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科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苏科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苏科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苏科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苏科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科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8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有关矿产及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B.西气东输穿越四大地理区域C.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D.南方地区有色金属和水能丰富2、北京的气候类型是()A.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地中海式气候3、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将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A.巴西自然条件优越,是南美洲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B.巴西是南美地区最大的石油输出国C.跳桑巴舞是巴西人民热衷的民间娱乐活动D.巴西混血人种占一半以上4、地球的自转产生了()A.四季的变化B.四季冷暖的变化C.昼夜更替D.昼夜长短的变化5、渤海海底有海河古河道的遗迹,原因是()A.海底人工河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B.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C.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喜雅拉马山脉D.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7、原来被称为“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B.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三熟C.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D.东北平原--湿润区,华北平原--半湿润区8、由季风气候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有()A.寒潮B.旱涝灾害C.滑坡D.泥石流9、下列河流与大洲对应正确的是()A.叶尼塞河—-南美洲B.多瑙河—-欧洲C.湄公河—-亚洲D.亚马孙河—-北美洲10、以下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A.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B.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较少C.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D.自然环境种类多,各种资源分布均匀11、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点均位于西半球B.①②③三点均位于北半球C.①点位于③点的正西方D.②点位于中纬度,①③两点位于高纬度12、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和搭配,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林海雪原B.铁矿、水能-可再生资源C.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D.绿洲、黄土高原-林地13、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和最高分别出现在哪里()A.黑龙江北部B.广东北部C.吐鲁番盆地D.青藏高原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读地球上“昼与夜”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____(昼;夜)半球.

(2)在地球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图中代表纬线的字母是____(A;B).

(3)此日是一年中6月21或22日,太阳直射点在____(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

(4)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图中D,E两点位于同一线上,每天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点.

(5)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图中点F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

(6)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种自然现象是地球的____(自转,公转)造成的.1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5年我国人口已达13.38亿人,据此可知,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____人/平方千米(保留整数).

(2)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是自黑龙江省的____到云南省的____一线,人口主要集中在这条线____(东侧/西侧).请简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____(至少答出两点).

(3)我国关于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____.

(4)我国人口总数最多的民族是____,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

(5)下图描绘了我国四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其中____(填字母)所示民族主要聚居在吉林省,那达慕大会是____(填字母)所示民族的节日.

(6)如果有外国朋友想了解更多的中国少数民族风情,你建议他最好去下图中的____省区(填下图中字母).

16、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____.17、读东西半球图(如图所示)回答:

(1)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____.

(2)既有阳光直射,又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大洲是____、____.

(3)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____,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18、读图;回答:

(l)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____,B____,C____;

(2)写出C、D、E、F三点所在的半球:C____、D____、E____.F____.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4题,共28分)19、将地球上的五带、气候特征和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6分)有太阳直射现象热带变化明显有极昼,极夜现象南、北温带终年炎热既无极昼,极夜也无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寒带终年寒冷20、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图中A是我国最大的城市____,它是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铁路线B________线和沪杭线在此交汇。(2分)(2)长江三角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请分析这里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至少两条)2分)。(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一样(即同城效应),此现象产生的条件是____。(2分)(4)2015年5月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在A城市举行。如图是某一南方参展省区展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片,这种民居屋顶坡度____(大或小),墙体高,反映了当地____(湿热或干冷)的气候特征。(2分)(5)河流对区域的发展影响巨大,试分析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的优越条件:____(任写两条)(2分)21、把下列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与简称对号入座:(6分)22、图9为“南通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该日天气状况为:由____________天气转为____________天气。(2)风力表示风的大小,风向杆上每一横代表2级,则该日的风力达____________级。(3)该日的最高气温是____________℃。(4)空气质量的高低,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解答】解:A;柴达木盆地面积20多万平方千米;由于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因此有“聚宝盆”之称.故A不符合题意.

B;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穿过我国的西北、北方和南方三大地理区域,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故B符合题意.

C;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分别是国内第一、第二大油田;它们的石油产量要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山西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份.故C不符合题意.

D;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比如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矿、江西大余的钨矿、贵州铜仁的汞矿、云南个旧的锡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锑矿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矿,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同时南方地区西部拥有我国最丰富的水能资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2、A【分析】试题分析: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春降水少,夏秋降水多,易发生旱涝灾害。考点:该题考查北京的气候类型。【解析】【答案】A3、C【分析】试题分析:巴西自然条件优越,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而不是最大的粮食作物生产和出口国,阿根廷是最大的粮食出口国,A错误;委内瑞拉是南美洲最大的石油输出国,而不是巴西,B错误;巴西的白种人占一半以上,D错误,桑巴舞是巴西人民热衷的民间娱乐活动,故选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巴西的农业、资源和主要人种。【解析】【答案】C4、C【分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解析】【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而四季变化;四季冷暖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故选:C.5、B【分析】【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解析】【解答】解:渤海海底有海河古河道的遗迹;原因是渤海海底曾经是陆地,后来地壳下陷,海水淹没,属于海陆变迁现象.

故选: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BD【分析】【分析】世界上有众多的地形区,其中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解析】【解答】解: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选项BD符合题意.

故选:BD.7、AC【分析】【分析】东北平原主要属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主要的农作物有春小麦、大豆、甜菜等,主要位于半湿润地区;华北平原主要属于暖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的农作物是冬小麦、花生等,属于半湿润地区.【解析】【解答】解:东北平原主要属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主要的农作物有春小麦;大豆、甜菜等,主要位于半湿润地区;华北平原主要属于暖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的农作物是冬小麦、花生等,属于半湿润地区,选项BD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C.8、AB【分析】【分析】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吹的是偏南风,冬季是偏北风.夏季风带来的水汽过多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冬季风容易引起寒潮.【解析】【解答】解: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吹的是偏南风,冬季是偏北风.夏季风带来的水汽过多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冬季风容易引起寒潮.

故选:AB.9、BC【分析】略。

【解析】【答案】BC10、BD【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因此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很少;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我国气候条件复杂多样,自然灾害较多,AC叙述正确,与题意不符,BD叙述错误,与题意相符。故选BD。【解析】【答案】BD11、BC【分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析】【解答】解: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读图可知,①点的经纬度是(140°E,48°N),②点的经纬度是(150°E,44°N),③点的经纬度是(155°E,48°N).

根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结合①②③三点的经度可判断,①②③三点均位于东半球,故A不正确;

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据此结合①②③三点的纬度可判断,①②③三点均位于北半球,故B正确;

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读图可知,①点位于③点的正西方,故C正确;

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据此结合①②③三点的纬度可判断,①②③三点均位于中纬度,故D不正确.

故选:BC.12、AC【分析】【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解析】【解答】解:东北平原被人称为“林海雪原”的原因是森林资源很丰富;而且冬季降雪比较多,该平原上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其中位于东部的是长白山,故A正确;

铁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B错误;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与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为水田,故C正确;

绿洲农业属于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故D错误.

故选:AC.13、CD【分析】【分析】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此外,由于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解析】【解答】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海南省,最低的地方是漠河.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故选: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略

【分析】【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解析】【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读图可得;图中阴影部分不能被太阳光照射,是夜半球.

(2)在地球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图中A;B中,代表纬线的字母是A,B所示为经线.

(3)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图中D,E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每天先看到日出的是E点,因为E点位于D点的正东方向.

(5)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图中点F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五带中的热带.

(6)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种自然现象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地球公转造成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故答案为:(1)夜;(2)A;(3)北回归线;(4)E;(5)热;(6)自转.15、略

【分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解析】【解答】解:读图可知;(1)2005年我国人口已达13.38亿人,我国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根据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13.38亿人/960万≈334人/平方千米,所以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334人/平方千米.

(2)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是自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人口主要集中在这条线东侧.产生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是:东部地区地形平坦,经济发达.

(3)我国关于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

(4)我国人口总数最多的民族是汉族;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5)题中C所示民族朝鲜族的活动跳板;主要聚居在吉林省,那达慕大会是D蒙古族的节日.

(6)如果有外国朋友想了解更多的中国少数民族风情;他最好去C云南省,因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334;(2)黑河;腾冲;东侧;地形平坦,经济发达;(3)实行计划生育;(4)汉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5)C;D;(6)C.16、略

【分析】【分析】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的灌溉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该河流是世界第四长河.【解析】【解答】解: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故答案为:B.17、略

【分析】【分析】七大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是不同的.【解析】【解答】解:世界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其中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非洲,既有阳光直射,又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大洲是亚洲和北美洲,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非洲;(2)亚洲;北美洲;(3)南极洲;亚洲.18、20°E,20°N20°W,30°S30°E,10°S东半球、南半球东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分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析】【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l)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20°E,20°N;B点的经纬度是20°W,30°S;C点的经纬度是30°E,10°S;D点的经纬度是140°E,60°N;E点的经纬度是170°E,40°N;F点的经纬度是160°W,50°N.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C位于东半球、南半球,D位于东半球、北半球,E位于西半球、北半球,F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故答案为:(1)20°E,20°N;20°W,30°S;30°E,10°S;(2)东半球、南半球;东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四、连线题(共4题,共28分)19、略

【分析】试题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