管吸饮料时;人吸走了管中的空气,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因此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故A正确;

B;飞机起飞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升力.

因此飞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故B错误;

C;汽车突然刹车;乘客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倾倒,故C正确;

D;鸭子能够浮在水面;这是因为它们受到了水的浮力,故D正确.

故选ACD.

(1)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2)

飞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使飞机升空的;

(3)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4)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本题所考查的实例均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物理考查的重点题型之一.【解析】ACD

12、AC【分析】【分析】根据物像相对于镜面对称的性质,在两个平面镜上分别画出像的位置即可看出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运动轨迹.【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当小球从A点滚动到B点时;小球在左边平面镜中的像从A′点运动到B′点,小球在右边平面镜中的像从A″点运动到B″,则由图可知,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运动轨迹是在水平线上和竖直线上.

故选:AC.13、ABD【分析】略【解析】ABD

14、BC【分析】解:A;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利用了大气压工作,故A不合题意;

B;用高压锅煮饭;是利用了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故B符合题意;

C;用气筒给自行车内胎打气;气体在气筒活塞的作用下被压入自行车车胎内部,与大气压无关,故C符合题意;

D;人吸气时;肺部扩张,使肺的容量增大,肺内空气的压强减小,大气压把新鲜的空气压入肺内,利用了大气压。故D不合题意。

故选:BC。

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对脱排油烟机、高压锅煮饭、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人吸气的原理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方可知道是否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利用大气压的生活例子是很多的,学习时,多举例、多解释。【解析】B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略

【分析】解:西藏地区比沈阳地区的地理位置高;根据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西藏的气压值比沈阳地区的气压值低.塑料矿泉水瓶变瘪了就是因为外界气压值大了,而瓶内气压值是不变的,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子变瘪了.

故答案为:低.

大气压与高度有关;海拔越高的位置气压值越低.

此题是大气压所引起的一个现象,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就一定可以得出结论.【解析】低16、略

【分析】解:垄脵

散热风扇转动的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使扇叶带上了电,带电体的性质是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扇叶就把灰尘吸附在表面上了;

垄脷

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故答案为:电荷;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垄脵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带异种的电荷,摩擦带电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垄脷

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金属箔片所带的电荷量越多,其张角越大.

知道生活中摩擦起电的现象,知道带电体的性质,并能解释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此外还要知道验电器的使用原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记忆性知识要有扎实基础.【解析】电荷;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17、略

【分析】【解析】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近视眼是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内,需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解析】【答案】(1)凸透镜(2)凹透镜18、略

【分析】解:(1)

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因此,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可改变拉力的大小;

(2)

当小卡片平衡时;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一对平衡力是否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3)

把小卡片一剪为二;变为两个卡片,观察两个小卡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可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4)

小东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还是小东的实验方案好。故A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

相反;钩码的个数;(2)

不能;一对平衡力是否必须在一条直线上;(3)

用剪刀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4)A

(1)

钩码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对小卡片施加一个拉力的作用,左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一个向左的拉力,右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了一个向右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

(2)

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通过旋转小卡片使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小卡片的运动情况;

(3)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可以将小卡片分成两个物体,观察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4)

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实验要考虑摩擦力,使实验比较复杂。

探究平衡力条件的实验要尽量简化实验,用静止状态来代替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用空中悬着的小卡片代替放在水平桌面的物体,简化实验,便于操作。【解析】相反;钩码的个数;不能;一对平衡力是否必须在一条直线上;用剪刀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A

19、略

【分析】解:(1)

冬天;屋外的冻衣服也能变干,是固态的冰升华为气态的水蒸气;

(2)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啤酒瓶表面很快就蒙上一层水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3)

夏天;屋外的湿衣服在阳光下变干了,是液态的水汽化为气态的水蒸气;

(4)

冬天;公交车窗玻璃上有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为固态的霜.

故答案为:(1)

升华;(2)

液化;(3)

汽化;(4)

凝华.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解析】升华;液化;汽化;凝华20、20502.6×103【分析】解:由ρ=可得;铜的体积:

V铜===20cm3;

图中量筒的体积V2=70mL;则工艺品的体积:

V=V2-V1=70mL-20mL=50mL=50cm3;

玉石的体积:

V玉=V-V铜=50cm3-20cm3=30cm3;

玉石的质量:

m玉=m-m铜=256g-178g=78g;

玉石的密度:

ρ玉===2.6g/cm3=2.6×103kg/m3。

故答案为:20;50;2.6×103。

知道工艺品中铜的质量和密度,根据V=求出铜的体积,两次量筒内液体的差值即为工艺品的体积,然后减去铜的体积即为玉石的体积,工艺品的质量减去铜的质量即为玉石的质量,根据ρ=求出玉石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密度的计算,分清各量之间的关系是关键。【解析】20502.6×103四、判断题(共4题,共40分)21、×【分析】【分析】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分析解答即可.【解析】【解答】解:根据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根据=C,可知压强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而T=t+273.【解析】【解答】解: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而T=t+273.

故答案为:×.23、√【分析】【解答】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是升华、汽化和熔化,故题干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分析】物体存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是升华、汽化和熔化.24、×【分析】【分析】在使用机械时,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机械效率高,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值大.【解析】【解答】解:由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可知:机械效率与有用功和总功都有关系;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