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础与实务》教案_第1页
《审计基础与实务》教案_第2页
《审计基础与实务》教案_第3页
《审计基础与实务》教案_第4页
《审计基础与实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审计基础与实务》教案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审计基础与实务》是一门以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为基础,以企业财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为核心,理论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它是会计及其他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对审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程序和方法与技巧进行全面阐述,可以为学生继续学习和从事实际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能锤炼。2.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审计基础与实务》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审计体系的构成,理解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职能与作用,以及各审计主体工作准则的主要区别和联系,能够运用掌握的审计知识和方法,以经济业务循环为载体,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财务报表审计),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由于《审计基础与实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具有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的相关知识,因此,学生应该在掌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审计基础与实务》的学习。3.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本书共十三章,包括:审计概论、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与法律责任、审计目标与实现、风险评估与计划审计工作、风险应对与进一步审计程序、审计抽样、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仓储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审计终结与报告、审阅和其他签证业务。二、课程的教学层次在课程中,对教学内容分成了解、掌握、运用三个层次要求。对于书中案例分析、参考资料部分的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不作考试要求。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建议一、教学形式建议1.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学习文字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主,系统全面地学习审计基础与实务十三个篇章的基本内容。2.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讲解一些习题及关键的案例。3.整个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书面作业3~4次,教师应该批改,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在公开场合予以纠正。二、教学媒体(一)教学中使用的媒体手段1.文字教材:《审计基础与实务》,杨录强任本书主编,张清玉老师和沈翠玲老师任本书副主编。2.网上课堂:本资料包中的PPT课件(二)教学环节1.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总教学时数为72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表所列:章节章节内容课堂教学时数实训教学时数小计备注一审计概论516二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与法律责任314三审计目标与实现415四风险评估与计划审计工作415五风险应对与进一步审计程序314六审计抽样426七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426八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426九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426十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426十一货币资金审计426十二审计终结与报告426十三审阅和其他签证业务426合计5121722.教学研讨为保证《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授课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应以研讨的形式不仅解决课程中的问题,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讨。3.集中辅导每两周一次集中面授辅导,辅导总时数原则上不超过课程总学时数的50%。4.作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完成一次期中考试,至少两次作业,辅导教师应认真批阅,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一定比例的分数(10%)。5.考试考试是对教和学质量的检查,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考试内容应覆盖全面,符合大纲要求,要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合适。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90%。第一章审计概论一、教学目标1.掌握审计产生的社会基础;2.熟悉审计的概念;3.掌握审计的职能;4.熟悉审计的基本分类。二、课时分配共5节,安排基础教学6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审计的组织、职能和基本分类;2.审计的概念四、教学大纲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的产生(一)审计产生的社会基础(二)三种审计主体的产生审计的发展(一)国家(政府)审计的发展(二)社会审计的发展(三)内部审计的发展第二节审计的概念与特征审计的概念二、审计关系人三、审计的特征第三节审计的主体和客体一、审计的主体(一)审计机关(二)审计人员二、审计的客体第四节审计的职能与作用一、审计的职能二、审计的作用第五节审计的分类一、审计的基本分类(一)按审计主体分类(二)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二、审计的其他分类(一)按审计范围分类(二)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三)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四)按审计动机分类(五)按审计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分类五、主要概念1.审计2.审计关系3.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4.审计的职能5.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与法律责任一、教学目标1.了解审计准则的概念、作用及发展;2.了解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3.了解审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其制定的必要性;4.掌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具体要求;5.了解并掌握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种类及规避措施。二、课时分配共3节,安排4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2.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3.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四、教学大纲第一节审计准则与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一、审计准则的概念和作用二、审计准则的发展三、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一)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体系(二)审计业务准则(三)质量控制准则第二节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审计职业道德概述(一)审计职业道德的含义(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必要性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一)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二)提供专业服务的具体要求第三节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内涵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一)外因(二)内因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一)行政责任(二)民事责任(三)刑事责任四、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避(一)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二)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应该做的努力五、主要概念1.审计准则2.审计职业道德3.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4.注册会计师的行政责任、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注册会计师的刑事责任第三章审计目标与实现一、教学目标1.掌握审计总目标、管理层认定、审计具体目标;2.了解审计证据的概念及其特性;3.熟悉审计工作底稿;4.掌握审计技术方法,了解审计模式;5.熟悉审计过程中的相关工作。二、课时分配共4节,安排5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审计证据和审计方法2.注册会计师审计总目标、具体目标、管理层认定,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四、教学大纲第一节审计目标一、审计目标的概念二、审计目标的影响因素三、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四、管理当局认定与审计具体目标(一)管理当局认定(二)审计具体目标第二节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一、审计证据概述二、审计证据的分类三、审计证据的内在特性(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四、审计工作底稿(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三)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第三节审计方法一、审计模式二、审计技术方法第四节审计过程一、审计计划阶段二、审计实施阶段三、审计报告阶段五、主要概念1.审计目标2.管理当局认定3.审计证据4.审计工作底稿5.审计方法第四章风险评估与计划审计工作一、教学目标1.熟悉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2.掌握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3.掌握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4.了解风险评估在审计中的重要性,熟悉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5.熟悉计划审计工作的意义;6.熟悉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二、课时分配共4节,安排5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2.风险评估四、教学大纲第一节初步业务活动一、初步业务活动概述二、承接与保持审计业务的质量控制程序(一)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二)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三)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三、审计业务约定书(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作用(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第二节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一、审计重要性(一)重要性的含义(二)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三)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四)对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的调查(五)评价错报的影响二、审计风险(一)审计风险的含义(二)审计风险模型第三节风险评估一、风险评估概述(一)风险评估的意义(二)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三)风险评估程序二、被审计单位及环境(一)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二)被审计单位的性质(三)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四)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五)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三、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一)内部控制的内涵和要素(二)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三)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四)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四、评估重大错误风险(一)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二)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三)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四)对风险评估的修正第四节计划审计工作一、计划审计工作概述二、总体审计策略(一)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二)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三、具体审计计划五、主要概念1.审计业务约定书2.审计重要性3.审计风险4.风险评估5.分析程序6.内部控制第五章风险应对与进一步审计程序一、教学目标1.熟悉总体应对措施的内容;2.掌握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3.握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4.熟悉期中审计的意义;5.掌握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二、课时分配共3节,安排4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风险应对措施、控制测试的含义和要求,以及实质性程序的含义2.控制测试与“了解内部控制”的关系,以及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的关系四、教学大纲第一节风险应对概述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一)总体应对措施的内容(二)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的影响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一)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内涵和要求(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三)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四)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第二节控制测试一、控制测试的含义与要求(一)控制测试的含义(二)控制测试的要求二、控制测试的性质(一)控制测试的性质的含义(二)确定控制测试性质时的要求三、控制测试的时间(一)控制测试的时间的含义(二)对于期中审计证据的考虑(三)对于以前审计获取证据的考虑四、控制测试的范围(一)确定控制测试范围的一般考虑因素(二)对自动化控制的测试范围的特别考虑第三节实质性程序一、实质性程序的含义与要求(一)实质性程序的含义(二)实施实质性程序的总体要求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一)实质性程序的性质的含义(二)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适用性(三)细节测试的方向(四)设计实质性分析程序时考虑的因素三、实质性程序的时间(一)实质性程序时间选择与控制测试的异同(二)对于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的考虑(三)对于期中审计证据的考虑(四)对于以前审计获取证据的考虑四、实质性程序的范围五、主要概念1.控制测试2.控制测试的性质3.控制测试的时间4.控制测试的范围5.实质性程序6.实质性程序的性质第六章审计抽样一、教学目标1.了解审计抽样的分类;2.熟悉审计抽样的一般过程;3.掌握审计抽样中样本规模的影响因素;4.掌握属性抽样的基本方法;5.掌握变量抽样的基本方法。二、课时分配共4节,安排6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审计抽样的分类和审计抽样的一般过程2.停—走抽样决策和变量抽样四、教学大纲第一节审计抽样概述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一)选取全部项目(二)选取特定项目(三)审计抽样审计抽样在审计程序中的应用审计抽样中的基本概念(一)总体、抽样单元(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三)误差审计抽样的分类(一)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二)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第二节审计抽样的一般过程抽样设计(一)审计目标(二)抽样总体与分层(三)样本规模(四)定义误差二、样本选取(一)基本要求(二)基本方法三、样本结果评价第三节属性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一、属性抽样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审计测试的目标和误差定义(二)确定总体(三)样本规模的影响因素二、控制测试中运用的常用属性抽样方法(一)固定样本量抽样(二)停一走抽样第四节变量抽样在实质性程序中的应用一、变量抽样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确定测试目标语界定错报(二)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三)样本规模二、在实质性程序中常用的变量抽样方法五、主要概念1.审计抽样2.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3.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4.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5.正态分布和标准差第七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一、教学目标1.熟悉销售与收款循环业务活动及控制要点;2.掌握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内容和方法;3.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等项目的审计目标和程序。二、课时分配共3节,安排6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及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销售与收款循环中主要项目的实质性程序2.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四、教学大纲第一节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概述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二、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账户与单证三、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与审计第二节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要点二、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第三节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一、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收入中常见的舞弊手法二、应收账款审计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三、坏账准备审计四、其他项目审计应收票据审计预收款项审计应交税费审计五、主要概念1.主营业务收入2.应收账款3.应收票据4.预收款项5.应交税费第八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一、教学目标1.熟悉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及涉及单证;2.熟悉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关键内容控制及控制测试;3.掌握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4.掌握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5.熟悉无形资产、管理费用、应付票据的审计程序。二、课时分配共3节,安排6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及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应付账款审计以及固定资产审计。2.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四、教学大纲第一节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概述采购与付款循环业务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账户与单证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与审计第二节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一、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要点(一)职责分离控制(二)请购控制(三)订货控制(四)验收控制(五)付款控制二、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的测试(一)了解采购和付款内部控制制度(二)采购交易测试(三)应付账款测试(四)评价内部控制第三节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一、应付账款审计(一)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二、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审计(一)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二)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三)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实质性程序(四)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三、其他相关账户审计(一)无形资产审计(二)管理费用审计(三)预付款项审计(四)应付票据审计五、主要概念1.采购与付款循环业务2.应付账款第九章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产与仓储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及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2.理解生产与仓储循环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程序;3.掌握生产与仓储循环涉及的存货、应付职工薪酬、生产成本等报表项目的审计目标和主要实质性程序。二、课时分配共3节,安排6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包括生产与仓储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及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生产与仓储循环内部控制的特点及控制测试的方法,以及生产与仓储循环中主要项目的实质性程序。2.存货的监盘四、教学大纲第一节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概述生产与仓储循环业务生产与仓储循环涉及的账户与单证生产与仓储循环的特点与审计依据(一)生产与仓储循环的特点(二)生产与仓储循环的审计策略第二节生产与仓储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生产与仓储循环内部控制要点(一)实物流转控制(二)成本费用管理控制(三)成本费用会计控制生产与仓储循环内部控制的测试(一)了解内部控制(二)生产与仓储循环的控制测试第三节生产与仓储循环的实质性程序存货审计(一)存货监盘(二)存货计价测试(三)存货截止测试应付职工薪酬审计(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二)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其他相关账户审计(一)生产成本的审计(二)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的实质性程序(三)原材料的实质性程序(四)材料成本差异的实质性程序(五)库存商品的实质性程序(六)委托加工物资的实质性程序(七)发出商品的实质性程序(八)存货跌价准备的实质性程序五、主要概念1.成本费用管理控制2.成本费用会计控制3.存货4.存货监盘5.存货截止测试第十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2.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关键内部控制;3.熟悉控制测试程序;4.掌握借款、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实质性程序;5.熟悉其他相关项目的实质性程序。二、课时分配共3节,安排6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银行借款审计、所有者权益审计和投资审计。2.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四、教学大纲第一节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概述筹资与投资循环业务(一)筹资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二)投资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三)筹资与投资循环涉及的账户与单证(四)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点与审计第二节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要点(一)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二)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二、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的测试(一)筹资活动的控制测试(二)投资活动的控制测试第三节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实质性程序借款审计(一)银行借款的审计(二)应付债券的审计(三)财务费用的审计二、所有者权益审计(一)实收资本(股本)的审计(二)资本公积的审计(三)盈余公积的审计(四)未分配利润的审计(五)应付股利审计三、投资审计(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二)持有至到期投资审计(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审计(四)长期股权投资审计(五)投资性房地产审计(六)应收利息审计(七)应收股利审计(八)投资收益审计(九)交易性金融负债审计四、其他相关账户审计(一)其他应收款审计(二)其他应付款审计(三)预计负债审计(四)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审计(五)所得税费用审计五、主要概念1.所有者权益2.资本公积3.盈余公积4.未分配利润5.交易性金融资产6.持有至到期投资第十一章货币资金审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货币资金的概念及特点;2.了解货币资金审计的目标;3.掌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内容;4.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测试;5.了解并掌握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自己相关的实质性程序。二、课时分配共3节,安排6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及其测试、监盘库存现金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的区别以及函证银行存款余额四、教学大纲第一节货币资金审计概述一、货币资金业务二、货币资金的特点与审计目标三、货币资金涉及的账户与单证第二节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要点(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内容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测试(一)了解和描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二)测试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三)评价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三节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一、库存现金审计(一)库存现金的审计目标(二)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二、银行存款审计(一)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二)银行存款审计的实质性程序三、其他货币资金审计(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目标(二)其他货币资金审计的实质性转移五、主要概念1.货币资金2.库存现金3.截止期测试4.银行存款5.其他货币资金第十二章审计终结与报告一、教学目标1.掌握期初余额、期后事项、持续经营等特殊项目的含义、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2.了解终结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的工作;3.理解审计报告的含义;4.掌握不同类型审计意见形成的条件;5.掌握不同类型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二、课时分配共3节,安排6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特殊项目审计、管理层声明、审计报告的类型及格式2.如何理解并准确把握不同类型审计意见形成的条件四、教学大纲第一节特殊项目审计一、期初余额审计(一)期初余额的含义(二)期初余额的审计目标(三)期初余额的审计程序(四)期初余额审计对审计报告的影响二、期后事项审计(一)期后事项概述(二)期后事项的审计程序三、持续经营审计(一)管理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